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是的。因為,不懂跌倒,就不懂爬起。

人生的路很長,要摔的跤多著,爸媽不能都在身旁,幫著打地板。

當孩子跌倒時,往往也在考驗蓄,爸媽如何看待自己的跌倒。

 

夏季,似乎是「跌倒」的季節。

七月,西洋流行樂天后碧昂絲,在佛羅里達開演唱會,載歌載舞唱得正美妙,卻一跤摔下了樓梯,那畫面還被歌迷放上了網路,成為人氣影片。

亞洲小天王周杰倫,在深圳做宣傳,正熱情走向群眾,卻一腳踩空了舞台邊,就這麼跌倒在大庭廣眾前。

雖然很糗,但天后畢竟是天后,天王依然是天王,都很快爬起來,鎮定的繼續唱下去。

名人跌倒像是會「傳染」似的,八月初,總統陳水扁下鄉到廟宇上香,踏進門檻時突然一個跟艙,傾了身子,多虧旁邊的隨扈一把扶住。

一般人沒有隨扈在身旁,可就要自己找到扶持的力量,練就跌倒後再站起來的本事。不過倒是可以先學到,不管多有名氣或地位,不管是普通人或大人物,都可能會一一跌倒。

陪伴孩子的「跌倒」

而台灣的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跌倒」,往往也發生在夏天這個季節。放榜了!但,沒有考到想唸的學校。

雖然大學錄取率已高達九成多,大學不再是窄門,不過在到達那扇門之前,國中升高中的基測,仍舊不是好對付的。當成績揭曉,當眾聲喧諱,多少十五、六歲的孩子,開始嚐到「挫敗」的苦澀滋味。

七月下旬,有位媽媽,在家沉默了一天。她那私立名校畢業,但在這次基測中失利的兒子,幾乎都待在房間裡,同樣沉默。「我們都不太想講話,我覺得我自己也有情緒要處理。」她說。

但當新的一天又到來,她漸漸覺得,「這時候是關鍵,我不能再沉默,否則孩子會以為媽媽在生氣。」她決定,「這時候,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站在他這邊的,而不是去追究和指責他這三年是怎麼過的。」

想想,自己以前是怎麼走出挫折的。她在成為全職媽媽前,任職的單位是出了名的要求嚴格,不只一次,寫的東西被大老闆丟出來,她撿起來,躲進廁所裡哭。但她至今仍感念那時的磨練,總在抹掉眼淚的時候學到「不要再陷在『我搞砸了』的情緒裡了,趕快想想接下來該如何收拾,盡可能想出幾種解決方案,往前走!」

這次,她也要陪著兒子,繼續往前走。「孩子,就好像我們一輩子的功課。」她說。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如何學習跌倒,學習在跌倒後再爬起來,也是一輩子的功課。只是這功課,用不同的「身份」來「寫」,可能大異其趣。

經常處理親子諮商的身心科醫師許添盛,曾碰過一個例子。有個爸爸教孩子騎腳踏車,老教不會,他提醒孩子小心別跌倒了,自己更是緊扶著車身怕孩子跌倒。

後來,換別人來教,孩子很快就學會了。爸爸問那人怎麼辦到的?「我告訴你小孩,學騎腳踏車本來就會跌倒啊!」

是的,爸爸得學會適時「放手」,學會「不怕」孩子跌倒。

類似的故事是,一個小女孩學直排輪,爸媽並不怎麼擔心她跌跤,但在爸媽面前,她一跌跤了就生氣,越氣越學不會,搞得爸媽也被她的生氣給弄生氣了。有天,到表哥家作客,她隨著舅媽學直排輪,竟然很快就學會了。爸媽問舅媽,女孩可曾摔倒?有!摔倒時可有耍脾氣?沒有啊!她很乖、很棒啊!

爸媽頓時明白,孩子沒有發脾氣的對象,就開始學習自己「處理情緒」、自己「解決問題」。爸媽不用跟著生氣,只要準備著,幫她敷敷跌倒時擦傷的傷口。

有時候孩子「跌得怎樣」、「禁不禁得住跌」,做父母的,要負些責任。

知名作家尹萍形容得很妙,有的媽媽,看到孩子跌倒就撲上去吼叫,孩子本來沒打算哭的,看媽媽這麼激動,不哭一場也不好意思了;有的媽媽,小孩跌倒就拍打地板,說:「地板不好,害你跌倒,打它!」

她看過這樣的例子,就特別提醒自己,孩子跌倒的時候,先看看他自己怎麼反應,如果孩子沒哭,就對他微笑點頭,鼓勵他繼續往前走,如果孩子哭了,她就慢慢說「過來我看看,怎麼了?

「我絕對克制住,不要搶上前去,不要大呼小叫。是他跌倒,要給他一點空間,讓他感覺一下那是什麼滋味,他會反省自己是怎麼跌倒的。」尹萍說「如果我激動,我的情緒蓋過了他的,他就失去了體會這過程的機會,反而要來適應我的過多反應。」

尹萍有一兒一女,她的經驗是,孩子跌倒後,會回頭看她,再低頭看地,猶豫幾秒鐘,考慮要不要哭。「真摔痛了,他決定哭,是尋求安慰,也是尋求幫助。」她明白,因此「等他走過來,我再看看是要貼OK繃還是揉揉就好。」

保持冷靜,及給孩子空間,是她的兩個基本原則。「我固然防止跌倒的事發生,但我也不怕他們跌倒。孩子慢慢就體認到,事情的成敗是要由他自己負責的;而媽也會管好自己,不用他擔心。」陪孩子定居紐西蘭,著有《出走紐西蘭》一書的尹萍表示。

「人生的路很長,要摔的跤多著,父母不能都在身旁,幫著打地板。」她說。

其實,每個人都是在「跌倒」中長大的。想想剛學走路的經驗吧,「學步的孩子可能認為跌倒很有趣、很快樂呢!」許添盛指出。

但漸漸長大,人卻好像越來越不能接受「跌倒」這件事。

雲門舞蹈教室老師董述梅,長年和許多孩子、家長相處,她觀察到一個現象,孩子較小時,爸媽總是又親又抱,耐心對待,一點點小事就給予大大的鼓勵,但當孩子年齡漸大,爸媽的期望好像也跟著孩子的身高一起變高,變得越來越常看到孩子的「缺點」,鼓勵少了、要求多了,孩子的挫折感往往也跟著多了。

關於跌倒,大小有別?

就好像,對於跌倒」這件事,小時候跌,爸媽會問「有沒有怎麼樣?」長大了跌,爸媽是說「怎麼會這麼不小心?

「我從小到大,是很有挫折感的。」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近幾年來相當活躍於媒體的職場達人,她卻笑著細數自己一路走來的挫折,包括,自小父母要求高,她的成績也很好,但高中「只」考到第二志願,她拼命唸到以第一名畢業,但大學也「只」考到了政大(沒有上台大),出國唸書回來,找工作並不順利,幾段戀情也總是遇到不對的人。

 104人力銀行是我的第14份工作,而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九年了。」擁有「屢仆屢起」經驗的她,如今以燦爛的笑意說,我30歲以前的人生是很『不順』的,但後來覺得其實有這些挫折經驗還挺不錯的。」

因為「跌」的次數多了,她知道會痛,也學會如何去撫平那痛(如大量閱讀心靈成長的書籍,如寫作),更知道那痛「並不會致命」、「終究會過去」不至於像有些天之驕女、天之驕子,一路平順,卻在碰到一個大坑洞時覺得自己跌得「好痛」,會痛一輩子,痛到走不出去。

況且有時候,挫折,可能只是因為「不如預期」。

「心理學上,會以『落差』來形容。」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許文耀表示,自己想要達到的情況,沒有達到,或自己不想要發生的情況,卻發生了,這其中的「落差」,就形成了挫折感。

「人生中若要事事如意,那是不可能的。」許文耀說,何不把挫折當成一尊佛菩薩,當成上天在提點你:「喂,老兄,停下來想想看吧,是不是你的作法、看法,你的心境、意圈,擺錯了重心。」

跌倒,就是因為重心不穗,或是重心歪了,才會跌倒。如何能夠在跌倒後再站起來,及避免跌倒,自然就是「調整重心」了。

邱文仁日嘗過這樣的滋味,雖然從小成績優秀,但只因為沒有達到父母和自己(往往也是受父母影響)的預期:「第一名」就得考上「第一志願」,'因而飽嚐挫敗感。也正因如此,她後來一直避免和小學、中學時期的同學聯絡,直到今年初,她終於參加了和這些同窗們的聚會,重新面對這群昔日的「競爭者」(今日也多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她發現到,以前的自己,「一直在跟聰明才智比我高的人競爭,而且我一定要贏!其實,是我執著的事情不對,設定的目標不對嘛。」如今她很高興,自己能和這些老同學「舒服」的相處在一起。

「不在『單一價值觀』去競爭,我的人生也變得比較舒服。」邱文仁說。

「第一名」、「一定要贏」,似乎是人成長過程中很容易造成「跌倒」的單一價值觀。而父母適當的引導,可以幫助孩子跳脫勝敗迷思,一生受用。

尹萍的兒子高中畢業那年,與他最好的朋友競爭全校第一名,兩人相差在纖微之間,由於這牽涉到申請世界頂尖大學的成功機率,她感覺到兒子有點焦躁,得失心大到近乎咄咄逼人。

於是,她找兒子坐下來談,勸他不要這麼急功近利,放輕鬆,做自己比較重要,全校第一名是很好聽的名銜,但是不值得用一段友誼,用違反自己本性的方式來換取,友好而平心靜氣的競爭才有意思,「申請學校的事,我們盡力就是。」

兒子聽進去,馬上改變心態。最後,他和好朋友並列第一,為校史上首次。她兒子申請到耶魯大學,好友也得到英國劍橋大學獎學金,友誼至今維繫。

「當然,後來他又遭遇多次挫折,而我只能透過email 去了解,去關心。在一次重大挫折之後,他寫信給我說『別擔心,我會想出辦法來的。我不是每次都想出辦法來了嗎? 』這話很讓我安慰。」尹萍說,她並不是成功的媽媽,和大多數做母親的一樣,是邊打仗邊受訓。

成敗無關「丟人」

她通常是這麼「邊打仗邊受訓」的:當孩子有疑難,她就聽他說,孩子邊說也是邊整理思緒,聽完了她只表示同情,不出主意;孩子若問她意見,她先反問「你打算怎麼辦?」孩子若再間,她才給意見。「我會告訴他我的觀察。我會強調他的優點,但是也指出何處犯錯。」,而且讓孩子知道「他成功,我為他高興;他失敗,卻絕對不會丟我的人。」

沒錯,失敗或跌倒,並不是「丟人的事」。它就是一項考驗,考驗你有沒有找到對的重心,考驗你有沒有再站起來,繼續往前走的本事。

況且,跌倒也可能成為「好事」。

「你人生中重大的挫敗是什麼?」、「你如何度過工作上的低潮?」諸如此類的,是在社會求職時,不論職位高低,都可能被問到的問題。邱文仁指出,甚至有的主管會在面試時直接製造「挫折」給你,看你如何接招,如何化解逆境。想想看,這時候,是不是跌倒「經驗豐富」的人,越可能順利過關啊。

而且,這是避免不了的課題,就要學著越磨越亮。「不會因為你越來越有名,或你的職位越來越高,挫折就會減少。重要的是,你看待挫折的態度。」這是邱文仁的經驗談。

「當孩子跌倒時,往往也在考驗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跌倒。」看過許多親子相處的醫師許添盛說。

也許,當孩子跌倒,就從和他們分享「跌倒的故事」開始。譬如,陪孩子去聽一場演唱會,買他最愛的唱會CD一起聽,讓他知道,光芒四射的明星也會「跌倒」,像周杰倫,是真的跌在眾人面前,像張惠妹,成名前曾在歌唱比賽的「五度五關」門前挫敗,再捲土重來,像蔡依林,初成名時就因合約糾紛而被冷凍,後來鹹魚翻身,大紅大紫,手握金曲獎感謝那些支持與「不看好」她的人,而且,她至今依然一直很努力......

 

小男孩跌倒的機智

那天,是生活律動課的期末呈現,孩子們蹦蹦跳跳的出來了,迎向四周的目光和掌聲。突然,有個小身子「不見了」,'咦,怎麼回事?是跌倒了嗎?

大人探頭一瞧,是跌倒了,但,不用擔心,那個小男孩是在地板上,已經順勢化身為一隻毛毛蟲,好可愛的蠕動著。

男孩在眾人面前跌倒了,他沒有哭,沒有鬧,沒有害羞的立刻退場躲起來,而是健健康康的,展現他對跌倒的「解讀」,既然在地上了,那就舞出毛毛蟲的樣子。毛毛蟲長大了,還會變成漂亮的蝴蝶啊。

「沒有標準答案,自在展現自己」的「生活律動」精神,被這個機智的小男孩,淋漓表達了。

 

當舞者跌倒時

舞者,大概是最「懂得」跌倒的族群之一。

有時候,跌倒就是「演出」的一部份,如何跌得漂亮、跌得不受傷,平常得多練習。譬如,力道要拿捏好,要懂得用身體較厚的部位去滑、去跌、去「圓」整個動作,而不是傻傻的去撞地板。

當然,舞者也因此練出了不錯的身手。話說有天,一名舞蹈系女學生騎機車在路上,突然意識到她已失去重心,快要跌倒了,就在那電光一瞬間,她先把機車拋開,然後,做個漂亮的翻滾!真是怎麼樣也要「跌」得很漂亮,讓路旁的學妹全部看得傻眼。

那,如果跌倒是發生在舞台上,怎麼辦呢?高手還是有辦法把跌倒變成「表演」的一部份。

像吳義芳某次跳雲門「水月」,寬大的褲管因舞台上的水溼而絆到了,同樣的,在意識到自己將傾跌之際,他順勢一滑,自然的滾了一圈再爬起來。

台下的觀眾看不出,只有回到後台時,「內行」的夥伴們笑指說「喔,剛才跌倒了厚。」

 

本文摘自雲門2007.8律動生活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心有安全感,才不需要其他人的時時陪伴;能獨立的孩子,才更有辦法讓他自行入睡。想要讓孩子自己乖乖入睡嗎?不論年紀多小,都能在充分的準備下開始調教囉!

一、先穩定孩子的內心世界
1.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內心有安全感,才不需要其他人的時時陪伴。
2.訓練孩子能「獨立」:能獨立的孩子,才更有辦法讓他自行入睡。

二、具體做法:
1.管教者想睡就自己去睡,當作孩子的良好示範,這樣你就能跟孩子說明,大家想睡時就會自己去睡,不需要別人陪啊!在每次孩子想睡覺,又不肯去睡覺的時候,就跟他講一次;請記得語氣和緩、面帶微笑,這不是在指責孩子。
2.偶爾可以陪孩子睡在他的床上,等孩子睡著後請移駕回自己的床。等待孩子第二天睡醒請開心的告訴他:「哇!你像爸爸媽媽小時候一樣,可以自己睡了耶!你好棒喔!」
3.注重耐心的溝通。每次孩子想睡覺,都用溫柔有耐心的語氣跟他說:「你自己試試看先去睡覺,我忙完就過去睡囉!」或者是:「自己睡也很有趣耶!」
4.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或獨立心尚未健全,就給孩子安撫布偶做為輔助。瓜瓜睡覺只要有他的狗布偶膏膏,就能自己睡囉!而且我會跟他說:「想睡覺啦?膏膏已經在床上等你了,你快去陪他睡覺吧!」不但能以布偶訓練孩子自己睡覺,還能給孩子責任感:嗯!要去陪娃娃睡覺了!

如果以上做法還是覺得不夠,建議生兩個孩子來互相陪伴睡覺,初期孩子尚未有很大的安全感和獨立心時,還是需要點外在陪伴,就更快能夠自己就寢囉!

★教養小提醒
1.先穩定孩子的內心世界,再開始訓練自行就寢。
2.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或獨立心尚未健全,就給孩子安撫布偶做為輔助。


※久周文化出版/《教養可以這麼輕鬆》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2&subid=1&cid=667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高淑貞(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親子閱讀是父母與孩子間最好的溝通媒介,怎麼說故事效果最好?孩子怎樣才能投入?
  故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份,無論是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或是書本裡虛構的,透過故事情節的發展與鋪陳就是孩子最自然的學習方式。他們會接收各種的訊息,理解應有的常識,學習到重要的知識,體會不同的生活經驗。故事因此是孩子成長的養分。
  親子共讀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個好的溝通媒介,在說故事的同時,就很自然的教導孩子關於不同事物的認識與處理。在故事的聆聽中,孩子藉由故事中的主角經驗會碰觸到自己類似的經驗與感受,使得在閱讀的同時就得到一種同理,覺得自己原來不孤單。也會在擁有與故事主角類似的經驗與心情中,能不抗拒的一起思考、學習不同的因應方式,進而頓悟到「原來可以這麼想」、「還可以這麼做!」為了達到這樣親子共讀的好處,以下提供幾點建議讓父母參考,做為進行親子閱讀時的輔助。

說故事的時機:配合孩子的不同狀態而安排適當主題故:繪本可以依照主題的分類來做適合與孩子閱讀的選擇,例如要做情感教育的話,就挑選此類主題的故事;要協助孩子了解生命的意義,就挑選與生命有關的繪本等,透過事先的選擇與安排,孩子能更有焦點接受需要的訊息,父母也能較有效的傳遞想要溝通的觀念。在孩子情緒平穩時閱讀效果會比較好:孩子必須是在一個情緒平穩的狀況,才能投入與進行有效的學習,所以親子共讀要營造的是溫暖輕鬆的親子交流氣氛,而不是當作家庭作業來執行。建議要避開孩子不能專注於聽你說故事的時間,例如他熱愛的卡通時段、與鄰居朋友出去玩的時間、身體疲累或心情亢奮的時候等。

儀式化的故事時間:親子共讀是一個建立依附情感的好方式,透過某些儀式化的過程會增加聽故事的心情穩定性與控制感,讓孩子連結到與父母的特定經驗,進一步形成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固定的時間(晚餐後、睡覺前)、固定的某個角落(某一張沙發、孩子的床)、固定的開始(開場白、環境布置)或結束方式(擁抱、一句好話)等等。

巧妙連結生活事件與故事內容:聽故事的過程裡,透過潛意識,內在的心理結構會被影響,所以故事就進入了孩子的世界。說完故事後,可以順便運用故事情節作一些討論,也可以在適當時機類化轉換到生活中相似的情境,例如「看完這本書讓我想到有親人死亡真是讓人難受的事,你覺得呢?」「你記得我們曾讀過的那本講害怕的小熊嗎?」

說故事的方式:
聲音:聲音的運用對於說故事是很重要的技巧,它能賦予故事生命與豐富想像,所以要善用語音聲調變化傳遞故事的重點與增加生動性。
肢體:在父母懷中或靠在父母身邊聽故事是孩子最溫暖的記憶,讓身體靠近與接觸,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溫暖與連結。
速度:注意孩子的偏好速度,有的期待快速聽過,有的喜歡慢慢聽你說來。邊講故事邊延伸討論常會令孩子失去耐心,也無法讓孩子專心進入故事架構,不妨說完故事再全心做討論。
創造力:最佳的說故事高手常是充滿創造力的人,而一個人在放鬆的情況下才會變得有創造力,所以唸故事前要讓自己的心理狀態準備好,擅用文字與圖畫來產生許多好的溝通點子。
輔助物:說故事信物、布偶陪伴、布袋戲偶串場、輕音樂為輔等等輔助的材料與方法,都會讓故事更添生動。

※摘自網路文章:(http://www.lcenter.com.tw/trend/FamilyDetail.asp?no=64)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從兒童到成年,獨立沒有辦法在一夕之間發生。想要讓孩子即早成為獨立、成熟的個體,父母必須捨得「放手」、學會把孩子「推出去」。愈來愈多的觀察和研究指出,近幾年來教養子女有了轉變。愈來愈多的父母嘗試掌控子女的生活,拜資訊科技之賜,即使子女離家進入大學,甚至出社會找工作,他們仍可以如直升機般,二十四小時盤旋在孩子身邊。「直升機父母」逐漸成為嬰兒潮父母的同義詞。

「直升機父母」來了
   
在台灣,七年級之後出生的世代開始就學後,從小學到大學,「直升機父母」的警訊響起。
    
北市大安區一所明星小學校園,經常可以看到一位拖著有輪子旅行箱的媽媽。旅行箱裡有枕頭、棉被、盥洗用具…,舉凡她低年級孩子用得到的,應有盡有。學校校長曾委婉建議這位媽媽,讓孩子放學後回家休息?「這樣太浪費時間了,他下午還要去上科學實驗課。」校長很無奈,這媽媽難道要為孩子提行李箱一輩子嗎?
   
今年鳳凰花開時,一位畢業生家長怒氣沖沖地要求孩子的大學主管們,「紀念冊沒有我兒子照片,統統要重印。」校方解釋是因她孩子班上逾期未交畢業照,畢聯會只好從缺,但家長不能接受。
   
「這件事處理很久,這位學生卻像『隱形人』,」該大學一位主管不可思議,忍不住問學生究竟有沒有跟母親解釋?學生兩手一攤,「沒用啦,我媽就是那個樣。」


做太多,幫孩子?害孩子?
   
「我剛上大學時,媽媽問我要不要她打電話叫醒我,我說不用。但她還是根據我的選課表,在每天早上第一堂課的前一小時打來,」中正大學一位大四學生坦承,但她並不覺得困擾。她和媽媽的感情很好,而且,從高中到大學,早上靠父母叫醒起床的青少年,多的是。
   
沒有人會否認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的愛,以及他們真的希望孩子成功。美國著名的親職教育專家麥克.帕金就認為,比起那些不管孩子的「衛星父母」,至少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的成功會表現出關心;只是他們太關心,以致於對孩子的生活涉入太多,事倍功半。如果要為直升機父母打分數,麥克.帕金會給他們「E」。
   
「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過度安排,其實也是想解決問題,」心理諮商師杜淑芬同情的說,只是這樣做可能衍生更多問題。杜淑芬指出,父母擔心孩子不會、做不好、挫折、生氣,於是幫很多忙、太多忙。直到有一天,父母認為時候到了,孩子該獨立了,才驀然發現孩子沒有能力獨立,或者離家後仍無法自行處理很多「應該會」的事情。

父母是加油者,不是擺局人
   
陽明大學心理諮商中心輔導老師黃素菲觀察指出,的確有些孩子被直升機父母成功的捏塑,但萬一小孩有自己的想法,就會出現問題。例如反抗父母,或者成功後反而看不起父母,還有更多的小孩因長期壓抑,一旦進入大學,不快樂、沮喪就出來了。
   
黃素菲對一位陽明大學醫學院女學生有很深的印象:她手裡拿著可口可樂,站在學校全家便利商店的欄杆外頭哭。原來,這是她十八歲以來,第一次自己拿錢買東西。一位成績非常優秀的跳級生,十五歲進入陽明大學,之後整個人龜縮起來,像結繭一樣。連簡單問他一般生活問題如要吃什麼?他竟無法回應。其實他聽得懂,但他告訴黃素菲,「我不需要回答問題,我的人生早就有答案」、「我覺得身邊一直有一個黑色的漩渦,要把我捲進去」。
   
這兩個令人鼻酸的個案背後,都有一位非常努力、全心奉獻給子女的媽媽。「我很怕聽到原本有不錯工作的媽媽,辭掉工作,專心在家教養小孩,」黃素菲說,這些媽媽其中當然不乏有理念清楚的,但反之,就很可能整天算成績、爭排名,處心積慮要把孩子推進明星學校、明星行業,捏塑成從自己經驗或社會印象來的「成功」樣版。

父母要先覺察自己
   
「父母要能自覺、覺察自己的弱點或盲點,還有自己的擔心或期待,」心理諮商師杜淑芬指出,這樣的覺察很難,很多時候父母本身是未完成獨立任務的內在小孩。「有自我覺察的能力,才能獨立自主,」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指出,她希望父母先把力氣放在己身,覺察內在的思維與情緒,「善待自己,善待小孩。」
   
「當我察覺自己的緊張情緒,才發覺自己是一個可怕的媽媽,」人本一位醫師娘學員如此自覺。因為孩子的爸爸是地方名醫,她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所有表現,要像某某醫生的小孩。」她在孩子的房間門口掛著評分表,每天檢核孩子的表現。親子關係日益緊張。她決定改變自己。三、四年後,在一次人本舉辦的梯隊活動中,她十二歲大的孩子的思考、因應問題就事論事、鍥而不捨的態度,讓同行的大人們刮目相看。


孩子是獨立個體,不是父母意志的延伸
   
華視總經理小野認為,父母和小孩間只有情感與責任,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生命和意志力的延伸。
   
當小野的女兒計劃出國念書時,做父親的當然會希望她到美國,而且最好是紐約,因為兒子已經在那裡的大學讀書,兄妹可以互相照應。但女兒堅持要到義大利。小野說,他當然擔心單飛的女兒,但不能因為自己的擔心,而牽絆住孩子追求自己要走的路。因此,他放手。Letting go(放手)!看似簡單,但父母真要做到並不容易,尤其是孩子的第一次離家。
   
陽 明大學 教授洪蘭是過來人。她說,兒子十九歲到美國念大學,初抵學校的那一天,她還在想幫他搬宿舍;兒子卻說,他下午五點鐘要跟院長談,要她先走。那時她才發覺,「是父母親不肯放手,孩子是沒有問題的。」「人生學不完,你應該早點把孩子推出去,」洪蘭提醒為人父母。人會老、會走,讓孩子及早碰挫折,還可以給孩子建議。如果孩子三十歲或四十歲才去碰到挫折,父母到時後恐怕已幫不上了。

幫助孩子獨立的四堂父母學
   
孩子從孩童到成年,獨立不是一夕之間發生。從搖籃到出社會,這段人生旅程是由無數小步走出來的,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小步,都是父母學習放手的機會。
1. 培養孩子的「我能感」
   
培養孩子的「我能感」,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與發展勇氣,這是孩子追求獨立自主的源源活力。
   
心理諮商師杜淑芬指出培養「我能感」的四個步驟,孩子「感覺我想嘗試」;然後「有機會嘗試」;孩子「體驗我可以做得到」;於是產生「感覺我能」。從孩子小時,父母可以將一個工作或任務分割成數個小任務,引導孩子一個一個去完成。孩子一旦有了「我能感」,即使失敗、做壞了,孩子仍覺得OK,願意嘗試錯誤。
2. 給孩子機會處理事情,從錯誤中學習
   
許多父母似乎忘了,哭泣的嬰兒最終要學會沒有人抱著而入睡;也忘了當年看到幼兒在沒有人的扶持而踏出第一步的狂喜和感動。「深呼吸,鬆口氣,給孩子機會去處理事情。」是《放手:了解妳的大學孩子的父母指南》(Letting go: A Parent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the College Years)這本書給父母的首要建議。
   
當孩子面對衝突、問題、或做錯時,父母不要急著代言、出手或善後。「千萬不要剝奪孩子從錯誤、失敗中學習的機會,」黃素菲提醒著。因為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為自己主張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為自己的選擇或行為的後果負起責任。大同高中校長李慶宗對此感受尤深。有位學生因服裝不整而被記警告,學生爸爸知道後,跑來學校把全校沒有把衣服塞進去的同學全部登記下來,要求教官把全部的人都記警告才公平。結果,他的孩子有恃無恐,最後犯下大錯必須轉校。
3. 對孩子的興趣和熱情給與支持
   
如果父母盼望家裡仙樂飄飄,但孩子卻對金屬創作瘋狂著迷,怎麼辦?讚賞孩子想成為的人,而非父母認為孩子應該是怎麼樣的人。父母學會傾聽孩子,將有助於了解孩子的潛能、興趣與熱情所在,也才能給於孩子需要的協助與支持。
4. 愛與紀律並行
   
「台灣過去太強調紀律,現在則是愛過了頭,自由過了頭,」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藹玲指出。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與空間,但也需要規範與限制。
   
許多父母想要和孩子做朋友,但尊重並不是放任。陳藹玲認為,做孩子的朋友,是想和孩子分享、溝通彼此更多的內心世界,不希望孩子只是懼怕,只能居於從下仰望父母的不公平位置,但不是沒大沒小,孩子仍需要父母的引導。父母與其苦惱如何當孩子的朋友,不如好好思考與學習如何成為孩子的教練和精神支柱。

 

 

※文章摘自 海闊天空教育網站:(http://www.lcenter.com.tw/trend/FamilyDetail.asp?no=93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林攸餘王瀞儀

一開始孩子會因為玩具不是自己獨有而願意分享,一個常常會分享自己手上無所有權玩具的孩子,慢慢能開始分享自己所獨佔的玩具。三歲前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要求三歲前的孩子將玩具分享給其他人,無異是難上加難!雖然也有少部分的孩子願意分享,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卻不願意。

 

現在我要教大家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喔!無論孩子幾歲大,無論有沒有脫離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就讓孩子願意分享玩具的妙招!大家要趁早來實行。

 

1.玩具無所有權制度:所有新玩具買回來的時候就告訴孩子:「這不是買給你的,這是我要放在家裡面讓大家一起玩的。」明明家裡就只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玩是要給誰玩?如果你今後「有可能」讓其他人也玩這個玩具,剛開始就別讓孩子以為:這玩具就是我的!

 

2.無所有權玩具,誰先拿到誰先玩,不能硬搶:在快樂中心的大部分玩具和書籍,都是實施無所有權制度。當有孩子相中瓜瓜手上的玩具,我們會分辨這玩具是不是專屬物,如果不是,瓜瓜通常都會樂意換人玩;如果屬於瓜瓜的玩具,問一次後不肯出借,我們絕對不會繼續請他分享給別人。勉強孩子割捨掉屬於自己的東西,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負面思考:爸媽不愛我只愛別人,連我的玩具都要給別人!如果不是屬於瓜瓜的玩具,其他人也應該要尊重正在玩的人,絕對不能硬搶。

 

3.無所有權玩具,必須尊重先玩的人,想玩請排隊或請對方出借:很多家長來快樂中心都對瓜瓜感到抱歉,覺得所有的玩具都是瓜瓜的,自己的孩子卻亂搶。遇到無所有權玩具,我會和對方父母明說:「不!這玩具不是瓜瓜的。是你家寶貝先玩,如果瓜瓜要玩必須先徵求同意。」有時瓜瓜選擇去問對方是否能拿走這玩具,對方不願意瓜瓜便作罷;有時瓜瓜根本不會問,就跑去玩其他玩具,他是看對方父母的態度來決定。

 

4.讓孩子習慣只擁有少數玩具:還是要有一些玩具必須讓孩子完整擁有,這些玩具通常具有意義性,如「生日禮物、獎勵品、乾媽贈送」等等,藉此順便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有些東西並不會被別人隨意剝奪。

安全感可以藉由玩具來獲得,但是不要變成培養安全感的唯一手段;全部藉由物質建立起的安全感,粗淺而易碎。

倘若所有的東西都不專屬於孩子,那我們將無從知道,由何時何地開始,孩子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孩子的安全感,又被建立多少?兩種玩具都要在放在孩子生活的環境中,讓他習慣於同樣都是可以玩的東西、都是爸媽買的,但有些屬於自己,有些卻是大家共同分享。

 

5.由玩具歸屬,慢慢進展到樂於分享:一開始孩子會因為玩具不是自己獨有而願意分享,一個常常會分享自己手上無所有權玩具的孩子,慢慢能開始分享自己所獨佔的玩具。

 

「越有安全感的孩子越是充滿愛,越充滿愛的孩子才越懂得分享」,一味勉強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時,倒不如積極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以此方法做為引導,讓孩子學習與人分享的想法和做法就沒問題啦!

教養小提醒

1.勉強孩子割捨掉屬於自己的東西,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負面思考。

2.安全感可以藉由玩具來獲得,但是不要變成培養安全感的唯一手段;全部藉由物質建立起的安全感,粗淺而易碎。

 

 

 

 

久周文化出版/《教養可以這麼輕鬆》

摘自baby home(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2&subid=1&cid=560)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彭信禎(寊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講師)

孩子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呢?我們可以先從動作發展來說。出生之後,寶寶就忙著學習運作他的身體,如轉頭、踢腿和出現一連串的反射動作。在3歲以前,這些隨意的動作則會逐漸發展成為有意的使用特定部位,如:有目的的翻身或以手來拿取物品。這些動作技能,我們不需刻意教導,但要提供足夠的練習機會,以幫助寶寶在重複的互動中學會控制動作,對:寶寶最愛玩的遊戲~把物品由高處往下丟。
等到孩子的「物體恆存」概念發展完整(約至2歲,即知道某件物品或某個人雖然看不到,但仍然存在。)這也是他知道自己是獨立於物體之外,開始有「自我概念」的階段。這時,或許他早已學會用口說語言來表達意義。如說「ㄋㄟㄋㄟ」表示「肚子餓了,我要喝奶」:或說「汪汪」時,則表示「有一隻狗狗在那邊」。甚至,孩子開始喜歡為生活周遭的所有人、事、物命名,因而了解每種事物和概念都有一個名稱,也逐漸學會用符號來表示。這個時候,當然也是孩子認識自己身體部位的最佳時刻!
觀察寶貝特性,找出學習時機
身為一個照顧者,要如何從動作、語言和認知上的發展來幫助1~3 歲的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呢?
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請爸爸媽媽仔細觀察家中寶寶獨特而具個別性的發展階段和能力,進而提供適宜的「學習」機會,以幫助其適性「發展」。在此,我提出生活中可實際進行的小活動和經驗,也建議爸爸媽媽隨自己的生活習慣或寶寶的個別性而調整。

從唱歌、說故事學會身體部位
從唱歌和故事學習,孩子輕鬆又自在。對孩子唱「兩隻老虎」時,可帶動作並隨歌詞不同(改變身體部位名稱)而變化,以幫助孩子透過歌唱認識身體部位。又如「捏包子(壓壓鼻子)、戴帽子(摸摸頭....」「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娘,四小弟,五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可以邊念邊伸出手指頭,念到「心肝寶貝」時,再一把抱住孩子,同時也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溫暖。
若家中有動物的圖畫書,可告訴孩子:「這是長頸鹿的脖子」、「大象的大耳朵」...... ,或因應他注意到的圖而告知。如:孩子每次翻到《斑馬》這本書,就會指著斑馬露出的牙齒和舌頭,然後模仿牠張大嘴巴,並發出一個聲音。這是孩子感興趣的,就可以指著圖告訴他: 「那是斑馬的牙齒、舌頭啊!寶寶的牙齒在哪裡?舌頭在哪裡呢?」之後,爸媽露出自己的牙齒、舌頭給他看,也摸著孩子的牙齒告訴他:「寶寶的牙齒在這裡啊!」

在生活中重復溫習很重要
對照唱歌或故事裡的學習,生活中,在孩子吃東西時也告訴他,要用牙齒咬一咬(同時示範給孩子看) ,並在吃完飯後幫他清洗牙齒。長期下來,孩子就會認識牙齒、舌頭了!
洗澡和穿脫衣服時,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更多身體的部位,如對孩子說:「肚擠在哪裡呀? 」若孩子還不知道,我們就指出自己和孩子的。洗腳丫時,可以告訴孩子:「要抓著媽媽的肩膀,才不會跌倒唷!」幾次之後,孩子不但會說「肩膀」,之後要穿褲子、穿鞋或洗腳丫,也會
知道要抓住「媽媽的肩膀」這樣的對話和引導,還可以讓孩子學會區分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

而幫孩子換穿衣服時,則可以玩躲貓貓的遊戲。當孩子的頭伸出領口,即開心的說:「ㄐㄧㄚ!」或是配合他的手在找袖口的動作而一邊唱著: 「手在哪裡? 」 等孩子把手伸出袖口時,再繼續唱著: :「喔~在這裡!在這裡!」 相信嗎? 1歲多的寶寶也會有:「找到了!」的快樂心情喔!
另外,像孩子很喜歡看鏡子,尤其是當爸媽幫他改變一個造型峙,如洗了一個泡泡頭,或者是他開心、生氣的時候,就拿鏡子給他看。而孩子也意外發現鐵門可以反射,因而他會不時走到鐵門邊看自己的各種表情。時下很多爸爸媽媽喜歡用數位相機幫寶買拍照,我的作法是,把剛拍下來的照片或影片在當下重複播放給孩子看,因為重複能讓孩子的體驗更牢固。

了解身體功能,發現「我也會」
孩子一方面認識身體的部位和名稱,一方面也在學習怎麼控制和運用自己的身體。平日在家中,不妨經常放一些旋律優美、節奏輕快的音樂,陪孩子隨著音樂玩「身體遊戲J '如搖搖頭、拍拍手、扭扭屁股,等到孩子走路很穩、或會跑會跳之後,就能做難度較高的轉圈圈、隨著節奏跑跑跳跳!多次練習後,孩子會更了解如何運作身體,也更能控制自己的動作,例如:能夠蹲下來、能彎下身體撿東西。此外,藉用認識身體的相關玩真,如:娃娃或拼園,讓孩子練習指認或進行身體的排列組合,也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這個階段也是學習自理能力的時期,當孩子練習握水杯喝水、用手拿湯匙吃東西等等,每做一項新的學習時,都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做新動作了。
透過實際參與生活中的遊戲、與成人快樂的互動,孩子的學習會更加好玩、有趣!當孩子得以順利的掌握和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逐漸展現獨立的能力,一方面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同時也在過程中發展自己的語言和認知能力,因而成為一個有自信的寶寶喔!

本文摘自2008.10月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投」對我而言,可說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城鎮。我的童年就在這個淳樸可愛的地方度過,國中畢業後一直在外求學、工作至今,許多地方已經和以前大大的不同了。小時候,鄰居家有一個超大的鐵籠子,我問媽媽:「那要做什麼?」,媽媽回答:「或許是狗籠吧!」。某個午後,一個渾身髒兮兮的孩子竟然就在裡面。當時,我不敢靠近,媽媽告訴我:「那孩子好像有問題,家人擔心發生意外,所以才會……。」,我似乎懂!又不懂!。直到我在醫院服務,這才明白當中的辛酸與無奈,豈是旁人所能了解。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身心障礙者的就醫、就學、就養等權益愈來愈受重視,同時也愈來愈肯定早期療育的重要性。越早提供發展遲緩、身心障礙兒童及其家庭各項的支持與服務,相對地減低未來龐大的社會、醫療成本支出。在醫院裡,常看到家長們不辭辛苦帶孩子前來求診,光是掛號、看診、評估及治療課就要花掉半天時間,加上來、回車程等等,如果孩子又因怕生而不願意配合上課,真的會讓人感到萬般無奈。

  其實,對於年齡越小就孩子而言,「家」才是他最熟悉又有安全感的環境,同時也是他每天接觸的到,提供他最直接學習的場所,而父母(或照顧者)則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因此,除了前述交通不便、耗費人力等的特殊考量之外,真的有必要換個方式,由治療師等到家中提供孩子各項能力評估及訓練。

  以語言治療而言,唯有到孩子家裡才能真正觀察孩子的生活環境,評估環境中的人、事、物所能提供給孩子的互動及語言刺激,進而找出有利孩子語言發展的因素及策略,減少環境中阻礙孩子語言發展的不利因素。

  在家中,如果能隨時隨地創造「有需要用語言」的溝通情境,不但讓孩子體會溝通帶來的成就感,更能誘發孩子學習語言的動機,進而提升孩子的語言發展。談到有利語言溝通訓練的情境(王惠宜,2003),包括:(1)興趣引誘:故意在孩子面前吃或玩他喜歡的東西,但是不主動拿給孩子(2)突然中止:正在進行的活動(如:餵食、聽音樂),突然中斷(3)激起好奇心:把東西放在不透明的盒子內,故意做出很好奇的行為(看一看、搖一搖、聽一聽)(4)製造干擾:突然拿走孩子正在把玩的玩具,並停留在他的視線範圍(5)刻意忘記:故意忘記或拿錯的東西給孩子(吃飯時故意忘記給他湯匙)(6)故意裝傻: 故意誤會孩子的意思,或是在互動遊戲中,明知孩子手裡已經沒有東西(車子、糖果)還伸手向他要(7)吊人胃口:請孩子吃東西,一次只給一小塊,或把孩子喜歡的東西放在他看的到但拿不到的地方(高處、透明罐)(8)出乎意料:拿盤子當帽子,分食物時將玩具放在孩子的碗中(9)尋求協助:故意讓孩子去拿他搆不到,搬不動的東西,讓孩子有機會尋求協助(10)改變規律:把他固定擺放的東西移位,鼓勵他去拿(11)創造規律:給孩子相同數量的東西(三顆糖果),每一個都數「1.2.3」,幾次後就只數「1」,讓孩子接下去數(東西拿在半途,等孩子數「2」才給他)(12)搭建橋樑:請孩子幫忙傳話或送東西給第三者(13)創造互動:請孩子幫忙發東西給大家。(14)建立因果:搔癢遊戲(利用特殊聲音產生預期)當孩子發聲或有主動動作時,大人給予反應按壓開關玩具會動或發聲。同時,我們在家中也必須盡量避免不利語言溝通的情境產生,包括:(1)把孩子照顧的太周到:孩子的需要提早被滿足,讓他覺得不需要表達(2)沒有提供選擇機會:忽略孩子的選擇,直接替他做決定(食物、玩具)(3)沒有注意到孩子非口語表達:讓孩子缺乏成功互動經驗(4)大人太在意孩子說話問題(要求太高):讓孩子感受到壓力(5)沒有充分等待孩子反應:致使孩子退縮。

  透過環境中正確的互動提供孩子語言溝通學習機會,是孩子最有效、最自然的語言發展訓練方式。最後,提醒老師及家長「孩子的能力不是父母或是老
師”教”出來的,而是”幫助”其發展出來的。」因此,多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多給予孩子適時的鼓勵可是相當重要的。

   

撰文/語言治療師 曾淑芬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happy03kids/article?mid=9869&sc=1#9890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陳達//前臺安醫小兒復健科主

 

 

集舞蹈每週有一萬庭與我們一同學習、成長在分享的過現,長們對心發最為視,智力、制、表達力、感力及人際......等,是身心發展重要我們特別結家長見的疑惑及困擾,在元中,由小兒健科醫所給予的業說明,協助家教養孩子有方法,希望這些實的身知識,讓您寶的身心發展一路順暢!

 

有些孩子很J '只要事情不順他們的意,要求被人拒絕也好,玩遊戲輸了也好馬上就會哭鬧不休,給周遭的大人好看這樣的場面,不只爸爸媽媽難熬,你那鬧著瞥的孩子心裡又何嘗好受?

其實,孩童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學習向照顧者提出需求外,也終要逐漸學會接受拒絕與挫敗

歲前孩童,正處於發展親子依附關係的重要年齡再加上生理結構急劇生長需要大量的成長資源不論在情感照顧以及物質供給上,建議家長儘可能地滿足孩童的需求,不用擔心會有溺愛或過度依賴的問題產生

但是隨著孩童的能發展以及生長模式變化,兩歲後的孩童逐漸發展較成熟衝動控制能力以及情緒穩定性,進入所謂律時期」孩童開始能接受照顧者的規範與命令,並嘗試從失敗中學習忍受挫折,藉此不斷練習進而發展更進階的影響孩童挫折忍受力最重要的基便是觸覺系統功能的發展從神經行為的角度來說觸覺系統可以略分為種,是原始的觸覺系統( anterolateral tactile system) ,另一個則是較先進觸覺系統(posterior column medial lemniscal tactile system)

原始的觸覺系統是天生的本能,負責與生存密切相關的感覺刺激,例如:過冷會凍過熱燒傷痛則代表外傷、癢則代表中、輕觸則暗示威脅的到臨......始觸覺系統的反應非常原始單調不是攻擊便是逃避(fight or flight)

相反的,先進的觸覺系統是後天學習發展而來的,主要傳遞各種有高度區辨性質的感覺刺激例如 精細觸覺」可分辨特定定點以及動作路徑;震動可以感受到極細微的差異,形體覺(stereognosis) 有如手的眼睛」,'也就是用手感受物體形狀的精細辨別力,更是極致的功能表現先進觸覺系統的反應,如同其多元的區辨能力一般,隨著細微的差異,會有迴然不同的多元反應

的觸覺系出生隨著觸覺刺激頻率及程度的增加,如餵食清潔互動的活動……,會從極為敏感的反應逐漸地減低到適當的程度;相反的,隨著觸覺刺激種類以及形式的多元化,先進的觸覺系統會不斷學習與發展,使其原本的區辨能力愈來愈緻。

隨著彼此功能的消長,在兩歲後,先進的觸覺系統會逐漸成熟而壓過原始的觸覺系統,取代其成為主要的觸覺反應系統,如方能有基礎的衝動抑制能力,孩童也因此能逐漸發展穩定的情緒狀態與良好的挫折忍受度

,在您祭「賞善罰惡」的手段,修正孩子鬧之不妨先由兩方著手孩子利進展到成熟覺發展階段

減低原始衝動藉由原始觸覺系統的減敏感過程來減低孩子原始觸覺系統反應程度與頻率常用的方法包括讓孩童多接觸各種多元觸覺的遊戲(如沙畫玩黏土、捏陶手指等等豐富孩童進食食材種類與方式(藉不同粗細食材與進食動作來做口腔刺激在日常遊戲與活動中自然地施觸覺刺激,例如洗澡時用不同質感玩具,以互動遊戲方式,給予孩觸覺刺激(重點在於兩手封以上、兩膝至踝、以及部為主),或於刷牙時按摩口腔壁與牙齦給予刺激

加強衝動控制能力:藉由促進與加強先進觸覺系統功能,來達到制原始觸覺系統功能的常用的活動包括進行區辨性的觸覺遊戲(如將玩具藏在球池後孩童試用觸摸方式找出按圖形狀找出袋中形狀相同的積木……..模仿遊戲(例如嘗試做出和大人樣的動,或模仿特定動物的動作......)、以及精細操作性遊戲如串珠珠摺紙紙黏土造型......))

外,家長關心與鼓勵,也是提孩童挫折忍受能力不可或缺重要因素相信在家長認真與引導,孩子終能發展良好的心理情緒

 

本文摘錄自 2007年2月 雲門律動生活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終將至...各位媽咪是否為了整理家中小寶貝淘汰的玩具,衣物,甚至書籍,DVD等等而煩惱呢?
其實...我們也是超級煩惱耶~
有鑑於此...
特別跟yuyu媽咪情商...以桃園親子同樂的上課教室為據點,舉辦一個年終義賣跳蚤市場,這樣就可以解決家中多出來的衣物,還可以做善事喔...(部份所得將捐贈到慈善機構)
目前攤位只有25個,每個攤位才150元喔~...請有興趣的媽咪手腳一快一點...趕快去跟YUYU媽咪(Cell Phone: 0919-997227)報名...

**相關資訊如下:
日期:98年1月17日(六),早上10:00 ~ 12:30,風雨無阻
地點:園市中央街40號1樓 + 2樓
場地劃分:分成三個區塊 ,共25個攤位
1. 美食之旅:各種輕食,飲料等,等著您大快朵頤喔!
2. 親子遊戲天地:懷舊童年遊戲,大朋友,小朋友都超愛喔~
3. 跳蚤市場:活動的主軸,新舊物品都有,具獨到眼光的您,千萬別錯過尋寶的機會喔!

更多資訊請詳閱http://www.babyhome.com.tw/calendar/0,o1de,mid1203818,cid129882602.htm

祝各位新年快樂,購物售物愉快喔~

後記:

呵呵!當天可是熱鬧滾滾哩!更多的照片請於公告區點看~

203818_110030823_72524.jpg 203818_110032266_85241.jpg

不錯不錯!果真幫大家找到了清理家中閒置物品的去處~又滿足了購物的欲望,

東西真的是俗夠大碗~媽咪們克制點哦!據版主我的觀察~呵呵!大部份的人都是又搬些東西回去~希望是損益兩平啦!

已經有媽咪在期待下次了.......,給點時間吧~主辦人累壞了還直叫~我都來不及去收好料啦!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高麗芷(臺北市立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顧問、高麗芷感覺統合潛能開發學苑執行長)

 
怕痛是來自觸覺和視覺所造成的感受
一個人是否怕痛,跟內在的觸覺感受與外在視覺造成的心理衝擊都有關係。依感覺統合理論,把感覺區分為近端感覺與遠端感覺。近端感覺是指觸覺、前庭覺和本體運動覺,藉此感覺冷、熱、痛、平衡、眩暈、肌肉繃緊……等,告訴個體身體內發生了什麼事。遠端感覺是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藉此感覺亮、暗、吵雜、軟、硬、香、臭、甜、鹹……等,告訴個體身體外人、事、物的訊息。
七種感覺中,觸覺橫跨近端感覺與遠端感覺,觸覺是胚胎首先發展的感覺,也是整合其它感覺神經系統、平衡各神經系統的要角。結合近端感覺與遠端感覺,即能知己知彼,有利個體適應環境。所以從小培養孩子不怕痛,是長保安康的入門票。

培養孩子不怕痛的5個訣竅
訣竅1.父母以身作則
一家三代到宜蘭去泡溫泉,外婆勇於嚐鮮,樂於體驗被溫泉魚咬腳板的酥癢感覺;平日怕痛的阿公選擇壁上觀,統計多少人跟他同類。溫泉魚的確是不錯的賣點,但圍繞者多過把腳泡在魚池中的人,至於兒童更是只敢在池邊興奮地叫,有的孩子腿伸入水中,試了試又趕緊收回來。睡完午覺加入泡湯陣容的彤彤,在爸媽先後將腳泡入溫泉魚池後,也躍躍欲試,居然頗能享受其中的樂趣。外公在旁盛讚,彤彤的感覺統合發展果真過人。
有的父母本身很怕痛,不經意地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怕痛、驚恐的模樣,不像彤彤的外公那樣冷靜,於是,孩子很自然對該情境產生恐懼感,也全盤將父母的反應吸納為自己的反應模式。
痛感既受個體先天觸覺神經系統敏感度的影響,也是後天學習他人行為模式顯現的反應。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是嚴肅的事,所以父母要先從大男孩、大女孩,蛻變為成熟的父母。像怕痛這種事,在孩子面前如果隨性表現並不適當。
訣竅2.不要過度呵護孩子
傳統父母傾向過度保護孩子,就像學步期的孩子一跌倒,大人就大呼小叫,養成孩子跌倒就哭的習慣。殊不知嬰幼兒的痛感只有大人的1/3,而學步期的孩子個子小,脂肪又厚,其實真的並不怎麼痛。建議父母應接受感覺統合新知識,用正確的態度教養孩子,親子都會覺得輕鬆許多。
訣竅3.藉擁抱對抗疼痛
觸摸、擁抱是維持嬰兒生命極為重要的線索,因為這些良性的觸覺刺激腦分泌生長荷爾蒙與腦內啡。腦內啡,又名快樂荷爾蒙,有助個體對抗疼痛與情緒困擾。當一個人擁抱他人時,自己也感受到相同的回饋,與人更接近,不再孤寂。所以,在嬰兒期父母要多擁抱孩子,進入幼兒期可培養孩子喜愛玩偶,讓他在適應新環境、面對壓力時,能藉擁抱玩偶渡過難關。
訣竅4.用轉移法淡化痛感
媽媽抽空帶2歲9個月的彤彤與3個月大的辰辰去注射流感疫苗。彤彤從小進出診所、醫院,從來不因其他孩子哭鬧而恐懼,神色自若地跟醫師、護士聊天;今天她有個任務,就是弟弟打針時要唱歌給他聽。她果然不負所託,握著弟弟的手,唱著自創詞曲的「辰辰之歌」;弟弟在針刺下的剎那間大哭數聲,隨即注意力回到姊姊的臉上,展現出帶淚的笑容。
加拿大的研究證實,父母告訴孩子打針不痛,其效果不如運用音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能明顯降低打針感覺疼痛的程度;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此效應越強。所以建議父母從小培養孩子對音樂的喜愛,則孩子從打針小事,乃至於人生遇到挫折等大事,都不必靠煙酒、禁藥就能安然、優雅地渡過。
訣竅5.學習深呼吸達到放鬆
4歲的小頤是個害怕新事物、拒絕新體驗的任性孩子,每次都用哭鬧的方式達到目的,但是注射疫苗是不可妥協的事,只好在多人壓制下進行。注射過程中,小頤不僅心理上感受到父母被叛的震驚,還有因大哭肌肉緊繃、血管緊縮、血壓上升,使身體的疼痛感加倍。
對4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指導孩子跟著父母學習緩慢地深呼吸,一方面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調息呼吸這件任務上,另一方面能幫助肌肉放鬆,就有效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

全文請見學前雜誌第48頁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過年前,左鄰右舍都會忙著大掃除、貼春聯、辦年貨、備年菜,隨著這些動作,也會慢慢營造出除舊佈新的年節氣氛。當孩子還很小,爸媽正忙著年前清掃與準備年菜時,多數大人總希望有人可以把孩子帶離現場,擔心孩子愈幫愈忙;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親子一起感受年味的活動將會愈來愈多,而且,只要透過引導和給與孩子機會,孩子其實也能成為得力的過年小幫手呢!

行動1.用打掃,和去年說Bye Bye

準備過新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進行全家大掃除,而年前的大掃除其實蘊含著幾個重要的意義:除了整理家裡的環境迎接新的一年,也藉此除去前一年不好的習慣,給自己一個新年新氣象。很多學齡前的孩子,特別喜歡在爸媽的身邊跟前跟後,像個小大人般模仿爸媽的動作,所以當你邀請孩子當你的「小幫手」時,他們通常會很樂意加入你的「大掃除部隊」。以下有幾個小撇步,將幫助親子打掃任務,進行得更順利。

與孩子擬定打掃時間表
對於平日忙於工作或育兒的爸媽而言,通常至少在過年前兩週,就要開始著手進行打掃,才能在除夕前如期清掃完畢。對於還不太有時間感的幼兒,建議爸媽可以請孩子在月曆上的除夕格子裡貼貼紙或畫記號,然後和孩子數一數,拉出過年的倒數時間表。
化整為零,分區整理
把家裡拆解成幾個活動空間,和孩子一起算一算家裡的區塊,如客廳、廚房、 廁所、爸媽房、小孩房、陽台等,把區塊根據打掃時間填入打掃時間表裡。 當完成一格任務時,請孩子在打掃時間表上打個勾或畫個笑臉表示完成,孩 子將會時時去翻翻打掃月曆,提醒你「該打掃了」。
打掃,從孩子的房間開始
建議第一個打掃區塊,先從孩子的房間或他最經常活動的遊戲區塊做起,孩子的感受性會比較強。當整理完孩子的角落或房間時,你可以問問孩子,看起來和摸起來有什麼不一樣?讓孩子比較和感受整理後的清爽與舒適感。之後,再導引孩子的打掃工作,慢慢擴大到餐廳或客廳等公共空間。
依照孩子的能力分工合作
多數掃除的工作還是須偏勞爸媽,若想增加孩子的參與度和成就感,建議爸媽依照孩子的能力來分配工作。比如:上中班的孩子,可以讓他用平常熟悉的玩具,像沙水玩具的小水桶裝水,練習擰抹布、擦桌子;或用菜瓜布刷洗自己的洗澡玩具和洗手台;或把自己房間裡的玩具歸位。已經讀大班的孩子,你可以請他把書櫃裡的書和玩具進行分類排列整理或回收;也許請孩子幫忙擦拭客廳或餐廳的桌椅、幫忙拿著水管沖洗紗窗,讓爸爸可以方便刷洗;或一起進行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工作。
當孩子努力刷洗、整理,讓環境煥然一新,爸媽請記得隨時給你身邊的小幫 手鼓勵;如果剛開始嘗試而有些小失誤,也不要過於苛責,這樣的經驗不僅 能培養孩子動手打掃的能力,他也將會記得用打掃迎接新年的樂趣。

行動2.春聯DIY,用創意擋年獸
寫春聯、貼春聯,是增加新年氣息的傳統活動之一。對於愛塗塗畫畫的學齡前孩子來說,正是他可一展身手的好時機。你可以到書店買紅紙與毛筆、簽字筆,讓他在裁好的春聯上,盡情的畫、開心地寫。
對於還不太認識字的幼兒,你可讓他們在春聯上隨興畫出他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種圖樣,比如:年年有餘可畫一條魚代替、為迎接牛年到來,也可以請孩子畫隻牛。在DIY春聯的過程中,還可以和孩子玩「他畫你猜」的遊戲,讓寫春聯變成孩子最愛的年節遊戲之一。
如果孩子已就讀中班或大班,你可以讓他嘗試文圖並茂的春聯樣式,如:大吉大利(中間的吉可畫一個桔子取代);也可以先示範寫幾個年節常見的吉祥字,如:吉、春、福、滿,山珍海味……等,再讓孩子照著字形仿寫。
完成春聯後,你可以帶著孩子把「吉」、「春」、「福」這些特別意義的春聯倒貼在孩子的門口擋年獸;但記得「滿」字可要貼在米桶上、「山珍海味」貼在冰箱上頭,可別貼錯地方了。多的春聯還可以送給阿公阿媽當禮物,這樣一來,很容易讓孩子充滿成就感。

行動3.辦年貨、備年菜,感受年味

年前的年貨採買,因為年味濃濃,所以很適合趁著人較少的時段,帶孩子一起去逛逛;而團圓菜的準備時間,其實也是相當適合親子一起動手做的機會。
用感官記憶年味
如果孩子還小,你可以推著娃娃車帶孩子出門逛街、辦年貨。當孩子大一些,帶孩子一起逛年貨大街,讓孩子聽著熱鬧的年節音樂,看著各色年貨,對於過年的感受也會比較深刻。
準備年貨採購清單
當你帶著孩子上市場辦年貨時,建議列張年貨清單,在選購的過程中,請小幫手一一檢查買齊了沒。購買時也可以和孩子討論這些年節應景的蔬果,和有趣的吉祥話,像是:蘋果象徵「平平安安」、桔子表示「大吉大利」、鳳梨代表「好運旺旺來」、白蘿蔔指的是「好彩頭」、魚則意味著「年年有餘」。
幫忙選購、裝盤和佈置
上街辦年貨時,孩子可以幫忙你選糖果、提水果;回家後,他可以幫忙把花 生、瓜子、糖果分類裝進分隔的糖果盒中;還可以把不同的水果裝盤,幫 忙在金桔樹、金錢樹上掛上可以的應景小裝飾,就像在佈置聖誕樹一般。
讓孩子變身成為「小廚師」
可根據孩子的能力,邀請孩子一起準備年菜食材,比如:摘摘芹菜葉、把長豆折成等長的段落;或讓孩子學著搓一搓過年愛吃的紅白甜湯圓、或包幾顆圓滾滾的金元寶,這些活動都可以增加孩子的小肌肉發展和手眼協調能力。
為團圓桌準備碗筷
吃團圓飯前,還可以讓孩子幫忙數一數,今天總共有幾個家人一起吃團圓飯,請他協助擺上碗筷,讓孩子比較平日吃晚餐和吃團圓飯的不同。


年節的氣氛在孩子的心中是慢慢累積的,不管除舊佈新大掃除、採買瓜果辦年貨、貼上春聯擋年獸,這些有趣的年節特別活動對孩子來說都是種特別的生活體驗,相信只要每年多累積一點點,孩子對於年節的感受性與參與度,也會隨之越來越豐富。

(本文摘自2009.1月號《學前教育》,文/陳澤佩、陳幸伶)

相關活動:添年味,共玩5點子
延伸閱讀:過新年,玩點新花樣!~創意新年親子遊戲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摘自《見人見智-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洪蘭】
一位朋友的孩子因恐懼上學而常逃學,後因自殺在醫院中才被診斷出來為失讀症(dyslexia)。她一夜之間老了十年,看到我,抱著我痛哭,她說她哭的不是這個病,而是她冤枉了孩子這麼多年。她一直以為孩子是懶、不長進、是廢物,不知道原來是病。我聽了很感慨。也曾有個校長在退休後,才知道什麼是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他一直以為是孩子壞,上課故意出聲音、罵髒話、做怪動作,不知道原來是基因的關係。他很後悔打了孩子二十年,但人生不能逆轉,後悔已莫及了。
大腦跟學習有很大的關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最近花了九千萬美金設了四個國家型腦與學習中心,用磁振造影(MRI)來探討有效的學習方式,尤其用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來看大腦連結的情形。智慧的定義現已變為神經連結的密度和方式,效率(efficiency)是知道該怎麼做(doing things right),效果(effectiveness)是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doing the right things)。前者是有能力,不浪費時間與精力去達成目的,是神經連結的方式;後者是有知識,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迅速產生預期效果,是神經連接的密度。學習要事半功倍,必須知道大腦的運作。
大人的態度對孩子有決定性的影響
近年來最大的突破是知道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是個交互作用,基因決定某個行為的出現,而這個行為回過頭來改變大腦神經迴路的連接。從腦造影圖片中看到,即使是同卵雙胞胎,基因相同,大腦結構相同,他們在做同一件事時,大腦活化的神經迴路也不同,因為他們後天的經驗不同。後天經驗正是我們教育可以著力的地方,我們的態度對孩子有決定性的影響。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因為我們的無知,黯淡的過了一生。
醫學在一八八五年就知道有妥瑞氏症(即所謂罵髒話的候爵夫人),失讀症則跟我們的染色體二、三、六、十五、十八有關,許多名人也有閱讀障礙,如邱吉爾、洛克斐勒、愛迪生、愛因斯坦、湯姆克魯斯,但都不因此而減少他們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其實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失讀症的記載。南朝宋孝武帝時令群臣賦詩,沈慶之不會寫字(史書說他「每恨手不知書,眼不識字」),只好跟皇上說:「臣不知書,請口授師伯。」皇帝便命顏師伯執筆,慶之口授說:「微生遇多幸,得逢時運昌,朽老筋力盡,徒步還南關,辭榮此聖世,何愧張子房。」不會讀、不會寫,一樣可以作詩,因為心智的啟發不是只有視覺,其他管道也都可以。他敢自比作張良,可見自視極高,沒有因自己不能讀寫而覺得低人一等,我們現在反而不及古人,不會讀書,便連人都不是了。
現在流行的四不一沒有,是:老師不會教,學生不快樂,家長不放心,政府不負責,畢業沒頭路。政府什麼時候能放下權力鬥爭,正眼看一下世界教育的趨勢呢?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的孩子難教」,似乎已成為父母及老師的難題。事實上,教育工作是一份十分「費心」的工作,需要良心、耐心、愛心、決心、恆心,最怕灰心、傷心、死心。雖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但老師在面對錯綜複雜的教育難題時,常會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當父母及老師的教育權威一再受到挑戰,教育愛不知從何發揮,親子或師生兩代之間,常呈現緊張及僵持的狀態。慨歎「父母難為」、「老師難為」之際,與其繼續傷腦筋及煩心,坐等別人的援助,不如「自己的孩子(學生)自己來救」。那麼首先就要面對問題、釐清問題,再從各種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決定一些可行的方法,再試一下。我們應體認「先讓自己成為好父母及好老師,才能夠教出好孩子及好學生」。

 

  想打開孩子的心扉,使其接受師長的教誨,不是說:「孩子!你給我聽著。」而應該說:「孩子!我正在聽,你慢慢說。」事實上,「聽」比說重要,而且聽比說困難。了解孩子必須從「聽」開始,而且必須安靜的聽,不批評的聽。從「傾聽」當中,來了解孩子言行的動機及觀念,洞察孩子「話中有話」的真正心聲。老師及父母若未能用心聆聽,便不易打開孩子封閉的心靈;任憑我們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任何的反應。除非父母和老師能夠用心、耐心的聆聽,否則師長教的愈多,孩子只會愈背道而馳。

 

正確的聆聽態度及技巧:

  1. 心無旁騖的聆聽,千萬不可一心數用,急於把問題了結。

  2. 衷心的接納孩子的感受,莫表現出不以為然的神態。

  3. 信賴孩子的能力,切莫「反客為主」,強迫孩子接受師長的建議。

  4. 尊重孩子的隱私,莫將所聽到的,隨便透露給其他孩子或老師知道。

  5. 表達出成人的關懷及樂於協助的態度及意願。

  6. 點頭、微笑,表示自己的了解及接納。。

  7. 保持沉默,表示正在注意聽,非必要不打斷對方。

  8. 以開放性、無固定的答案的問題,鼓勵對方更努力的探討事實。

  9. 引導孩子探討問題的核心,鼓勵他提出解決的辦法。

  10. 儘可能不提供「成人的協助」,激發孩子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的確!只要真誠、投入的注意聽,孩子們即能從中找到答案,太多的建議反而容易混淆及困惑。許多老師及父母在聽孩子說話時,常沒耐心、不投入,急於提出成人的見解及忠告;如此一來,不但剝奪了孩子思考及磨鍊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而且成人的辦法可能與孩子的狀況脫節,而流於空談。於是孩子只好遠離成人,轉向較能了解自己的同儕團體,師長就無從發揮影響力了。專家指出青少年情緒困擾時向誰傾訴,發現青少年多半向同學、手足傾訴,很少找父母及老師,因為青少年認為「師長不了解我們。」換句話說就是師長「不肯用心聽我說。」

 

  當師長一味依自己的感受及需要,催逼孩子再用功些、要表現傑出,而孩子已盡力仍做不到時,孩子會理性的向成人解釋?這是委屈的承受重壓?或乾脆反抗?所以,為人父母者、為師長與其奢求孩子「理性」,不如先做到「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孩子感受到成人的尊重及接納,才願意以我們為傾訴及解惑的對象。

 

黃玉芬 老師

From: http://www.cshes.tcc.edu.tw/fd/fd-mon/showart.asp?id=119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眼又過了一年,年尾尤其寒冷,很多爸媽因為景氣不好而失業,卻仍需堅忍的為孩子撐起保護傘。當爸媽咬緊牙關度寒冬的同時,孩子懂得體會爸媽的辛苦嗎?

以前,窮人家的孩子可能比較懂得惜福感恩,但現在可不一定。關鍵在於爸媽的觀念。爸媽認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或者覺得自己做還比較好比較快,甚至認為孩子「只要給我把書念好」,於是養成了大人忙生計、做家事,小孩看電 視、打電動、為爸媽讀書;當小孩越來越閒散而缺乏責任感時,就容易成為不懂真心付出,只顧自己、做表面工夫、目無尊長的孩子了。面對週遭,如果對萬物沒有任何感動,這樣的孩子不但無法欣賞別人的付出,自己也不懂得付出。

爸媽如果擔心孩子的心靈變得冷漠孤寂,怕他未來的人生難以美好。那該怎麼辦才好?

從小事情播種,抓緊日常體驗
社會環境的改變,讓孩子漸漸失去了珍貴的學習機會。所以爸媽別放過日常生活裡可以讓孩子體驗的機會。以做家事為例,強調的是「參與」,不要只顧著理財教育,讓做家事和換取零用錢劃上等號。孩子從小開始學習收拾碗筷 、倒垃圾,長大則換燈泡、修東西,這些都是自己可以動手做的事,也是表現對家的關心、照顧家庭的具體實踐感恩行動。讓心變柔軟,孩子就更堅強,進行感恩教育,可依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性來引導。

 ▓ 學什麼?
1. 學會關愛分享:愛護玩具、動植物;分享玩具、食物和自己的快樂 ;能關心身邊的人,進而關心周遭的世界。
2.掌握生活禮儀:有禮貌地說話、學會做客禮節;能尊敬長輩、打招 呼;會感謝別人的幫忙。
3.培養責任感、獨立和自理能力:有紀律、能獨立解決問題;能體會長輩的辛勞、珍惜別人為我們所做的勞動與付出。

▓ 怎麼引導?
學齡前的孩子:
從小的生活紀律和生活的鍛鍊很重要,baby階段就能跟著家中的儀式學習,從具體的動作、言語去感受;2歲掌握喜歡當小幫手的年紀,在舉手之勞中,讓孩子學到責任,不會對別人的付出與服務感到理所當然。例如:把衣服分類,自己收拾碗筷。
2、3歲開始能學習關心別人的喜好。孩子吃東西的時候,提醒孩子「爸爸也很喜歡喔!」或是炒菜時,不要只顧著準備孩子喜歡吃的菜餚,即使孩子不愛吃,也讓他知道,這是爺爺喜歡吃的。」好吃的東西,孩子埋頭吃完了,別 跟他說:「不要讓姊姊知道。」而是「姊姊也很喜歡耶」,問問他怎麼辦。
中班以後的社會能力發展達到能瞭解別人的意圖,動機,例如:積木弄垮,知道對方是故意或不小心,雖然會哭和生氣,但學習接受別人的道歉,而道歉的人也學習體貼對方的感受。此外,中班的孩子也能學習看事情背後的原因與心意,看到對方的好。例如:阿媽來家裡玩,要挪出一個房間給阿媽住;如果孩子抱怨阿媽來我們就要擠在一起 ,這時就該引導孩子:「阿媽太想你,所以就來看你囉!」
上小學的孩子:
進入學校以後,孩子已經發展到具體運思期,能夠體認自己做什麼事,會產生什麼後果。例如:當上學爬不起來, 或拖拖拉拉,爸爸送孩子上學要冒著飛車和自己遲到的危險。這時要讓孩子知道,上學是他自己的責任,應該要感激爸爸帶他,而不是理所當然享受一切。孩子學會感恩現在擁有的東西,才不會老覺得欠缺,不能滿足。
「感恩」這兩個字,比「謝謝」來得更深入,在牛津字典上,它的含意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回饋他人。是一份施與受的互動關係。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無動於衷的人,天地之大,值得感恩的人與事,數說不盡, 感恩不只是表面上的禮貌,學會把謝謝掛在嘴上而已。如何打心底體會及欣賞別人所做的事、一個舉動、一個善念 ,表達內心的真誠,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養分。
(本文摘自2008.01月《學前教育》雜誌,文/黃美湄)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23 桃園親子同樂XMAS PARTY圓滿閉幕囉!期待再相會囉!

DSC_5588.jpg DSC_5607.jpg

更多的照片可以從公告區直接點看!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