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發展&教養分享 (48)

平常很喜歡塗鴉的小雯子,看到念小一的小表姊練習寫字的生字簿,她也來參一腳,認真地拿筆在簿子上「寫」字,雖然小雯子剛上幼兒園,但媽媽還是很擔心現在拿筆會不會太早?
寫字是很精細的操作能力,除了涉及神經系統,配合手臂、手腕及手指各部位的肌肉協調,手眼統整能力更是不可缺乏,還得具備對抽象符號的了解與記憶。


精準思考與整合操作,才算會寫
更精確地來說,感覺統合專家高麗芷在《感覺統合》(信誼)一書中指出:在完成「寫字」這個動作之前,孩子要透過眼睛瞭解字的大小、形狀及紙筆的位置關係,再透過手部的觸覺及運動覺,正確感覺手中的筆,並能使出適度的力量。
其次,前庭平衡系統也要發展健全,手部抓握才能收放自如,身軀及手臂才能維持正確的姿勢,使手指及手腕能靈活的活動;另外,手指的小肌肉彼此要能夠協調,才能維持正確的握筆方式;在認知發展上,孩子要具有方向感,能分清左右、上下、前後等位置關係,才能寫出正確的筆順。

塗鴉為寫字打底,先畫字再寫字
好消息是,學寫字的發展過程與畫畫類似,1歲左右的孩子就會手握筆在紙上亂點亂塗,畫出沒有意義的線條;接下來變成較有組織的塗鴉,且不斷重複書寫,慢慢學習控制手的運筆。在能夠進行畫直線、橫線、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比較精細的塗鴉後,4歲至8歲之間才開始畫出「像樣」的圖畫。
有「書畫同源」之稱的中國字是由許多不同的點、線、撇、鉤等組成的,比線形、各種形狀更複雜;要能夠「寫字」,孩子必須有能力分辨字的結構,再將每種結構「畫」出來,並組合在一起,才算會「寫」。
認知趨向成熟,寫字水到渠成
在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大人擔心的怪現象,例如由於知覺和對物體的方向的觀察不夠,寫的字會有左右相反的情形,例如「由」寫成「甲」等,但這會隨著空間概念的漸趨成熟而自行消除。當了解上下、左右、前後等相關位置,字形才易端正,字的左右大小搭配、長線短線的比例與位置才會正確。就像古人習字時臨摹字帖與描紅,也與空間位置的學習有關。
大約5歲半左右,才具有預備學習寫字的成熟度,再經過良好的指導,就可以把筆拿得很好。但是會執筆和會寫字是兩回事,在還沒有發展到執筆寫字的階段,就要學寫字會適得其反。也許剛開始「寫」得很勤快,但之後會出現握姿不良、施力不當、筆順不佳、出現挫折感等問題,但是大人卻誤以為孩子懶得寫字而加重「罰寫」,這讓孩子用更多時間去做能力不足以應付的事,只會更痛恨寫字喔!

◎基本功,從生活遊戲開始

坐姿時背的挺直、頭頸的位置、雙腳的平穩著地等,都會影響寫字的耐力與能力。玩騎木馬、盪鞦韆、溜滑梯有助於前庭(平衡)系統發展,讓手抓握自如,背部能維持筆直穩定的姿勢,手指、手腕、手肘皆能靈活協調。
玩沙、跳繩、跳床等,則讓手腳多活動,增進身體兩側的整合能力。堆積木、串珠、玩拼圖、穿線、玩黏土則可培養手眼協調、手指靈活、視覺區辨等技巧

◎塗鴉,發現書畫的可能

讓孩子隨心所欲畫畫,並熟悉各種基本筆畫,例如︰點、橫線、直線、斜線、圓形、三角形等各種圖形,或用遊戲引導孩子畫下雨、畫好多氣球的天空等,可增加手指和手腕的運動,促進小肌肉的控制能力,並發展握筆技巧和語文表達的能力。
孩子塗鴉的信心與意願會因為爸媽的反應而改變,爸媽不必急著說「寫得對」「畫得好」,只需在遊戲的氣氛中配合畫面文字的說明,讓孩子自動自發的進行。畫得歪斜或不像都無所謂,重點是孩子能享受遊戲的趣味,爸媽也能理解他所要表達的情感,與他分享喜悅和成果。

◎畫畫畫字,要從大空間到小空間

把遊戲室四周貼滿白紙,或準備一面大木板貼滿白紙讓孩子畫畫,有些媽媽還利用浴室整片磁磚牆好洗好擦的特性呢!最常見就是準備不同大小、各種質地的紙,再墊些厚紙,以免孩子用力過猛戳破;紙上不要有格子或底線,這些限制對孩子沒有意義。先在比較大的空間裏塗鴉或「畫」字,等到畫得不錯了,再在較小的空間裏用較細的筆寫字。
切勿讓孩子使用成人用筆。較粗、色深、好握的蠟筆或胖胖的色筆,可以減少握姿不良、施力不當的問題;細馬克筆則是孩子剛學寫字時,最好、最容易使用的筆,輕輕一畫,便會出現清楚的筆跡。要留意孩子的坐姿和握筆距離,不要握得太緊或靠得太近,爸媽示範正確握姿與筆順。

◎不只在認字,從生活語文深度學習

常看圖畫書、聽故事可以引發孩子對書的興趣,增進造句、講故事等語文表達的能力。當「字」引起孩子注意時,舉凡商店招牌、報紙標題,或生活中所見事物,都可以教導相關語彙,還能促進他思考想像的空間,例如,不必急著教他寫「爸爸」兩個字,先聊聊爸爸在做什麼、帶他到爸爸公司逛逛、讓他畫爸爸等。
當認字能力開始發展,可以把字寫在卡片,給孩子辨認。由於辨別異同是寫字的重要條件之一,讓孩子找出兩張圖片或物體異同之處,或在一堆類似的事物中挑出不同,都能幫助孩子發展由簡而繁的辨別異同能力,日後才能精確區別字與字之間細微的差異,例如︰田不等於由。

本文摘自《學前教育》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李永怡 資深親職叢書編輯暨文字工作者

媽媽送姿穎去幼稚園,在電梯裡碰到隔壁的吳太太,媽媽熱絡的跟吳太太打招呼,然後跟姿穎說:「要叫人啊!說吳媽媽早。」姿穎抓著媽媽的洋裝,用眼角瞄了一下吳媽媽,一個字也發不出來,此時電梯門開了,姿穎即時獲得解救,一蹦一跳的跑出了電梯。

3~6歲的孩子在社交上已經不是生手,在幼兒園裡總是會有一兩個好朋友,會遵守教室裡的規則,也會跟著大孩子玩團體遊戲。


兒童發展理論

在家裡你也會覺得孩子好像已經脫離小貝比的時期,他們對大人做的事感興趣,除了模仿你的一舉一動之外,還會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時甚至會簡單的發表自己的感想。偶爾爸媽的朋友來訪,他們也會跟大人說一兩句話,或是問一些問題;好像已經有「小大人」的架勢,也應該懂得一點應對進退的禮貌了。
在禮貌方面,5歲是「孺子可教」的年齡。但父母要了解,禮貌屬於一種「社會約定俗成的規範」,不教不會、教了才會。它不像身體動作發展會隨著成長自然漸趨成熟,也不像其他事,孩子會基於好奇心和需要在嘗試錯誤中學習。5歲的孩子無法體會到禮貌的必要性,「禮貌」是在幼兒園或家中,經由大人日復一日親身示範學習來的。

 

教孩子有禮貌3妙方

在家中常說請、謝謝、對不起
「家」是幼兒學習的第一個場所,家人之間彼此雖然親近、不用計較小節,但基本的禮貌不但可以減少磨擦,還讓人覺得貼心。跟孩子一起做家事或一起玩時,隨時把「請、謝謝」掛在嘴上。例如:「請你把抹布拿過來。」「請把拼圖收起來。」「謝謝你幫我擺碗筷。」等等。
在家中不小心碰撞到孩子、或是有些時候冤枉了孩子,父母也要主動說對不起。如此,孩子自然會了解什麼時候應該說「請、謝謝、對不起」,並逐漸養成習慣。家人原本就有的一些好習慣,也可以繼續延續下去,例如:姿穎的爸爸以前早上起來,習慣向自己的爸媽道早安,現在他也要求女兒姿穎這麼做。

 

在幼兒園中學習合宜互動
許多家人能夠包容、了解的事,到了外面「別人」卻不見得會包容,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出了家門,「禮貌」更重要。幼兒園是幼兒接觸的第一個團體,一班20~30個小朋友,想要運作順利、相處融洽,除了遵守規則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禮貌。除了言語要有禮貌外,肢體動作也要有禮貌。所以,在幼稚園中,老師除了以身作則,還會把禮貌列入教學目標之中。
許多老師的經驗是,如果家長能配合教學,在家裡用同樣的標準要求孩子,那麼教起來是事半功倍。但是如果家人本身就不重視禮貌,那麼教學效果便會打折扣。孩子把家人不好的習慣或暴力語言帶進教室,甚至會造成老師的困擾。

 

從扮演遊戲中學習
禮貌,往往是要讓人先「聽」到,才能真正「感受」到你的禮貌,光是禮貌在心裡,別人是不會看到的。比較外向大方的孩子,經過教導後比較能夠「表現」出應有的禮貌,羞怯的孩子就比較吃虧。
羞怯或不愛說話的孩子,需要比較多的準備,可以在教室裡或家裡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演練遇到親友時應有的應對,讓爸爸扮演「在路上遇到的朋友」,在家裡演一場戲,下次碰到這種狀況時,孩子就比較知道自己該說什麼。

 

聰明爸媽聰明教

姿穎文章開頭提到的小女孩姿穎跑出了電梯後就真的解脫了嗎?姿穎媽媽可能會:
1.用手敲著姿穎的腦袋說:「死囡仔,就會讓我丟臉,叫人有那麼難嗎?」
2.跟姿穎說:「吳媽媽常常照顧你,記得看到她要打招呼喔!今晚回家我們來練習遇到人要怎樣打招呼好不好?」
3.心裡想:「真難教,這種事長大就會了,不管她了!」
聰明的爸媽既不會當場讓小孩難堪,也不會就此放棄。沒有人生來就有「禮貌」的天份,所以需要教導是必然的,而且從開始教到嫻熟的過程中,還需要一段等待的時間。如果是你是姿穎的媽媽,你會怎麼做呢?


本文節錄自《學前教育》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儀是人際往來應對進退的行為準則,也是人際溝通的重要工具。爸媽對於孩子的禮儀訓練應該從小開始,除了身教重於言教之外,爸媽也該懂得掌握技巧去落實禮儀教養,取代以往在遇到問題時,才開始大聲怒斥、懲罰的方式,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輕鬆觀察與學習。   

當看到路邊有小孩耍賴、沒禮貌,身旁的大人卻完全不知所措時,您是否會覺得心有戚戚焉?的確,許多爸媽在孩子表現出沒禮貌行為的當下,往往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為此我們特別蒐集了四種常讓爸媽感到棘手的狀況,當家中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時,建議您可以採取下列的處理與教育方法。   

 

狀況一

不愛打招呼

 

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 孩子不愛打招呼,有時只是害羞和感到不安,孩子和大人一樣,要見不熟識的人,需要心理準備,無法貿然地立即熱情的招呼。因此,建議帶孩子去見客人前,可以先向孩子說明會碰到誰,例如:待會見面的阿姨是上次和我們一起去吃飯的阿姨,預先建立安全感與熟悉度,將有助於培養孩子開口和打招呼的行為與習慣。如果孩子看到人不願意打招呼,建議爸媽可以把孩子帶一旁提醒,例如:媽咪跟你說好了,待會兒見到阿姨時要打招呼的啊!阿姨很期待和你見面…,試著和孩子說明情況,而不是用怒斥的方式指責他的不是。

 

有些孩子的個性好面子,要給他台階下;有些孩子的個性比較羞澀膽小,不妨用遊戲的方式,例如:來和媽媽比賽吧!看誰比較有禮貌……。別忘記,除了要多給予機會讓孩子表現出禮貌機會,也要適時給予言語的鼓勵(不要用實質物品),這對於強化「打招呼」的行為是很有幫助的。

  

狀況二

大聲喧嘩、笑鬧

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 當孩子在公眾場合大聲喧鬧又講不聽,不僅會讓大人心煩意亂,也容易遭到他人的白眼。建議爸媽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多利用禮貌貼紙或禮貌表格來幫孩子的行為打成績(例如:表現良好3顆星、表現普通2顆星),爸媽應該切記,以獎勵方式來教育孩子的回報永遠會優於處罰。當然,爸媽平時也可多利用環境進行機會教育,若碰到有其他小朋友大吵大鬧時,可以問問孩子的感覺,讓孩子自己學習去判斷這樣的行為好不好。 

 

狀況三

不如意就耍賴(大聲嚎哭、在地上打滾……)

孩子遇到不如意就耍賴,最讓人頭痛,尤其在公眾場合時,更是讓爸媽不知所措。若想避免這樣的狀況,爸媽不妨事先和孩子預告或約定,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舉例來說,孩子的玩樂時間結束了卻不願意離開,爸媽絕對不可以讓孩子任意拖延時間,而應該看他的表現做決定。對於小小孩,爸媽可以說「再溜10次就要回家」;對於看得懂時間的大小孩,可以說「再10分鐘就要離開」、「最晚等到7點30分就要走了。」

   

如果是去購物,爸媽可以先在家裡和孩子說好條件,例如:今天可以看玩具,但不能帶回家。抵達賣場時,也要再次用堅定的提醒談好的條件,或是當場告訴孩子:「媽咪皮包的錢不夠,我們今天先選玩具,下次等你集滿好寶寶貼紙(或生日時),我們再來買。」此外,爸媽不妨先列出購物清單,每買到一樣東西就讓孩子打勾,像是玩尋寶遊戲,這樣即使沒有買玩具,也能有玩遊戲的感覺。特別要提醒的是,當各種方法都用盡,孩子硬是不聽,當場大哭大鬧,爸媽應該二話不說先將孩子帶走,等孩子情緒較為穩定時,再和他講道理,讓他明白爸媽不會因為他哭鬧、耍賴就改變立場或讓他予取予求。

 

狀況四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不乖乖坐好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如果想讓孩子乖乖坐好,不妨事先帶著孩子喜愛的玩具、故事書、圖畫本和蠟筆,讓孩子有事可做,就比較能坐得住;但也要記得跟孩子說,若沒有乖乖坐好,下次就不能帶玩具一起出來坐車了。如果沒有座位,爸媽可以陪孩子扶好站著,如果有人讓座時,一定要記得帶著孩子向對方說謝謝。  

 

有些孩子會直接穿著鞋站在座位上,爸媽可以跟孩子說:「寶貝,你看看鞋子是不是很髒?司機伯伯和打掃阿姨每天好辛苦把座位打掃乾淨,讓大家有乾淨的椅子可以坐,你這樣會把椅子踩髒喔……」讓孩子學習將心比心。 

 

管教孩子最重要的是掌握技巧,當孩子出現各種不禮貌的狀況時,爸媽絕對不要忘記「當下糾正、鼓勵,事後處罰,不要當眾指責」基本原則,才能真正讓孩子從每一次的情境中加以學習,而不是產生負面的情境經驗。   

 

此外,爸媽對於孩子的管教原則,態度務必要一致,千萬不要因為怕吵、怕丟臉,就心軟而去滿足孩子的需求,一旦先例一開,日後管教便會困難重重,因為孩子一定會問:「為什麼上次可以?這次不行?」甚至是變本加厲,吵鬧得更加厲害,無法講理。如果孩子已經開始上學,爸媽也要記得與幼教老師配合,讓孩子在學校與在家裡都能有一致的表現,培養他成為有禮貌、人見人愛的乖小孩。 
 
  
 

                                         (資料來源:星期八 樂活父母生活情報誌 提供)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大腦是終其一生不停的在成長與改變,而改變最快的時期就是童年。嬰兒剛出生時,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比他成年以後的還更多,但是因為大腦用掉他重量十倍的能源,所以嬰兒自出生後,大腦便一直不停的在修剪,把很少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把常用的聯結成強的迴路。決定誰被留、誰被刪的就是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  


我們的感覺皮質區在幼年時就已成熟,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前也發育完成,只有掌管自我控制、理解力、抑制力的前額葉成熟最晚,要到十七、八歲才成熟。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童年的精神受虐(被譏笑、排斥、忽略)會改變基因,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如憂鬱症和自殺。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的神經學家解剖了三十六名突然死亡者的大腦,其中十二名為無受虐紀錄的自殺者、十二名為曾受虐的自殺者,十二名為車禍意外死亡者。他們發現童年的受虐會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這個壓力反應機制,增加自殺的傾向。小時候情緒的創傷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包括結構上的改變,如聯結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變小。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很多人說孩子哭時,不要抱他,抱就是鼓勵他哭,要等他不哭了才可以抱。忘記了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需求的方式,不准對他的需求做反應,等於是忽略他。

  
現在的做法是嬰兒的搖籃直接放在母親的床旁,使嬰兒眼睛一張開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臉,給予他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情緒成長最重要的條件,直接影響他人格的成長。父母應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從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例如四兩撥千斤,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及用正向思考來處理問題。 
 
父母更要在孩子情緒風暴未形成前,跟他談,把情緒化解掉。目前坊間很流行的用毆打不倒翁來出氣,是個錯誤的情緒教育方式,這只會使憤怒者憤怒的情緒更亢奮,因為它更加活化大腦憤怒的神經迴路,而且養成遷怒、洩憤的壞習慣,從研究得知,負面情緒應從認知去化解。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的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脾氣是可以改的,四個月大聽到巨大聲響會嚇哭的嬰兒,長到四歲再測驗時,只有一半還會如此,小時候害羞的孩子,長大不見得害羞。所以只要給予適當的教導,孩子先天的脾氣可以被導正。凱根認為「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他教父母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

 
在現在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教導孩子妥善管理他的情緒,是給他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不可等閒視之,更要從小做起。

 

            引用:親子天下部落格/名人部落格/洪蘭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141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歲的小奕,最喜歡和爸爸下象棋,但畢竟年紀小,棋藝不如大人,雖然爸爸偶而也會「放水」,可是小奕經常一輸棋,就嚎啕大哭,讓爸爸十分苦惱「這孩子怎麼這麼輸不起呢?」 
        

兒童發展理論:先天氣質差異→模仿父母處事態度→培養挫折忍受力 
    現今的孩子打從出生起,就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中成長,而新一代的年輕父母更是力行所謂「愛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在鼓勵與讚美中長大,唯恐稍有疏失,會傷害了他們幼小的心靈。父母常幫孩子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事務,讓他們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甚至規劃好未來的生涯發展。然而孩子也因此過於順遂,以致無法承擔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而常有輸不起、挫折容忍力太差的情形產生。 


孩子為何經不起挫敗? 
    愈來愈多的幼教人員發現:在幼兒園中,有相當多的孩子非常「自我中心」,凡事都要以「我」為優先,比賽時不能輸,輸了就耍賴、不肯玩了,十分的在意輸贏或得失;有些孩子則是經不起稍微的挫折,如果他認為這件工作有點困難度,可能會做不好,就乾脆放棄不做,根本連嘗試的意願都沒有。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在意輸贏,這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幼兒的堅持度高或低 
    以幼兒氣質而言,堅持度的高低決定他完成一件事情的成果。堅持度高的孩子做什麼事,非得完成不可,否則絕不罷休,而且還常有點挑剔、求好的完美傾向。堅持度低的孩子,做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廢,或草草了事,令人覺得他不夠用心或努力。堅持度高的孩子自我要求較高,也會較在意輸贏;反之,堅持度低的孩子害怕承認失敗,結果常是事情沒有完成,而非失敗。 


◆模仿父母的處事態度 
    就社會學習理論而言,環境造就人的個性,孩子會觀察與模仿父母如何處理失敗與挫折,如果父母強調凡事都要贏,孩子當然也會以此為準則。家長若在平日的言行舉止中,常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在無形中暗示孩子凡事要贏才算成功,若孩子表現傑出便誇耀不已,若是平淡無奇便在眉宇間顯露出失望的神情,都會讓孩子覺得「失敗了,爸媽就不愛我了」。因此,孩子會更力求表現,只許成功不能失敗,好博得父母關愛的眼神。
 

 

3 Tips增強挫折忍受力 
1. 依孩子的個別差異 
    抗壓性差、挫折容忍力低又輸不起,儼然是當今孩子的通病,如果屬於「不是贏就是輸」的不妥協型,也就是堅持度高,非贏不可的幼兒,父母可就別再搧風點火、順勢要求──「好,還要更好」。要小心別讓孩子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偶而有輸的慘痛經驗,才能體會贏的美好滋味。至於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怕輸型,堅持度低的幼兒,父母則應多鼓勵、多讚美,先把標準降低一點,在遇到困難時,要溫和的堅持讓他們完成任務,循序漸進,一旦有成功的經驗,會更願意做努力,而不再輕言放棄。 

 

2. 給予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 
    父母總認為孩子還小,而為挫敗心疼不已,並為失敗找理由,或避免孩子再次遭受失敗,事實上都無法讓孩子瞭解到真正成功的意義與失敗的價值、學習面對失敗及成功,而這些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功課。 
    像前述輸不起的小奕,爸爸不妨告訴他:「你才5歲就可以跟大人下棋,已經是很厲害了!爸爸很喜歡跟你下棋,看到你專心的樣子,我很高興;我也可以假裝輸給你,不過那是在騙你,沒有意義,你要爸爸假裝輸給你,還是你一直跟我挑戰,總有一天你會贏過我?」給予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讓他跌倒了能夠再爬起來,在成功時,也會對自己更加有信心。 
 
3. 重新省思成功與失敗的定義 
    孩子有輸不起,或不能面對失敗結果的反應,也許出自於大人對失敗成功所賦予的定義,成功是否一定要贏過別人才算贏呢?成功是把一件事情盡心盡力的完成,而非把別人打敗。事情的完成本身就是個獎賞,不見得需要外在的肯定。失敗可能是未能達成預設的目標,但有時你會發現失敗反而讓我們獲得更多。經常和孩子分享父母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讓他們知道即使是父母也有失敗的時候,分享當時處理的方式及心路歷程,會讓孩子更了解父母,也更能思考成功與失敗的意義。
 
 
 

             (文/盧淑貞  幼教工作者,本文摘自《學前教育》http://parent.kimy.com.tw/article.asp?art_id=471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2009.6學前雜誌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課程與教學系助理教授)

過度的批評或指責會慣害孩子的自信心,不適當的誇獎則會造成孩子的自我膨脹,唯有具體的褒獎與中肯的建議,才能孩子變得有自信也有能力

 

有一天﹒安安的媽媽到幼稚園接他放學。安安拿著他的美勞作品,迫不及待地想要給媽媽看。以5孩子的程度來說,安安的勞作真是一件不錯的作品,從很多小地方可以看到安安的確花了不少心思。媽媽一面聽安安解說他是怎麼做的,一面認真看著作品......

 

爸媽回應的方式,影響孩子的動力

就這種畫面你也可能有機會遇上,如果你是安安的爸媽,將會如何回應呢?

一般說來,爸媽的反應有三種型態:

  1. 指正型的父母。這種類型的父岳,是「愛之深、責之切」理念的忠實信徒,自認為要幫助孩子好好學習,一定要盡力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他下次會更進步。所以父母的反應是:「這美勞是你自己做的,是吧?你看你,這邊黏了太多東西,混在一起,非常的雜亂;那邊沒黏好,都快掉下來了。你怎麼這麼粗心,下次記得要黏好。」
  2. 空泛褒獎型的父母。這種父母深信凡事都得鼓勵孩子,鼓勵愈多,孩子表現愈好。他們的反應是:「哇!你的作品好棒哦!我就知道班上就屬你最聰明,有誰比得過你?你最厲害了,對不對?」
  3. 具體褒獎與建議中肯型的父母。這種父母懂得運用真體褒獎,不但指出孩子的長處,並加上中肯的建議,幫助孩子改善短處。當孩子把作品遞給這種父母時,他們的反應通常是先花一點時間仔細地欣賞孩子的作品,然後告訴孩子:「你今天在班上這麼用心的做了這件美勞呀,這兩個顏色配在一起真好看。咦!這個地方沒黏好,快掉下來了,需要再上一點白膠,待會兒回家後再修補一下吧。這個作品很可愛,你可以送給我嗎?」

 

孩子的學習熱忱,爸媽要支持

學齡前兒童對很多事情都是躍躍欲試,因為還沒有經歷太多的挫折,他有非常高度的學習熱忱,對自己的能力也很有信心。只要多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就能幫助孩子累積豐富的生活經驗。「能者多勞與勞者多能」是一種成長的良性循環。

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培養能力;當他能把一件事情做好時,他會對自己更具信心。但是,要記得因為孩子才剛起步學習,他的表現自然不能成人的角度來評估。父母應多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所學得的經驗,而不只看重最後的成果。例如,每個偉大的畫家,在小的時候也是從塗鴉開始的,所以父母親的支持與呵護,在這個年齡層更顯得珍貴。

 

負面訊息,會讓孩子自認不夠好

很多時候,爸媽對待孩子所採取的態度不過在一念之間而已。由於國人深信個人處事要謙卑低調,不要太過張揚,所以當孩子有優秀表現的時候,有些爸媽為了要孩子學會謙虛,不但不給了褒獎,反而馬上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或是故意殺殺孩子的銳氣。

其實在爸媽的心理,還是為孩子的表現感到高興,但是,爸媽表現出來的行為卻傳送了負面訊息給孩子,讓仔以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孩子如果無法了解爸媽的用心,得不到他們的認同與鼓勵,而爸媽又一再忽視孩子的良好表現,孩子的自信心會日益低落,對於嘗試新事物的動機也會因而消失殆盡。

 

褒獎時應指出孩子的用心和長處

不少人對褒獎有著這樣的迷思:褒獎可以讓孩子感到快樂,幫助孩子學得更好。然而最近有些針對褒獎所做的研究,卻歸納出一些不同的結果:並不是所有的褒獎都有效,過度不實的褒獎反而會造成孩子的自我膨脹,變得眼高手低。

當孩子習慣了過度的褒獎之後,他無法能客觀的評量自己的能力,一旦挑戰失敗時,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能力並沒有想像中得好,他的內心會產生自我認知的衝突。孩子為了要解決這種困境,可能會在表面上以自大驕傲、不屑一試的方式,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惶恐不安。久而久之,便不願接受新的挑戰了。

最有效的褒獎方式其實很簡單,祕訣在於具體指出孩子用心的地方,或是他的長處。當爸媽要褒獎孩子時,應仔細的想一下,孩子哪件事做得好﹒並明確指出來,孩子有了這個經驗以後,他下次還會再重複相同的行為,把事情做得更好。另外,學齡前的兒童,有很多能力都才剛開始培養,在生活上累積的經驗也不多。爸媽的肯定與鼓勵,能幫助孩子察覺、辨識,並累積好的經驗和增進能力。

 

指正缺點,善用「三明治」準則

指導孩子改善弱點也是父母的重任之一。只要父母善用且多用「三明治」準則一一褒獎+指導+褒獎,先具體褒獎孩子的表現,然後加入建議,再鼓勵一下,這也就是真體褒獎與建議中肯型的父母跟孩子互動的方式。

如果你很想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但總是覺得不自在,或不知從何下手,那是因為你正在試著要改變一種舊有的習慣,學習使用一個不同的方式來對待孩子。請再努力試試看;也許剛開始你無法馬上具體地指出孩子哪裡做得好,或是無法消除「忠言逆耳」的慣性反應,建議你不妨在平日多想想與孩子之間的對談、想想孩子的表現。當爸媽逐漸改變,學會先肯定孩子、指出可以改善的地方、再強調一次你對他的欣賞,那麼,孩子也會因你的改變而更有自信。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課程與教學系助理教授)


孩子的童言童語,有時會讓爸媽尷尬,而孩子也可能一段期間不斷地重複不合宜的語詞或學會講粗俗的話,其實這並不是孩子變壞了,爸媽需要先了解孩子的動機,並以智慧作導引。

 

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學習到的字彙和運用句子的能力也與日俱增。爸媽不難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孩子語言能力的成長,但有趣的是,中文有許多語彙相近或發音相似,意義卻相距甚遠的語詞,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誤用。
有時孩子的童言童語,會帶給大人們意想不到的樂趣,讓人會心一笑,但也可能造成相當尷尬的場面。

 

前一陣子,電視常常報導洗錢事件。某日媽媽帶純純上超市買東西,媽媽碰巧遇到一位老朋友,兩人相互問候並開始閒話家常。純純的媽媽說最近工作很忙,加上每天下班要趕著做一堆家事,要幫孩子洗澡、洗碗筷、洗衣......。純純在一旁聽著聽著,突然大聲說:「還有洗錢! 」 一時之間,兩個大人愣住,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孩子無心說錯,爸媽要示範而非指責
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洗」是一個「動詞」,加上任何「受詞」,如:碗筷、衣服、車子等,就可以組合成一個中性的語詞,是生活裡很常見的字,孩子當然也就舉一反三學到很多用法。但是, 「洗錢」一詞,卻有特別的意義,屬於負面的語詞,也不是孩子所能理解的,當孩子經常聽到之後,就隨著談話表達出來了,如果你反問他洗錢是指什麼?可能他會直接認為就是用水洗一洗呢!
當孩子因誤解而無心說出不合宜的話時,爸媽不要太在意去指責孩子「亂說話」,反而是要讓孩子有機會學到正確的說法,如果用其他說明方式能幫助孩子理解,就應另外解釋給孩子聽。

 

了解孩子「明知故犯」背後的目的
然而爸媽或許也會發現,這個年紀的孩子,有時候說某些不合宜的話,可能是有心機的,是故意的。如果孩子是「明知故犯」,爸媽就必須去了解為什麼孩子會這樣。
在探討孩子言語上的負面行為之前,先請爸媽認識心理學中有一項理論叫「心智理論」,'它是指一個人試著去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想法,並且揣摹他人的行為動機與模式。大多數O~3歲的幼兒,因為智能發展的程度不夠,還沒具備這項能力,可是過了4歲以後,幼兒就開始發展這種「分辨自己和他人想法」的能力。
手足間許多爭吵,往往也是由這裡開始的。有時只要一方故意講一句令人生氣的話,就足以挑起戰火,而開戰的人,原先就已經預知那句話足以令對方產生什麼樣的反應。比如說,哥哥罵妹妹「醜八怪」,妹妹聽到就大哭,然後哥哥又趁勢追擊罵他「愛哭鬼」,於是哭鬧就一發不可收拾。

 

孩子運用語言時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當孩子開始了解到他有能力操控別人的感受及行為時,他會覺得自己更有權力。有些孩子能夠用這種能力,以友善的語言和別人交談、互動,激勵自己和別人,建立領導能力,日後成為領導型的人;但是有些孩子則會誤用這種能力,直到長大之後還是喜歡用負面的語詞、不好聽的話來捉弄或傷書別人,並自以為樂。所幸絕大多數的孩子,會善用這種能力,開始與年紀相仿的同伴建立友誼。

 

幼兒階段的負面語言要及早導正
幼兒階段孩子常見的負面語言行為,包括頂嘴、狡辯、耍嘴皮子、罵粗話、惡意的嘲笑他人。雖然這些行為不會對別人的肉體造成明顯的傷害,但是卻極有可能傷害別人的心理健康。
愛頂嘴和狡辯的孩子,常常讓爸媽既生氣又感到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導正孩子的表達方式。其實最有效的方法是當場點破孩子的「詭計」。直接了當地告訴孩子你的決定及所提供的選擇。例如,要吃晚飯時,孩子堅持不吃飯,只想吃零食。於是他開始抱怨媽媽老是煮相同的菜、難吃,他沒胃口、不想吃。在這種狀況下,如果媽媽和孩子針鋒相對,可能弄得兩敗俱傷。建議爸媽可以這麼做:
1.先把把零食收起來。告訴孩子嫌東嫌西並不會改變吃飯的決定,晚飯還是得吃,而且你不想再聽到孩子的抱怨。
2.你可以給孩子兩個選擇,跟他說:「你可以現在跟我們一起吃晚飯,或是你現在不想吃,等餓了再吃。自己決定好選一個。」
3.如果孩子再繼續無理取鬧,爸媽可採用視而不見的方法,請孩子到旁邊椅子上坐著,好好想一想。

 

孩子講粗話,爸媽先別動怒
當孩子第一次講粗話時,爸媽或許會感到意外和生氣;但在你採取任何處理之前,請先探查孩子的動機。有時孩子只是從別處學來新語彙、覺得好玩,並不知道粗話背後真正的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爸媽可先以「忽略」的方式處理。有時在一兩天過後,孩子發現這樣說話得不到父母的任何反應,覺得沒什麼好玩,自然而然就會忘記這個負面語彙。
如果持續一段時間,孩子還是繼續說粗話,爸媽應明白地告訴孩子,這個字眼很不好聽,用來罵人會議別人感到很生氣。你知道他是個好孩子(表達你對他的期望和鼓勵),不會故意用這樣的話來惡意傷人,請他不要再說粗話。

 

拒絕媒體和生活中嘲弄的語詞
電視上,常見藝人竭盡所能嘲笑別人來提高收視率,如果家中常看這樣的節目,言談中便不自覺地被同化。有些爸媽也許會用「笨蛋」、「豬頭」這些語彙來罵孩子,而孩子也用相同的話形容同伴,在不知不覺中,大家的日常言語就變得很粗暴。
沒有一個人會喜歡被別人嘲笑是大笨蛋或被罵豬頭,在被罵的當時,就算表面上無所謂,但是心裡總是不舒服的。所以當孩子嘲笑別人時,爸媽應出面當場制止,並利用當場的情境,教導孩子認識這種惡意可能對別人造成的傷害,試著讓孩子去體驗受傷的感受,同時明瞭你的原則。
此外,爸媽更應做好榜樣,避免使用這些話來罵孩子。如果孩子的自信心都在爸媽的責罵之下消失殆盡,到頭來不是變得非常叛逆,就是自暴自棄。想要孩子養成優雅得體的談吐,展現自信與友善,爸媽一定要以身作則。

本文摘自2009.5學前教育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不錯的教育觀念,值得參考!
 
 
 
結好緣的一家人!
 
另一種生活思維!

有誰能使子女說出:爸媽我謝謝你們,我很高興能生活在這樣的家庭!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張月鶯 前信誼課程發展中心主編,本文改寫自《學前教育》
上小班的樂樂放學後總是開心地唸唱著新學的手指謠:「1根棍子輕輕打,2雙筷子裡外扒,3人小組愛說話,4個小兵不害怕,5個朋友力氣大。」

4歲的小風最近迷上101高樓,每天吃過晚上小班的樂樂放學後總是開心地唸唱著新學的手指謠給爸媽聽:「1根棍子輕輕打,2雙筷子裡外扒,3人小組愛說話,4個小兵不害怕,5個朋友力氣大。」

5歲的小瑜喜歡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媽媽常請小瑜幫忙:「小瑜,幫媽媽拿2顆蘋果……幫媽媽拿最下面那一層架子上的醬油1瓶……」最後,小瑜還幫忙付錢。
您和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是不是也常發生上述的情形呢?您的孩子正在自然地萌發對數學的感知呢!
讓孩子自然地萌發對數學的感知
孩子上了幼兒園,別急著每天放學後考驗他數學能力增進多少。想要培養孩子未來的數學能力,得先讓孩子從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喜歡數學!
當樂樂邊唸唱兒歌,邊用手指頭比出1、2、3、 4、5的數量時,他已慢慢連結了唱數與數量的關係;當小風用積木搭建各種造型時,他正思考積木形狀與造型特徵的關係,並透過堆疊操作,體驗空間位置的概念;當小瑜依從媽媽的指示,找到正確的位置、拿好正確的數量,便是在理解數學的語言(2顆蘋果、最下面那一層)、經驗空間位置和數數的概念,而幫忙付錢時,也正嘗試認識貨幣和計算。對孩子來說,如此自然的體驗數概念,一點也沒有學習負擔,還能慢慢體會數概念在生活中的作用。
幼兒學習,強調生活數學

生活數學到底是什麼呢?顧名思義,生活數學=生活+數學,也就是「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就幼兒數學來說,更是強調以生活題材來建立孩子的數概念,並能讓孩子將數概念運用在生活中。
因為在幼兒時期,孩子智能處在未分化的狀態,如果將數概念從生活中抽離出來,直接講解給孩子聽,孩子是很難理解的。因此,應將數概念融入生活之中,從具象的事物來應證抽象的數概念,孩子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每種概念的意義,也才能用之於生活。
累積數學能力,而非數學知識

許多大人常覺得奇怪,孩子會唱數或認出數字,為何數數老是有問題?其實孩子會唱數或認出數字,並不一定代表孩子懂得數字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可能不會對應到數量,不知道數字「3」是「3個」,而「5個比3個多」等。
數學並不只是計算,還包括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與關係四大領域,著重操作、探索、和思考的過程,以培養解決問題、分析、邏輯推理、溝通的思考力,也就是所謂的數學能力。當孩子能將數學概念運用到生活中,才真正成為一種推理、分析、連結、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升能力,得先讓孩子喜歡學

孩子是透過遊戲的方式來學習,因為孩子都喜愛玩遊戲,快樂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如果希望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就要讓孩子喜歡數學。尤其是在幼兒時期,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做過多的練習,以為能贏在起跑點上,卻可能扼殺了孩子欲萌發的興趣。
當孩子在玩數學遊戲或益智玩具時,應該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他自由的探索,多嘗試各種可能的玩法,不要以主觀的意見糾正孩子怎麼玩,或急著想直接給答案,要有耐心和信心去等待。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會洩氣、不想玩了,應多給予關懷、鼓勵與支持,讓他知道您了解他的感受、相信他的能力,當他需要的時候,會幫助他,但不會幫他做,並鼓勵他再試一下。
和孩子FUN輕鬆玩數學

既然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請和孩子一起輕輕鬆鬆,尋找數學的蹤跡。
※用餐時間
‧吃飯前,請孩子幫忙擺放碗筷,再和孩子確認是不是每個人都有1個碗、1雙筷子、一個杯子?
‧生日吃蛋糕時,可以請孩子幫忙分蛋糕給每一個人,先數一數有幾個人?想一想要怎麼切,每塊蛋糕才會一樣大?
‧給孩子糖果時,請孩子先數一數總共有幾顆糖果?有幾個人?想想看要怎麼分才公平?一顆一顆分,還是兩顆兩顆分?最後每個人分到的糖果一樣多嗎?
‧製作餅乾小點心時,讓孩子當小幫手,簡單的告訴孩子食譜中的步驟,讓孩子漸漸了解先後順序。
※遊戲時間
‧幫孩子量身高時,讓孩子互相比一比,看誰比較高或誰最高?也可以和孩子比較手掌或腳丫,看看誰最大?誰最小?
‧玩益智玩具時,從旁問一些問題讓孩子思考,比如孩子用樂高或積木組合好了造型,可以問問做的是什麼?長長的尾巴是用什麼形狀的積木拼組的?有幾個方形積木?紅色的積木有幾個?還可以怎麼組合?。
‧盤面遊戲通常是包含多概念的益智玩具,還可以全家人一起玩,比如大富翁遊戲,可請孩子數一數骰子的點數有幾點?要向前向後走幾步?買房子要給多少錢?下一個輪到誰玩?
‧收拾玩具時,可以和孩子一起依玩具的種類來分類放置,如:車子、玩偶等,再慢慢增加分類的條件,如:兩個輪子的車子有哪些?
※外出時間
‧帶孩子散步時,看看樹上有什麼?樹下有什麼?說說自己家住在幾樓?在哪裡?左右鄰居各在哪裡?隔壁大樓有幾層樓高?
‧到公園玩時,請孩子比較形狀、顏色等特徵,辨識哪些落葉是同一種?;玩沙時,用不同大小的容器裝沙,想一想哪個容器裝的比較多?不一樣的容器要怎麼來比較?
‧帶孩子去商店、超級市場買東西,說說東西在櫃子的第幾層?左邊還是右邊?也可以讓孩子自己買一個10元以下的東西,付錢時,如果錢數不大,也可以請孩子幫忙拿出正確的錢數喔!

想知道讓更多培養孩子數學力的方法,請見10月號學前教育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朋友響應政府就業輔助計劃請了兩名年輕人,但是這兩個人遲到早退,遇事則推,而且擺明了反正是短期就業,「我不想學」,令他大搖其頭。  
另一位朋友說他兒子國立大學畢業四年了,還沒有正式工作,每次去上班就抱怨工作跟他志趣不合、跟同事合不來,動不動就辭職,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爺家中住」,也令他煩惱不已,完全是張岱在《自道小康》中所說的「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鋤頭耶,太重;忠臣耶,怕痛;之人耶,有用沒用」。假如國家栽培出來的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企業界不能用,我們要這些學生做什麼?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年輕人沒有上進心?

 
最近有研究指出現在幼稚園教得太早,在孩子大腦還未發育好之前,教以前一年級才學的東西,使學習變成挫折。的確,任何事情超越能力就變成壓力,既然是壓力,當然不會主動去做,逼急了,孩子會採取逃避的態度,就像大人碰到壓力會逃避到酒精中,孩子碰到壓力便逃避到電玩中,恐懼學習的孩子就愈來愈多了。

 
尼采曾經寫過一篇論文談主控力(the will to power),其實,人都想控制他的環境,連兩個月大的嬰兒都希望做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實驗者在嬰兒搖籃上裝了一個動作感應器,他只要頭一動,搖籃上的走馬燈就會動,嬰兒發現這個祕密後就會不斷的轉動他的頭,看著會動的燈高興的咯咯笑;控制組嬰兒睡同樣的搖籃,也有著同樣的走馬燈,只是沒有感應器,不能自己控制走馬燈的動,但是走馬燈仍會動,設定好了每一分鐘轉一下。結果這組嬰兒就安安靜靜的躺著,不會去動他的頭,也不會笑。

 
因此主控力是個強烈的動機,驅使孩子去探索。如果什麼都是別人安排好了,自己不需用大腦,只要跟著做就好的話,孩子會很快失去動機,變成叫一下,動一下的木頭人。我們看到凡是注重學業成績和升學率的國家,如日本、韓國,都有很多啃老族的青年,對人生不抱希望,也沒有自主謀生的動機。

 
孩子並不會長大就自然變成大人,他需要教導與角色模範,如果每天把孩子關在補習班,他是沒有機會學習這些的。上週我去台東的太麻里,發現香蘭部落的孩子做完功課後會去一間中間可以升火的小木屋,是部落提供男孩們談心的地方。在那裡,孩子透過部落的其他男性角色模範,學習如何做大人。  
「成年」在所有動物中都是大事,遲遲不讓孩子「成年」只會累死父母。目前的教育好像愈來愈符合時代的需求,我們該認真審慎的去思考,為什我們的教育會製造出不知人生目的為何的大學生呢?  

         (本文出處:天下雜誌)2009/05/08 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161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親子天下

    要養出情緒穩定的孩子,吃對食物很重要,營養師建議的8種吃出好情緒的食物… 

食物如何影響情緒呢?如果把情緒比喻為一盞燈,人體的神經系統就像電線,吃進去的食物可輔助電力的轉換,透過電線點亮情緒的燈。電力不足或電路不順,會導致燈火忽明忽暗,就像情緒起伏、不穩定。吃對食物,提供足夠的電力,自然可以讓「好情緒燈」大明大亮。  
 
深海魚 (秋刀魚) 
深海魚類,例如鮭魚、鮪魚、秋刀魚、鯖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國外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跟抗憂鬱藥物的作用類似,它可以促進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分泌。血清素不足,可能導致憂鬱。足夠的血清素可以解除焦慮、提振精神。建議一星期吃二到三次深海魚。 
 
全穀類 (五穀飯) 
穀類裡含有豐富的B群,是穩定神經系統的重要因子,如維生素B6、B12。維生素B6有助於色胺酸的生理轉換,足夠的色胺酸可以促進血清素的生成,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有助於情緒的調整。 
 
此外,穀物屬於醣類,醣類可以轉換成葡萄糖,提供大腦唯一的能量來源。全穀類食物讓葡萄糖緩慢且較持久的釋放,幫助維持情緒的穩定。 
 
深綠色蔬菜 (綠花椰) 
蔬菜中多含有葉酸,葉酸與神經系統的發育有關。如果沒有線路,也就是神經系統的完整,根本不用討論電通不通或燈亮不亮。最基本的神經通路是否完好,跟葉酸有直接相關。深綠色蔬菜中擁有較多的葉酸,例如菠菜、綠花椰、地瓜葉。 
 
南瓜 
含微量元素硒、維生素B6,有助於神經系統的穩定。南瓜是多醣類的一種,不喜歡全穀物粗糙口感的人,可以選擇南瓜,做成南瓜湯或南瓜粥是不錯的選擇。 
 
 
牛奶 
牛奶裡有豐富的鈣,鈣是天然的神經穩定劑。牛奶裡的蛋白質分解後,會變成胺基酸,間接幫助色胺酸的生合成。有乳糖不耐症、不適合喝牛奶的人,可以選擇黑芝麻、小魚乾等富含鈣質的食物替代。 
 
香蕉 
香蕉是維持好心情的首推食物,它含有生物鹼,可以振奮精神;含有色胺酸和維生素B6,有助於血清素的生成。香蕉的鉀離子含量很高,鉀離子可以幫助血壓的控制。血壓高的人,容易呈現緊繃狀態,血壓的舒緩則有助於情緒的舒緩。此外,香蕉富含纖維質,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和排便,排便不順會影響心情,腸道健康,讓人神清氣爽。 
 
堅果類 (杏仁) 
人體內的自由基會破壞腦細胞和神經系統,也可能間接影響情緒。杏仁裡含有微量元素硒,是構成抗氧化酵素的重要成分,可以對抗自由基,減少對腦部和神經系統的破壞。此外,杏仁含鈣,亦有助於穩定情緒。 
 
黑巧克力  
含有多酚的成分,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劑,保護身體細胞不受到自由基的傷害,間接讓腦部或神經組織維持健康。黑巧克力也含有苯乙胺(phenethylamine,PEA),有助於腦內啡分泌,讓人產生像談戀愛般浪漫、愉悅的感覺。不過巧克力中含有可可油,熱量不低,不宜攝取過多。
 

                                    (本文審稿/林孟瑜‧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營養師)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孩子情緒管理

人的大腦是終其一生不停的在成長與改變,而改變最快的時期就是童年。嬰兒剛出生時,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比他成年以後的還更多,但是因為大腦用掉他重量十倍的能源,所以嬰兒自出生後,大腦便一直不停的在修剪,把很少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把常用的聯結成強的迴路。決定誰被留、誰被刪的就是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  
 
我們的感覺皮質區在幼年時就已成熟,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前也發育完成,只有掌管自我控制、理解力、抑制力的前額葉成熟最晚,要到十七、八歲才成熟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童年的精神受虐(被譏笑、排斥、忽略)會改變基因,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如憂鬱症和自殺。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的神經學家解剖了三十六名突然死亡者的大腦,其中十二名為無受虐紀錄的自殺者、十二名為曾受虐的自殺者,十二名為車禍意外死亡者。他們發現童年的受虐會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這個壓力反應機制,增加自殺的傾向。小時候情緒的創傷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包括結構上的改變,如聯結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變小。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很多人說孩子哭時,不要抱他,抱就是鼓勵他哭,要等他不哭了才可以抱。忘記了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需求的方式,不准對他的需求做反應,等於是忽略他。  
 
現在的做法是嬰兒的搖籃直接放在母親的床旁,使嬰兒眼睛一張開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臉,給予他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情緒成長最重要的條件,直接影響他人格的成長。父母應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從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例如四兩撥千斤,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及用正向思考來處理問題。

 
父母更要在孩子情緒風暴未形成前,跟他談,把情緒化解掉。目前坊間很流行的用毆打不倒翁來出氣,是個錯誤的情緒教育方式,這只會使憤怒者憤怒的情緒更亢奮,因為它更加活化大腦憤怒的神經迴路,而且養成遷怒、洩憤的壞習慣,從研究得知,負面情緒應從認知去化解。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的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脾氣是可以改的,四個月大聽到巨大聲響會嚇哭的嬰兒,長到四歲再測驗時,只有一半還會如此,小時候害羞的孩子,長大不見得害羞。所以只要給予適當的教導,孩子先天的脾氣可以被導正。凱根認為「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他教父母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  
 
在現在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教導孩子妥善管理他的情緒,是給他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不可等閒視之,更要從小做起。
 
 
 
 
 

轉載自《親子天下》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任:未來諸葛亮智能培育機構 副總經理 

   不論我們有多忙,沒有時間親自教育孩子,也不要錯過孩子心智成長的關鍵時刻:睡前15分鐘! 

   心理學研究顯示,睡眠是人類機能修補的過程,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修補;有些科學家宣稱找到了證據,說明人類的睡眠是一種“離線”的學習;有些心理學家在睡前讓受試者接受催眠暗示,這些受試者晚上都夢到了被暗示的內容;有更多的人面對生活上的挑戰,竟然在夢中找到了解決的方法睡眠不僅是身體機能修補的階段,同時也是大腦學習強化的階段;不僅是技能知識的學習,也包括情緒信念的學習。我們所有的學習都是從大腦的短期記憶開始,透過“固化”的過程轉變成長期記憶,這種轉化的過程就是在我們睡覺的時候透過神經網路的活化所完成的,而活化的過程需要神經傳導物質的促進,尤其是血清胺的協助才能完成。好比大腦是一台裝滿可重複使用底片的照相機,不論白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大腦一律把這些事件拍攝下來,形成短期記憶,到了睡覺的時候,大腦就將類似顯影液的神經傳導物質把底片沖洗出來,固化成為長期記憶,而那些沒有沖洗的底片就會被回收在明天的拍攝中使用。除了固化記憶的功能之外,在我們處於深度睡眠的時候,大腦會分泌跟情緒相關的血清胺和正腎上腺素,補充大腦的需求,讓我們在一夜好眠之後能神采奕奕地醒來。有這麼多的研究報告說明睡眠的重要功能,所以我們也會一再地提醒父母:睡覺絕對不是在浪費時間!把握睡前15分鐘的陪伴真的可以改變孩子! 

   雖然我們建議父母用說故事的方式在睡前陪伴孩子,然而故事的內容主要是引導積極的情緒,父母不一定需要真的說一篇故事,孩子都能透過表情動作觀察我們的情緒。所以,只要我們願意安排15分鐘的時間,把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放在心裡,那麼就算隨便說些什麼,甚至什麼都不必說,孩子都能透過與我們親密的接觸讀懂心裡愛的故事,在被愛包圍的感覺中舒服地入睡。美國資深的夢境研究者凱瑞特認為:做夢是心境調節劑,可以幫助我們處裡負面情緒,讓我們醒來後的情緒比睡前更好,然而當這種調節過程偏離常軌時,我們醒來後的情緒會更加惡劣,這樣的狀況在憂鬱症患者的身上更為常見。所以,只要父母在睡前用愛陪伴,讓孩子一夜好夢,對於孩子的成長就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也許什麼都不必說,一個關懷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擁抱,我們就已經踏出改變孩子的第一步了。

    神秘花園

   在你舒服的躺在溫暖的被窩裡開始進入夢鄉之前,我們會一起探索一座神祕的花園。有一條長長的路通往那一座神祕花園,你一定找得到那一座神祕花園,因為在神秘花園入口的方向,有一顆明亮的引路星高高的掛在天空。這是屬於你一個人的引路星,正在閃耀著你喜歡的顏色,你喜歡銀白色的星星,還是水晶藍的顏色,或者是寶石綠、還是櫻桃紅呢?你可以幫你的引路星選一個你喜歡的顏色,因為這是專屬於你的星星。 

   在你選好了星星的顏色之後,我們可以一起抬頭看著那顆引路星,引路星的光芒就像山裡的溫泉一樣慢慢的向你流過來,從你的頭頂慢慢的流向全身,一直到你的身體都被這一道純潔溫暖的星光包圍,你會感覺星光照亮的地方都變得好溫暖好放鬆了。純潔溫暖的星光從頭頂開始慢慢的照亮身體,你的頭和身體都覺好輕鬆喔,星光從你的手臂慢慢的流向你的手掌,然後是每一根手指頭,這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呢?星光又從你的雙腿慢慢的流向你的雙腳,然後是每一根腳趾頭,這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呢?是不是覺得越來越輕了呢? 

   當純潔溫暖的星光把你全身都照亮之後,這道星光會悄悄地照進你的心裡,敲開你的心門,然後照亮你心裡的房間,不管心裡頭藏著什麼想法,他們都是你的朋友,都和你一樣被純潔溫暖的星光照亮了。星光帶著好多好多的愛帶進你心裡的房間,這個房間開始越變越大,裝著滿滿的愛,心裡的房間慢慢的變大,把你自己和你所愛的人可以通通裝進心房。 

   在你的引路星光圍繞下,你變得越來越輕,慢慢的就飄了起來,越來越輕,也越飄越高,在引路星光的帶領下,你慢慢地向著神祕花園的入口飛去,在引路星光的保護下,你會很安全,覺得溫暖輕鬆。引路星會永遠的保護你,你永遠都不會孤單寂寞,千萬不要忘記了喔! 

   引路星帶你到神祕花園的門口了,在門口旁邊有一個置物箱,這個箱子能存放所有的東西,如果你覺得心裡的房間還放著一些讓你覺得不夠輕鬆的事情,或許是白天跟別人吵架了,還是被責怪覺得委屈了,不論有什麼讓你覺得不夠輕鬆的事情,你可以通通把它們放到這個箱子裡,然後鎖起來,讓自己能輕輕鬆鬆地走進屬於你的神祕花園。 

   現在引路星打開了神祕花園的大門歡迎你,只要你走進去之後,就會看到各種美麗的景象,白雲、藍天、草地、花朵、小動物,他們會在你的神祕花園裡上演好多好多的故事,而今天故事的主角是誰呢? 

這是改編自Maureen Garth著作Earthlight中的一篇故事,只要父母用輕柔的語氣在孩子睡前15分鐘讀這篇故事,孩子都會在父母愛的陪伴下很安穩地入睡。故事中放入了一個情緒處理的小技術,就是情緒置物箱,能讓孩子在睡前放下負面情緒,輕輕鬆鬆的做個好夢,在明天醒來之後,有更好的情緒面對生活學習。 
 
 
 
 

                                                   作者簡介 經歷

  •  
    •  
      •  
        •  
          •  
            •  
              •  
                •  

                    互動體驗培訓/心理諮商 
                    兒童青少年輔導 
                    大陸心理諮詢師二級認證 
                    美國國家催眠師學會
                    National  
                    Guild of Hypnotists ,NGH
                    認證催眠治療師

                                                   暢銷著作:睡前15分鐘改變孩子的一生(時報出版)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我母親生病,家中人手不夠,趁著暑假把在美國念博士的兒子叫回來幫忙。他一進門就把3台電腦架在餐桌上,一面寫功課、一面瀏覽資訊、一面下載他要的東西。我以為他會手忙腳亂,卻看他悠哉悠哉的處理3個不同管道的訊息,不禁暗自驚訝。個人電腦的普及不過一、二十年,我們過去幾千年來「一心一用」的觀念就被推翻了。   

兒子是屬於Y世代,即19771997年出生的孩子,他們是打電玩遊戲長大的。最近腦造影的實驗發現,他們的大腦跟我們這些嬰兒潮(19461964年出生)的父母不一樣,他們切換事情的速度比我們快,在網路上搜尋資訊的速度也比我們快,他們可以同時注意到同一空間的更多訊息。在瑞文氏空間能力測驗上,有打電玩的孩子表現也比同年齡、同IQ的孩子好。這些孩子是網上閱讀,不像我們是紙本閱讀,網上閱讀不只是快速瀏覽,還能即時從世界各地蒐集訊息來判斷所讀的資訊是否正確,例如麥可傑克森猝死的消息一出現,他立刻上全球各個新聞社的網站,然後出來跟我說「是真的,麥可傑克森死了」。他們已經不像我們是被動的接受媒體的報導,他們會主動去求證。   

上學期我在台北藝術大學開了一門「腦與行為」的通識講座課程,我的助教在課堂上一邊飛快的把我所說的話打進電腦,一邊上網去抓資料,當我提到麥克.克萊頓的第一本書《A Case of Need》是本非常好的醫學倫理書,助教馬上就讓這本書的封面、出版社名字及相關書評出現在螢幕上。這種快速的蒐集訊息方式是我們嬰兒潮父母無法想像的。    

我們的大腦是用進廢退,終其一生不停的因為外在經驗而改變內在神經的連接:開了45年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海馬迴,就比只開6個月的大;小提琴家的左手小姆指在右腦運動皮質區所佔的位置,也比非小提琴家來得大;盲人讀點字時,他沒有用到的視覺皮質會活化起來幫助他讀點字,甚至只要蒙住正常人眼睛5天,就能改變了他對觸摸和聲音的反應;打電玩者看到螢幕上一閃而過的幾何圖形,比不打電玩者多,而且只要連續玩10天就能增加視覺處理速度。網路世界訓練出了不同的大腦,我們怎麼可以還是用背課本的方式來教育他們?    

Y世代孩子最需要學會的是自制和自律,以及基本的價值觀。看到現在年輕人從網路上下載音樂、電影,卻絲毫不覺得有侵犯他人的著作權,真是讓人很憂心,也顯現出品德教育刻不容緩。

「我當年就是這樣長大的」這招對21世紀的孩子已經不管用了,父母必須與孩子同步成長,了解時代對他的需求,我們才能正確的教導他、幫助他。 

            引用《親子天下》精選部落格  網址: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19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pic1.公平對待每個孩子~不偏心

    台安診所敦南心智發展中心主治醫師林雅葶認為,當父母偏心時,其實對孩子會造成深遠影響;尤其手足間的年齡差距愈小,則互相嫉妒的問題亦較為嚴重。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則將父母偏心的情況,導致孩子產生的行為表現分為兩類,除了行為上的計較爭吵,甚至使用暴力;還有心理上,孩子會解讀成是自己的表現不佳,或者憂慮是否做錯了事,此心態會令孩子的自信心下降。  

5大常見偏心情況

盧英仁醫師歸納以下情境,是天下父母常見的偏心情形;有這些情形的父母,應該開始改善行為並注意是否已影響孩子的心態與觀念:

  1. 爸比媽咪事事都要求,就容易變成「全方位達人」,讓孩子有嚴重的依賴感,而造成孩子需求及關愛過度滿足,無法學會「分享」或懂得從其他中獲取滿足及成就感。
  2. 父母個人的偏好、價值觀及期待,會在有意無意間,形成比較與貶抑。傳統觀念上存在不平等待遇,認為男性可以繼承家產,長子才是遺產繼承人;或是嘴巴甜、懂得察言觀色的小孩,長輩會比較疼等,其實都無意間傷害了較為弱勢的另一個孩子。
  3. 有些父母會在子女爭吵時,依其排行順序來排解紛爭,像是:姊姊比較大,當然應該讓妹妹,因為妹妹不懂事等。但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以「對錯」來分,才能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4. 父母習慣在其他孩子面前處理其中一個孩子的問題,雖是為了讓其他人有提醒與警惕作用,但其實反效果地造成子女間並未學習彼此互相尊重與支持。因為被數落的孩子,可能還會被其他孩子嘲弄,使其自信心受損。
  5. 若孩子是期待已久下誕生的,父母會認為是上天的恩賜;但若是意外懷孕或是尚未有充足心理與經濟準備下,則會形成壓力,而往往未能全心全意付出關愛,或偶時出現言語上的不滿。

以公平心態教養孩子

    面對手足競爭時,林雅葶醫師建議父母本身的情緒調適力要好,不可以本身就常常情緒起伏很大,喜歡大吼大叫;尤其有計畫生第二胎的父母,當新生兒報到時,的確容易會忽略大孩子的需求和關愛。 父母可先讓兄弟姊妹間學習相互照顧,並給予孩子公平的對待,不過分偏袒任何一方。當哪個孩子表現優秀,要不吝給予鼓勵;瞭解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對手足間不做比較,且不以成績好壞為界分,每個孩子都有其特長之處值得讚揚。

 資料來源:2009年8月號 育兒生活雜誌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3721&f_ART_ID=209421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許芳菊 出處:親子天下  

根據《親子天下》的「台灣學童玩樂狀況」大調查顯示,台灣孩子玩的內容太過貧乏,大多是在室內做靜態的玩,缺乏人際互動,專家認為,這樣的玩,對孩子的發展有害。  

玩有助於孩子人格成長與各種大能的培養,台灣的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時間玩?都在玩些什麼?不會玩會造成哪些後遺症?親子天下雜誌特別針對國小五年級與國中二年級的師生,進行「台灣學童玩樂狀況大調查」,結果發現:孩子最常在家玩,最喜歡上網,「宅小孩」世代隱然成形 

就玩樂的時間來說,超過七成的學生覺得他們的休閒玩樂時間足夠。但是再仔細分析他們都在哪裡玩,有將近六成的學生最常在家裡玩。而且,休閒時最常做的活動,第一名是上網(五六.八%)、第二名是運動(五四.八%)、第三名是看電視或DVD(五四%)。總體來說,有將近六成的學生看電視或上網時間多於運動,其中,國中二年級學生比國小五年級更「宅」,超過七成的國中生,看電視和上網時間遠多於運動。 

根據《親子天下》的「台灣學童玩樂狀況」大調查顯示,台灣孩子玩的內容太過貧乏,大多是在室內做靜態的玩,缺乏人際互動,專家認為,這樣的玩,對孩子的發展有害。 七成導師覺得學生人際關係嚴重,交友愈困難的孩子,愈不喜歡上學,讓人擔心的是,台灣大部分的孩子雖然在玩的時間上是足夠的,但玩的內容卻太過貧脊,大多是在室內做靜態的玩。上網、看電視,都是屬於比較被動接受資訊,缺乏人際互動的玩。這樣的玩,對於孩子各方面的幫助並不大,甚至有害。 

《親子天下》的調查也發現,超過七成的導師覺得學生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嚴重,顯示現在的孩子需要更多人際互動的學習。調查也發現,玩樂時間愈不足,交朋友愈有困難。而交朋友愈有困難的孩子,就愈不喜歡上學。校園玩樂空間、遊戲設施都不足,台灣的孩子喜歡窩在家裡玩,是否是因為缺乏好玩的環境?當許多國家投入大筆預算打造兒童、青少年的休閒空間與友善的校園時,台灣的校園,並沒有替孩子提供了一個友善的玩樂空間。 

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導師認為學校給學生的休閒活動空間不足。超過六成的導師認為學校提供的遊戲設施不足。學生的感受方面,有超過一半的國中生覺得學校遊戲空間不足。整體來看,不論是校園空間或整個社會,並沒有提供足夠的遊樂空間給孩子去玩,尤其是國中生的情況更為嚴重。學生覺得體育課時間不夠,休閒時間被填滿,導致學習動機低,至於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體能活動?答案不是很肯定。 

根據導師的回答,有將近六成的學生每週體育課不超過兩小時。而有四成八的導師覺得體育課程時數不夠。學生感覺不足的現象更明顯,超過五成的學生覺得學校體育活動時間不足,其中國中生感覺體 
 

育課時間不夠的比率更高。整體來看,中小學生的體育課程時間稍嫌不足,尤其是對於需要發洩精力、紓解壓力的國中生,更需要用心安排體育課程,讓他們的身心得以健康的走過青春期。 

《親子天下》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台灣的孩子學習動機低,超過九成的導師覺得學生學習動機不強

學生更缺乏主動學習的機會,因為時間幾乎都被安排、塞滿了。超過六成的學生有上安親班或補習班。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週一到週五平均每天待在安親班或補習班超過三小時。等於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都是被動的接受別人安排的學習活動。 

孩子喜歡有趣的學習

學生的學習動機低落,如何才能提高學習動機?玩,是一個很肯定的答案。學生覺得好玩的課程最重要的前三名是:內容有趣(七一.三%)、有挑戰性(四六.四%)、可以到戶外去(四五%),學生最喜歡老師上課的方式前三名是:做遊戲(六三.一%)、進行戶外教學(五三%)、分組討論(三九.七%)。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教學研究所教授)

媽媽最常對小莉發脾氣的一件事,就是她總是丟東忘西。即使媽媽生氣,把小莉罵到都哭了,還是沒有辦法改變她的「壞習慣」。媽媽甚至曾經語帶威脅的說:「有一天媽媽不在了,看你怎麼辦?」挨罵的小莉其實並沒有因此而學到自己要負責,更沒學到「記好、不要忘」。到底要怎麼做才會改善呢?

 

讓孩子練習管理自己的記憶

幫助記憶有一個很重要的訓練是「學到監督記憶」。就是讓自己知道怎麼記得。例如,全家出遊,回程快到家門時---

媽媽說:「等一下回到家裡,你們要做什麼?」

「喝水、喝水,口好渴。」「我要吃冰淇淋。」姊妹兩人搶著說。

「喝水、吃冰淇淋之前呢」媽媽繼續問。

「洗手」姊姊說。

妹妹突然插嘴:「要看Poki (家中的狗)一下。」

媽媽再問: 「要先看Poki 還是先吃冰淇淋呢」「看Poki。」

 

究竟先看狗,還是先洗手?姊妹兩人就此認真討論起來最後,結論很清楚,摸過Poki還要洗手,因此決定先看Poki,去洗手,再吃冰淇淋。

 

媽媽確認結論,再問:「好,回家我們要做幾件事的順序是什麼?」

先看Poki,去洗手,再吃冰淇淋。」姊妹倆異口同聲地回答

車子到了車庫,媽媽很確定姊妹倆都知道等一下一進家門要先做哪些事了。

 

有計畫並先演練,就記得牢

研究指出,把要做的事以「語言」先演練一次,將不能見的思考,化成語言表達出來,可以聽到,可以複習。其實,這是學習監督思考與記憶的好方法

想要「記得牢」是需要演練的。包括對事情的事先盤算與計畫。許多時候,容易忘記事情是因為事先沒有計畫。當許多事情擠在一起,例如,到公園玩要準備回家時,一面跟小朋友說再見,一面想著回家要吃什麼,可能就會漏掉自己帶去公園玩的小玩具。

如果家中常常有類似上述例子的對話,孩子就能學到如何事先規劃,並學到以自己與自己對話的方或,幫助自己記得需要記住的事。

從小鍛鍊把思考說出來

有些孩子似乎比案例中的小莉謹慎得多。像小文就是媽媽的好幫手,出門時會幫媽媽看著皮包,提醒媽媽忘了帶什麼或是要帶什麼。媽媽常說小文是她的「自動PDA因為使用PDA還要先輸入登錄,也要打開察看才會有提醒,而小文卻是自動的提示。

不過聽起來,像小文這樣的孩子不算多。古人結繩記事,而今大人用記事簿或PDA,孩子也需要慢慢學習對所要記憶的事有所規劃,並學著監督自己的思考與行為。

如果你家也有一個像小莉這樣忘東忘西的孩子,建議爸媽當孩子回家發現忘記什麼、丟了什麼時,先請他「回溯」(也就是回想一下),不要先「開罵」。平常,幫助他將所要執行的事以「語言」做練習。因為將不能見的思考,化成語言表達出來,就可以「聽到」、有複習效果;若是以文字記錄下來,就可以「看到」自己做的提醒記號,還能修改並一再練習。

 

Tips:如果孩子容易忘東忘西,爸媽別急著罵人。請帶領他把想要做的事先說出來,讓思考化成語言表達,產生演練的效果,孩子就容易學會監督自己的記憶。

 

請你這樣做

當孩子出門忘記把隨身攜帶的小玩具帶回家,和孩子討論「把玩具忘在哪裡了?怎麼找回來?

u      問孩子選「依去過的地方,一個個回頭找(就是有系統的回溯) 或是選「四處找找看」?

u      不論孩子選哪一個答案,先讓他說說選擇那個答案的理由。

u      引導他考慮,若每一個地方都去找,缺乏有系統的回溯,可能會有漏掉的疑慮。

親子一起討論後會發現,採取有系統的回溯(例如:幼兒園、朋友家裡、還是爸爸的車上),甚至記錄已經去找過的地方,會是比較理想的方法。

當孩子有了這樣的練習與思考,下回就比較不會掉東忘西,而且就算遺漏東西也比較能起來是放在哪裡。

 

擒自2009.6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碰→恰→恰

  「碰→恰→恰」是華爾滋的韻律,「碰→恰→恰」~「碰→恰→恰」迴旋出美好的兩人舞步。我用來隱喻人際互動的舞步,「碰→恰→恰」~「碰→恰→恰」聯繫出美好的連結。
  「碰→」是讓自己回到中心,「恰→」是敞開心與對方連結,「恰」是進行關係中的任何互動。
  舉例來說:當孩子疑似說謊,無法解釋書包裡的新玩具是怎麼來的。這時候父母需與孩子溝通,但這溝通得放在「碰→恰→恰」的「恰」,也就是舞步三。若沒有走穩前面兩個舞步:「碰→」與「恰→」,第三步的「恰」是很難流暢進行的。所以,父母首先得回到自己的中心,敞開心與對方連結,在兩人有所連結的場域裡,父母可以感受到雙人關係,於是可以進行「恰」。
  拿上面孩子疑似說謊的例子來看,父母可以試著對孩子這樣說:
  「孩子,看著你,我的心感受到對你的愛,但我的腦袋有困惑,我懷疑這玩具的來歷是否正當?我想請你真誠表達,告訴我這玩具的來源。」
  在有連結的關係場域裡,「是否說謊」被放鬆了,「連結與了解」成為焦點。
  孩子的爭辯或否認,都會讓父母的心混亂,於是你可以再次回歸中心,再次敞開,接納孩子的現況,說:「孩子,我的心平靜了。」 這時候,「要求坦白」被放鬆了,支持自己回歸中心與支持孩子的力量成為焦點。
  也許孩子還是決定避開,所以這麼回應:「爸,我現在不想說。」
  那我們可以再次碰觸自己的內在,依然向孩子敞開地說:「好,我接受。雖然我心裡有些失落,但我可以先放下我的期待。我的困惑與懷疑沒有解除,有機會你願意敞開時,我就更能支持你。」
  以上這些句子看起來很舞臺劇,不似日常生活的句型。但在我家是真實發生的,也許白話一些:「喂,兒子,媽媽愛你,但還是很好奇,你可以說說這新玩具的故事嗎?」「心很亂喔,你的心現在看起來亂七八糟耶!沒關係,看看我能不能用我的平靜支持你。」「嗯~還是不想說是嗎?好吧!我的困惑自己處理 。沒關係,兒子,你的心我還是能感覺到。媽媽也還是想要支持你,等你準備好,再來找我吧!」
  在這個溝通例子裡,親子間有「碰→恰→恰」的默契。也就是「碰→恰→恰」不只是父母與孩子溝通時使用的舞步。這也是家庭裡大家有默契的舞步。平時練習「碰→」的回歸中心,與「恰→」的連結,都是一種默契。在重要關鍵時刻,要溝通複雜的事物,就能依舊保持與心的連結,並能創造關係連結的場域。
  第三個舞步「恰」的重點,在於將焦點放回此時此刻。
  「恰」所選擇的焦點,都會是當場最活生生的焦點,是一個能創造連結與支持力量的焦點。若我們沒有進行「碰→恰→恰」的步驟,在上述的例子裡,通常會陷入一種非當下的焦點,父母執著於找出孩子是否說謊,孩子反而因為父母的執著而無助地繼續否認。這時溝通失去了韻律與舞步,變成一種無結果的拉扯與掙扎,徒然傷害關係與力量。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作結束。
  例如,母親要與未婚懷孕的十八歲女兒溝通。
  女兒:「媽,我懷孕了。」
  母親(深吸一口氣,震驚):「讓我先回到中心,深呼吸,我得先照顧好我的震驚……(等待自己回歸中心,並向女兒敞開)嗯!我聽到,也知道這個事實,就是妳懷孕了。女兒,我看見妳雖然傷心,但眼神好堅定呢!」
  女兒:「媽,我們想要結婚,生下這個小孩。」
  母親(調整內在平靜,慢慢呼吸):「女兒,我聽見妳的想法,這好像是你們倆共同的決定,是嗎?我想知道你們倆怎麼討論出這個決定的。」(由於回歸中心,母親能平靜地感受內心想干預的衝動而不行動,依然敞開聆聽女兒,這讓局勢可以往前,兩人在此議題的溝通關係可以更穩固地建立)
  女兒:「……雖然我們都還在唸書,但我們倆很相愛,小生命既然來了,就決定要生下來。」
  母親:「我很感動,你們相信彼此的愛,也準備好承擔所有未來的轉變,還有接下來的壓力和挑戰,是嗎?」
  女兒:「其實……我也好怕喔!我根本不敢想同學們知道了會怎麼看我。還有我們也沒有足夠的錢來養小孩。甚至,我也還不想要結婚,我還想要享受人生呢!」
  母親(再度回歸中心,朝向女兒敞開):「女兒,我感覺到妳的堅定,也感覺到妳的慌張和無助。遇到這種事情,生命所有複雜的面向一下子都湧出來了。先讓媽媽好好抱抱妳……(兩人擁抱,母親與女兒都落淚),媽媽好心疼,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麼辦呢!」
  這樣的對話,也許還是平靜地超乎想像,但是否感覺很有力量?
  遇到重大時機,請用「碰→恰→恰」創造一個可以與力量連結的對話空間。而這「碰→恰→恰」的默契,得從生活小事開始呢!例如,孩子打翻水、孩子說話很衝、孩子打了妹妹、孩子不想道歉……記得先回到中心,記得朝向孩子敞開,在人與人的聯繫下,開始行動。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探訪諮詢/呂俐安|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心理師

陳湘羚|臺北市懷生國小附幼老師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幼保科講師

張本娥|墨北市社會局委託兒福聯盟承辦葫蘆托兒所幼幼班老師

 

 

爸媽了解「挫折」對孩子的正面價值,懂得用健康的態度看待輸贏之後,那麼,怎麼做才是磨練孩子韌性的好好方法呢?以下透過具有臨床驗的心理師和第一線的幼教老師分享他們最常見到的案例,並提供引導孩子的方法,幫助爸媽用對的方法,教出有抗壓能力的孩子。

誰是第一名,換人做做看

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家中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愈來愈多當這些孩子進入到團體生活後,通常比較不能忍受別人比他好,處處搶著當第一名。臺北榮總心理師呂俐安在臨床觀察上看到,幼兒園年紀到學童階段,孩子最常出現的挫折包括:無法認輸、不能接受別人的糾正和無法忍耐。尤其是無法認輸,最為明顯。

懷生國小附幼陳湘羚老師也觀察到,許多孩子連排隊、上廁所都想要爭第一;同時,孩子喜歡親近老師會搶著跟老師說話、當小幫手,如果沒有被點到名、分到任務,孩子也會不開心。因此,湘羚老師運用了一個方法,幫助班上的孩子們慢慢磨耐性、學安定,她稱之為「安靜的遊戲」。

每天早晨,在懷生附幼中大班混齡的教室裡,孩子們很自然地做著「安靜的遊戲」。當孩子們在討論區坐定後,老師隨意走到某個孩身邊,摸一下孩子的頭,孩子便起身沿著教室中地上形的線條專注地走動,自己決定走完一圈兩圈之後就自行去上廁所,然後準備進行接下來的活動。老師摸著一個個孩子,直到大家都起身走完地上的線。

陳湘羚老師表示,這樣的「儀式」對孩子們來說,不僅達到了安定孩子的作用,同時孩子也學會生活禮儀、變得有耐性、不處處爭第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呢?

原來,老師利用遊戲的過程,讓孩子們瞭解:每天,每個人都有機會被摸到頭,一定誰先誰後,要耐心等待;即使被點到名了,「走線」的時候也要遵守秩序,不能超前;而「走線」的時候,更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步伐上。當孩子做對了,老師會以眼神和微笑表示對孩子的肯定,建立起師生之間的默契,孩子因此也很清楚:「我做得很好!」當孩子一次次增強自信後,就不那麼在意爭第一了。

練習深呼吸,學會放鬆心情

這樣的引導,湘羚老師指出並不需要在特定的「面對挫折」課程中實施,其實,在平常的生活教育和各種學習活動裡,都能儲備面對逆境的能力,例如,孩子在學校練習「如何控制情緒」,老師教導了深呼吸的方式,有一天,一個原本常容易挫折的中班孩子,回到家裡居然對著正在生氣的哥哥說:「來!你要像這樣呼吸,我們老師說的。」一邊說還一邊示範起來,爸媽看了都覺得驚訝。

而孩子在分享自己所知的過程裡,相對地也再一次強化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學會遇到挫折時要怎麼讓自己放鬆心情、面對問題,不再等著求助於爸媽的呵護與幫忙。

為小小孩作具體示範,簡化步驟

3歲以下的小小孩面對挫折的情況不太一樣。葫蘆托兒所張本娥老師指出,幼幼班孩子的挫折來源比較偏向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問題、或是因為某件事做得不好、不會做、缺乏經驗,就感到挫折,例如:自己練習吃飯,無法順利舀起食物,忍受力低的孩子就會哭鬧,或不願意自己吃;或是玩積木,搭不穩,也會覺得退縮,大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親近他們、示範正確的攸法給他們看。

小小孩需要較多「個別指導」的時間,而爸爸媽媽或保母是孩子最親密的照顧者,也就是引導孩子最佳的人選。當孩子學習任何一件新事物,表現出「我不會」時,爸媽要記住「具體、簡化、分步驟」的原則,讓孩子針對每個動作慢慢練習。例如:教孩子練習扶著碗、教孩子握湯匙的方式,用動作示範給他看;碗裡先放一些大小適中、容易舀起的食物;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就鼓勵他。搭積木時,提供適當大小的積木,示範將積木放穩扶正,鼓勵孩子把大的積木放下方、小的放上面,增加成功的機率,如此一來,孩子也會由嘗試、摸索中找出正確的方法。

在閱讀和遊戲中注入強化韌性的元素

無論小小孩或年紀稍長的孩子,想要增強挫折忍受力,除了生活中的鍛鍊之外,玩遊戲、看故事書都是很適合的輔助方法。例如:讓孩子拼拼圓、玩串珠遊戲、夾珠珠或夾豆子,這些遊戲讓孩子變得專注,因為喜歡玩而可以玩很久都不膩,很適合磨耐性;而遊戲的難度還可以隨著年紀逐步增加,提高挑戰性,例如:3歲以下的孩子,先從2片拼圖的難度增加到6片拼圖;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增加拼圍的片數,甚至慢慢進入到立體拼園。孩子在遊戲中比較能循序漸進不斷克服新挑戰或解決難題,瞭解「我自己做得到」'並且得到成就感。

圖畫書對大人和孩子來說,不只滋潤心靈,也是溝通想法、改變認知的利器。例如:當孩子們對「爭第一名」耿耿於懷時,透過《誰是第一名(信誼)這本書,可以幫助孩子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第一」,'就像書中自認很會畫畫的大餅,發現每個人都畫出自己自認最美的東西時,終於懂得欣賞別人的不同;又如《阿非,這個愛畫畫的小孩(信誼)這本書,當喜歡畫畫的阿非突然覺得自己畫不出來,討厭畫畫時,三個好朋友紛紛邀請他一起做一件自己真心喜歡的事,讓他重新恢復畫畫的自信。這類故事裡沒有直接教導如何面對挫折,但是反覆閱讀所帶給孩子的細膩觀點,影響必定是深遠的。

而年齡小一點的孩子,雖然不能直接了解或討論這類故事的深意,但可以從操作性的玩具書來培養能力,例如穿線扣扣子這類的玩具書,可以讓孩子在反覆遊戲中,練習自己不熟悉的能力,慢慢達到純熟。

找到情緒出口,帶領孩子學會轉化挫折

幫助孩子在嬰兒期建立基本的信任感,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學會主動積極的態度和基本生活能力,善用故事和遊戲引導孩子,這些都是儲備對挫折的容忍度的基礎工程,然而,爸爸媽媽為孩子打好基礎後,並不表示孩子就不會再有挫折感

當孩子每一次遭挫折時,就是進步的契機。爸爸媽媽該做的事情是先懂得陪伴及安撫孩子的情緒,抱抱他或表示知道他的難過及生氣,或用他有興趣的事情轉化他的情緒,等情緒穩定後,再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不要一看到難題就幫他擋遇到挫折就責怪是別人的錯,如此才能讓孩子從挫折中走出來。

其實,要陪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力,爸爸媽媽並不需要「刻意製造」挫折情境,而是要能觀察孩子對人對事的反應和需求,順應孩子的年齡和個性,支持他、引導他;只要藉由日常生活或學校裡的情境,善用以上的方康,你家的孩子也能陪養出耐磨的特質,讓生命的韌性愈來愈強,在成長的路途上走的遠、也走的好!

 

摘自學莉雜誌2009.6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王秀園(腦神經訓練師)

  我面前坐著一個令老師頭痛的大孩子,父母非常擔心他在學校的偏差行為,他卻事不關己似的把玩著桌上的物品。

 

    一場諮商下來,我發現學校要求他限時改進的問題行為,卻成為他跟父母談判的籌碼,他像個訓練有素的談判專家,跟父母談條件:如果他在一個星期裡都能遵守學校要求的行為規範,就可以得到哪些東西。更令我訝異的是,父母如釋重負,馬上答應他的要求。 

  一個星期的中規中矩,馬上就能換得一個市面上炙手可熱的商品,父母也得到一個星期短暫的寬心,表面上看來是雙贏,實質上卻是延續一場沒有終止的惡性循環。 

 深談下來,我發現他們這種親子間權力拉鋸戰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嬰幼兒期,剛開始總是發源自愛到極點的「捨不得」,捨不得看孩子傷心淚流,捨不得讓他欲求不滿,捨不得看他捶胸頓足,捨不得讓他稍稍等候。孩子想要什麼,周遭寵愛他的家人就馬上滿足他的願望。 

  慢慢的,小小孩意識到自己才是操縱一家人運作的「一家之主」,只要有人敢不順從他的需求,他就大哭大鬧,撞牆,撞地,暫停呼吸,拉扯自己頭髮,衝向急駛的車陣,利用這些令人膽戰心驚、心疼不捨的行為,來使不肯乖乖聽話的大人馬上就範。現在孩子年歲大一點,更是有意無意製造出令人困擾的問題行為,作為他滿足欲望、操縱家人的手段。 

腦內的自我控制 

 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差異,在於人類在出生時腦子還沒有發展成熟,尤其是用來思考、策畫、紓解情緒、自我控制的前額葉,完全處在尚未開工運作的階段。因此,關心孩子的父母、親友、老師有無限的機會,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來培育孩子,利用滴水穿石的耐心,一點一滴建構起孩子腦內的思考網路。 

  當小嬰兒兩個月大時,情緒腦子裡主宰原始生存本能,負責貯存情感和無意識記憶的「杏仁體」,就悄悄向腦內的思考行政中心「前額葉」伸出觸鬚,開始一生冗長的建設工程。 

 當嬰兒約八個月大時,在腦磁波照影中,可以偵測到嬰兒的前額葉已開始發揮功能。因此,父母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嬰幼兒變得聰明好玩了,不僅懂得撒嬌,依賴生活中親密的家人,也知道防衛不認識的人,有了陌生人焦慮;同時開始理解你跟他說的話,釐清哪些是父母認同的行為,也開始發展自我控制遵循規範的能力。

  很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嬰兒期正是開始培育EQ、建構前額葉最好最簡易的起點,如果因為愛孩子而凡事順著他的要求,反而會讓孩子無法發展自我控制能力。 

朝終極目標邁進 

 美國史丹福大學有個知名的實驗,研究四歲大的孩子是否能克制自己想馬上吃棉花糖的衝動。有些孩子為了二十分鐘後可以多得一個棉花糖,而願意耐心等候。二十年後追蹤研究發現,在四歲時禁不起誘惑馬上吃棉花糖的孩子,比起想辦法撐過二十分鐘等待時間的孩子,有比較高的輟學率,少年犯罪、吸毒、懷孕等狀況也比較多。關鍵在於是否願意為長遠美好的目標,暫時擱置目前享樂的自我控制力。

  

  教養孩子沒有奇蹟,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變成怎樣的人,就要從小朝預定目標邁進。因此,請你拿出紙筆,靜心的思考,寫下當孩子二十五歲或三十歲時,你希望他具備哪些美好的特質,當你確立了這個終極目標,就要認真檢驗你的教養模式,思考你培育孩子的方法能否達到終極目標。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 家庭版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