文/Bubu 
  大四的女兒從賓大回來過寒假。有一天,我廚房的夥伴有事休假,女兒就受我請託,來當臨時的「大廚師」。雖然在她十八歲之前,我常常與她在家裡的廚房工作,但她去美東讀書以後,我們很少有機會一起下廚。 
 
  那天,我們母女從早上九點進廚房,一起工作到晚餐結束。在準備的過程中,我跟她分享許多心得。比如,萬一不小心拿起過燙的物品時,無論如何都要忍得住燙,並儘快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千萬不要因為驚慌而立刻鬆手;當東西掉落時,可能因為四處噴濺的湯汁而造成更大的傷害。有些叮嚀,或許在我陪伴她的十八年間,她已經陸續聽過了,但是當她在母親工作的現場重聽教誨時,想必有不同的感觸;因為我看到她連續寫了幾篇心得,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中。 
 
  那天,我們在快節奏的工作中配合得非常愉快。因為供餐必須非常專注,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是完全沉浸在無聲的配合裡。下班前,我忍不住對她說:「從你的身上,媽媽真的可以確認,能幹是可以轉移的經驗。」我指的是,她已經很久不曾在這種場所工作,但只要稍作解說與適應,就做得非常好。我相信這與她在其他工作中的表現是很接近的。 
 
  整合能力、調適環境的經驗,在不同的工作中都可以彼此借用;而這種想法,在孩童時期建立最有用。我們常常會用「講頭知尾」來稱讚一個人的聰明,這種觀全局的能力,在每一種工作場域中都重要。一個人常常因為有這樣的視野,而能提出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於是他們更容易成為足以擔負重任的人。只要是領袖人物,這種格局觀都是必備的條件。 
 
  孩子小的時候,無論烹飪或家事,我都不喜歡只交代「局部」的工作給她們。比如,與其讓她們只單純擦地或洗碗,我更喜歡把整個衣櫃或工作檯面交給她們整理。我會在一旁當助手,一邊教導她們辨認物歸原處、整合安排的收整工作。因為那是更廣義的組織力訓練。 
 
  我也在家事的教導中,指導孩子克服對骯髒的恐懼。比如,她們從小洗廁所的時候,我不只教刷馬桶、洗面盆這些事,我要她們戴起手套(如果害怕,就戴兩層),把浴室的器物都搬出來,徹徹底底用水刷洗整間浴室,例如馬桶、面盆如何刷,下水孔如何清理,淋浴間的玻璃要用什麼清潔劑,牆面、地板怎麼沖乾淨等,總之,不只是帶孩子動手去學一種清潔方法,我還要幫助她們體會在清理一個完整空間時,該從何處下手、如何結束的整體工作概念。 
 
  在成人的社會中,不勤奮當然是工作進步的阻力之一,但沒有組織力的人,也常成為團體的困擾。所以,自小就從家務的實作中,自然而然的為孩子奠下完整組織力的基礎,養成他們做事有計畫的習慣,一定能幫助孩子長大以後,成為更受歡迎的能幹工作者。
 
 

                         出處:國語日報家庭版http://www.mdnkids.com/family_edition/detail.asp?sn=370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課程與教學系助理教授)】

3~4歲的幼兒,已開始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逐漸對周遭的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他會特別喜歡跟年紀相近的孩子一起玩。他選擇的朋友,通常就在他的身邊。例如是坐在他的旁邊,或是正好今天跟他一起搭積木的那個人。

等到了幼稚園大班的年紀,孩子開始懂得朋友之間特殊的情誼,他們就可以一起玩遊戲、分享共同的嗜好。這時,結交新朋友的速度減緩,對象也較有選擇性,友誼的品質變得較深厚。

朋友是玩伴,更是學習對象

同儕關係對兒童整體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朋友不僅是玩伴,同時也幫助孩子滿足其他的需求。透過與朋友交往的過程,孩子學會一些待人處事的態度及方法。例如怎樣加入新團體、結交新朋友、參與團體、與人共事,及如何面對競爭與衝突。

雖然孩子也可以從與父母、老師,或其他的大人的互動中,學得一些經驗。但是成人與兒童的關係,通常是上對下的方式,成人具有較多的權威,孩子多半是服從和聽令行事。但是,孩子與同儕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係,能提供更多的機會練習協調及自主。

擁有好朋友,生活更快樂

大多數的孩子,都有一兩個,甚至幾個好朋友。友誼滋潤了孩子的生活,使他們感到快樂。不過,根據美國一些兒童友誼研究的結果顯示,大約有一成的孩子卻沒有朋友。這些孩子有的是因為極度的害羞,不擅與人互動,在無形中被同儕忽略了。更有一些孩子被班上的同學列為「拒絕往來戶」。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結交朋友呢?

參與團體活動是交朋友的好方法

結交新朋友,最好的方式是從參與團體活動開始。例如一群人一起打球、玩遊戲。從正向的互動開始,化解因陌生所產生的尷尬,讓彼此有機會認識對方。正常的孩子了解建立友誼需要時間,他們有信心,願意等待並且配合對方的步調,逐漸成為好朋友。

想讓孩子有機會跟別人相處,可讓孩子邀小朋友到家裡來玩,儘可能讓孩子有真正的互動。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堆積木、扮家家酒。儘量避免讓孩子玩電玩、或網路遊戲,因為這些遊戲,往往讓孩子沈溺於反射動作,及過度在乎輸贏,孩子之間反而沒有真正的互動。

培養孩子具備好人緣的特質

此外,人緣好、受歡迎的孩子,通常具有較多正向的人格特質,例如:懂得關照別人、尊重別人的看法、接納不同的意見、支持他人決定、不惡意批評、能夠跟別人合作、誠實、忠誠、負責、及幽默。他不一定要具備上列每一項的特質,但是多具備幾項這樣的特質,會讓孩子更容易結交朋友。

父母如果想知道自己孩子與同儕的關係,平時應多和孩子聊天。也可以多觀察孩子與他人互動的情形,利用機會教育,加以輔導,指出孩子正向且被人喜愛行為,如果發現負面的行為時,也應和孩子討論。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爸媽回憶一下:當初是如何循循善誘地帶領孩子嘗試各種食物吸收豐富的營養?想培養孩子將看書當吃飯時間到了不吃就渾身不舒服,就拿出那時細心烹煮副食品,一口一口餵哺孩子的看家本領來吧!讓孩子從學齡前就習慣書的存在,在聽故事中逐漸識字,慢慢從圖片進入純文字,享受閱讀之樂

O~3歲習慣書的存在

3歲以前的孩子識字有限,這時,爸媽只要讓孩子習價有書的存在,藉由看書說故事,創造的親子共處的親密時光,讓孩子喜歡親近書籍。

寶寶4~6 個月峙,爸媽便開始提供副食品,同時,這也可以是閱讀的起點。

即使寶寶只願意喝一口,爸媽也會欣喜若狂、大大鼓勵。同樣的心態應用在閱讀的「入門」課程,只要寶寶能在引導下把書籍當作有趣的玩具玩而不排斥,就算達到目的。由於這年紀的孩子喜歡操作但動作靈巧度低,爸媽可優先考慮堅固或者可拆卸的布書、洗澡書和硬殼書。

在東元電機擔任投資人關係經理簡世雄,是個願意抱著孩子講故事到將近失聲的爸爸。

他說,現在的童書設計得可愛逗趣,早在兒子呱呱落地之前,太太就買了一堆各年齡層的繪本。當軒軒四個月大開始爬行摸索時,就在兒子手邊以及較常「出沒」的地方放上幾本書,供他當玩真吧玩,並不定期更換,讓軒軒對書籍一直擁有新鮮感。

透過閱讀,3歲的軒軒認識了老鼠、鱷魚等許多動物,還有傳統吉祥物「劍獅」甚至,他還會將自己想像成故事中的角色。

某日,簡世雄在家與朋友通MSN時,對方的圖片出現兩隻小老虎。在一旁湊熱鬧的軒軒,卻突然冒出一句:「牠們會咬我的尾巴嗎?」尾巴?小子哪來的尾巴?事隔幾天,媽媽邀請他上沙發,想來個親子共讀的親密時光,想不到軒軒卻一臉為難地說:「那我的尾巴要放在哪裡?」孩子因為關誼產生的豐富想像力,讓簡世雄夫妻不覺莞爾

如同每隔3日添加一種新鮮副食品般地,爸媽每隔一段時間便需要隨著孩子的認知發展,替換合適的書籍。

1~3歲是孩子操作和語言能力大躍進的時機,選擇能提高孩子注意力和好奇心的操作書籍,比方《好玩的東西》 (信誼)一書,就讓寶寶的小手摸遍毛髮等各種質材。

日本成美堂出版的「音與光」繪本系列,輕輕一按就會發出音樂,還有亮閃閃的小燈跟著節奏閃爍,很能抓住孩子的目光。

有些書挖了個洞,前後頁共用部分固案,讀起來也很有意思,比方oof-Woof􀂻 (Blue Apple) 。爸媽還可以將自己的臉湊過去,擬聲扮演小狗或綿羊。

有些則是設計簡單的樞紐,讓寶寶翻轉、拉動,甚至能像立體卡片般地站起來,每一頁就像一個禮物般,贏得孩子的好感。

除了慎重選書,媽媽可用生動活潑的語調和豐富的表惰,讓故事變得更有趣。網路名人部落客雞媽媽在閱讀《親愛的動物園》(上誼)時,每出現一種動物就幫牠配個音,遇到無法擬聲的蛇,還會神來一筆地吐舌頭嚕嚕嚕。深獲甫滿周歲的兒子「寵物雞」的喜愛。

有了良好的閱讀初體驗,現齡3歲的「寵物雞」不但喜歡聽故事,客人來訪時,還會殷勤地用他的「臭乳呆」國語主動拿著繪本講給對方聽呢!

3~7 歲讀故事給孩子聽

這階段的孩子進入識字階段,爸媽可以每天固定時間讀故事給孩子聽。一方面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一方面增加孩子的字彙。可從圖文並茂的故事書開始,為將來純文字的閱讀做準備。

讀故事時,也請尊重孩子的閱讀品味,和孩子共同討論出雙方都喜歡的書籍,讀起來才會皆大歡喜。

3歲孩子自主性漸強,舉凡食物、打扮都很有意見。所以邀請孩子閱讀繪本或者購買書籍時,可以請孩子自己選擇。

人生以讀書為享樂的光田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曾士婷,即使再忙,每天回家都會講一個小時的故事給孩子聽。有時曾士婷會請兒子Peter 唸出故事書上的字,妹妹Sophie則是跟媽媽一起唸,練習認字。

每講一小段,曾士婷就會提出問題:「猜猜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或「你覺得他這樣做,好不好?」 在媽媽的引導下,兄妹倆幾乎無書不誼,只要有圖片的都喜愛。

想像力豐富的兄妹遇到特別喜歡的故事也會玩角色扮演,經常扮演四處遨翔的彼得潘在家裡飛來飛

去。自從看了劇團「白雪公主」的表演後,Sophie興致一來便圍起毛巾被當起公主,媽媽見狀則主動扮壞巫婆,直到爸爸王子獻上熱呼呼的一吻,公主才會醒來。

孩子年齡差距愈大,要一起說個故事還真不簡單。全職媽媽楊淑雯還是有辦法同時滿足兩個相差3歲的寶貝。她先耐心選出兄妹都都喜歡的書,再將兩人環抱兩側,然後再逐字閱讀。

偶爾妹妹以恩說聽不懂,楊淑雯就暫停故事,一句句解釋,哥哥以潼有時也會幫忙。每次說故事告一段落,準備就寢時,兩人總是苦苦哀求媽媽再多講一點。禁不住好奇心作祟的以潼,甚至還會搶先偷看結局。現在,他們已經會先用耳朵享受一遍,再換眼睛細細閱讀一次。

逗趣的繪本可以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致,但孩子終究要邁入純文字,進入由文字轉換成理解和想像的閱讀世界。

東吳會計系副教授柯瓊鳳的女兒殷實,在老師的鼓勵下,4歲那年便養成每週到圖書館借書、每月購買新書的習價。

原先媽媽主動介紹格林童話、小紅帽等書籍,但殷實都不感興趣。於是,柯瓊鳳乾脆放牛吃草,卻很意外地發現:孩子會自己尋找喜歡的書籍,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而然地選擇文字較多的繪本,然後是文字為主、插圖點綴的故事書,最後再進入純文字。

如果孩子進入純文字遇上困難,先讓孩子熟悉整個故事情節再讓他自行閱讀,也可以讓繪本書作為進入文字書的橋樑。譬如喜歡《白雪公主》繪本的孩子,就可優先以《白雪公主》的純文字書作為入門。讓孩子能耐著性子,享受純文字的閱讀樂趣。

若從孩子閱讀的喜好切入,或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爸媽也可以耍一點心機,強化孩子自我閱讀的動力。比方講到結局時賣個關子,所謂好奇心會殺死貓,受不了好奇心勾引的孩子,必然會拿起書本,並試著用有限的識字能力加上想像、邏輯推演能力,自行推敲出結局。

等爸媽公佈謎底,猜對的孩子將感到莫大成就,閱讀的樂趣就此形成。即使孩子理解的結局和原作不同,只要講得合情合理,一樣值得大力稱許。

等孩子能夠靜下心來自行閱讀,不妨每天訂一個「閱讀時間」,家一起泡個茶、各自讀自己喜歡的書,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

楊淑雯平常一家四口常人手一書,知性的以撞甜浪漫的以恩偏好的書籍不盡唱同。他們會在各自房間裡擺放自己喜愛的書本,跟爸媽出門辦事峙,還會放一本小書到包包哩,覺得無聊就主動拿出來看,就像肚子餓了會自己找東西吃一樣,從不吵鬧。

當書開始在生活裡不可或缺,孩子也會開始自創故事情節。楊淑雯和從事玩具設計的丈夫,經常教兩兄妹製作自己的繪本。讓他們從讀者搖身一變為作者,體會創作的樂趣。

此外,假日帶孩子到圖書館或是書店,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書香味。甚至,找家咖啡館喝咖啡、吃蛋糕,配上一本好書,營造出一個閱讀好氛圍,讀起書來自然可以入味三分。

7歲以上開展閱讀視野

溫慧玟說,閱讀最大的快樂,就是在完全不相干的書中,發現共通的道理。既然萬物殊途同歸,所以當她遇到困難時,總會覺得「沒有不可能的事」。於是對人的包容度增加了,對事情的彈性提升了,造就她令天成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她認為,開展孩子的閱讀視野,如同介紹孩子認識一個終身的好朋友。我們不知道能陪孩子走多長的路。但是,有閱讀為伴,即使在最困頓的時候,孩子必然也能看見最美麗的景象。

柯瓊鳳的女兒殷實從小就有閱讀的習慣,很喜歡到圖書館看書。小五暑假回到外婆家,更是主動翻閱書架上的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和《人性枷鎖》,令那些對書視而不見的阿姨們大開眼界。柯瓊鳳藉由不斷討論的機會,讓殷實多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覺。現在小六的她,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先覺),還會有感而發地對媽媽說:「我很喜歡這句『貧窮時會笑得更開懷。」 透過閱讀,殷實雖然生活經歷有限,但靈魂卻體驗了各種不同的生活。

 

摘自雲門律動生活第33期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黃美湄、蔡振州

絕招1 認識孩子的情緒發展持色

心理家發現腦的額葉在情緒控角中佔了重要的但額葉的功能必等到20歲時才所以孩子反應須隨著年紀增長,才能慢趨於穩定;孩子會從毫不掩飾直接表達情緒變成懂得保留心的感或透過形式間接表達

情緒發展的速度遠比語言發展來得快

能力跟情緒有關連孩子2,已能進一厭惡苦惱、生等複雜的情緒不過礙於語言發展上的限時候他雖開始能用簡單句子和對話,但終究辦法說」出心裡的所以當需求不被滿足,難的感覺又無法說出時,只好藉由一些來表達某以前不曾有過的感覺這當然也包括發脾

孩子行為來表現情除了象徵著發展上向前跨出7一大步,成個有獨特情感、思想的人兒之外;更表示需要爸媽的協助瞭解己心裡的感如何用適表達

小小孩常為了生理需求和安全感鬧脾氣

還不的小很自然會用哭來表現自的飢餓、疲勞痛、病;時期最常碰到的心理挫來源生理安全是否被滿足所以鬧時,別急著制止先搞清楚孩子為麼哭吧!許他尿需要換個尿布、要人抱下、需要人他說說

即使到了3孩子鬧脾氣多半為身體不舒服、7 、餓了、想做的事情被制止爸媽第一就是平日應多察孩子需要敏感度在孩子需求產生時,夠及回應才不會拖到孩子反應出強烈情緒後理起來更困難

隨著紀增長也漸漸開始自信恥、寂失望等心理哭鬧的原

因也就比較複雜論年齡多大感興物被剝奪時就連大人感到不自在

況對於緒認與掌握還在摸索階段的孩子。6歲以下的幼兒情緒

是合情合理的應該要做的處理情緒後隱含需求,而不是制止情緒

自我意識的表現意昧著孩子逐漸長大了

般人的印象裡只覺得青少年階段是表達反抗的典型時期,但其命中「反抗期」的階段概就落在12歲半之從孩子簡單的語言表達學習走路開始的自我識就逐漸產生了這時候孩子會透許多來反映自己的情緒並區隔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像是表達自己歡」或要、不要」。所以當孩子開始我不要、邊時,他並不是刻意唱反調而是在練習感覺說出來,也自己擁有「掌控周遭的成就感

如果爸媽能夠先理解孩子情緒的所以就可理解不是「天使」要故磨娘精」,是孩在成長的路上已經開始認知到自己是獨實了看著孩子正一步步長大麼令人欣!

絕招2 引導孩子學習適當地表達情結

要做到適當的表情緒要具備尊重自我的能力,但每個人因為氣跟個性的不同達情緒時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而小小孩由於情緒控的能力還不夠成熟當複雜的情緒出現需要爸媽的協助;透過生活,就是最好的練習會。

支持孩子擁有他自己需要的發洩管道

孩子遇到挫折時總是哭哭哭累了覺醒來又彷彿什麼都沒發生孩子真只是為「遺忘」嗎?其實,當人面對挫折時,身體裡的防衛機很自地把壓力釋放出來,孩子最常見的發洩方法」,難過時就哭反而不容易囤積壓力

所以當孩子下次大哭時爸媽不要先有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念頭,也不要用再哭就把你怎麼樣的威脅來制止哭鬧;假如無法釐清背後原因孩子的情緒激昂爸媽不妨讓他盡情地把心裡的「圾」傾倒出然後溫柔地陪伴他等心情稍微平靜再來進行溝通讓孩子知道爸媽懂的需要。

讓孩子知道表達情緒有更好的方法

是孩子很常見情緒4歲的傑在園裡他小朋友遊戲時,心被撞倒了沖沖罵了對方句「討厭鬼媽媽見了,訴他不可以說,就夠了嗎?孩子所要「我很生」,所以應該讓孩子明白與其發洩不如直接說出我很生情,然後怎麼決情緒例如告訴對方我知道是故但你還應該跟我聲對當孩子把欲求同時,也情緒

孩子就會懂得生定要跟打罵結在可以用說的也可以把麼生屈找出來被誤會了,只顧著生氣,誤會還是存在如把話說清楚;被人撞倒原諒的不小絕對暴力相向更好。當在教孩子不因為生孩子對爸媽是不是也曾因氣而動手打要切記不可說一套

小心不當的情緒表達在無形中被增強

1歲左的孩子就已夠學習著釐例如,剛學步孩子倒了, 哇哇大哭;媽媽抱起孩子安慰還作了桌子兩下樣的動卻可能孩子不當的

跌倒時覺好痛媽媽給的應該是讓孩感受媽知他很勇敢然被絆但媽媽依舊會陪在身旁而非用回去」來轉移注意為孩子媽媽這的動作裡,可能到的是「手或力是種發洩情緒的好方法」;是媽媽安慰孩的初

爸媽堅守原則,孩子才能自我約束

爸媽也把持住教增強孩子情緒例如強強想吃但因為就快吃晚餐了被媽媽拒絕;不放的強強開始大哭大鬧若一次兩次強強都因而吃到餅乾放聲大哭就能如願的連結自然會被增強因此媽平日必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子才到自我約束,不情緒手段來當判籌碼

絕招3 給孩子時間轉化他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來烈的壓制恐怕對孩子的身心傷害但若置之不理,子的反彈可能發不可收久之連爸媽都會對養失信心;進也退也不行,人傷腦那麼碰硬跟「策略的忽視」媽們能做些什麼?試試用來轉!

要先理解孩子的情緒怎麼來

或分享的情境裡孩子緊愛的不願割捨並不很自私;的行是學齡孩子發展自我很天經表現不過對於4 5歲的孩子形成自我概念的如果有爸媽細心引導,已夠開始實踐同理心,也能會分享的樂

以安安在小表弟面前積極捍衛這是我的小恐龍為例因為安安認為小恐龍是爸爸給我的」、也是「我愛的玩具」,所以除了我」之外不准其人玩它那種被別使用就等同被侵犯就代有可能被失去的5安安用來凸顯我是我、你是」,甚至是我的就是我的的想法時,真直接表現當小表弟玩安安安安拒的而知

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調整情緒

媽媽除了要諒解安的自我意識,更重要的是扮演「引的角色順著孩子這股不容侵犯」情緒支配玩的心情轉化成你可以負責主導整場遊戲衷辦法例如問孩子你要不要訴小表弟這隻恐龍麼名字」,不必著分享實體」,而是從分你的知道開始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房、建的信任感

然後在不牴孩子心裡的支配欲求況下邀請重玩具安安透過教導形式,朝雙贏近。譬導安安表弟介小恐身體」:長長脖子是方便的葉色的皮膚,是野間最好保護色等等。接著再試著讓安安拿著摸恐龍長長的及粗糙

尊重孩子的自我去經分辜的樂趣,從「分知道」到碰觸」,或者玩具玩」的程中把界打開就是種情緒轉化的歷程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去等孩子能慢邁開心房

善待孩子的情緒,為未來打基礎

許多媽媽談的時候孩子時,自己也但事後常常;時候,只要爸媽能在情緒被牽引出來之孩子緒控本來就還沒成熟父母的對待與家庭教育對孩子發展其重至少孩子的情緒時,態度會柔多。

當有了體諒的心孩子的想會有尊重孩子發展、覺察親子情緒步地解讀孩子情緒、示範適切的情緒表達然後導孩健康的情緒轉此一來子從小有良好情緒經驗,才有餘力好的解決問方法生活自然更正向而積極也可日後自我管理及待人處世打下好的

貼心小提醒:別為孩子貼上「情緒障礙」標籤

許多時候子看的使性子總被誤認為是「情緒障礙」礙,指長期情為反應顯異常影響了生活;而且這礙並非由智等因

障礙類型包括精神性疾病情感性疾畏懼性性疾病、注意力缺陷以及續性緒或行為問所困專業障礙詞隱含的病徵般人要來得嚴重,並不是單描述人有情緒困擾而

師面氣、分離比較緒比較不定的,在或對待緒障礙」這個名給孩貼了標孩子似需輔也應尋求專業的兒童心智科診斷行認定

 

摘自2009.3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劉伊蕙

媽帶著5歲的騏到表哥家拜訪,小表哥獻寶似的最新孔明棋遊戲起玩起初騏興致勃勃,和表哥又笑又跳,沒料到,輸過幾後,色愈來愈難看,問始唇緊閉、眼泛淚光整個玩具推倒,負氣地說:「遊戲不好玩我不要玩了啦!

45開始孩子漸漸理解喜愛遊戲活中也有愈來愈競爭的機會無論是子之間的一般小遊戲或是團體比賽對輸贏的時候爭的很奇妙當獲得勝利時是興奮無失敗不但心情低甚至連原本對遊戲也都不許從爸媽的角度不過是常的小遊戲、小比自己根本要求孩子什麼子會麼介?

玩遊戲輸了時,孩子在想什麼?

子為這樣?難道他們不知道遊戲輸並不臉、胡鬧會讓人目嗎?其實的反應很直接,他們得失沒有得太對人際互深的理解只是輸了較於不處於與較或競環境的成子因為經驗有限對挫折時調適與處理的成熟不足容易爸媽面種狀況了想盡快解決窘接指孩子的不經因為失敗而心低落的孩子、難堪,甚至產生行為

孩子為什麼這麼在乎輸贏?

受挫折的感覺當然不好,但爸媽總會問「有那麼嚴重嗎?」,孩子自己或許除了「不高興」之外說不來;其實隱含了的心理因素包括

l         贏意義的理解太過化:容易單純的以結來評內心覺得贏了較棒的」「輸了就表示我不好

l         好勝心:我就是很啊!贏的較好

l         希望被讚賞及重視: 果我贏了媽媽會說我好棒我贏的話,別人都會覺得我是最好

l         無法抑的失落感:心裡好難過、好不

l         對自己感到失望:定很才會輸了,我糟糕的小

l         覺得沒面子:我輸了面前好

面對挫敗,孩子表現各不同

即使年齡相仿,每個孩子面對失敗情境的表現是不同有些孩子會烈,招架;有些孩表情失望卻能沈默接受;甚至有些孩笑就沒7 。這除了是質不同以外,孩子的挫力有關。

挫折忍力是遭遇挫折情境能夠承受壓力和打擊而堅持下去的種內能力會讓孩子產生挫折不光只是遊戲競賽時的失敗另外像爸媽或老罵、覺得己表現不如兄弟姊妹或同或是被同儕排斥,都可能是孩子覺得挫敗的來源

如何讓孩子學會「輸得起」 ?

人不可能一輩子是贏家,遊戲輸了是小事,孩子的未來會面對更多更大的挫折與挑戰學會「輸起」,學會如何去嬴更重要起,就是有能力調適自己的心情及想法坦然面對不太愉快逆境而且能夠有重新來過勇氣應該要麼做呢?

n         接納孩子的情緒,體會孩子的感受

孩子輸了已經夠難受了,雖然表達的方式不恰當,但爸媽應著用理心去安孩子爸媽知自己是無理取鬧自己其也很懊惱只是控情緒果孩子有足夠表達建議爸媽可導孩子說自己感覺然後予適當的疏

n         讓孩子明白「享受過程」比「贏得勝利」更重要

孩子會在意有部份原因是在爸媽的態度或許爸媽自認並沒有要求孩子果對孩子輸和贏時態度沒有讓孩子產生錯誤的連結歸因;例如孩子贏時力稱讚輸時卻未給予正面的甚至表出可惜的樣,就可能給孩子一種無形壓力爸媽應強調的孩子在過程中是否積極力、是有進步是否享受其中的樂趣,而加以讚揚

n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進步,並面對下一次的挑戰

本來就是有輸有贏有時你贏有時我贏樣的才有意思爸媽可以人勝利時並不是表示己很自己還有同時也別忘了提醒孩子看看自己不是更進步

n         教導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示範自己的態度

當孩子遭遇挫敗時孩子對敗作正向的歸因與思考,讓孩子夠對失敗結果加以釋懷並且能保持自信心爸媽更要鼓勵孩不要逃避曾失敗的項目還要更努力

爸媽自己遇到問題時所展現的態度也是教導孩子,讓孩子看到爸媽遭遇挫敗時如何面對及解決困難例如燒焦了氣急敗壞不妨與孩子分享:「好可情喔!令天吃不到這道菜不過關係媽咪已知道祕訣哪裡了,下次定可以做得很好吃

時常面對輸贏,就愈來愈能保持平常心

好的角度來看孩子在乎輸贏好勝心強其實是種激勵自己的動力但是除了有要贏」的極心態也同時要有起」的胸爸媽遊戲時,不需要刻孩子免讓少失敗孩子成無法接失敗的心;讓孩子體會有贏本來就是常麼大不能從帶領孩子樂觀、從容待成功與失敗孩子將能有不、奮前的人態度去面對未來的挑

 

摘自2009.3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寶絢

媽從24開始為如廁訓練短短1個月訓練到白天可以不包尿豈料過易又突然尿褲子,而且一天尿3~4經學會?孩彿又baby 了呢

長輩常以的字眼容孩子指的就是孩子的行時而進步但又偶爾退步的狀其實管是生理或心理能力,孩子應該電梯有時停頓在某些樓層但前進向不不過某些內、素還會讓孩子的行為小小凸槌經學會像自己穿衣吃飯、上廁所等突然又退回寶寶階段變得依賴、不肯自已動手就稱為「退化行為」

退化反應常表現在自理能力和情緒上

爸媽並未識到孩的退只是覺得最近以下列舉出孩子或或少都經歷過常見

生活自理方面的退化

l         原本大、小便會大人能自行如廁又突然尿或弄髒褲子。

l         早已學會自己吃飯、穿卻突我不J '要大幫忙勉強動手又棄餐具改成以爪神功抓著吃

l         已有不錯的腳程出門卻鬧要大抱、想,不願自己走

情緒表達方面的退化

l         早就能以句子或簡彙清楚表自己的想卻突像個不說話的一樣以哭鬧來表達

l         已戒除許久的吸指、咬東西出現還搶小寶的奶

揪出讓行為退化的壓力和挫折,克服它!

摒除疾等生理因退行為通常尾隨著情感挫折和生活環境改變造成壓力於孩年紀小,使大人眼中微不足道改變小孩來說壓力源遭逢其來困境」,'他們只好讓自己回復小寶階段被大人來獲得安全

n         老二誕生時,記得讓老大也得到足夠的關愛

對於原本千寵愛在的寶貝小傢伙的出竟然如此輕易眾人關注、剝奪原屬於,實太令人難了!好的孩子除了以退行為建立心理上安全感有時會模仿寶寶來吸大人注意:是不是只要像爸媽

怎料到忙得焦頭爛額的爸頭看見老大竟然又尿濕褲子非但不會疼,可還會責備老大。其實爸媽只要轉個念頭:寶貝這麼是想得大人的愛;解孩子柔軟平日請盡量撥空老大趁小寶寶著時多抱抱告訴他:「媽媽還是很愛喔!」他:「今幫忙拿妹妹的尿覺得哥哥!」然後像往常一樣洗澡、在懷讀幾本童書孩子受情感便能平衡

n         孩子初入學或媽媽上班去,都需要耐心安撫

大部分3歲左右孩子要面對的是入學壓力不論是長聲、育或者爸媽自入學對孩子就是從般家庭走入團體生活孩子必須學習紀律、事嘗試著自己動手加上渾然環境入學時,孩子常會出現鬧、生活自理退等各種惱人行為

3歲孩子多半自理能力已較好一旦出現退行為對之下較明顯,也容易讓大人更需要爸爸媽更多耐心讓孩子有足夠的保孩子必縮短適應時間

孩子入學對全媽媽而言代表著再度進入時機面對著媽媽不再是自己,甚至天工忙、回如以耐心十足經處在壓力鍋來說無異是火。建議媽媽等孩較為適幼兒園活後再去工將有於孩子退行為的改善。

n         家中面臨重大改變時,要顧及孩子的安定感

有些爸媽將孩子託遠方長輩照雇員在孩子稍微大一點時才著手將他從親友長輩接回身邊;但是對孩子來說即使和爸媽有感情,他原本要依附的對象畢竟是照顧他的突然要孩離開他信任的、遷移到另陌生環境居住是很難接受如果孩子原本的主者有議最好一同搬過來住孩子對環境較適、跟爸媽建較穩定的生活默之後再跟孩子再見

當家中爸媽失病或也是孩使孩子未必聽得懂爭吵的內人生病的面的緊繃和語調裡的不友善看在眼裡、聽進心有時候孩子甚至為是為自己不乖爸媽架、生病足無措之際難免容易做出反常的行

n         爸媽留意自己的管教態度,給孩子適應時間

當孩子逐漸長大出愈能力時爸媽的期待自然會提高以前孩子自己吃飯時即使吃得一團得到誇讚」,但時日漸中有了小寶寶爸媽將孩子自吃飯而且要吃「乾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再三強調長大了就不能像小娃娃這時由於爸媽的態度不自覺地隨著孩子的成改變子可時還不能理解:怎麼以前爸爸媽媽常獎我現在卻老是糾正我?建議媽仍應留意自己要求孩時的語教導孩子時語氣要放溫樣孩子才很快回到不過是要避免讓孩子誤為爸媽是因自己哭耍賴

然孩的退為百百種媽若能用耐心對待孩子學習觀子的反,同時努力經營一個安定溫就是給子最好的「愛的保證」,有了這份保孩子出現退化行為的機相對也減少了。

摘自2009.3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彭信禎(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講師)

11個月大的小樹,最近坐在高腳椅上吃飯時,總喜歡把湯匙往地上丟,還不斷探頭看,媽味撿起湯匙,洗乾淨交到他手中,小樹看了看媽味,又鬆開手,一來一往之間,媽咪的耐性快被磨光了,小樹卻顯得樂此不疲。

相信許多爸爸媽媽對於寶寶這種在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的「亂丟東西」戲碼,雖然會覺得有點啼笑皆非,卻又不免感到生氣和幾許無奈!因為寶寶丟東西的行為,總是讓一個好不容易才收拾整齊、乾淨的家,在轉瞬間又像被炮彈襲擊過的戰場!似乎永無止盡般,爸爸媽媽們都要跟在寶寶的身後重複進行「收拾」的動作。每每疲累的躺在沙發上時,還真是不解:為什麼寶寶會這麼喜歡「丟東西」?在他們的小腦袋瓜裡怎麼能想出這麼多的把戲和活動?幾乎家裡所看得到的東西都可以丟,難道他們整天玩這樣的遊戲都不會累嗎?

寶寶先以反射動作自應外界刺激

表面上看來,「寶寶愛丟東西」的確是件惱人的事,不過這也顯示出寶寶動作能力的重要發展。在認識寶寶「丟」的動作之前,爸媽必須先了解寶寶更早具備的反射動作,因為這些動作對於後來各階段的動作發展任務(如拿取物品)真有相當重要的準備意義。

剛剛出生的寶寶,就會藉由各種不同的反射動作來回應環境中的刺激。以我們最熟悉、也最為重要的「吸吹反射」(當我們將手指放在寶寶的嘴邊,他們會轉頭並出現吸吹的反應。)來說,就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大約3個月左右,寶寶的反射動作會逐漸消失,包括當成人把手指頭放在寶寶的手掌,而他們會緊緊握住成人手指頭的「抓握反射」、及前述的「吸吭反射」等。然而反射動作的消失,也正意謂著寶寶將會出現一些「自主性」的動作。像是看著自己的手不停的動來動去,或進行開合的遊戲等,這些都是他們非常喜愛重複進行的活動。

從「抓握到「丟東西」,代表能力在進步

5~6 個月大的寶寶動作已進展到可以把手往外伸出,並用雙手抓取東西,在這之前,多數寶寶因為還沒有手眼協調的能力,而無法準確碰到玩真。但有的寶寶在56個月大卻已經可以運用整個手掌拿東西,甚至只用一隻手也辦得到。

6~9 個月大的寶寶懂得使用手臂和手腕,可以將東西拉近自己的身旁,同時也運用手掌的抓握動作以及使用整個手把東西握住。除此之外,寶寶更以多樣化的方式展現已發展的能力。包括:仔細觀察物品,並將它從一手傳到另一手;或用食指碰觸物品,及從地上撿起物品後,以觸覺和視覺去把玩、探索;甚至也有可能出現有節奏的敲敲打打活動。在這個階段,寶寶有能力抓握,也暗示著他們即將有能力藉由抓住欄杆而學習站立。

9~12 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把積木放進盒裡再拿出來」,類似這樣的活動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如果寶寶把東西或玩真往下丟,他會尋找東西掉落在何處,並注意看著東西有沒有變化,這時成人若撿起來再遞給他,寶寶又會立刻再將物品往下丟......。每重複一次「丟」的動作,代表著寶寶對物體又有一次新的認識和學習。

適當的活動空間,讓寶寶的需要被滿足

透過認識寶寶的動作發展,爸爸媽媽就可以比較了解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重複不斷出現的活動和遊戲,其實真有一定發展的目的和意義。只是當面對寶寶正在丟東西的時候,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他順利的發展動作能力呢?

首先,要給寶寶一個適當的活動空間,任由他在這個空間範圍內練習「丟」的動作。爸媽既然已經允許寶寶在預定的空間裡活動,請記得不要在他盡情「丟」之後還氣他亂丟東西,或忙著幫他收拾囉。

l         透過丟接遊戲,累積對物品特徵的理解

你可以軟布或沙包在特定的間和地寶寶面對面玩近距離丟接的遊戲例如:寶寶互相將球丟方的或往上丟輕輕丟在身上。這些玩法不但能培養寶寶力和間方向的能力幫助寶寶累積對物品特徵的理解,例如:知道布球皮球起;知道匙掉落會發出聲但沙包落是沒有聲

果爸媽提供寶寶的環境讓孩子安全地探並陪著起玩這類型的遊戲寶寶不只動作能力可以成熟漸漸也就能哪些西才可以丟著玩的

l         重複練習,寶寶能抓穩物品並丟得準

寶寶有時候似乎只根小指就能吸住物但他並非東西都握得穩所以候看東西其實可能是抓握能力還不夠好,心鬆脫的。建議爸媽多提同材品讓寶寶抓握包括其兵球、線球球等各種小木和日常用品

除了練抓握,「得準是需要學習你可以先用範如何將物品丟入中,當寶寶成功入時刻給讚許並繼續個物些活動不僅能滿足寶寶想要丟東西的同時也促進大動作的發展手眼的協調助他使用不同的力道運作手些能力都將來的學習礎呢!

 

摘自2009.3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羅筠】

了解發展歷程掌握教養方式

由於情緒發展的範圍既廣泛又複雜,不像大小動作發展、語言發展等有較為明確的發展里程碑可參考,因此,更需要父母用心帶養,不只給予孩子生理上的滿足,心理上的關照也不容輕忽,從建立孩子安全的依附關係開始,讓他逐步發展自行安撫的方式,進而發展出獨立性格。

若能事先了解孩子的發展歷程,就知道他的黏人是來自分離焦慮、他的固執源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正值高峰期,這些行為都是正常發展的必經過程,也是值得「欣賞」的階段,而且若能順利度過這一關,才會蓄積足夠的能量在下一階段的發展中揮灑。如果父母在此時以過度嚴格的態度管教,讓他乾脆「什麼都不要」,將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反之,過於順著孩子的意思,他將學不會人際互動的規則,在過與不及間,對孩子都有莫大的不良影響!

個案一 分離焦慮循序漸進調適

蓁兒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娃,在大家庭中備受呵護,個性開朗的她總是喜歡對著人笑。只是在滿10個月大時,原本誰抱都好的蓁兒彷彿變了個人似的,只給媽媽抱,而不太與其他親人互動;正巧又碰上媽媽決定重返職場,於是把蓁兒託給家人照顧。因此,每個早上當媽媽要出門時,蓁兒就哭到聲嘶力竭,讓媽媽非常不忍,又折回來陪一下蓁兒,不過,在媽媽又要離去之際,蓁兒哭得更是傷心不已…媽媽下班回家,只見蓁兒更是黏著媽媽,晚上入睡後,媽媽也能感到蓁兒睡得並不安穩。

一個月過後,媽媽早上出門不再因不捨女兒哭而折返,她對蓁兒說,「媽媽要上班,下班後再陪你」。上班時,會抽空打電話回家問蓁兒的情況,得知離開後的狀況,知道臻兒的哭泣時間愈來愈短,到滿一歲時,蓁兒已能在媽媽早上出門時,揮手說「再見」。

蓁兒在10個月大時,剛好同時遇到兩件事,即處在分離焦慮期時又碰上媽媽要外出上班,使蓁兒的分離焦慮感更加強烈。對媽媽來說,她必須清楚這是個成長必經過程,而非讓自己為孩子的哭泣感到有罪惡感,早上出門時應堅定的離去,最好不要返回試圖安慰哭泣中的孩子,然後再離去,這舉動會讓孩子有錯誤的期待而使得情緒反應更為強烈;至於照顧的家人則不宜在孩子哭泣時,說一些如「都是媽媽把孩子慣壞了」,「那就要媽媽不上班」等話語,而是利用平常喜歡的食物或玩具協助孩子轉移注意力,或是帶著去公園走走,轉換空間也改變心情,慢慢地,孩子的哭泣時間會愈來愈短。 「分離焦慮」是發展中的必要現象,特別是在約八、九個月大時,孩子已經與特定對象建立依附關係時,分離焦慮的表現更是明顯,如果在此時,孩子必須面臨轉換保母、媽媽要重回工作崗位的話,建議在媽媽要上班前或要送保母家(或其他托育機構)的一段時間,逐步開始與孩子有短暫的分離時間,從短到長,讓孩子慢慢習慣「媽媽離開,但會再回來」的情況。

平日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陪著他面對分離焦慮,讓他從只「黏」著主要照顧者,順利進展到能與其他人建立好的關係,才能為日後各項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個案二 固執己見需要一致態度

博翰從小就很有個性,是父母眼中很「廬」的小孩,到兩歲時,更是固執不已,對於吃飯、穿衣,都有自己的意見,稍不合意,就放聲大哭,而且一哭就要很久才會停。平日爸媽上班,由祖父母照顧博翰,因不忍小孫子哭,也捨不得打罵,所以,儘可能順著孫子的意思;父母下班回家時間晚,接手照顧博翰,礙於時間已晚,避免兒子哭鬧吵到其他鄰居,也只能讓他「要怎樣就怎樣」。時間一久,祖父母與父母難免互有埋怨,祖父母覺得博翰爸媽沒教好,孩子才會這麼任性;父母則認為都是祖父母太寵了,使得博翰不像話,雙方各有心結,卻沒人想過博翰為什麼會這樣。

有些孩子的天生氣質屬於堅持度較高的一群,隨著年紀增長,約到一歲半至兩歲之間,更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高峰期。加上一歲多的小孩,肢體動作發展愈來愈成熟,充滿主動向外探索的能量,有能力做一些想要做的事,證明「我可以做到」,展現自己的獨立。只是判斷力還不佳的孩子,往往受到環境的限制,而被父母約束「你不可以…」,受打壓的孩子很容易因此為反對而反對,成了父母眼中的「麻煩人物」。

這時,不論是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由於忍受的範圍不同,必須以「一致」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固執,而不是因人而異,有的「隨他去」,有的「修理他」,最好是讓孩子知道成人的「底限在哪裡」,才不會讓他無所適從,或懂得討好對他有利的一方。

然而,要提醒父母,標準可稍具彈性,在合理範圍內仍讓孩子保有自主權,或是透過親子「談條件」,互相妥協。如孩子想先喝養樂多再吃飯,父母卻希望孩子先吃飯再喝養樂多,這時,不妨溝通一下,先喝一半養樂多,等吃完飯再把剩下的喝完,這樣,親子的需求都得到滿足。父母適時提供兩、三個選項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父母不僅保有主控權,也讓孩子擁有自主權,親子就不易為了各自堅持己見而雙輸。也許有的父母會說,出門在外,孩子一哭鬧根本無法溝通,這時就要父母使出法寶了,出門前要事先備好「新鮮的玩意兒」,讓孩子容易轉換注意力而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

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各不相同,唯有父母用心觀察、感受,並以正確態度找出最適合的應對方式。孩子有了來自父母源源不斷地情感支持力量,讓他在充滿安全感的狀態下,能主動探索環境且養成獨立人格,才能為情緒及其他各項發展扎下良好根基。                 

資料來源:《bobo小天才雜誌》2009年4月號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撰文/黃薇潔】

寶寶開始懂得會說「NO」其實是一種成長過程,但是許多親子間的摩擦也會在此時相繼發生,該如何平和的面對寶寶反抗、拒絕的情形,爸比媽咪擁有正面的能量於是顯得格外重要。幫助寶寶培養人格的獨立、自主性,以及建立正確的自我存在感,第一個反抗期是相當重要的時刻,爸比媽咪可得耐心、小心應對喔!

寶寶的第一個反抗期

出現時間

通常在2歲左右會出現反抗期,但是1.5歲~3歲之間皆有可能出現。

為什麼會有反抗期

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表示,每一個寶寶都具有與生俱來的獨特性格,在遇到反抗期時其個性的鮮明度將會更為突出。原本很容易相處、不固執的寶寶會因為他的堅持或情緒無法獲得化解而使得反抗期表現更為明顯,時間也會比較長。

雖然每位寶寶都會遇到情緒發展的階段,但並不是每位寶寶都會出現反抗期的表現,某些情緒掌控能力較佳的寶寶就不容易被察覺他的反抗期。

心理諮商師李韋蓉並進一步指出,寶寶在反抗期時的心態、反應轉變,都會讓他們更深刻的感受自我存在,也能學習「不」字的用法,同時也瞭解「拒絕」的權力,他們便能夠對於自我權力有好的感覺並奠定信心的基礎,反之,若他們在學習的過程受挫,可能就會對自我的感覺不佳,造成往後較為自卑、不願表達的性格。

反抗期寶寶的特徵

李韋蓉心理諮商師指出7點正值反抗期的寶寶可能會出現的特徵:

1.喜歡獨立完成某件事情。

2.開始設立自我規則。

3.固執。

4.較難受約束。

5.與他人爭吵次數增加。

6.坐不住(心情浮躁)。

7.(嚴重時)出現具有破壞性與攻擊行為,例如會去拍打他人、搶奪物品等。

雖然看起來,經歷反抗期的寶寶好像不甚討喜,但是其實這些行為、情緒的背後都代表這是寶寶發展獨立意識的信號,因此他們會喜歡依照自己的喜好、意志行事。此外,寶寶也將因為他們的整體官能接觸了許多種物品、環境、他人的情緒…等。而更有能力去接觸各類事物,使得他們學習的速度更快也更為成熟。

反抗期會消失嗎?

寶寶的反抗期也是他們展現獨立意識的開端,往後仍舊會持續地潛伏在腦部,影響情緒、個性的表現。因此陳永綺醫師指出,當寶寶出現反抗期之後,問題便不在於反抗期是否會消失,而在於寶寶將來情緒表現的強弱。

耐心面對寶寶的不忍耐!不妥協!

家長們應在寶寶出現反抗期之前便先為雙方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而非等到反抗期出現了才開始遇到狀況得想辦法逐一擊破。陳永綺醫師與李韋蓉心理師皆認為除了平時便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外,家長也應把握原則並拿捏分際。

當寶寶開始有較無法忍耐、不願妥協的情況時,家長應避免直接予以責難或處罰,除了因為過於嚴格的管教方式會讓親子關係較緊繃外,父母的情緒也會容易失控,不論是對親子雙方或是整個家庭環境的正面幫助都很有限。建議家長應從旁觀察寶寶的堅持或需要的部分,假如寶寶是因為衣服的顏色、想要吃零食等原因,家長便可以照當時的情形或是家中的規範來調整,若是無傷大雅的小小堅持,家長可以順從寶寶的想法也無妨;當寶寶的堅持太過無理或是純粹情緒發洩,家長則可運用玩具、遊戲等方式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專家小叮嚀 爸比媽咪應保持正向態度卻非過於樂觀

在初次面對寶寶的拒絕、反抗時,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是少見的情形,而且「船到橋頭自然直」,過陣子情況就會好轉。對此,李韋蓉心理諮商師表示,家長應清楚正面思考與樂觀的差別,若是單純樂觀的認為,寶寶現在的反抗表現能夠自然而然的回歸以往,忽略寶寶的需求需要被看見與照顧,親子關係、寶寶的心理狀態較難改變。

但正向思考的態度則應能夠對於寶寶不論好壞的表現都有預期,並且準備接受各種可能,這些持正向態度的家長也將對於寶寶的教養、教育更為有信心,因為有了預期,調整了自我心態,家長也更有能力去面對未來在親子關係上可能出現的狀況。

幫助寶寶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

寶寶在1歲~3歲之間會藉由肢體、感官的碰觸來瞭解世界,但是探索的過程卻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危險性,該如何幫助寶寶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且能讓寶寶不致暴露在危險中。對此,陳永綺醫師表示,家長應該要隨時注意家中的危險物品,譬如尖銳的刀器、易碎物品、桌(椅)角、清潔劑等,都應放在寶寶不易取得的地方仔細收好,盡量讓寶寶待在妳的視線範圍之內。

李韋蓉心理諮商師並表示,寶寶在成長的階段喜歡探索、學習,如果家長總是制止,即使寶寶因為擔心讓家長不喜歡而停止摸索,卻也同時限制了寶寶的發展。建議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做的不是限制,而是從旁協助、輔導的姿態,告知寶寶過程中可能會受的傷害,別害怕寶寶受傷,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論是得或失,都非常可貴。

獨立與依賴的拿捏

家長必須建立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的觀念,陳永綺醫師表示,家長應多觀察寶寶,了解孩子的需要,用柔軟的身段去抱他,給寶寶安全感和依靠,讓寶寶從小就能獲得滿溢的愛及溫暖,他們也將從中獲得更多的能力去學習接觸外界。此外,家長運用肢體、語言以及情緒等方式表達對寶寶的情感,寶寶也都能夠藉此學習到父母親的處事態度、表達情緒的方式,因此寶寶的反抗期不單單只是情緒問題的展現,同時也是親子間學習如何溝通以及調整相處模式的好時機。

為避免寶寶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太過自由、放縱而造成他人困擾時,家長也需適時地用堅決的態度予以制止。

專家小叮嚀 爸比媽咪應注意自己的情緒掌控,避免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

暫時的付出耐心也許不難,但是面對教養寶寶這種必須長時間付出耐心的情況,可就不是這麼容易了。李韋蓉心理諮商師表示,「要有耐心!」這樣的話總很容易就能聽到,但是當遇到寶寶(尤其是反抗期寶寶),持續性的耐心可就相當彌足珍貴。

建議家長在情緒不佳的時候,避免對寶寶出現情緒性的言語或行為,即使有時候只是家長小小聲的碎碎念,寶寶也都會聽進去呢!所以在寶寶面前說出的每句話都要小心,多一點正面少一些負面,因為情緒性話語很多都會讓寶寶認為家長是直接否定了他的能力!

                                           本文章摘自2008年11月號385期嬰兒與母親雜誌

                                                 (諮詢/小兒科主任醫師 陳永綺、心理諮商師 李韋蓉)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孟瑛如(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

    大約有百分之六的國中小學生有嚴重的數學學習障礙。儘管數學障礙的症狀,可能早在幼稚園或一年級就已出現(例如:數字觀念的混淆及不能正確數數),數學缺陷卻很少在一年級期末前被診斷出來,因為多數學校教育在這之前很少有完整的數學教學,一般要到二或三年級,症狀才會比較明顯。特別是當數學障礙者伴隨高智商出現時,兒童在低年級時可能可以表現得在水準之內或接近水準,直到五年級以後,數學障礙才會顯現,而且學習困難情形會隨著年級而遞增。 
  一般數學障礙補救教學,多數是不斷教學生解題方法。事實上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頒布的DSM-IV診斷系統中明白指出,數學學習障礙兒童可大致分為四類,即語文、知覺、注意力及數學能力缺陷。如果能清楚明白問題所在,針對其問題類型作教學,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茲分述如下: 
  

   (1)語文能力缺陷:導致兒童在了解或表達數學常用詞彙、關鍵字及概念方面有困難,可能須替他做數學相 
     關常用詞彙、關鍵字及概念方面的整理。舉例如下: 
     ●加法相關字:多、長、重、久、共等。 
     ●減法相關字:少、短、輕、快、差等。 
     ●乘法相關字:倍數、幾倍、面積等。 
     ●除法相關字:分給、剩、相當於等。 
 

  (2)知覺能力缺陷:兒童在辨識或閱讀數字與數學符號、分類能力上有困難,可以用結合生活背景 
    的口訣來教導。例如:孩子總是弄不懂何以「正正得正、正負得負、負正得負、負負得正」的 
    概念,老師可以舉例如下: 
  如果「好人」或「好事」用正表示,「壞人」或「壞事」就要用負表示。因此: 
  ●好人有好報,是好事。→正正得正 
  ●好人有壞報,是壞事。→正負得負 
  ●壞人有好報,是壞事。→負正得負 
  ●壞人有壞報,是好事。→負負得正 
(3)注意力缺陷:會使兒童在正確抄寫數字或數學符號,以及檢視運算細節時有困難。須特別教他數

  學檢查步驟外,還需要做錯誤形態分析。因孩子常會在聽課過程中,注意力時而集中,時而不集 
  中,以致將數學概念誤解或混用,教師如果分析不出他的錯誤形態,最好請他自己講解思路歷程, 
  才能針對誤解概念作教學。 
  
 

    範例一:孩子連續數次算出3+3=8時,不要再直接打×,應詢問他是如何算出3+3=8;得到

            的回答可能會是:兩個3合起來等於8。所以可分析出:他是用圖形概念在算,如此也   
            才能明白何以他會如此作答1-1=H。 
    範例二: 
     
    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  以上四個題目,孩子的1、2、4題答案是對的,第3題的答案是錯的,似乎是遇到0時會有問題,但如果是0以10的方式呈現時又不會有問題,所以請孩子解釋後,才能明白他誤解:「0就是什麼都沒有」,所以第三題個位數6-9雖數目不夠,但向隔壁十位數借位時因是0,屬於什麼都沒有,他只好越過十位數0,向百位數4借1,湊成16-9=7,然後十位數因為是什麼都沒有,所以等於0,百位數因4被借1只剩3,所以3-2=1。 
     
      第四題能算對,則因他很明確知道510數字的0,是1、2、3……10的10,所以這個孩子在分析完錯誤型態後,可能需重新再界定:(1)0的概念;(2)減法借位時只能向旁邊一位借,不能向旁邊的旁邊借;(3)位值的概念。 
      

(4)數學能力缺陷:使兒童在依循計算步驟或推理方面有困難:通常在數學學習時會呈現焦慮感, 
  最好能以圖解及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 
  

  範例:23×46=?對乘法學習有問題的孩子,如果教師僅用連加法來教,當23要被連加46次時,  
       在考試時,孩子根本不可能解出答案。針對無法用傳統算法學數學乘法的孩子,可以圖表 
       方式教導: 
 
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  2×4=8,先將8填入,十位數處放0,依序完成後,以斜線所畫為加總單位,所以個位數為8,十位數為2+1+2=5,百及千位數為1+8+1=10;答案是1058。 
 
 

分析障礙類型 實施個別步驟教學 
  要如何分辨孩子的問題是屬於哪一種類型?除了將孩子經由學校輔導室送縣市政府鑑輔會做鑑定,以綜合研判他的障礙類別及亞型外,其實在日常教學中,可以依據孩子作應用題時的錯誤做分析。 
  通常孩子應用題解錯,老師或家長可能會急著用以下的第七個步驟,也就是示範整個解題步驟。建議先示範以下的前六個步驟,也許可以較容易知道孩子的問題所在,再適度搭配前面所建議的教學法,會使孩子在學習上較有成就感。示範如下: 
  

  1簡單消極的回饋:給予孩子自我校正的機會。(提示:請仔細再看一次題目) 
  ●仔細再看一次題目後立即能指出錯誤,可能屬於衝動思考,所以需做前述注意力部分的補救 
      教學。 
  ●仔細再看一次題目後,仍然茫無所覺,可能是在語文識字部分有問題,以致影響數學學習。 
      可以接著再問以下第二個步驟。 
 

 2問題轉譯的提示:提醒孩子注意能促進解題的已知訊息,和所要回答的問題為何。(提示:題 
    目告訴我們什麼?) 
  ●提醒後仍然不會者,可能是較偏語文型、知覺或是數學能力缺陷,導致學習困難的孩子。 
 

  3工作記憶的提示:加強題目中的關鍵詞,減輕他工作記憶的負擔。(提示:題目在問什麼) 
  ●不知題目在問什麼者,有可能須開始做數學教學,但請以4~6三個步驟,遵循具體↓半具 
      體↓抽象呈現原則,並以圖解及操作方式,採最少協助原則,也就是每一步驟結束,都需記 
      得問孩子:「你知道下一步可以怎麼做嗎?」如果孩子說:「會!」就將練習機會讓給他。 
 

  4提示解題的重要關鍵:引導孩子注意可以幫助解題的關鍵敘述。(提示:只有買一包糖果比較 
   多錢,還是買一包糖果和巧克力需要比較多錢?) 
 

  5提供策略知識:例如配合圖示。(提示:你可以用畫圈圈的方法算算看) 
 

  6協助執行策略知識:引導正確的利用解題策略。(提示:一個圓圈一塊錢,糖果一包五塊錢, 
   要畫幾個圓圈圈?) 
 

  7示範整個解題步驟:教導孩子一步步的解題。 
 

                                  出處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701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個在明星高中教書的朋友,有點好笑又無奈地告訴我,她那讀國一的孩子在公民科考試時,有一題詢問人生價值觀的題目答錯了,她的孩子對她說:「雖然我知道還有別的答案好像也對,但是你不是經常告訴我『好好用功讀書,才能找到好工作,能能賺大錢』嗎?」

  到底有多少平日跟孩子耳提面命的話,考試的時候,卻是不一樣的答案?這倒不是說父母親們「說一套做一套」,而是我們自己有沒有仔細思考過要孩子用功讀書目的究竟是什麼?

  或許大家都被「世界是平的」那種全球化高度競爭的壓力嚇到了,所以不知不覺中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都以贏過別人為核心,認為打倒同學才能擠進名額有限的明星學校,也相信唯有好學校好資歷才能搶奪那職位稀少的好工作。

  當孩子的學習是這麼功利,這麼目標導向時,學習的快樂以及主動追尋夢想的動力就蕩然無存了,這是非常可惜也令人引以為憂的現況。

  就像這些年逛書店,看到為孩子或年輕朋友而寫的暢銷書,不是即戰力就是商業力…等等,總覺得我們欠缺給孩子培養「夢想」的能力。

  的確,夢想非常重要,甚至比一切的知識或技能還要重要。夢想與「找個好工作賺大錢」這一類的目標不一樣,夢想是一種向上向善的願景。夢想應該不是可以計量的成就,不是經由管理手段可以達到的目標。

  這樣的夢想可以指引出一個方向,讓我們遭遇挫折或各種意外時,還可以滋生出不斷前進的勇氣,也不致於偏離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望。

  不過,要確定到底什麼是自己的夢想,有時候是不太容易的。因為也許有許多事情我們似乎都喜歡也有能力做得不錯,同時我們的父母長輩也會告訴我們「做什麼事對你比較好」,因此我們就逐漸分不清楚什麼是夢想什麼是目標了。我認為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是當你聽到或看到某些前輩,在他們那個行業或領域的努力時,會很感動,這種感動,就是你夢想之所在。

  夢想,雖然似乎很抽象,但是隨著自己年齡愈來愈大,卻覺得夢想反而是生命中最實在的東西。若是把夢想養成信念,這就是實踐的力量。只要是夢想,體力上就算再疲憊再辛苦,也不算是工作,它是充滿興奮和喜悅,能夠帶我們走過更過癮,更充實,更精彩的人生旅途 

出處: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9/02/01/372310.html  

作者介紹

具多重身份,是牙醫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但自認最喜歡的頭銜是爸爸,擁有一對雙胞胎女兒AB寶

作者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門診中,常有憂心、生氣或受挫的父母無奈地問:「孩子為什麼不專心?」不管醫師如何解釋,其實父母最想知道的是:不專心的原因是否可很快檢測出來?不專心是否有機會快速的改善? 要回答上述問題,可能要先瞭解何謂「不專心」?大腦是負責專注力的中樞,但一個人要集中心志,其實是極為複雜的機制。舉例來說,單純因聽力不好、近視、過敏等症狀,就可能讓人難以達到專心。

專注力可分為集中性專注力、選擇性專注力、持續性專注力、轉換性專注力及分散性專注力。

以校園為例,課堂中常同時出現許多聲音,包括老師的講課聲、教室外工地施工的吵雜聲及隔壁班同學的朗讀聲。這時小朋友要使用選擇性專注力做正確選擇,聽老師的聲音、用集中性注意力專注聽課、用持續性專注力一直努力聽,中間還可能用到轉換性專注力及分散性專注力,一邊聽課一邊偷偷先寫晚上功課。

在日常生活中,同時運用多種專注力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媽媽在廚房一邊煮飯,一邊注意房間內的寶寶有沒有發出聲響。但一位選擇性專注力出現問題的孩子,可能全神灌注看著電視,卻完全沒聽到母親在一旁呼叫。

臨床上,注意力不足的小朋友通常都是持續性專注力、集中性專注力與選擇性專注力出現了問題。如果兒少時期的專注力缺失程度不嚴重,沒有達到影響功能的程度,例如老師平常沒有太多抱怨、功課還可按時完成、考試成績與他的能力相符時,父母不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治療。

以下是一些小撇步,可幫助家長進行孩童的專注力訓練:

1.持續性專注力的提升

讓幼兒學習「一次只做一件事、每次都把事情完成」的生活及遊樂模式。例如玩填色遊戲,就把顏色填完才玩下一個遊戲;蓋積木,就蓋一個段落才休息;吃飯時就把電視關上。要強調的是,不要強求幼兒過度學習,而是讓幼兒多遊戲,遊戲非常重要,在遊戲中幼兒因此學會各種技能,也培養自信,我們只是稍微加入一些良好的生活紀律及習性即可。木頭人及撿紅點遊戲,也對專注力的培養有助益。

上學後,孩子學習時間要安排妥善,寫作業時間最好依個人狀況,區隔為許多小段,每小段不要過長,約為1520分鐘。段落中可以讓孩子休息一會,但不可讓他們看電視或過度玩樂,以致心收不回。

學習內容與性質應交替進行:例如背科複習完,可以做數學,再背英文。

2.集中性專注力及選擇性專注力的提升

鼓勵孩子多閱讀,但每次閱讀內容與範圍不要太多,事前可協助孩子瞭解故事大綱,增加他們興趣。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藉由手勢,大聲念出句子的同時,幫助他注意到書中應注意到的內容。

要求不要太高。一般來講,7歲至10歲的專注力能維持約20分鐘、1012歲的小孩能維持約25分鐘就足夠了。

專注力是可經由後天努力而改善的。較嚴重的專注力不足個案確實需藥物治療,但對於只是「專注力不夠好」的孩子,也許父母可嘗試在生活小地方開始訓練。

                                   2009/03/31 聯合報╱張學岑/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父母總埋怨「孩子什麼事都不自己做,老要父母幫忙」,這些父母是否想過,自己是否曾幫助孩子做了太多,已讓他養成依賴心理,反正一切都有父母做好,何必還要自己來。

常聽父母抱怨孩子「這也不做,那也不做,連個簡單的家事都不會」,但是換個角度想,孩子為何不願自己做而想依賴父母,背後最大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可能需要想想,從小是否有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讓他養成好習慣。

個案一 不練習走‧自然走不好

男孩冬冬一歲多了,照理說,正是愛自己走來走去的年紀,但是總不見他想要自己走,只要外出,走個幾步,就吵著要父母抱;如果不抱,要求他自己走,冬冬就又哭又鬧的。看著別家小男孩活蹦亂跳的,愛子心切的父母不禁懷疑冬冬的腳是不是有問題,而帶他至醫院求診,經過檢查,並無任何健康問題。後來輾轉介紹至心智科就醫,經了解父母的帶養方式,原來問題出在父母的態度!

愛乾淨的父母不想孩子把自己弄得髒髒的,加上怕他累,總習慣從小把冬冬抱在身上,明明是該練習走路的時候,冬冬卻像小無尾熊一樣掛在父母身上。一直抱著冬冬的父母,也有累的時候,希望冬冬自己下來走幾步時,他卻走不了幾步就喊累,而吵著要抱抱,稍有不順,哭鬧戲碼立刻登場,讓父母煩心不已。

提供機會‧能力自然出現

由於冬冬缺少練習走路的機會,下肢的張力與耐力明顯不足,熟練度也不夠,所以,只要走幾步就會累,而希望父母抱他,當父母不抱,自然鬧起脾氣。其實以一歲多的年紀來說,不僅會自己走路,也會扶著上樓梯,還會脫衣服、拉下褲子、甚至可以幫忙收拾自己的小玩具……,很多事都可在其能力範圍內,但前提是,父母有從小提供機會讓他自己做,如果父母事事代勞,那麼,即使是正常應有能力,一切也會變得「好難」而無法自己做了。  
所謂「自理能力」就是只靠自己即能完成的事項,如果不能靠一己之力完成,就不要奢望孩子以後能夠獨立自主。就像走路一樣,愈多練習,愈能走得穩、走得快,耐力、肌力、平衡感與協調性都從中反覆練習而來。有的孩子到了三、四歲,走不好,走不久,多源於學步期的的練習不夠,愈不熟練,愈不想自己走;不想自己走,跟著
少了探索的學習機會;進而影響了認知能力與經驗發展;經驗的缺乏就沒有足夠的語彙奠定語言發展基礎;語言能力不足,即無法做好溝通……一路影響下來,恐怕不是當初因為怕孩子累,而一直抱著的父母,所能想像的結果吧 

個案二 經驗不足‧哭鬧逃避

寧寧兩歲半了,卻彷彿什麼都不會,在家要她收拾玩具,她不做,父母念了幾句,沒想到她用哭鬧不休回應。當她進幼兒園後,老師屢屢向父母反應,寧寧的表現跟其他孩子明顯不同,東西拿不牢、走路走不穩、對老師說的話好像有聽沒有懂,因而懷疑她是否發展遲緩,建議家長帶至心智科評估。

經過評估,寧寧並無病理性的發展遲緩問題,一切都是經驗不足所致!為何經驗不足,跟冬冬一樣,寧寧的問題也是因父母過度代勞而造成。父母幾乎不讓寧寧自己動手做事,長久缺乏經驗的結果,讓寧寧的能力明顯落後,各個軸向都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演變成只知道用哭鬧逃避父母的要求。

幫太多‧害了孩子

的確,父母若不能意識到幫孩子做太多,其實是害了孩子的道理,那麼,孩子將是父母一生的負擔。自理能力不足的孩子,通常其他心智發展也不會太好,因為這是環環相扣的發展循環。  
 
很多孩子在兩歲多時,被父母埋怨「愈來愈不好帶」,主要原因即在於自主行為能力不多,沒辦法面對父母的要求時,即易出現哭鬧行為。其實一歲多的孩子就有能力做不少的事情,兩歲多的孩子則能在品質上有更好的表現,
就在不斷練習中,磨出了精細度與熟練度、培養了問題解決能力、能力慢慢內化成習慣、認知能力隨之增強、責任感亦在無形中養成,就更具行為規範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在家不需父母動輒叨叨念念,在外面則可順利融入團體生活並遵守生活規範,基本上,無需師長過分擔心!

趕時間‧無暇等待

只可惜現在的生活型態對孩子自理能力養成形成莫大的阻礙!其一,父母沒有太多時間等孩子慢慢發展能力,每當孩子想練習時,父母一聲「快一點」,給孩子帶來壓力,根本沒辦法慢慢做完,少了練習,少了鼓勵,孩子原本熱切想要學習的欲望,常常會被一聲「快一點」壓抑,就變得愈來愈不想做了。  
延長等待的時間,看孩子如何用他的方式做,才是父母應有的態度!因此,父母要學的是「提早做準備」,能力不是在要用時才來練習,練習需要時間,所以,平常就要練習以累積經驗。如果真的趕時間,也只是站在協助立場,主力仍是孩子。以收玩具為例,父母可主動提醒孩子「把玩具收一收」,當孩子有收拾的動作時,父母再藉「我們來比賽」,順勢「幫忙」,既可加快速度,仍能訓練孩子自己收玩具。 

怕哭鬧‧盡力滿足

其二,則是隔代教養的祖父母或外傭、保母做了太多,為了讓孩子不哭鬧,因此,竭盡所能的做,一旦孩子的需求被滿足了,就不懂什麼是「要求」,又該要求什麼,當然,每每面對父母或老師的要求時,也不會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更不必說會照做了,這樣自會被貼上「不遵守行為規範」的標籤。團體生活中,最重紀律規範,不能遵守的孩子又如何能適應團體生活呢?  
對於兩歲多的孩子,若是家庭無法提供足夠練習機會,不妨送去幼兒園,藉由同儕力量加速學習速度,但家庭最好能與園所同步配合教養方式,避免發生「在學校是天使,在家是霸王」的雙面人表現。  
 
一歲多的孩子一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處理自己的事,這些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就是點點滴滴增加孩子的基本能力,但父母往往輕忽基本能力養成的重要,只會要求孩子有好的學業成績,卻忘了萬一成了「生活上的低能兒」,只怕父母這輩子永遠也卸不下照顧孩子的重擔!  
 
 
 
 
 
 
 

  •  
    •  
      •  
        •  
          •  
            •  
              •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吳貞瑩  
                  ~
                  原文刊載於20091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周世惠(史丹佛大學教育碩士)

年幼的孩子幾乎都喜歡聽故事,也很容易被遊戲的快樂氣氛感染,如果把故事和遊戲結合起來,注入每日生活的家庭故事時間,可以預期這會是愉快的睡前暖身,讓笑聲伴隨進入夢裡。

在很偶然的一個機會,當時居住在美國北加州的我,帶著四歲的大兒子參加一次特別的「故事時間」。特別之處在於所有的小朋友都是讀者也是演員,他們得上場把繪本故事的內容「即興表演」出來。當天閱讀的繪本是「會打字的牛J (Click Clack Moo Cows The Type)

故事內容是這樣,農場的牛有一天發現了一台打字機,牠們整天打字發出「喀哩,喀啦,眸」的聲音,農場主人布朗先生簡直不敢相信他的耳朵。不久,牛貼出一張信,「農場晚上很冷,我們需要電毯。」布朗先生更不敢相信他的眼睛。布朗先生一開始採取不理會的態度,牛因此發出第一張罷工通知:「今天不生產牛奶」。爆笑的故事一路發展,可想而知布朗先生一步步退讓,會打字的牛還幫農場的母雞也爭取了權益,最後連鴨子都學會打字。

小朋友當中有幾位飾演牛,有些人演農夫布朗先生,有幾位演母雞和鴨子。說故事的時間中,老師翻書逐字逐句閱讀繪本,當她唸到牛的情節,牛必須做出像牛的動作,表演牛打字的樣子,並且配合老師一起重複「喀哩,喀啦,哞,喀哩,喀啦,吽........」因為沒有道具,孩子都必須運用想像力,每一個孩子想像牛的樣子都不一樣,做出來的表情動作和聲音也不盡然相同,這正是樂趣和挑戰所在。有些孩子誇張、有些孩子害羞,但是在觀察和模仿的過程中,孩子們彼此感染,放開身體去動作,看得大人哈哈大笑。

故事加入遊戲表演的成分,孩子必須透過大腦的想像力、耳朵聽、眼睛看、身體動來參與,這刺激了他們的不同心智領域。在我們家,一開始哥哥因為年紀的優勢,玩得比較開心,弟弟處於慢半拍的模仿狀態,但是隨著他的年齡增加,日有進步,等我們又回頭重新閱讀以前唸過的書,就發現弟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步非常多。

我也注意到,三到六歲的孩子經常處於「動」的狀態,他們在動作中學習得比較好,這是遊戲故事的黃金年紀。親子遊戲可貴在於即興創作,呂秋燕老師介紹的遊戲有助於增加親子遊戲的點子,把「芝麻閉門」和「烤乳豬」遊戲放入故事時間,會帶來更多「笑」果。

我喜歡故事加上身體遊戲,希望分享給正在享受這段親子之樂的朋友。如果孩子因此睡覺說夢話,建議調整時間表,因為,孩子太興奮了呢。

本文摘自雲門律動生活33期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門舞蹈教室在2008夏季,發表全台灣首次進行的《身體白皮書》調查報告,試圖描繪出國人的身體意識。結果發現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身體並不熟悉,甚至理應和自己最親密的身體,竟然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身體,是人們察覺世界、表達自我、與世界互動的最佳媒介。從小養成動身體的習價相形之下就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到底,要怎麼樣讓孩子動身體才是「正確的」呢?

家是最方便的遊戲場

其實,動身體是很簡單、很自然的事情。孩子天生就喜歡、並且極為擅長的活動,更重要的是,動身體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和「學習」。通常只要二、三個孩子聚在一起,不需要太長時間,他們就會自動開始玩在一起。往往,只要有一個孩子帶頭跑,其他的孩子就跟著跑起來,不需要任何規則,光是繞著圈圈跑來跑去,就玩得不亦樂乎。

動身體其實並沒有什麼絕對的規則或方法,也不一定要特定的地點。其實,家是最方便的遊戲場,親密的親子關係是最好的催化劑。

特別是現代家庭中,孩子生得少,很多小朋友都是獨生子,缺乏玩伴,通常沒有機會從團體中學習分享、分工合作。而且競爭越來越強烈,為了不輸在起跑點,甚至連動身體、遊戲打鬧的時間都沒有。

呂秋燕老師說,很多小孩喜歡在家中亂跑,或者在沙發上面蹦跳,讓大人很困擾。其實,孩子可能只是缺乏運動的出口,所以,不如換個方式,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玩,既能讓孩子消耗掉無窮的體力,還能讓親子關係越來越親密。

創造親子間身體密碼

讓孩子從小就喜歡動身體,養成動身體的習慣,對於自信心的培養、與其他人的互動、感覺統合等等能力,都有著深遠的正面影響。

所以,雲鬥舞蹈教室特別介紹一些動身體遊戲,讓親子共同動身體。這些遊戲的特點就是在家就能玩,簡單不複雜,不需要特別的教具,而且還可以適時的加入創意延伸,創造出屬於親子間獨特的「動身體密碼」

因為受過專業訓練,加上自己也有個三歲多的女兒,呂秋燕觀察到,三至六歲的孩子的特質是喜歡模仿,特別是學大人的說話方式和動作,像個小大人一樣,例如學媽媽穿高跟鞋,學爸爸提公事包說要上班,或者會講些聽過、但似懂非懂的詞彙,用來展現自己的確「長大了」。因此,在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可多用語言引導,開發孩子源源不絕的創造力。

另外,三至六歲的孩子因為正在發展人我之間的界線,有時也會顯得比較自我、堅持己見,喜歡「自己做決定」的感覺。爸爸媽媽與其和孩子「對峙」,不如給孩子一些選擇,例如請孩子從兩個水果之中,挑選出自己喜歡的。或者是拿出兩套衣服,讓孩子自己選擇搭配,一來可以使孩子覺得有決定權,爸爸媽媽不必太頭疼,一方面也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和負責任的習慣。

從動身體延伸

下列的三種遊戲,雲門舞蹈教室依據三至六歲孩子的發展需求,讓爸爸媽媽和孩子透過身體遊戲,發展孩子的各項能力。

Ÿ        「芝麻開門」,讓孩子繞著客廳跑,變成小操場,並且練習語言的各種變化。

動一動:爸爸媽媽坐在客廳沙發,並利用前方小桌或茶几,用手或腳、各種方式阻擋小朋友前進。事先,可約定通關密語,讓孩子闖關前大喊一聲,接著父母問孩子一個問題,要答對了才能放行!

目的:通關密語可以一直變化,例如簡單的「芝麻開門」到「小狗汪汪」、「貓兒瞄喵」等。問題可以是「爸爸的電話號碼」、「家裡的地址」或者是剛唸過的故事會主角名字,練習多多替換語詞,並且和實際生活產生連結。

進階版:爸爸媽媽可以變化多種阻擋孩子前進的方式,增加難度,例如用雙手團成一個大圈,或者爸媽可以站起來走動,讓孩子想辦法穿出圈圈、順利通行。

Ÿ        「誰是領袖」,透過模仿和創造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增加自信,擁有安全感。

動一動::這個遊戲相信大家都玩過,可從爸媽開始做動作,孩子先跟著模仿,接著小朋友想動作、做動作,爸爸媽媽跟隨。

目 的:可增進孩子的臨場反應,訓練觀察力,更能發揮自己的創意動作。

進階版:可以多人進行,輪流當領袖,甚至加入聲音、表情的模仿,以及速度、身體空間的變化,遊戲會更有趣。

Ÿ        「烤乳豬」,則有點像吊單槓,可鍛練孩子臂力,又能增進親子間的信任與安全感,許多小孩非常喜歡。

動一動:爸爸媽媽先手搭手,彼此抓好握穩,像兩根竹竿一樣。小朋友得想辦法爬上這兩根用手做成的單槓,看看腳能不能勇敢離地,這時候爸媽更要撐住穩固。

目的:可訓練孩子的臂力,手腳肌肉,親子之間也要有十足的信任。不過爸爸媽媽可能比較辛苦,必須有足夠的力量支撐,如果孩子己太大太重,就不太適合啦

進階級:爸媽可四處帶著孩子繞場一間,到其他人面前,說「誰家要買烤乳豬啊?」「買了可以咬一口!」「烤乳豬大特價只要一元!」 和更多家人互動,感情更親密。

呂秋燕表示,其實吊單槓是很好的遊戲,當孩子用單槓時,只能倚靠手部的力量,同時橫隔膜受地心引力影響,體內的氧氣也會增加。

呂秋燕說﹒當孩子小手漸漸有力之後,就會更願意去操作、探索世界,甚至連做家事峙,都會搶著幫忙。所以,平常爸爸媽媽不必因為心疼,而捨不得讓孩子拿自己的書包或袋子。讓孩子養成拿自己東西的習慣,一旦手的力量增加了,不但不再排斥自己動手做事,還會讓孩子更有自信,更有勇氣探索未知的世界。。

如何增強學習動機

大部分的親子遊戲都是以「動身體」為起點,但是其中蘊含相當豐富的元素,對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人格發展與親子互動,都能夠產生正面的影

在台灣和美國都擁有豐富幼兒教育與諮商經驗的袁巧玲,接觸過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兒童。她很肯定以「身體遊戲」的方式切入,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學習動機。

她說,因為遊戲很好玩,特別是和爸媽一起玩,會使得三至六歲的孩子產生很大的興趣。而這樣的趣味,正是最強大的學習動機。一旦有了學習動機,孩子不但全心全意地投入,也會如同海綿一般,完全吸收遊戲過程中所學習到的一切,對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和吸收力,產生很大的幫助。

由於這些遊戲的設計各有其學習目的,袁巧玲也建議爸爸媽媽們,可以先掌握每個遊戲的目的,再根據孩子的年齡、天生氣質、親子的互動方式進行修改、加強。

例如,在「芝麻開門」的遊戲中,可以把「從1數到10」當作是通關密碼,藉以教導三歲的幼兒學會數數;在玩「誰是領袖」,可以背一首熟悉的唐詩,讓五、六歲的孩子熟悉文字的韻律和節奏。只要加入一些親子熟悉或喜愛的元素,就可以讓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袁巧玲也建議,在親子進行身體遊戲時,爸爸媽媽必須掌握一些要領。例如玩的方法不要一成不變,可以視孩子的反應進行調整,儘可能要活潑、多變化。

同時,很重要的是在遊戲過程中必須給孩子正面的回饋,也就是多多讚美、鼓勵孩子。「父母的讚美,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動力來源。」袁巧玲強調,在親子遊戲時,父母一定要抓住機會,無論是讚美自己的孩子,或者是給孩子大大的擁抱,都會讓動身體遊戲大大加分。

不過由於在華人社會中,一般爸爸媽媽少有被父母讚美的經驗,也不太熟悉如何讚美孩子,所以袁巧玲特別提供了讚美孩子的幾個重要訣竅:

一、聲調要高亢、開朗,而不是低沈、應付。

二、要配合肢體動作或眼神的接觸,因為孩子是天生的觀察家,你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孩子的「電眼」

三、要及時讚美,讓孩子得到及時的回饋。

四、要養成讚美孩子的習慣,不只是把讚美當做某一段時間的「教育工具」。

五、不要用買玩具做為讚美孩子的方式。

六、讚美不要空洞,必須明確指出孩子做好了什麼事情。

七、讚美不要小氣,讚美就是讚美,不要趁機翻舊帳或訓話。

 

本文摘自雲門律動生活33期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