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發展&教養分享 (48)

文/Bubu 
  大四的女兒從賓大回來過寒假。有一天,我廚房的夥伴有事休假,女兒就受我請託,來當臨時的「大廚師」。雖然在她十八歲之前,我常常與她在家裡的廚房工作,但她去美東讀書以後,我們很少有機會一起下廚。 
 
  那天,我們母女從早上九點進廚房,一起工作到晚餐結束。在準備的過程中,我跟她分享許多心得。比如,萬一不小心拿起過燙的物品時,無論如何都要忍得住燙,並儘快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千萬不要因為驚慌而立刻鬆手;當東西掉落時,可能因為四處噴濺的湯汁而造成更大的傷害。有些叮嚀,或許在我陪伴她的十八年間,她已經陸續聽過了,但是當她在母親工作的現場重聽教誨時,想必有不同的感觸;因為我看到她連續寫了幾篇心得,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中。 
 
  那天,我們在快節奏的工作中配合得非常愉快。因為供餐必須非常專注,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是完全沉浸在無聲的配合裡。下班前,我忍不住對她說:「從你的身上,媽媽真的可以確認,能幹是可以轉移的經驗。」我指的是,她已經很久不曾在這種場所工作,但只要稍作解說與適應,就做得非常好。我相信這與她在其他工作中的表現是很接近的。 
 
  整合能力、調適環境的經驗,在不同的工作中都可以彼此借用;而這種想法,在孩童時期建立最有用。我們常常會用「講頭知尾」來稱讚一個人的聰明,這種觀全局的能力,在每一種工作場域中都重要。一個人常常因為有這樣的視野,而能提出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於是他們更容易成為足以擔負重任的人。只要是領袖人物,這種格局觀都是必備的條件。 
 
  孩子小的時候,無論烹飪或家事,我都不喜歡只交代「局部」的工作給她們。比如,與其讓她們只單純擦地或洗碗,我更喜歡把整個衣櫃或工作檯面交給她們整理。我會在一旁當助手,一邊教導她們辨認物歸原處、整合安排的收整工作。因為那是更廣義的組織力訓練。 
 
  我也在家事的教導中,指導孩子克服對骯髒的恐懼。比如,她們從小洗廁所的時候,我不只教刷馬桶、洗面盆這些事,我要她們戴起手套(如果害怕,就戴兩層),把浴室的器物都搬出來,徹徹底底用水刷洗整間浴室,例如馬桶、面盆如何刷,下水孔如何清理,淋浴間的玻璃要用什麼清潔劑,牆面、地板怎麼沖乾淨等,總之,不只是帶孩子動手去學一種清潔方法,我還要幫助她們體會在清理一個完整空間時,該從何處下手、如何結束的整體工作概念。 
 
  在成人的社會中,不勤奮當然是工作進步的阻力之一,但沒有組織力的人,也常成為團體的困擾。所以,自小就從家務的實作中,自然而然的為孩子奠下完整組織力的基礎,養成他們做事有計畫的習慣,一定能幫助孩子長大以後,成為更受歡迎的能幹工作者。
 
 

                         出處:國語日報家庭版http://www.mdnkids.com/family_edition/detail.asp?sn=370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林欣慧(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課程與教學系助理教授)】

3~4歲的幼兒,已開始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逐漸對周遭的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他會特別喜歡跟年紀相近的孩子一起玩。他選擇的朋友,通常就在他的身邊。例如是坐在他的旁邊,或是正好今天跟他一起搭積木的那個人。

等到了幼稚園大班的年紀,孩子開始懂得朋友之間特殊的情誼,他們就可以一起玩遊戲、分享共同的嗜好。這時,結交新朋友的速度減緩,對象也較有選擇性,友誼的品質變得較深厚。

朋友是玩伴,更是學習對象

同儕關係對兒童整體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朋友不僅是玩伴,同時也幫助孩子滿足其他的需求。透過與朋友交往的過程,孩子學會一些待人處事的態度及方法。例如怎樣加入新團體、結交新朋友、參與團體、與人共事,及如何面對競爭與衝突。

雖然孩子也可以從與父母、老師,或其他的大人的互動中,學得一些經驗。但是成人與兒童的關係,通常是上對下的方式,成人具有較多的權威,孩子多半是服從和聽令行事。但是,孩子與同儕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係,能提供更多的機會練習協調及自主。

擁有好朋友,生活更快樂

大多數的孩子,都有一兩個,甚至幾個好朋友。友誼滋潤了孩子的生活,使他們感到快樂。不過,根據美國一些兒童友誼研究的結果顯示,大約有一成的孩子卻沒有朋友。這些孩子有的是因為極度的害羞,不擅與人互動,在無形中被同儕忽略了。更有一些孩子被班上的同學列為「拒絕往來戶」。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結交朋友呢?

參與團體活動是交朋友的好方法

結交新朋友,最好的方式是從參與團體活動開始。例如一群人一起打球、玩遊戲。從正向的互動開始,化解因陌生所產生的尷尬,讓彼此有機會認識對方。正常的孩子了解建立友誼需要時間,他們有信心,願意等待並且配合對方的步調,逐漸成為好朋友。

想讓孩子有機會跟別人相處,可讓孩子邀小朋友到家裡來玩,儘可能讓孩子有真正的互動。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堆積木、扮家家酒。儘量避免讓孩子玩電玩、或網路遊戲,因為這些遊戲,往往讓孩子沈溺於反射動作,及過度在乎輸贏,孩子之間反而沒有真正的互動。

培養孩子具備好人緣的特質

此外,人緣好、受歡迎的孩子,通常具有較多正向的人格特質,例如:懂得關照別人、尊重別人的看法、接納不同的意見、支持他人決定、不惡意批評、能夠跟別人合作、誠實、忠誠、負責、及幽默。他不一定要具備上列每一項的特質,但是多具備幾項這樣的特質,會讓孩子更容易結交朋友。

父母如果想知道自己孩子與同儕的關係,平時應多和孩子聊天。也可以多觀察孩子與他人互動的情形,利用機會教育,加以輔導,指出孩子正向且被人喜愛行為,如果發現負面的行為時,也應和孩子討論。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劉伊蕙

媽帶著5歲的騏到表哥家拜訪,小表哥獻寶似的最新孔明棋遊戲起玩起初騏興致勃勃,和表哥又笑又跳,沒料到,輸過幾後,色愈來愈難看,問始唇緊閉、眼泛淚光整個玩具推倒,負氣地說:「遊戲不好玩我不要玩了啦!

45開始孩子漸漸理解喜愛遊戲活中也有愈來愈競爭的機會無論是子之間的一般小遊戲或是團體比賽對輸贏的時候爭的很奇妙當獲得勝利時是興奮無失敗不但心情低甚至連原本對遊戲也都不許從爸媽的角度不過是常的小遊戲、小比自己根本要求孩子什麼子會麼介?

玩遊戲輸了時,孩子在想什麼?

子為這樣?難道他們不知道遊戲輸並不臉、胡鬧會讓人目嗎?其實的反應很直接,他們得失沒有得太對人際互深的理解只是輸了較於不處於與較或競環境的成子因為經驗有限對挫折時調適與處理的成熟不足容易爸媽面種狀況了想盡快解決窘接指孩子的不經因為失敗而心低落的孩子、難堪,甚至產生行為

孩子為什麼這麼在乎輸贏?

受挫折的感覺當然不好,但爸媽總會問「有那麼嚴重嗎?」,孩子自己或許除了「不高興」之外說不來;其實隱含了的心理因素包括

l         贏意義的理解太過化:容易單純的以結來評內心覺得贏了較棒的」「輸了就表示我不好

l         好勝心:我就是很啊!贏的較好

l         希望被讚賞及重視: 果我贏了媽媽會說我好棒我贏的話,別人都會覺得我是最好

l         無法抑的失落感:心裡好難過、好不

l         對自己感到失望:定很才會輸了,我糟糕的小

l         覺得沒面子:我輸了面前好

面對挫敗,孩子表現各不同

即使年齡相仿,每個孩子面對失敗情境的表現是不同有些孩子會烈,招架;有些孩表情失望卻能沈默接受;甚至有些孩笑就沒7 。這除了是質不同以外,孩子的挫力有關。

挫折忍力是遭遇挫折情境能夠承受壓力和打擊而堅持下去的種內能力會讓孩子產生挫折不光只是遊戲競賽時的失敗另外像爸媽或老罵、覺得己表現不如兄弟姊妹或同或是被同儕排斥,都可能是孩子覺得挫敗的來源

如何讓孩子學會「輸得起」 ?

人不可能一輩子是贏家,遊戲輸了是小事,孩子的未來會面對更多更大的挫折與挑戰學會「輸起」,學會如何去嬴更重要起,就是有能力調適自己的心情及想法坦然面對不太愉快逆境而且能夠有重新來過勇氣應該要麼做呢?

n         接納孩子的情緒,體會孩子的感受

孩子輸了已經夠難受了,雖然表達的方式不恰當,但爸媽應著用理心去安孩子爸媽知自己是無理取鬧自己其也很懊惱只是控情緒果孩子有足夠表達建議爸媽可導孩子說自己感覺然後予適當的疏

n         讓孩子明白「享受過程」比「贏得勝利」更重要

孩子會在意有部份原因是在爸媽的態度或許爸媽自認並沒有要求孩子果對孩子輸和贏時態度沒有讓孩子產生錯誤的連結歸因;例如孩子贏時力稱讚輸時卻未給予正面的甚至表出可惜的樣,就可能給孩子一種無形壓力爸媽應強調的孩子在過程中是否積極力、是有進步是否享受其中的樂趣,而加以讚揚

n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進步,並面對下一次的挑戰

本來就是有輸有贏有時你贏有時我贏樣的才有意思爸媽可以人勝利時並不是表示己很自己還有同時也別忘了提醒孩子看看自己不是更進步

n         教導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示範自己的態度

當孩子遭遇挫敗時孩子對敗作正向的歸因與思考,讓孩子夠對失敗結果加以釋懷並且能保持自信心爸媽更要鼓勵孩不要逃避曾失敗的項目還要更努力

爸媽自己遇到問題時所展現的態度也是教導孩子,讓孩子看到爸媽遭遇挫敗時如何面對及解決困難例如燒焦了氣急敗壞不妨與孩子分享:「好可情喔!令天吃不到這道菜不過關係媽咪已知道祕訣哪裡了,下次定可以做得很好吃

時常面對輸贏,就愈來愈能保持平常心

好的角度來看孩子在乎輸贏好勝心強其實是種激勵自己的動力但是除了有要贏」的極心態也同時要有起」的胸爸媽遊戲時,不需要刻孩子免讓少失敗孩子成無法接失敗的心;讓孩子體會有贏本來就是常麼大不能從帶領孩子樂觀、從容待成功與失敗孩子將能有不、奮前的人態度去面對未來的挑

 

摘自2009.3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羅筠】

了解發展歷程掌握教養方式

由於情緒發展的範圍既廣泛又複雜,不像大小動作發展、語言發展等有較為明確的發展里程碑可參考,因此,更需要父母用心帶養,不只給予孩子生理上的滿足,心理上的關照也不容輕忽,從建立孩子安全的依附關係開始,讓他逐步發展自行安撫的方式,進而發展出獨立性格。

若能事先了解孩子的發展歷程,就知道他的黏人是來自分離焦慮、他的固執源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正值高峰期,這些行為都是正常發展的必經過程,也是值得「欣賞」的階段,而且若能順利度過這一關,才會蓄積足夠的能量在下一階段的發展中揮灑。如果父母在此時以過度嚴格的態度管教,讓他乾脆「什麼都不要」,將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反之,過於順著孩子的意思,他將學不會人際互動的規則,在過與不及間,對孩子都有莫大的不良影響!

個案一 分離焦慮循序漸進調適

蓁兒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娃,在大家庭中備受呵護,個性開朗的她總是喜歡對著人笑。只是在滿10個月大時,原本誰抱都好的蓁兒彷彿變了個人似的,只給媽媽抱,而不太與其他親人互動;正巧又碰上媽媽決定重返職場,於是把蓁兒託給家人照顧。因此,每個早上當媽媽要出門時,蓁兒就哭到聲嘶力竭,讓媽媽非常不忍,又折回來陪一下蓁兒,不過,在媽媽又要離去之際,蓁兒哭得更是傷心不已…媽媽下班回家,只見蓁兒更是黏著媽媽,晚上入睡後,媽媽也能感到蓁兒睡得並不安穩。

一個月過後,媽媽早上出門不再因不捨女兒哭而折返,她對蓁兒說,「媽媽要上班,下班後再陪你」。上班時,會抽空打電話回家問蓁兒的情況,得知離開後的狀況,知道臻兒的哭泣時間愈來愈短,到滿一歲時,蓁兒已能在媽媽早上出門時,揮手說「再見」。

蓁兒在10個月大時,剛好同時遇到兩件事,即處在分離焦慮期時又碰上媽媽要外出上班,使蓁兒的分離焦慮感更加強烈。對媽媽來說,她必須清楚這是個成長必經過程,而非讓自己為孩子的哭泣感到有罪惡感,早上出門時應堅定的離去,最好不要返回試圖安慰哭泣中的孩子,然後再離去,這舉動會讓孩子有錯誤的期待而使得情緒反應更為強烈;至於照顧的家人則不宜在孩子哭泣時,說一些如「都是媽媽把孩子慣壞了」,「那就要媽媽不上班」等話語,而是利用平常喜歡的食物或玩具協助孩子轉移注意力,或是帶著去公園走走,轉換空間也改變心情,慢慢地,孩子的哭泣時間會愈來愈短。 「分離焦慮」是發展中的必要現象,特別是在約八、九個月大時,孩子已經與特定對象建立依附關係時,分離焦慮的表現更是明顯,如果在此時,孩子必須面臨轉換保母、媽媽要重回工作崗位的話,建議在媽媽要上班前或要送保母家(或其他托育機構)的一段時間,逐步開始與孩子有短暫的分離時間,從短到長,讓孩子慢慢習慣「媽媽離開,但會再回來」的情況。

平日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陪著他面對分離焦慮,讓他從只「黏」著主要照顧者,順利進展到能與其他人建立好的關係,才能為日後各項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個案二 固執己見需要一致態度

博翰從小就很有個性,是父母眼中很「廬」的小孩,到兩歲時,更是固執不已,對於吃飯、穿衣,都有自己的意見,稍不合意,就放聲大哭,而且一哭就要很久才會停。平日爸媽上班,由祖父母照顧博翰,因不忍小孫子哭,也捨不得打罵,所以,儘可能順著孫子的意思;父母下班回家時間晚,接手照顧博翰,礙於時間已晚,避免兒子哭鬧吵到其他鄰居,也只能讓他「要怎樣就怎樣」。時間一久,祖父母與父母難免互有埋怨,祖父母覺得博翰爸媽沒教好,孩子才會這麼任性;父母則認為都是祖父母太寵了,使得博翰不像話,雙方各有心結,卻沒人想過博翰為什麼會這樣。

有些孩子的天生氣質屬於堅持度較高的一群,隨著年紀增長,約到一歲半至兩歲之間,更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高峰期。加上一歲多的小孩,肢體動作發展愈來愈成熟,充滿主動向外探索的能量,有能力做一些想要做的事,證明「我可以做到」,展現自己的獨立。只是判斷力還不佳的孩子,往往受到環境的限制,而被父母約束「你不可以…」,受打壓的孩子很容易因此為反對而反對,成了父母眼中的「麻煩人物」。

這時,不論是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由於忍受的範圍不同,必須以「一致」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固執,而不是因人而異,有的「隨他去」,有的「修理他」,最好是讓孩子知道成人的「底限在哪裡」,才不會讓他無所適從,或懂得討好對他有利的一方。

然而,要提醒父母,標準可稍具彈性,在合理範圍內仍讓孩子保有自主權,或是透過親子「談條件」,互相妥協。如孩子想先喝養樂多再吃飯,父母卻希望孩子先吃飯再喝養樂多,這時,不妨溝通一下,先喝一半養樂多,等吃完飯再把剩下的喝完,這樣,親子的需求都得到滿足。父母適時提供兩、三個選項讓孩子有選擇的機會,父母不僅保有主控權,也讓孩子擁有自主權,親子就不易為了各自堅持己見而雙輸。也許有的父母會說,出門在外,孩子一哭鬧根本無法溝通,這時就要父母使出法寶了,出門前要事先備好「新鮮的玩意兒」,讓孩子容易轉換注意力而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

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各不相同,唯有父母用心觀察、感受,並以正確態度找出最適合的應對方式。孩子有了來自父母源源不斷地情感支持力量,讓他在充滿安全感的狀態下,能主動探索環境且養成獨立人格,才能為情緒及其他各項發展扎下良好根基。                 

資料來源:《bobo小天才雜誌》2009年4月號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孟瑛如(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

    大約有百分之六的國中小學生有嚴重的數學學習障礙。儘管數學障礙的症狀,可能早在幼稚園或一年級就已出現(例如:數字觀念的混淆及不能正確數數),數學缺陷卻很少在一年級期末前被診斷出來,因為多數學校教育在這之前很少有完整的數學教學,一般要到二或三年級,症狀才會比較明顯。特別是當數學障礙者伴隨高智商出現時,兒童在低年級時可能可以表現得在水準之內或接近水準,直到五年級以後,數學障礙才會顯現,而且學習困難情形會隨著年級而遞增。 
  一般數學障礙補救教學,多數是不斷教學生解題方法。事實上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頒布的DSM-IV診斷系統中明白指出,數學學習障礙兒童可大致分為四類,即語文、知覺、注意力及數學能力缺陷。如果能清楚明白問題所在,針對其問題類型作教學,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茲分述如下: 
  

   (1)語文能力缺陷:導致兒童在了解或表達數學常用詞彙、關鍵字及概念方面有困難,可能須替他做數學相 
     關常用詞彙、關鍵字及概念方面的整理。舉例如下: 
     ●加法相關字:多、長、重、久、共等。 
     ●減法相關字:少、短、輕、快、差等。 
     ●乘法相關字:倍數、幾倍、面積等。 
     ●除法相關字:分給、剩、相當於等。 
 

  (2)知覺能力缺陷:兒童在辨識或閱讀數字與數學符號、分類能力上有困難,可以用結合生活背景 
    的口訣來教導。例如:孩子總是弄不懂何以「正正得正、正負得負、負正得負、負負得正」的 
    概念,老師可以舉例如下: 
  如果「好人」或「好事」用正表示,「壞人」或「壞事」就要用負表示。因此: 
  ●好人有好報,是好事。→正正得正 
  ●好人有壞報,是壞事。→正負得負 
  ●壞人有好報,是壞事。→負正得負 
  ●壞人有壞報,是好事。→負負得正 
(3)注意力缺陷:會使兒童在正確抄寫數字或數學符號,以及檢視運算細節時有困難。須特別教他數

  學檢查步驟外,還需要做錯誤形態分析。因孩子常會在聽課過程中,注意力時而集中,時而不集 
  中,以致將數學概念誤解或混用,教師如果分析不出他的錯誤形態,最好請他自己講解思路歷程, 
  才能針對誤解概念作教學。 
  
 

    範例一:孩子連續數次算出3+3=8時,不要再直接打×,應詢問他是如何算出3+3=8;得到

            的回答可能會是:兩個3合起來等於8。所以可分析出:他是用圖形概念在算,如此也   
            才能明白何以他會如此作答1-1=H。 
    範例二: 
     
    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  以上四個題目,孩子的1、2、4題答案是對的,第3題的答案是錯的,似乎是遇到0時會有問題,但如果是0以10的方式呈現時又不會有問題,所以請孩子解釋後,才能明白他誤解:「0就是什麼都沒有」,所以第三題個位數6-9雖數目不夠,但向隔壁十位數借位時因是0,屬於什麼都沒有,他只好越過十位數0,向百位數4借1,湊成16-9=7,然後十位數因為是什麼都沒有,所以等於0,百位數因4被借1只剩3,所以3-2=1。 
     
      第四題能算對,則因他很明確知道510數字的0,是1、2、3……10的10,所以這個孩子在分析完錯誤型態後,可能需重新再界定:(1)0的概念;(2)減法借位時只能向旁邊一位借,不能向旁邊的旁邊借;(3)位值的概念。 
      

(4)數學能力缺陷:使兒童在依循計算步驟或推理方面有困難:通常在數學學習時會呈現焦慮感, 
  最好能以圖解及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 
  

  範例:23×46=?對乘法學習有問題的孩子,如果教師僅用連加法來教,當23要被連加46次時,  
       在考試時,孩子根本不可能解出答案。針對無法用傳統算法學數學乘法的孩子,可以圖表 
       方式教導: 
 
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  2×4=8,先將8填入,十位數處放0,依序完成後,以斜線所畫為加總單位,所以個位數為8,十位數為2+1+2=5,百及千位數為1+8+1=10;答案是1058。 
 
 

分析障礙類型 實施個別步驟教學 
  要如何分辨孩子的問題是屬於哪一種類型?除了將孩子經由學校輔導室送縣市政府鑑輔會做鑑定,以綜合研判他的障礙類別及亞型外,其實在日常教學中,可以依據孩子作應用題時的錯誤做分析。 
  通常孩子應用題解錯,老師或家長可能會急著用以下的第七個步驟,也就是示範整個解題步驟。建議先示範以下的前六個步驟,也許可以較容易知道孩子的問題所在,再適度搭配前面所建議的教學法,會使孩子在學習上較有成就感。示範如下: 
  

  1簡單消極的回饋:給予孩子自我校正的機會。(提示:請仔細再看一次題目) 
  ●仔細再看一次題目後立即能指出錯誤,可能屬於衝動思考,所以需做前述注意力部分的補救 
      教學。 
  ●仔細再看一次題目後,仍然茫無所覺,可能是在語文識字部分有問題,以致影響數學學習。 
      可以接著再問以下第二個步驟。 
 

 2問題轉譯的提示:提醒孩子注意能促進解題的已知訊息,和所要回答的問題為何。(提示:題 
    目告訴我們什麼?) 
  ●提醒後仍然不會者,可能是較偏語文型、知覺或是數學能力缺陷,導致學習困難的孩子。 
 

  3工作記憶的提示:加強題目中的關鍵詞,減輕他工作記憶的負擔。(提示:題目在問什麼) 
  ●不知題目在問什麼者,有可能須開始做數學教學,但請以4~6三個步驟,遵循具體↓半具 
      體↓抽象呈現原則,並以圖解及操作方式,採最少協助原則,也就是每一步驟結束,都需記 
      得問孩子:「你知道下一步可以怎麼做嗎?」如果孩子說:「會!」就將練習機會讓給他。 
 

  4提示解題的重要關鍵:引導孩子注意可以幫助解題的關鍵敘述。(提示:只有買一包糖果比較 
   多錢,還是買一包糖果和巧克力需要比較多錢?) 
 

  5提供策略知識:例如配合圖示。(提示:你可以用畫圈圈的方法算算看) 
 

  6協助執行策略知識:引導正確的利用解題策略。(提示:一個圓圈一塊錢,糖果一包五塊錢, 
   要畫幾個圓圈圈?) 
 

  7示範整個解題步驟:教導孩子一步步的解題。 
 

                                  出處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701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個在明星高中教書的朋友,有點好笑又無奈地告訴我,她那讀國一的孩子在公民科考試時,有一題詢問人生價值觀的題目答錯了,她的孩子對她說:「雖然我知道還有別的答案好像也對,但是你不是經常告訴我『好好用功讀書,才能找到好工作,能能賺大錢』嗎?」

  到底有多少平日跟孩子耳提面命的話,考試的時候,卻是不一樣的答案?這倒不是說父母親們「說一套做一套」,而是我們自己有沒有仔細思考過要孩子用功讀書目的究竟是什麼?

  或許大家都被「世界是平的」那種全球化高度競爭的壓力嚇到了,所以不知不覺中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都以贏過別人為核心,認為打倒同學才能擠進名額有限的明星學校,也相信唯有好學校好資歷才能搶奪那職位稀少的好工作。

  當孩子的學習是這麼功利,這麼目標導向時,學習的快樂以及主動追尋夢想的動力就蕩然無存了,這是非常可惜也令人引以為憂的現況。

  就像這些年逛書店,看到為孩子或年輕朋友而寫的暢銷書,不是即戰力就是商業力…等等,總覺得我們欠缺給孩子培養「夢想」的能力。

  的確,夢想非常重要,甚至比一切的知識或技能還要重要。夢想與「找個好工作賺大錢」這一類的目標不一樣,夢想是一種向上向善的願景。夢想應該不是可以計量的成就,不是經由管理手段可以達到的目標。

  這樣的夢想可以指引出一個方向,讓我們遭遇挫折或各種意外時,還可以滋生出不斷前進的勇氣,也不致於偏離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望。

  不過,要確定到底什麼是自己的夢想,有時候是不太容易的。因為也許有許多事情我們似乎都喜歡也有能力做得不錯,同時我們的父母長輩也會告訴我們「做什麼事對你比較好」,因此我們就逐漸分不清楚什麼是夢想什麼是目標了。我認為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是當你聽到或看到某些前輩,在他們那個行業或領域的努力時,會很感動,這種感動,就是你夢想之所在。

  夢想,雖然似乎很抽象,但是隨著自己年齡愈來愈大,卻覺得夢想反而是生命中最實在的東西。若是把夢想養成信念,這就是實踐的力量。只要是夢想,體力上就算再疲憊再辛苦,也不算是工作,它是充滿興奮和喜悅,能夠帶我們走過更過癮,更充實,更精彩的人生旅途 

出處: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9/02/01/372310.html  

作者介紹

具多重身份,是牙醫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但自認最喜歡的頭銜是爸爸,擁有一對雙胞胎女兒AB寶

作者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門診中,常有憂心、生氣或受挫的父母無奈地問:「孩子為什麼不專心?」不管醫師如何解釋,其實父母最想知道的是:不專心的原因是否可很快檢測出來?不專心是否有機會快速的改善? 要回答上述問題,可能要先瞭解何謂「不專心」?大腦是負責專注力的中樞,但一個人要集中心志,其實是極為複雜的機制。舉例來說,單純因聽力不好、近視、過敏等症狀,就可能讓人難以達到專心。

專注力可分為集中性專注力、選擇性專注力、持續性專注力、轉換性專注力及分散性專注力。

以校園為例,課堂中常同時出現許多聲音,包括老師的講課聲、教室外工地施工的吵雜聲及隔壁班同學的朗讀聲。這時小朋友要使用選擇性專注力做正確選擇,聽老師的聲音、用集中性注意力專注聽課、用持續性專注力一直努力聽,中間還可能用到轉換性專注力及分散性專注力,一邊聽課一邊偷偷先寫晚上功課。

在日常生活中,同時運用多種專注力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媽媽在廚房一邊煮飯,一邊注意房間內的寶寶有沒有發出聲響。但一位選擇性專注力出現問題的孩子,可能全神灌注看著電視,卻完全沒聽到母親在一旁呼叫。

臨床上,注意力不足的小朋友通常都是持續性專注力、集中性專注力與選擇性專注力出現了問題。如果兒少時期的專注力缺失程度不嚴重,沒有達到影響功能的程度,例如老師平常沒有太多抱怨、功課還可按時完成、考試成績與他的能力相符時,父母不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治療。

以下是一些小撇步,可幫助家長進行孩童的專注力訓練:

1.持續性專注力的提升

讓幼兒學習「一次只做一件事、每次都把事情完成」的生活及遊樂模式。例如玩填色遊戲,就把顏色填完才玩下一個遊戲;蓋積木,就蓋一個段落才休息;吃飯時就把電視關上。要強調的是,不要強求幼兒過度學習,而是讓幼兒多遊戲,遊戲非常重要,在遊戲中幼兒因此學會各種技能,也培養自信,我們只是稍微加入一些良好的生活紀律及習性即可。木頭人及撿紅點遊戲,也對專注力的培養有助益。

上學後,孩子學習時間要安排妥善,寫作業時間最好依個人狀況,區隔為許多小段,每小段不要過長,約為1520分鐘。段落中可以讓孩子休息一會,但不可讓他們看電視或過度玩樂,以致心收不回。

學習內容與性質應交替進行:例如背科複習完,可以做數學,再背英文。

2.集中性專注力及選擇性專注力的提升

鼓勵孩子多閱讀,但每次閱讀內容與範圍不要太多,事前可協助孩子瞭解故事大綱,增加他們興趣。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藉由手勢,大聲念出句子的同時,幫助他注意到書中應注意到的內容。

要求不要太高。一般來講,7歲至10歲的專注力能維持約20分鐘、1012歲的小孩能維持約25分鐘就足夠了。

專注力是可經由後天努力而改善的。較嚴重的專注力不足個案確實需藥物治療,但對於只是「專注力不夠好」的孩子,也許父母可嘗試在生活小地方開始訓練。

                                   2009/03/31 聯合報╱張學岑/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門舞蹈教室在2008夏季,發表全台灣首次進行的《身體白皮書》調查報告,試圖描繪出國人的身體意識。結果發現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身體並不熟悉,甚至理應和自己最親密的身體,竟然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身體,是人們察覺世界、表達自我、與世界互動的最佳媒介。從小養成動身體的習價相形之下就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到底,要怎麼樣讓孩子動身體才是「正確的」呢?

家是最方便的遊戲場

其實,動身體是很簡單、很自然的事情。孩子天生就喜歡、並且極為擅長的活動,更重要的是,動身體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和「學習」。通常只要二、三個孩子聚在一起,不需要太長時間,他們就會自動開始玩在一起。往往,只要有一個孩子帶頭跑,其他的孩子就跟著跑起來,不需要任何規則,光是繞著圈圈跑來跑去,就玩得不亦樂乎。

動身體其實並沒有什麼絕對的規則或方法,也不一定要特定的地點。其實,家是最方便的遊戲場,親密的親子關係是最好的催化劑。

特別是現代家庭中,孩子生得少,很多小朋友都是獨生子,缺乏玩伴,通常沒有機會從團體中學習分享、分工合作。而且競爭越來越強烈,為了不輸在起跑點,甚至連動身體、遊戲打鬧的時間都沒有。

呂秋燕老師說,很多小孩喜歡在家中亂跑,或者在沙發上面蹦跳,讓大人很困擾。其實,孩子可能只是缺乏運動的出口,所以,不如換個方式,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玩,既能讓孩子消耗掉無窮的體力,還能讓親子關係越來越親密。

創造親子間身體密碼

讓孩子從小就喜歡動身體,養成動身體的習慣,對於自信心的培養、與其他人的互動、感覺統合等等能力,都有著深遠的正面影響。

所以,雲鬥舞蹈教室特別介紹一些動身體遊戲,讓親子共同動身體。這些遊戲的特點就是在家就能玩,簡單不複雜,不需要特別的教具,而且還可以適時的加入創意延伸,創造出屬於親子間獨特的「動身體密碼」

因為受過專業訓練,加上自己也有個三歲多的女兒,呂秋燕觀察到,三至六歲的孩子的特質是喜歡模仿,特別是學大人的說話方式和動作,像個小大人一樣,例如學媽媽穿高跟鞋,學爸爸提公事包說要上班,或者會講些聽過、但似懂非懂的詞彙,用來展現自己的確「長大了」。因此,在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可多用語言引導,開發孩子源源不絕的創造力。

另外,三至六歲的孩子因為正在發展人我之間的界線,有時也會顯得比較自我、堅持己見,喜歡「自己做決定」的感覺。爸爸媽媽與其和孩子「對峙」,不如給孩子一些選擇,例如請孩子從兩個水果之中,挑選出自己喜歡的。或者是拿出兩套衣服,讓孩子自己選擇搭配,一來可以使孩子覺得有決定權,爸爸媽媽不必太頭疼,一方面也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和負責任的習慣。

從動身體延伸

下列的三種遊戲,雲門舞蹈教室依據三至六歲孩子的發展需求,讓爸爸媽媽和孩子透過身體遊戲,發展孩子的各項能力。

Ÿ        「芝麻開門」,讓孩子繞著客廳跑,變成小操場,並且練習語言的各種變化。

動一動:爸爸媽媽坐在客廳沙發,並利用前方小桌或茶几,用手或腳、各種方式阻擋小朋友前進。事先,可約定通關密語,讓孩子闖關前大喊一聲,接著父母問孩子一個問題,要答對了才能放行!

目的:通關密語可以一直變化,例如簡單的「芝麻開門」到「小狗汪汪」、「貓兒瞄喵」等。問題可以是「爸爸的電話號碼」、「家裡的地址」或者是剛唸過的故事會主角名字,練習多多替換語詞,並且和實際生活產生連結。

進階版:爸爸媽媽可以變化多種阻擋孩子前進的方式,增加難度,例如用雙手團成一個大圈,或者爸媽可以站起來走動,讓孩子想辦法穿出圈圈、順利通行。

Ÿ        「誰是領袖」,透過模仿和創造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增加自信,擁有安全感。

動一動::這個遊戲相信大家都玩過,可從爸媽開始做動作,孩子先跟著模仿,接著小朋友想動作、做動作,爸爸媽媽跟隨。

目 的:可增進孩子的臨場反應,訓練觀察力,更能發揮自己的創意動作。

進階版:可以多人進行,輪流當領袖,甚至加入聲音、表情的模仿,以及速度、身體空間的變化,遊戲會更有趣。

Ÿ        「烤乳豬」,則有點像吊單槓,可鍛練孩子臂力,又能增進親子間的信任與安全感,許多小孩非常喜歡。

動一動:爸爸媽媽先手搭手,彼此抓好握穩,像兩根竹竿一樣。小朋友得想辦法爬上這兩根用手做成的單槓,看看腳能不能勇敢離地,這時候爸媽更要撐住穩固。

目的:可訓練孩子的臂力,手腳肌肉,親子之間也要有十足的信任。不過爸爸媽媽可能比較辛苦,必須有足夠的力量支撐,如果孩子己太大太重,就不太適合啦

進階級:爸媽可四處帶著孩子繞場一間,到其他人面前,說「誰家要買烤乳豬啊?」「買了可以咬一口!」「烤乳豬大特價只要一元!」 和更多家人互動,感情更親密。

呂秋燕表示,其實吊單槓是很好的遊戲,當孩子用單槓時,只能倚靠手部的力量,同時橫隔膜受地心引力影響,體內的氧氣也會增加。

呂秋燕說﹒當孩子小手漸漸有力之後,就會更願意去操作、探索世界,甚至連做家事峙,都會搶著幫忙。所以,平常爸爸媽媽不必因為心疼,而捨不得讓孩子拿自己的書包或袋子。讓孩子養成拿自己東西的習慣,一旦手的力量增加了,不但不再排斥自己動手做事,還會讓孩子更有自信,更有勇氣探索未知的世界。。

如何增強學習動機

大部分的親子遊戲都是以「動身體」為起點,但是其中蘊含相當豐富的元素,對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人格發展與親子互動,都能夠產生正面的影

在台灣和美國都擁有豐富幼兒教育與諮商經驗的袁巧玲,接觸過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兒童。她很肯定以「身體遊戲」的方式切入,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學習動機。

她說,因為遊戲很好玩,特別是和爸媽一起玩,會使得三至六歲的孩子產生很大的興趣。而這樣的趣味,正是最強大的學習動機。一旦有了學習動機,孩子不但全心全意地投入,也會如同海綿一般,完全吸收遊戲過程中所學習到的一切,對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和吸收力,產生很大的幫助。

由於這些遊戲的設計各有其學習目的,袁巧玲也建議爸爸媽媽們,可以先掌握每個遊戲的目的,再根據孩子的年齡、天生氣質、親子的互動方式進行修改、加強。

例如,在「芝麻開門」的遊戲中,可以把「從1數到10」當作是通關密碼,藉以教導三歲的幼兒學會數數;在玩「誰是領袖」,可以背一首熟悉的唐詩,讓五、六歲的孩子熟悉文字的韻律和節奏。只要加入一些親子熟悉或喜愛的元素,就可以讓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袁巧玲也建議,在親子進行身體遊戲時,爸爸媽媽必須掌握一些要領。例如玩的方法不要一成不變,可以視孩子的反應進行調整,儘可能要活潑、多變化。

同時,很重要的是在遊戲過程中必須給孩子正面的回饋,也就是多多讚美、鼓勵孩子。「父母的讚美,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動力來源。」袁巧玲強調,在親子遊戲時,父母一定要抓住機會,無論是讚美自己的孩子,或者是給孩子大大的擁抱,都會讓動身體遊戲大大加分。

不過由於在華人社會中,一般爸爸媽媽少有被父母讚美的經驗,也不太熟悉如何讚美孩子,所以袁巧玲特別提供了讚美孩子的幾個重要訣竅:

一、聲調要高亢、開朗,而不是低沈、應付。

二、要配合肢體動作或眼神的接觸,因為孩子是天生的觀察家,你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孩子的「電眼」

三、要及時讚美,讓孩子得到及時的回饋。

四、要養成讚美孩子的習慣,不只是把讚美當做某一段時間的「教育工具」。

五、不要用買玩具做為讚美孩子的方式。

六、讚美不要空洞,必須明確指出孩子做好了什麼事情。

七、讚美不要小氣,讚美就是讚美,不要趁機翻舊帳或訓話。

 

本文摘自雲門律動生活33期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歲的萍萍天天抱著她心愛的洋娃娃,哄它睡覺、幫它梳頭髮,將它打扮得漂漂亮亮。媽媽煮飯時,萍萍更是拿出她所有「傢私」,從鍋子、廚具到青菜水果一應俱全,跟著媽媽一起切煮炒炸,儼然像個廚師呢!

孩子在辦家家酒時,雖然用的是點不著火的瓦斯爐、拿的是摔不破的碗筷、餵的是輕巧可愛的洋娃娃,但他們腦海裡想的和手上肌肉演練的,可能和大人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即使孩子把東西摔得一地,也不會有人哭、不會有東西損毀,可說是他們進入大人世界前的完美中介。孩子用自己的快樂方式一再演練生活腳本,不是擔心有什麼可怕的後果發生。

2歲開始辦家家酒

約莫1歲半左右,孩子開始玩扮演遊戲。

他們可能將空杯挪到唇邊,眼睛閉上陶醉地說:「好喝!」順手拿起彩色筆卻不是用來寫字,而是對著黏土切切切。這樣的想像力和扮演力,到2歲以後更是出神入化。孩子開始賦予自己的玩偶「生命」出門不僅帶著心愛娃娃一同玩耍,填飽肚子之餘也不忘餵它一口。

3歲的孩子還會將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投射在娃娃身上,不想吃飯時,改以玩偶的身份告訴媽媽:「我還不餓。」4~5 歲的孩子編撰辦家家酒劇本則更加周延,煮飯時會考究地裝備好鍋碗瓢盆,有模有

樣地模仿媽媽切菜、操作廚具的模樣。鍾愛的玩偶亦搖身一變成為「食客」甚至還會融入「買賣」的概念,自己當起老闆、叫其他娃娃買單呢!

述說情節,激發語言能力

通常孩子玩辦家家酒時,嘴巴也會跟著動作嚷嚷個不停。這時,爸媽只要在旁邊好好觀察,甚至一同陪玩,很容易便知道孩子在演「哪一齣」。而身邊有個傾聽者時,孩子自然更加賣力解說,讓爸媽也能

進入他的世界,表達能力無形中被激發出來,語言功力也會大增。

重複動作,精進視動協調力

學齡前的孩子,小動作還在持續發展,透過一再重複相同的動作,孩子的肌肉靈活度和協調能力會日益精進。舉杯、倒水,對大人而言或許輕而易舉,但對孩子其實不然,一失手,很容易弄得整張桌子

和地板濕淋淋,讓爸媽擦到受不了。透過辦家家酒,孩子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練習,待動作成熟後,即使真刀實槍上陣,也能順利勝任,讓他們產生小小的成就感。

扮演爸媽,產生同理心

孩子辦家家酒的情節,通常來自生活點滴。觀察力愈是仔細的孩子,劇本也更加豐富。但有時候孩子並不瞭解爸媽的行為,譬如:爸爸為什麼喝茶前,要先湊近鼻子聞一聞?透過模仿,孩子嗅到杯子裡的茶香,就能產生理解,等到玩辦家家酒時,就會出現類似情節。

所以,親愛的爸媽,當孩子覺得自己很囉唆時,偶爾和孩子角色互換吧!讓孩子來扮演爸媽催促起床、寫功課,而爸媽就儘量演出孩子平常的模樣,自然有助於孩子將心比心,培養同理心。

􀂩

4個創意居家辦家家酒遊戲

小魔鏡:

年幼的孩子對動物的興趣比較高,林怡老師君建議爸媽,可以讓3歲孩子從動物開始模仿。比方說「魔鏡啊魔鏡,我看到一隻小狗!」孩子 一聽指令,就要讓仿小狗的模樣。如果能在鏡子面前表演,則更添趣妹。

當故事的主角:

孩子喜歡坐在爸媽懷裡聽爸媽讀故事囂,同樣的故事讀千遍也不厭倦,而且在生活中還不時變身為故事主角,演出相關情節。隨著孩子的語言表達逐漸完整,爸媽可以和孩子聚集玩偶,由孩子決定玩的角色,改由玩偶演出故事書的內容。當孩子演不下去時,爸媽適時在旁補充或者創造新劇情,都會讓這遊戲更加生動。

走秀party

和孩子商定一個主題,比方「動物」然後剪裁報紙做出動物的服裝,穿在身上,並空出家中空間,來個走秀吧!如果不夠熱鬧,也把孩子的同伴一塊拉來共襄盛舉,平均6歲的孩子便能勝任。林怡君建議,當孩子決定角色後,可以再深入詢問「為什麼要扮成章魚呢?」有助於爸媽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也能從中抓到這個角色的精髓。

你懂我的心:

如同前述,孩子會透過玩偶跟媽媽說自己「不想吃」,當他心情不好時,藉自玩偶也比較能說出真正的感覺。比方孩子臭著一張臉從學校回來,卻什麼都不肯講,爸媽可以拿著玩偶說:「小玩偶好像心情不好耶,你覺得他發生什麼事了?」孩子自然會在言語中透露蛛絲馬跡。若是和友伴產生衝突,可以教孩子扮演友伴,進而同理對方立場,讓心情得到釋懷。

本文摘自2008.12雲門律動生活33期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鬧情緒時,父母也難免會有情緒,此時該怎麼做? 

周玉筍(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經營發展部主任)

Q:我那三歲半的孩子,無論去公園或麥當勞,總是不肯回家。 我不願強迫他,但最後還是得使出殺手?──「你不走、我走了」 或「再不走,不要你了」……看著孩子哭哭啼啼的跟在後面, 覺得這樣做似乎不對,但又不能讓孩子予取予求,我該怎麼做? 
A:您提的這個問題,的確讓父母很傷腦筋,該如何處理呢? 
一、先處理自己,再處理孩子──就不會用情緒控制孩子! 
  用情緒控制孩子,確實是不好的管教模式,因為, 孩子也學到用情緒掌控我們或得到想要的。只是孩子鬧情緒, 自己也難免有情緒。所以不妨先處理自己失望、挫折等情緒。首先, 切勿在這時批判自己是個失敗、無能的母親,或是現在管不住, 長大還得了……,其次,也不批判孩子又來了或怎麼那麼「魯」( 台語固執之意)……, 而知道這是孩子學習與人互動或遵守約定的過程。 這樣您就不會將傷心與焦慮都宣洩在孩子身上, 而孩子也不會在您發脾氣時才聽話。 
二、尊重與了解孩子的發展──就不會陷入無助的情緒中! 
  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說人類有八個發展任務,「自主」 是其中的一項,發展期約在一歲半至三歲。若您了解這個因素, 就不易陷入自己失敗或孩子不聽話的迷失中。然而, 如何發展自主呢?艾瑞克森建議:給孩子安全的範圍自由探索, 並經歷後果。這是父母常面對的管教挑戰, 學習溝通並讓孩子自我負責,將奠定日後親子互動的基礎。 
三、 運用「同理與選擇」──讓孩子自我負責,並在「限制」 中學習尊重他人! 
  依據艾瑞克森的建議,您不妨參照下列的處理過程: 
  1.在「同理」中,讓孩子感受您的了解及反映他的需要: 試想孩子為什麼不想走,大概是想多玩一會。因此, 我們可以先同理孩子:「很好玩,想多玩一會,對嗎?」 讓孩子看見自己的需要。 
  2.在「限制」中,讓孩子理解現實的環境或他人的需要:接著, 您若希望孩子遵守約定,則需要告知他:「但我們約定的時間到了, 我們要離開了」。 
  3.在「選擇」中,讓孩子建構遵守約定的能力與學習負責:再則, 您可以提供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並讓他選擇,例如:「 你可以選擇再玩五分鐘或一分鐘」或「你選擇自己走或我抱你」…… 。您會發現,堅持界限不是為了控制孩子, 而是幫助孩子發展自我控制的能力,且在「選擇」中, 完成孩子對自主的需要及發展。 
  最後,一定要「增強」孩子的正向行為。 當孩子離開心愛的遊戲現場時,您可以說:你是一個「說到做到」 的好孩子,以及我欣賞你可以控制自己……等(配合您的教育重點) 。在您的「鼓勵」中,孩子不僅經歷遵守承諾的成功經驗、 強化自我的能力,更是建構良好親子互動與溝通的正向模式。

本文章摘自愛家基金會 http://www.family.org.tw/~ sff1/modules/magazine/article. php?articleid=295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澤佩|信誼基金會附設實駿托兒所所長

陳映如|收納

助幼學會穿與脫的自理能力了必待孩子生心理的發展與成熟常生活中爸媽也應該主動孩子重複演練的機會為了爸媽協子提穿脫衣物的基本能力我們特別問了信誼實驗托兒的陳佩所,以及鼓孩子從作家事中培養生活能力的親子陳映如希望的撇和孩子在遊戲中一樂學習穿與脫

撇步1.選擇容易穿脫的衣物

想增加幼兒穿衣物的正向學習經建議爸媽在孩子對穿脫衣物有興趣開始逐步練習要依據孩子的購買容易穿脫的衣物減少孩子學習的挫陳澤佩所長提醒爸媽在選購衣服,可儘量選擇圖案特徵較明顯能夠分辨前後領子開口會太緊,另外還可選擇釦子較大的衣物有鬆緊帶褲子以魔鬼氈定的鞋子等這類型的衣物都能幫助孩子學習得更順利

撇步2.透過玩具或遊戲作練習

孩子要能自己穿其實手指和手靈活度及手協調的須達的成熟度針對提昇這些基礎能力陳禪佩所長建議爸媽平讓孩子多玩穿「」、「串珠」和「黏土這些遊戲;坊間有些設計了扣釦子和拉拉鏈文遊戲布書也可作小小的練習工具之。此,在玩扮家家酒遊戲時,你可以孩子寶寶這型絨具或人娃開始作穿練習。

撇步3.以分解動作為孩子作示範

「做中是最有效學習方爸爸媽媽更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當孩子剛開始學穿物時,定有很動作他做的,建議爸媽可將穿服的動作切割

l          穿戴手套孩子經常會有多根手穿入手套洞的問陳映如建議爸媽可包覆手掌的區塊向外翻折孩子便能看見手套洞;五根手指頭「對號入座手掌區塊下來包覆手掌孩子就能快戴上手

l          幼兒學大釦子議要3 4歲的孩子把釦對準大釦子,再以拇指和食指穿過釦眼抓住釦子後再穿回釦眼,較容易成功;45歲孩靈活度進步當孩將釦眼對齊釘子套入後只要再以指和指把釦眼下的另半釦就能順利扣釦子了

l          為孩子示範時媽也可以編個故或唱首例如,穿襪子時可以和孩子唸首〈穿襪兒謠我會拿著小上腳丫子穿好小襪子保護腳丫邊做動作過唱歌,把練習穿褲子的時間變得更

撇步4.預留充裕的練習時間

子必在有限的驗中摸索學習如何用自己的、小完成穿物的動作,覆嘗試的時間此,爸媽必須做好心理準備,預留些時間讓孩子自己穿脫果老時間或是動手幫他穿戴衣物僅會去練習的機孩子自己的能力很而失去再試的勇氣

此外,如果必須趕著出門佩所長建議可提前幫孩子服選好服的時間而把多一點的時間留給孩子自己練習穿衣

撇步5.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和鼓勵

在孩子學習穿服的過程中挫折和衝發生往往於爸媽想插手干預、不願意等待但孩持要自己來陳澤議爸耐住性讓孩子自試。因孩子自我摸後再對爸媽求救,此協助往往更快掌喔解決穿脫問題的要領

 

 

本文摘自學前雜誌2009.2

 

 一邊收納衣服,一邊快樂學習

當孩子還不太會自穿衣物想要讓孩認識衣物的大小、正反、裡外成對穿戴邀請孩子理衣,是最輕有趣的學習方法了!

摸一摸,給孩子不同的感經驗:

帶著子練整理服時媽媽可以讓孩子摸摸材質的衣如毛絨絨的厚背心、軟軟滑滑的巾、摸起來條的噎芯絨長褲等這些不同的除了能加孩子的感也能協助解衣服的厚

一說,認識衣服的組成部位:

摺衣服的時候以跟孩這是褲管(或袖子)'是腳(或手)穿去的地方;這是領子這是……教孩子認識衣物的各個部分陳澤佩建議平衣植丟入洗衣機可講子當小幫手翻一翻口袋,檢查裡面有沒遺留東西

配一配,學會穿襪和手

整理衣物時還可以請找一找同樣花色、學習配對讓孩子了解穿襪子和戴手套都必須要找到同樣花色陳映如建議媽媽可請孩子把兩隻襪子起捲起來撐開一的開口襪子,摺顆顆可愛的襪子球

找,解大小、正反與前後:

起摺衣服時讓孩大人和小衣服的大小也可以教會孩子正反與前後的觀念

陳映如建議爸媽提醒孩有圖案標籤地方是反請孩找找看衣服圖案或標籤在哪裡忙把衣物翻成正面時也提醒孩子衣物應該穿正面的原則

一唱,學會收納和穿

陳澤佩也提供了首幼兒聽過一次就記得的我會摺外套〉兒讓爸媽教孩子摺衣服的也能認識衣服的正和背面,以及雙手穿入衣物內體樣貌。快邀請孩練習看看吧!

兒謠:

小門關好,雙手抱抱

個腰,敬個禮,

我的外套摺好了!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發現了嗎?隨著寶寶一天一天長大,會做的事情愈來愈多,驚喜也在每日的生活中不斷上演。一歲半的小傢伙,已經會在你不經意間,輕鬆拉掉腳上的小襪襪,隨意擺脫掉腳上的一雙便鞋,最近還有幾次想自己練習拉拉

鏈,試了幾次不成功,而有些小小的沮喪呢!究竟,小小孩是如何學會自己穿與脫,要學會這些能力,也有特別的時間表嗎?

小動作,能力大發展

對大人來說,穿、脫只需瞬間功夫,但幼兒要能自己學會穿脫襪子、鞋子、褲子、和衣服這一系列的動作,其實有一定的發展歷程和特定的學習時間點。

大約1歲半左右,孩子會開始建立自主意識,心裡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舉凡吃飯、洗澡、穿脫衣物、甚至玩遊鼓配方式......等,孩子都會產生想要自己來、想要照自己的意思做的欲望。這個時間,也正是培養孩子新能力與學習獨立的最佳時機。

另外,穿脫衣物時,主要取決於孩子動作能力的發展狀況;孩子要把頭正確地套進衣服裡、把兩手伸進袖子裡、把腳伸進褲管內、用手指解開鉗子或是扣上釦子、組合拉鍊頭後拉上拉鍊、把腳套進有彈性的小襪子或是必須用手撕開魔鬼氈的鞋子內,這一連串細瑣的連績動作,只有當幼兒手指的小肌肉控制、手眼協調能力、以及肢體的精細動作都發展成熟,才有可能順利完成ε

以下,將提供爸媽幼兒穿脫衣物的學習時間表,作為協助孩子發展能力的準備參考。

幼兒學會穿脫衣服時閻表

從孩子自己有意識「想要」穿脫衣物,到完全能夠自己完成,其實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一般說來,孩子先學會脫襪子、脫鞋子;由於「穿」的動作比較複雜,一直要到孩子上了幼兒園,透過不斷地練習,動作也才會愈來愈熟練。

 

幼兒年齡

穿脫衣物的行為特徵與發展概況

1~1,5歲

孩子開始喜歡自己脫掉襪子、鬆緊帶褲子與沒鞋帶的鞋子。這些動作讓他覺得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

1.5~2歲

當你準備幫孩子解開扣子和拉拉鍊時,他會搶著要自己來;對於重複穿穿脫脫的動作樂此不疲。此時學習欲望以及挫折忍受度是最強的,可多讓孩子嘗試與練習

2歲左右

孩子已經可以試著自己穿襪子、褲子、套上沒鞋帶的鞋子這些比較簡單的衣物,但還是常會不小心穿反了或是把兩隻腳塞進同隻褲管裡。

3歲~4歲

3歲的孩子,精細動作發展比先前更進步,他開始會試著拉拉鍊、解開或扣上大釘子,也會自己穿上長褲、簡單的外套、大衣。如果孩子經常練習的話,慢慢地就不需要大人的幫忙。

4歲~5歲

可以自己穿套頭衫、扣上小釦子,不過還不太會拉小拉鏡,扣釦子也常有扣錯及漏扣的情形。這些需要高度手眼協調的動作,還需要時間慢慢練習。

5歲~6歲

大部分的穿衣動作雖然還不盡完羹,但幼兒已經可以自己完成穿脫衣物。透過持續練習,大約6歲左右,才能慢慢學會自己繫鞋帶。

 

很多幼兒園老師會發現,進幼兒園前已開始練習穿、脫衣物的孩子,生活基本能力普遍較佳,主動學習的意願較強、挫折忍受度也會較高,所以學習概況也會較好。

趁著冬天,讓孩子在每日穿脫衣物時練習拉拉鍊、扣釘子、穿脫外套,作作練習題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孩子就能自信地穿脫衣物,不需要再呼喚你伸出援手幫忙他了

 

本文摘自學前雜誌2009-2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孩子有他與生俱來的氣質,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細心,做起事來有條有理。有的孩子比較迷糊,做事大而化之。你家約孩子是哪一種個性呢?
  即使是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氣質。有的孩子對感覺刺激的敏感度較差,他不能完整或精細的分辨刺激;有的孩子注意力薄弱,特別容易因外界的干擾而分散了他的專注力,不過這種孩子並非凡事都很粗心、迷糊,當他面對有興趣的事,他也能仔細地做好,但是遇到不感興趣的事就馬馬虎虎、草草了事。
  粗心的孩子通常動手比動腦快,做事時不能夠仔細的觀察,也缺乏全面的思考。雖然有的孩子隨著認知能力的提高,會有所改善,可是對於那些長久習價於粗心行事的孩子,即使認知能力提高,還是會出現粗心的行為,所以爸媽要趁早留意。
增強孩子的敏感度,能改善粗心
  如果孩子對感覺刺激的敏感度較差,爸媽可以透過一些有趣的訓練,協助孩子增加感覺刺激的敏感度。例如,讓他多玩一些「找找看」和「比比看和哪裡不一樣」的遊戲。「找找看」的遊戲是指在一張圖畫,藏有多樣的東西,孩子必須小心觀察才能找得。「比比看和哪裡不一樣」的遊戲,常常是有兩張相似的圖,在這兩張圖之間有些細微的不同,孩子要不斷的利用圖中的一小部份,仔細的觀察比較,才能找出兩者之間的不同。
生活小事粗心,請孩子立刻改正
  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的孩子常常心不在焉,離開房間忘了關燈或關電視、吃完東西不會收拾善後,有些爸媽會覺得這些事都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就順手幫孩子做好。這樣的教養方式,孩子永遠學不會。下次孩子再忘了關燈,不管他那時正在做什麼事,爸媽一定要他放下手邊的事,馬上再回到那個房間把燈關掉。從很多生活例子裡發現,越是造成孩子的不方便時,改正的效果就越好,因為孩子不願意再給自己添加過多的麻煩。只要多練習,孩子粗心大意的行為會逐漸減少。
爸媽別期望過高,孩子才有信心把事情做好
  孩子會粗心,有時不完全是天生如此的,也有可能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心理發展學家艾瑞克森主張學齡前兒童正處於主動期,在幼兒的生活中,還沒有太多失敗的經驗,喜歡主動的嘗試新事物,對自己總懷有無比的信心;縱然短暫的失敗,一下子就會被孩子拋諸腦後,再面對下一個挑戰,又會躍躍欲試。每當孩子順利完成一件事情時,他會感到快樂,也會增強自信心;相反地,如果孩子總是面對失敗的結果,慢慢地他會覺得自己事情都做不好,自信心就會變得低落,久了之後,面對新的事物時也不願再嘗試。
  很多爸媽因為孩子粗心而導致狀況百出,感到頭疼不己,在焦急之餘,只知道責怪孩子,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結果孩子粗心的問題不但從未獲得改善,反而弄得親子之間很不愉快。爸媽對孩子期許過高,當孩子達不到時,爸媽會覺得失望、生氣,而這樣的反應只會加深孩子的挫折與無能感,對孩子並無幫助。
給孩子時間,慢慢地累積經驗與學習
  請爸媽以孩子的角度思考,4~7 歲的孩子在生活中累積多少了經驗?有很多事情是靠學習得來的。當你要求孩子做好一件事時,是否曾教導過孩子如何把這件事做好?孩子粗心有很多時候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處理事情。很多成人看來輕而易舉的事,只要是孩子沒做過,或還沒機會學到如何做好的訣竅之前,對他都是一項挑戰。
  例如,安安很喜歡他的玩具小汽車,每次出門總要帶著好幾輛車子。可是安安是個小迷糊,車子帶出門,卻常忘記帶回家。每次掉車子,安安總是感到很懊惱,有時甚至要大哭一場。爸媽要如何幫助安安改善這個粗心的問題呢?爸媽可以試著在出門前先討論或提醒,例如:
  媽媽說:「安安,等一下我們要去大伯家玩,我知道你喜歡玩小汽車,你可以帶兩輛車子。」
  安安說:「兩輛太少了,我要帶6輛。」
  媽媽說:「我知道你和想堂哥玩車子,但是出門不方便帶那麼多,很容易丟掉的。下次我們可以請大伯帶他到我們家來,你就可以跟他分享所有的亭子。你先練習帶一、兩輛出門,如果能保管好,以後再增加車子的數量。」
  等到拜訪親友後,準備回家前,爸媽可以再次提醒孩子收拾今天帶去的小汽車,孩子收拾好了立即誇獎他好棒,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東西了。
持續練習,重新建立細心的習慣
  研究指出,一個人在建立一項新的習慣時,至少要連續不斷的練習21天以上,才能將這個習慣建立起來。在年齡越小時,成效越好。所以當父母在引導孩子時,也要記得讓孩子有機會不斷的練習。孩子粗心大意不是無可救藥,重要的是爸媽必須有耐心的教導他一些做事的小方法,並不斷地讓孩子練習,慢慢的,粗心的孩子也會變得細心,對自己也會更有信心。

本文摘自學前雜誌2009.2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伯倫《先知的靈光-孩子》
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胡適《我的兒子》
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於你。
但是你既然來了,我不能不養你教你,
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並不是待你的恩誼……
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

 

 

《父母的犧牲─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孩子實際上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乃是生命本身的企盼,他們只是經你而生,並非從你們而來,他們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於他們的,是你們的愛而不是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庇蔭他們的身體,卻不能庇蔭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居於明日的世界,那是你們在夢中都無法探訪的地方……"

因為王季慶看了詩人紀伯崙一首關於《孩子》的詩,讓她對教育孩子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轉變,"其實我對自己很嚴格,但在我懷孕的時候,看了紀伯崙的書,真的好感動,你清楚知道你絕對不能去掌控另一個個體,即使他是你的孩子,但華人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財產。

所以我很小心努力把孩子當作是一個'人',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即使是做錯了,他還是有權利去嚐試,你只能告訴他有什麼選擇,他決定了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待王季慶說完這句話,再聽她說別人的故事、自己的故事,於是你便知道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一位母親來說,對一位非常疼愛自己孩子的母親來說。

一個女子做了母親,最容易陷入一個窠臼,就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一切。然教育家馬卡連柯卻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親所能給於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對孩子來說,他們習慣了風和日麗的天氣,直到有一天在自己迎接疾風驟雨的時候,在不測風雲的挫折和挑戰裡,驚慌失措,不知道心中的勇氣和智慧該從哪而來。

對父母來說,兒女是他們的私人財產,他們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在孩子身上,直到他們年老時,同樣渴望得到全部的關愛,兒女就像風箏,他們想要永遠拽住那根線,只有把它牢牢操在手中,心裡才有安全感。

做了父親以後的胡適先生,寫過一篇《我的兒子》,裡面說道︰"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於你。但是你既然來了,我不能不養你教你,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並不是待你的恩誼……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

王季慶曾經遇到

一位母親,在女兒7歲的時候和丈夫離婚了,她的工作能力強、生活能力很好,但卻非常擔心獨生女兒的種種,開口閉口都是女兒。當王季慶問她:"妳的生命有何意義和價值?"她如此回答:"我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就是要我的女兒正常。"

王季慶說:"她女兒已經17歲了,不瘋不痴不傻,而且長得很漂亮,你認為我可以接受她這樣的答案嗎?她不是普通老百姓,她是一位博士,在國外也住了很久,可是她的答案竟是如此!"王季慶再問她:"那妳自己的生命呢?"

她說:"我自己有如槁木死灰,我已經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只一心一意地想女兒好,我已經把自己放棄了。"

一個槁木死灰的媽媽一心一意想讓自己的女兒快樂、幸福。"這是最大的問題,你把自己生命的基礎放到別人的喜怒哀樂上,交在別人手裡,生命的意義竟是女兒正常與否?!"面對一個成熟的獨立女性有此生命告白,王季慶的嘴巴都張大了。

這母親每一天都像監獄裡的獄卒,把女兒當犯人看,甚麼都要通過她,即使她在上班,仍然想女兒不知道會不會偷跑出去。因為她對孩子的不信任,造成母女無法溝通,壓力越來越大,女兒豈受得了母親的監視,非逃不可。

"後來真有不太好的事發生,華人的父母總是替孩子選擇,但選擇之後誰要負責?這位母親以為自己很對,因為她是出於愛心,最可怕的就是這個──以愛之名,做一件與愛完全沒有關係的事情。"

王季慶最後提醒這位母親:"先不要講女兒如何如何,妳的焦點應該放在妳自己的生命上。先不要對人好,如果你自己是空的。你看到自己快樂嗎?因為我們不僅僅只是活,而是要活得快樂,這才值得。這才是給妳女兒最好的東西──身教,影響孩子的一言一行。"

孩子有孩子要走的路

王季慶對此也有自己的故事,"這聽起來很負面,我自己也很痛苦,是我給了孩子自由,他是一個'人',我沒辦法控制他,最後他自己去承受後果,他學到了教訓,可是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和痛苦。以結果來論的話,人家會覺得還是傳統的方法好,但孩子的學習肯定不一樣,這是他要走的路,我們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過去的經歷來學習的。

在兒子上高中時,有一次王季慶帶他們去看她上標準舞的課,老二看了便有興趣想學。於是舞蹈班就安排了一個女舞伴給他,是一個年紀較長的女生。跳跳兩人就成了朋友,常到家裡作客,後來成了情侶。當時老二才17歲,是個中學生,女伴比他大10歲,已經是一個相當能幹的職業女性。

王季慶看兩人從舞伴到情侶,局面開始失控了。她和孩子分析過,雙方的生活背景、年齡差距,而且他馬上就要高中畢業到美國去上大學,兩人看來不可能有甚麼好的發展。"感情的事,我從來就跟孩子說,惟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傷害對方,要尊重對方。當時我對孩子說'你要去唸書,她年紀也大了,怎麼可以等你這麼多年?'"

兒子答應媽媽先做朋友,直到他美國唸書後,雙方便各自自由發展。但結果卻出乎意料,兒子上大學後,不只和對方保持聯絡,反而因為感受到外在的壓力越大,兩人的距離越遠,兩人就越是團結,越是覺得這段愛情是偉大的。

於是,兒子沒有遵守自己的承諾與對方切斷關係,還在他讀大二時就結婚了,家人全蒙在鼓裡。王季慶說:"本來沒有甚麼,我也承認他們的關係,不說甚麼,兒子畢業後就在太太底下工作,應該很好的。但他們夫妻的關係越來越不平衡,越來越不對勁,兒子和我本來是很親密的,甚麼都談,但兩人卻慢慢疏遠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痛苦不是兒子不聽你的話,而是你覺得他和你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你不知道他在想甚麼?"
後來事情的發展是,夫妻兩人的事業失敗,初生的孩子還小,太太卻患上精神分裂症,王季慶眼睜睜看孩子承受巨大的挫折和痛苦,整整10年,在孩子最黃金的10年。作為一個母親,王季慶的心疼和難過是言語無法說的,但她一直陪兒子,接受他的一切,當時她最常對孩子說的不是"當初如果怎樣怎樣。"而是"我會一直在這裡。"

"我沒有再去責備他,這沒有用,我不會讓他覺得因為他犯了錯而不理他。我已經不能替他做甚麼,他自己做的自己承擔,我只能包容他。"直到今天,即使讓王季慶早知道結果是這樣,她還是覺得:"想盡辦法去鉗制孩子是沒有用的,有一些選擇,是他自己要做決定的,別人不能替他做。當時他選擇了這條路,必然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我不了解。"

現在兒子的事業和生活已平穩順利,王季慶回頭看這件事:"
有一些事是無解的,它在正常的狀況下是找不到答案的,既然發生了,就不要怨天尤人。只是你不要覺得這件事是衝你來的,或是衝兒子來的,無論如何,不管事情好壞,它都成為我兒子人生的一部份,一個過程,值得他去學習。"

沒有一個女子天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媽媽,一個獨立的妻子,自己的價值自己去尋找,去肯定。王季慶以前也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建立在愛情上──"我要我愛的人全心全意地來愛我,如果不是如此,自己就失去了價值。"

王季慶遇到一個女子把一生的重心都放在丈夫身上,卻因為無法生育,先生與她離婚。她在離婚後患上嚴重的腦癌,經過一段努力奮鬥的抗癌期。

但王季慶看她其實是不要活的,"她的痛苦是她指定了只要她先生的愛,只有她先生可以肯定她的價值,因為她的先生不愛她,在她心裡早就喪失了活下去的意願。在她的潛意識裡有一點自殺的傾向,但她又不能自殺,
把受傷的感情不斷壓抑下來,慢慢地就變成了她的病。她一生病,就可以轉移掉自己的問題
,'你看我很可憐,我生病不是我的錯啊!我還要去奮鬥、拚命去抗癌!"

王季慶覺得這位女子如果不願承認自己早已放棄了自己,不承認自己的生命是被動的,"如果你不愛我,我就……",不管她如何努力去抗癌,都是沒有用的。

她提醒說
:"當一個人在情感上受傷時,儘管情緒是負面的,你都要去承認它、認識它、接受它。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價值的,不管你是貧是富,美貌平凡,遇到任何事,從根本上來說,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


王季慶參加一個團體叫"Pollyanna","其實每個人都有悲觀樂觀矛盾的地方,Pollyanna就是叫你從樂觀的角度去看事情,它有點像傻大姐的意思,不管你發生什麼事、任何打擊,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份禮物,敲醒你,告訴你應該要改變了,讓你變得更快樂。參加這個團體的每個人,可以把自己的問題拋出來,讓其他人幫你從Pollyanna樂觀的角度看事情,讓別人幫你在困境中看到一些好處和積極面。"

 

 


王季慶小檔案

留學加拿大,並旅美十餘年。經歷半年的心靈追尋,遍覽各類心理、宗教、哲學、神秘學等書籍。於1976年首度接觸啟悟性的"賽斯資料"後,心弦震動,遂開始譯介賽斯書系列及新時代經典作品共十餘種。她也是在台北內湖的中華新時代協會總會創辦人,影響很多讀者。

較早前來馬演講的許添盛醫生,也是受王季慶所影響,成立第一個癌症身心靈治療團體,鼓勵病人真正進入新時代身心靈成長的旅程。

王季慶較為馬來西亞人認識的是她所翻譯的《與神對話》系列。

 

以下連結為教育電台專訪~

2008.03.13教育電台名作家王季慶訪談~從紀伯侖的「先知」談愛你一輩子

 

 

 

 

紀伯倫的先知〈論孩子〉by Kahlil Gibran

 

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說道:請和我們說說關於"孩子"的事。

他於是說道:

孩子實際上並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乃是生命本身的企盼
他們只是經你而生,並非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於他們的,是你們的愛而不是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庇蔭他們的身體,卻不能庇蔭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居於明日的世界,那是你們在夢中也無法探訪的地方

你可以努力地學像他們一樣,但是,不要白費力氣要他們像你
因為歲月無法倒流,生命也不會停滯於昨日

你們是弓,孩子是從你們身上發出的生命之箭
那射箭者在蒼茫路途中看定目標,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一個彎弓,使你手中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當為射箭者所成就的一切歡欣喜悅
因為祂不僅愛那射出的飛箭,也愛手中握的那穩固的彎弓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v4tEBsKeQkF63vRLsfhxdtE-/article?mid=11247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代表圖片

(圖片出處 : 天下雜誌)

 

龍應台:親子的友誼是用心掙來的

作者: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社會上常強調情人和夫妻間要如何努力付出、學習相處,卻很少有人在說,父母和子女間如何做「朋友」,因為我們的文化裡有個假設:既是父母子女,就一定有愛。這個假設,我覺得是有問題的。「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親子要當朋友,那份友誼必須被掙來。

印象中,從來沒看過這麼柔軟又帶點不安的龍應台。以往面對強權,她會跨大步、挺出膀頭,迎戰;面對孩子的她,卻學會後退、省視自我,包容。


這是一個和許多青少年父母一樣,帶著尷尬的母親。

兒子房間裡開著的電腦郵件,她自制不敢瞄一眼;兒子告知開始抽菸,她壓抑不訓戒,只小小抱怨;最近也得接受安德烈與女友在她面前親密相處。

龍應台說,孩子對她的試煉,存在每一個瑣碎的生活細節裡,而每個魔考背後存在兩代不同的價值、思維。

安德烈十四歲那年,龍應台接下台北市文化局長一職,待她結束工作,安德烈已是十八歲、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駕照,可以進出酒吧的高校生。


母子的差異因時空的變化,出現巨大的鴻溝。

龍應台寫道:「我極不適應——我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裡去了?」而安德烈只是酷酷回應,「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

在這篇專訪中,你可以學習到龍應台把自己掏空,用五體投地、頂禮膜拜的心情去上父母這門課;也可感受安德烈如何回報她以尊重,認真閱讀母親的生命歷程,了解這個總愛用雙手環抱著他的女人。以下是專訪內容:

讓孩子準備好離開你

問:你覺得父母最大的責任是?

答:當你生他開始養他的時候,我覺得最大的責任是,設法創造一個環境,讓他變成一個有健康有平衡的人格,有創意且有自信的人。

你既然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來,你第一要務是給他這個環境。假設你兒女現在是二十歲了,青少年這階段,我覺得作為父母的責任是,把門打開,讓他走出去,可以獨立地走出去,要準備好他離開你的路,而不是把他緊緊地靠在你身邊。

問:如果教養方式可以分類,你信仰哪種方式?

答:正因為我是從一個威權社會裡長大的,因此我對威權特別自覺,特別警惕。尤其是,我常常反省自己:反威權不能只是抽象的理念,它必須落實到生活裡的最瑣碎的一點一滴,才算數。你不可以在大的政治論述裡面大談自由平等,而在家庭實踐裡面卻是個暴君,這就是偽君子了。

平等自由一直深植在我心中,等到我有孩子,如何落實這種信念,就變成每天要挑戰自己的東西。每天在挑戰,每天在學習,那個抽象的信仰你有,但是落於實踐是另一回事。

憑什麼我們的角度才正確?

譬如說,我記得老二飛飛(菲力普)剛會講話的時候,有一天,門鈴響了,他衝去開門,開了門就叫,「媽媽,狗狗帶Ella來了。」

Ella是我隔壁的美國鄰居,他們家有一隻臘腸狗,臘腸狗是身體長腿最短,最貼著地面的狗,所以那狗很矮很矮,貼著地面走的。華飛跟我說的不是「Ella帶著狗」,而是「狗帶著Ella」來了。我很震撼。兩歲的華飛離地面大概八十公分吧,所以從他眼睛的高度看出去,先看到的主體是狗,而那主人太高了,只能看到膝蓋,所以當然主體是狗不是人。我的震驚在於,憑什麼我的角度和高度才是正確的?從他的角度和高度看出去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我覺得華飛給我上了一堂課,因為這堂課,此後我跟孩子說話,一定設法把我的眼睛降到他們的高度,他們或許只有一百公分,我也許一百六十公分,如果我屈膝跪在地面上跟他們講話,我們的視野就剛好平等。這都是學習來的。

問:父母比子女多了許多生命經驗,卻要對子女平等、尊重、不下指導棋,似乎非常困難。

答:非常困難,非常非常困難。

安德烈第一次跟我說他抽菸的時候,他十八歲的時候,在柏林,我到柏林去演講,他到旅館來找我,跟我說我有件事要跟你講,我說你要幹什麼,他說你先坐下來我就跟你講,我坐下來的時候,他就跟我說「我抽菸了。」這又是一個,喔!我要怎麼對付這個事情?

上個星期,安德烈告訴我他有一個女朋友,他說我會見到她,因為晚上大家要一起出去,安德烈的想法是,「我不要妳嚇一跳,所以早點告訴妳。」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兒子跟女朋友比較親密的在一起,這是從來沒有見過的景象,我知道緊接著又會有新的考驗要來了,譬如說,我准不准他們在我家同一個房間裡過夜?對我這為人母的而言,二十年來一路都是考驗、上課啊!

你永遠在進行你內在的辯論,但是,我仍覺得成年人一定要保持開放的心靈以及自我反省的精神,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把孩子當「外國人」

問:家長如何扮演孩子「朋友」的角色?你又是怎麼做的?


答:我有一個建議,就是你把下一代當成「外國人」來看,譬如說,對於印度人、日本人、歐洲人等等,當他所做所為跟我們不一樣的時候,我們不會馬上跳下去批判他是錯的,我們會想,嗯,他們跟我們的成長背景不一樣,所以行為想法跟我們不一樣是當然的。


那麼,我們對於二十歲這一代人,是不是也該留個空間?日本、印度、歐洲人是「空間」上的外國人,我們的兒女是「時間」上的外國人,他成長的那條路程、他的學校、他的同儕、他的時代、他的知識結構本來就跟我們不一樣。


我們有沒有可能跳出自己的自以為是,像對待外國人一樣,在某種程度上給他們一個空間,我覺得這對父母成人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


當然我也不是沒有底線的,但是我也會和安德烈討論。譬如抽菸問題。他是個二十歲的人,自己也知道抽菸的後果,我作為一個相信自由平等的人,可不可能跟他說,戒菸,否則搬出去。你不這麼做,那就要有別的共處方式。我就想,那就把我們的關係像roommate一樣來處理吧。


那個底線就是說,你不可以在房間抽菸,你抽菸一定要到外面陽台上。這種協議就如同我跟一個成人室友做的一樣。這一開始當然很難,親眼看到你愛的兒子吸菸你真是既討厭又擔心,可是我得壓抑那部份,回歸到他是一個有獨立行事能力的人,他自己要為自己負責。

與子女的友誼是用心掙來的

其實我也發現,我跟安德烈分開四年,重新在一起的時候,我真的感覺,我們之間有愛,但是那個「喜歡」不見了,因為有四年沒在一起。我想做他的朋友,但是他的心是關閉的。我就知道:You have to earn it,這也是為什麼我開啟了和他共寫專欄的過程中,我們確實變成「朋友」。


我事實上在想,如果我跟安安重新在一起之後,沒有做「寫信」這個努力的話,接下來他更長大,畢業、就業、結婚生子,我們就永遠不是「朋友」了。
如果過去這三年半之中,我們彼此沒努力的話,以後的一生一世就都不一樣,一定比現在「冷漠」。


其實,社會上常常強調情人和夫妻之間要如何如何努力付出、學習相處,卻很少有人在說,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間如何做「朋友」,因為我們的文化裡有一個假設:既是父母子女,就一定有愛。這個假設,我覺得是有問題的。愛,不一定喜歡;喜歡,是要努力的。


你絕對可以有很深的愛,也有很深的不喜歡,這絕對存在,而且是絕對有道理的。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做了所有的努力還是得不到他的喜歡,我覺得就放棄吧,因為你如果真正地把二十歲的人當作一個成人來看,他也確實有權利不喜歡你的,你只能放手。


問:你覺得兒子帶給你最大的試煉是什麼?有哪些強烈衝擊到你的價值觀?


答:我假想過,如果我的孩子是同性戀,我覺得他也只會說,你坐下來,我告訴你我是同性戀,這時候沒有什麼底線不底線的問題,我的反應會是,謝謝你告訴我,然後第二個是我會比較緊張,是因為你會是少數人,做任何少數族群都是壓力比較大的,你找朋友比較困難,那其他都一樣,就是會比較心疼他找朋友會比較困難,那其他還有什麼更劇烈的事情?如果他告訴我他吸毒,這就也不是底線的問題,這不是道德問題,這是醫療問題,怎麼樣給他醫療的協助。


問:親子之間從威權到對話,這需要很多包容學習,你覺得這需要被啟蒙嗎?


答:對,我自己也被啟蒙過。譬如說,我生老二飛飛時,安安四歲,當你老二來的時候,你一定永遠去抱著那個小的,你因為他小,你所有的寵愛跟注意力都會被那個小的吸收了,這是一定的,因為小的比較需要你,需要餵奶,這是生理的自然,那時候老大一定是被忽略的那一個,因為你總會覺得他比較大。


到了安德烈七歲,菲力普三歲,一頭捲髮,可愛的像洋娃娃一樣,那時候安德烈會嫉妒,憂鬱地走到一旁去,但我不太自覺這種不平衡。


有一次,平路來我家。她的老二跟我的老大同年同月同日生;她進來時,我正抱著小的,平路一走進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安安像個baby一樣抱起來,因為在她心目中,七歲正是她的老么的年齡,因此她是用那種對待老么的身體語言去抱安德烈,我當時看了心裡很震驚,其實七歲真的很小很小啊,但是對比之下,我已經讓他提早成熟了,然後已經提早用比較嚴肅的眼光去看他,而不是給他老么的寵愛。你看那樣一個動作對我就有很大的啟發。

把自己放低、放空

我的意思是說,啟蒙,對於成人而言,可能意味著要把自己放低、放空。我們要認識到,兒女成長的每一個過程,其實都是新的。


我們以為我們都經歷過了,其實不正確,因為,我們自己是幼兒、少年、青年時,我們身在其中,其實對那些過程沒有任何理性的認知和觀察,我們只是懵懂在其中而已。


因此兒女現在的過程,其實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我們沒有理由認為自己都懂。我的態度是,把自己當作生命的學生,用最好奇、最新鮮的眼光、最不帶成見的心試著去認識孩子成長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來說,
每位父母都是「新生」,需要啟蒙,需要學習。

文章引用處 : 親子天下網路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467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在高鐵站,巧遇以前的鄰居,看到當年在母親懷裡的小不點現在已經是活潑可愛的小四學生了,真令人感嘆時光飛逝。在等車的時候,我發現這孩子口語表達能力很好,問她看過什麼書,她回答得頭頭是道;最主要是她很有禮貌,善解人意,我一直誇獎這個孩子,一旁的母親卻一臉苦笑,令我不解。

  回到臺北後,收到鄰居的電子郵件,原來老師說她女兒有學習障礙,寫字少筆畫,閱讀跳字,凡是跟語文有關的科目都考不好。她這次北上,就是帶孩子去找醫生鑑定,看看是不是智力有問題。

  她最憂心的是,老師每天罰女兒寫字,每天抄課文十遍,說是要加強她的弱項。結果孩子恐懼上學,每天回家一攤開作業本就哭;而且因為功課不好,同學排斥她,在班上沒有朋友,大家都不願跟每天被罰站的人作朋友,使她在學校很寂寞。

  鄰居說她已盡力補救,每天至少念一本書給孩子聽,念完請孩子把故事講給她聽,以確定孩子聽懂了;碰到生詞,她就和女兒用生活上的各種情境造句;她也鼓勵孩子自己編故事,發揮想像力。難怪在高鐵站時,我覺得這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這麼好,原來是訓練有素。

  鄰居說她曾懇求老師讓孩子帶電腦上學,用打字的方式寫作文,但是老師不肯,也不肯用口語評量,所以她現在很煩惱,不知該怎麼辦。我看了信非常感慨,只能回信建議她幫孩子轉學或轉班,找到一個能接受孩子的缺陷,承認有閱讀障礙這回事的老師,才能解決問題。

  人類會閱讀是一個奇蹟,因為文字的發明才五千年,就人類整個演化的歷史來看,實在太短了,比一眨眼的時間還短,短得來不及登錄到基因裡。我們的大腦有語言中心,但是沒有閱讀中心。

  一個正常的孩子放到正常的環境中,沒有人教他說話,他會說話;一個正常的孩子放到正常的環境中,沒有人教他閱讀,他是文盲。所以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是習慣,就要從小培養。李光耀在新加坡大力推動閱讀時,就要求新加坡的父母,孩子十八個月大就要抱在身上,親子共讀。

  目前,已經知道失讀症(dyslexia)是一種基因缺陷,跟人類染色體二、三、六、十五、十八有關,這些孩子最顯著的症狀是跳行、跳字,偏旁左右顛倒,缺筆畫等現象,智力正常,但是閱讀能力低於兩個年級;也就是說,到了小學三年級,閱讀能力還在一年級的程度。

  因為是基因上的問題,用打罵方式教育對孩子不公平,可以換個方式評量,當孩子對自己有信心時,長處可以把短處帶上來。歷史上,閱讀障礙的人很多,如愛迪生、愛因斯坦、邱吉爾、洛克裴勒(洛克裴勒家裡不知請了多少家教,都教不會他閱讀,最後他去學盲人點字。演講時,他用手指頭摸著演講稿完成演講,臺下的聽眾完全不知道他有閱讀障礙)。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不是孩子的錯,不必羞辱他,也不必要他罰站。不要從孩子的短處去補救,要從孩子的長處去發展。因為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是用他的長處去和別人競爭,不論他的長處是什麼,只要贏得過人,他就有飯吃。

  如果整天截長補短,到最後,短處比不上別人的長處,而自己的長處又沒有機會發展出來,這孩子就變成一無是處、沒有一技之長的人了。大人的觀念影響孩子的一生,不可不慎!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8/12/30 家庭版

**本網頁各連結標題及連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歡迎進入參觀國語日報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dOv.BKacEQdegnB4sN9p7g--/article?mid=3965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汪詠黛

  朋友的獨生子悄悄打電話來向我求救:

  「黛媽咪,請您告訴我媽,我的『消費券』可不可以不要拿去繳英語補習費?我討厭學英語!討厭、討厭、討厭……」

  這個國小二年級的男孩委屈的說,剛開始去補習英語時,他並沒有不喜歡,但是媽媽每天緊張兮兮的盯著他練習聽、說、讀、寫和考試,說是為了準備參加全民英檢,還一直告訴他:「你如果英語不學好,以後就沒有競爭力,前途就完蛋了!」嚇得他也跟著緊張,開始討厭去補習班。

  其實,孩子這樣的心聲,黛媽咪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了。諷刺的是,我聽到更多「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焦慮父母抱怨:「我省吃儉用,繳交大筆英語補習費,『一心只為孩子好』;可是這些不知好歹的小鬼,一點都不珍惜學習機會,他們以後要後悔就來不及啦!」

  親子之間對補習英語看法的落差,讓我想起前幾年英國劍橋認證中心曾公布亞洲地區兒童(七歲到十二歲)的英語能力排名,臺灣小朋友的成績非常不理想;該中心分析,這是因為過去幾年臺灣小朋友瘋全民英檢,所有學習都是針對這項考試而來,已帶來負面效果,造成兒童英語能力不進反退。

  背負龐大的考試壓力,小朋友學習英語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學習語言,不是都該從興趣開始嗎?如果把有趣的學習搞成「一切都從考試開始」,那就難怪孩子會越學越沒興趣,越學效果越差了。

  如果爸爸、媽媽不要那麼緊張,情況會不會改善呢?黛媽咪的經驗是這樣的:

  咱們家哥哥小學六年級才開始學ABCD,由於他的個性活潑、好動,所以我不敢找那種標榜「嚴管、嚴教」,尤其是注重考試的補習班,免得把這個調皮鬼的學習胃口給搞壞。

  在英文班上課,大都是唱唱跳跳和玩遊戲,就算是有定期測驗,也沒那麼可怕,加上大人不斷鼓勵,哥哥就這樣「從玩中學」,輕鬆進入英語世界。

  國中時期的他,叛逆、倔強,不肯花心思在課業上,成績實在很難看,常常在班上吊車尾,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英文課程;我們也藉由出國旅行,讓他多接觸外國人,不怕開口說英語;高中時他加入英語會話社團,繼續「玩」英語,還獨自參加海外遊學團練膽子。

  大學時,他進入外語系就讀,除了被選為學生代表,隨著教授出國交流,喜歡旅行的他還考取了國際領隊執照,帶遊學團到歐洲、美國開眼界。進入企管研究所後,被青輔會甄選為臺灣青年代表,到印度參加世界志工大會,全程用英語介紹臺灣,做了一次成功的國民外交。

  有了英語做工具,哥哥的膽子越來越大,學習欲望也越來越強,雖然從來沒學過德文,但仍申請到德國研究所做交換學生一年,和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用英語共同學習;放假時則當起「背包客」,在歐洲四處旅行,增廣見聞,並擔任環保志工,為保護地球盡一分心力。

  這個從小調皮,國中時學業成績差到幾乎放棄自己的孩子,卻因為覺得學習英語很好玩,終於找出自己想走的一條路,讓我既不擔心他日後「沒有競爭力」,也不怕他的「前途完蛋」!

  優秀不是逼出來的,只要大人多一點耐性、多一點鼓勵,孩子就有機會活出優秀的自己。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2009/01/20 家庭版

**本網頁各連結標題及連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歡迎進入參觀國語日報

本文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dOv.BKacEQdegnB4sN9p7g--/article?mid=4062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我去朋友家吃飯,看見她念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在飯桌上大聲的說:「媽媽,你笨死了,你炒的菜有夠難吃,我不要吃。」我很驚訝一個孩子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說話,我更驚訝的是,朋友竟然沒有生氣,反而說:「哪一道菜?你說的是哪一道菜?」
 
  我看到孩子跋扈的樣子實在忍不住,趁洗碗時告訴朋友,孩子不能縱容,想不到,她一肚子苦水,她也不願意如此,她是照書在教,有一本親子教養的書中說:「當父母被子女批評時,不能覺得面子掛不住,甚至,覺得不被尊重而生氣,導致親子之間不愉快的情緒,要了解孩子是表達心情,父母要耐心聆聽,寬心對待,不能露出憤怒的表情,不然會造成孩子的畏懼與不安。」我看了真是哭笑不得,我問朋友,她的普通常識到哪裡去了?怎麼會全盤接受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
 
  孩子第一需要知道不可以出口傷人,不可以用自己是「直話直說不懂得修飾」做藉口而傷害到別人,上面那句話其實不是「孩子表達心情」,而是嚴重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這種話連跟同學都不能如此說,更何況是跟自己的媽媽。孩子應該對父母敬愛而不是友愛;有敬,父母的教誨才會聽得進去。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主,孩子是從,主從的觀念連低等動物都有,動物是有領域觀念的,在馬戲團中,馴獸師一定是先進入場地,動物再帶進來,因此動物會聽馴獸師的話,因為先來後到,客對主要讓三分。假如孩子認為父母是平輩,就難怪父母講的話孩子不聽了。
 
  第二,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父母一生氣,孩子就崩潰,佛洛伊德所謂的「童年創傷」,其實是指如性侵害或虐待等嚴重傷害,一般父母的教誨是不會留下人格的烙印的,反而是不教他、溺愛他,以後出社會會吃大虧,父母賞罰要分明,改正要及時。

  很小的孩子做錯事被處罰,他可以接受,孩子不能接受的是被冤枉,挫折對孩子來說不見得不好,挫折有時是品格的鍛鍊,人生原本就充滿了挫折;孩子必須懂得如何把危機變轉機,將逆境扭轉過來,父母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永遠保護著他。如果能藉各種機會訓練出孩子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人格,對他人生旅途上的幫助恐怕還更大。
 
  第三,不是所有正向的回饋都對孩子好,孩子固然需要鼓勵,但是做不對時更需要告誡,孩子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方法,這種學習是個內隱的學習,這種記憶直接儲存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即使將來得了失憶症,他的人格特質、生活習慣都沒有丟掉。孩子的安全感不來自父母無所不在的呵護,而是當他需要父母時,父母能適時給他指引。
 
  看到現在的孩子沒有禮貌,在電梯裡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車上不讓座,跟父母講話沒大沒小,真是很感慨。家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教養與風度是打開社交場合大門的鑰匙。「盡信書不如無書」,因為坊間有不少的「親子教養」之類的書,品質令人擔心,做父母不必戰戰兢兢,每天捧著書看,當作「教戰手冊」。養育兒女不是要照食譜炒菜,因為每個孩子不一樣,不可以一板一眼照書教,請相信你自己的普通常識,如果孩子快樂,別人也快樂,你就做對了。

引用:國語日報家庭版http://www.mdnkids.com/family_edition/detail.asp?sn=17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在追求「A」,搞不好會弄得更挫折,畢竟「A」 (第一名、高分)不是人人有,人也很難樣樣都是「A」;更重要的,應該是練就「AQ」,Adversity Quotient 逆境商數,也就是面對逆境、處理挫折的能力。

如何幫孩子培養跌倒後再爬起來的AQ ,不妨看看以下幾點:

 

避免做「直算機父母」

「直算機父母」,就是一直盤旋在孩子上空,只要看到寶貝碰到一點困難,就馬上衝上去「拯救」孩子的父母。

迅速為孩子解決問題,或快速滿足孩子需求,其實並不是在「幫」孩子,而是剝奪了他學習的機會,剝奪了他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做父母的,也許是因為自己小時候吃過苦,不希望孩子再「吃苦」;也許因為工作忙碌,很少陪孩子,相處時就儘量「補償」孩子;又或許是,快速滿足孩子,是最容易打發孩子,讓自己耳根清靜的方法。

不論原因為何,請記得提醒自己,為了自己和孩子好,實在別做「直算機」。

心理學上有所謂的「delayed reward」延續報償。「要立即獲得報償滿足的,其挫折容忍力較低;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獲得報償滿足的,其挫折容忍力就較高」政大心理系教授許文耀指出。

更何況「『得不到』,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挫折專家」兼職場達人邱文仁說。

 

善用兒童文學的力量

「兒童文學中有大量的作品和主題,都是在處理孩子面對挫折時的遭遇。」繒本專家莊世瑩點出,「孩子在閱讀時,可以經由想像力自冒險的歷程,獲得紓解和成長。」

《哈利波特》的風行不是沒有道理,哈利在現實生活中是備受親戚欺負的孤兒,在魔法世界中也是飽嚐艱辛,讀者們讀他的歷險,讀他的喜怒哀樂,讀他的黑暗與光明,何嘗不也是「感同身受」的經歷了挫敗與奮起。

東方文學中,也有如《西遊記》的一路過關,打敗妖魔鬼怪。較小的孩子,讀繒本也是異曲同工。只要父母懂得善加運用。

「兒童文學作品肯定了孩子的內在力量,相信孩子自身就有能力面對挫折和化解危機,其實成人經常矮化了孩子的自愈能力。」莊世瑩表示:「當然,訪過一個文學建構的世界,孩子不用直接赤裸裸的面對現實,可以先建立好面對挫折的『強健體魄』。」

 

感受大自然的砥礪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小時候,在草地上翻滾,在大樹間攀爬,那身體感受到 草尖,感受到樹幹的磨擦,有點刺刺的,那都是大自然的「砥礪」啊!

美學教育工作者蔣勳就很鼓勵做父母的,讓孩子脫掉鞋襪,到大自然去,讓腳丫子感受一下泥土、草地,或走在沙灘上,感受沙礫被海浪捲過在腳底滾動、磨過的感覺。這都是一種健康、自在的學習

 

保有兩「觀」:樂觀客觀

關於挫折承受力和復原力,心理學者許文耀建議,可以由兩「觀」著手:樂觀,學習用正面的態度來看待事情;客觀,要理性的衡量實際狀況。

他指出,研究顯示,增加「正向的期待」,有助於克服挫折,因此樂觀很重要;但如果只有一味的樂觀,卻沒有客觀的考量這期待目標的可行性,那搞不好又會陷入另一個「不如預期」的挫折。所以,這兩個「觀」要平衡。

本文摘自雲門2007.8律動生活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 !是的。因為,不懂跌倒,就不懂爬起。

人生的路很長,要摔的跤多著,爸媽不能都在身旁,幫著打地板。

當孩子跌倒時,往往也在考驗蓄,爸媽如何看待自己的跌倒。

 

夏季,似乎是「跌倒」的季節。

七月,西洋流行樂天后碧昂絲,在佛羅里達開演唱會,載歌載舞唱得正美妙,卻一跤摔下了樓梯,那畫面還被歌迷放上了網路,成為人氣影片。

亞洲小天王周杰倫,在深圳做宣傳,正熱情走向群眾,卻一腳踩空了舞台邊,就這麼跌倒在大庭廣眾前。

雖然很糗,但天后畢竟是天后,天王依然是天王,都很快爬起來,鎮定的繼續唱下去。

名人跌倒像是會「傳染」似的,八月初,總統陳水扁下鄉到廟宇上香,踏進門檻時突然一個跟艙,傾了身子,多虧旁邊的隨扈一把扶住。

一般人沒有隨扈在身旁,可就要自己找到扶持的力量,練就跌倒後再站起來的本事。不過倒是可以先學到,不管多有名氣或地位,不管是普通人或大人物,都可能會一一跌倒。

陪伴孩子的「跌倒」

而台灣的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跌倒」,往往也發生在夏天這個季節。放榜了!但,沒有考到想唸的學校。

雖然大學錄取率已高達九成多,大學不再是窄門,不過在到達那扇門之前,國中升高中的基測,仍舊不是好對付的。當成績揭曉,當眾聲喧諱,多少十五、六歲的孩子,開始嚐到「挫敗」的苦澀滋味。

七月下旬,有位媽媽,在家沉默了一天。她那私立名校畢業,但在這次基測中失利的兒子,幾乎都待在房間裡,同樣沉默。「我們都不太想講話,我覺得我自己也有情緒要處理。」她說。

但當新的一天又到來,她漸漸覺得,「這時候是關鍵,我不能再沉默,否則孩子會以為媽媽在生氣。」她決定,「這時候,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站在他這邊的,而不是去追究和指責他這三年是怎麼過的。」

想想,自己以前是怎麼走出挫折的。她在成為全職媽媽前,任職的單位是出了名的要求嚴格,不只一次,寫的東西被大老闆丟出來,她撿起來,躲進廁所裡哭。但她至今仍感念那時的磨練,總在抹掉眼淚的時候學到「不要再陷在『我搞砸了』的情緒裡了,趕快想想接下來該如何收拾,盡可能想出幾種解決方案,往前走!」

這次,她也要陪著兒子,繼續往前走。「孩子,就好像我們一輩子的功課。」她說。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如何學習跌倒,學習在跌倒後再爬起來,也是一輩子的功課。只是這功課,用不同的「身份」來「寫」,可能大異其趣。

經常處理親子諮商的身心科醫師許添盛,曾碰過一個例子。有個爸爸教孩子騎腳踏車,老教不會,他提醒孩子小心別跌倒了,自己更是緊扶著車身怕孩子跌倒。

後來,換別人來教,孩子很快就學會了。爸爸問那人怎麼辦到的?「我告訴你小孩,學騎腳踏車本來就會跌倒啊!」

是的,爸爸得學會適時「放手」,學會「不怕」孩子跌倒。

類似的故事是,一個小女孩學直排輪,爸媽並不怎麼擔心她跌跤,但在爸媽面前,她一跌跤了就生氣,越氣越學不會,搞得爸媽也被她的生氣給弄生氣了。有天,到表哥家作客,她隨著舅媽學直排輪,竟然很快就學會了。爸媽問舅媽,女孩可曾摔倒?有!摔倒時可有耍脾氣?沒有啊!她很乖、很棒啊!

爸媽頓時明白,孩子沒有發脾氣的對象,就開始學習自己「處理情緒」、自己「解決問題」。爸媽不用跟著生氣,只要準備著,幫她敷敷跌倒時擦傷的傷口。

有時候孩子「跌得怎樣」、「禁不禁得住跌」,做父母的,要負些責任。

知名作家尹萍形容得很妙,有的媽媽,看到孩子跌倒就撲上去吼叫,孩子本來沒打算哭的,看媽媽這麼激動,不哭一場也不好意思了;有的媽媽,小孩跌倒就拍打地板,說:「地板不好,害你跌倒,打它!」

她看過這樣的例子,就特別提醒自己,孩子跌倒的時候,先看看他自己怎麼反應,如果孩子沒哭,就對他微笑點頭,鼓勵他繼續往前走,如果孩子哭了,她就慢慢說「過來我看看,怎麼了?

「我絕對克制住,不要搶上前去,不要大呼小叫。是他跌倒,要給他一點空間,讓他感覺一下那是什麼滋味,他會反省自己是怎麼跌倒的。」尹萍說「如果我激動,我的情緒蓋過了他的,他就失去了體會這過程的機會,反而要來適應我的過多反應。」

尹萍有一兒一女,她的經驗是,孩子跌倒後,會回頭看她,再低頭看地,猶豫幾秒鐘,考慮要不要哭。「真摔痛了,他決定哭,是尋求安慰,也是尋求幫助。」她明白,因此「等他走過來,我再看看是要貼OK繃還是揉揉就好。」

保持冷靜,及給孩子空間,是她的兩個基本原則。「我固然防止跌倒的事發生,但我也不怕他們跌倒。孩子慢慢就體認到,事情的成敗是要由他自己負責的;而媽也會管好自己,不用他擔心。」陪孩子定居紐西蘭,著有《出走紐西蘭》一書的尹萍表示。

「人生的路很長,要摔的跤多著,父母不能都在身旁,幫著打地板。」她說。

其實,每個人都是在「跌倒」中長大的。想想剛學走路的經驗吧,「學步的孩子可能認為跌倒很有趣、很快樂呢!」許添盛指出。

但漸漸長大,人卻好像越來越不能接受「跌倒」這件事。

雲門舞蹈教室老師董述梅,長年和許多孩子、家長相處,她觀察到一個現象,孩子較小時,爸媽總是又親又抱,耐心對待,一點點小事就給予大大的鼓勵,但當孩子年齡漸大,爸媽的期望好像也跟著孩子的身高一起變高,變得越來越常看到孩子的「缺點」,鼓勵少了、要求多了,孩子的挫折感往往也跟著多了。

關於跌倒,大小有別?

就好像,對於跌倒」這件事,小時候跌,爸媽會問「有沒有怎麼樣?」長大了跌,爸媽是說「怎麼會這麼不小心?

「我從小到大,是很有挫折感的。」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近幾年來相當活躍於媒體的職場達人,她卻笑著細數自己一路走來的挫折,包括,自小父母要求高,她的成績也很好,但高中「只」考到第二志願,她拼命唸到以第一名畢業,但大學也「只」考到了政大(沒有上台大),出國唸書回來,找工作並不順利,幾段戀情也總是遇到不對的人。

 104人力銀行是我的第14份工作,而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九年了。」擁有「屢仆屢起」經驗的她,如今以燦爛的笑意說,我30歲以前的人生是很『不順』的,但後來覺得其實有這些挫折經驗還挺不錯的。」

因為「跌」的次數多了,她知道會痛,也學會如何去撫平那痛(如大量閱讀心靈成長的書籍,如寫作),更知道那痛「並不會致命」、「終究會過去」不至於像有些天之驕女、天之驕子,一路平順,卻在碰到一個大坑洞時覺得自己跌得「好痛」,會痛一輩子,痛到走不出去。

況且有時候,挫折,可能只是因為「不如預期」。

「心理學上,會以『落差』來形容。」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許文耀表示,自己想要達到的情況,沒有達到,或自己不想要發生的情況,卻發生了,這其中的「落差」,就形成了挫折感。

「人生中若要事事如意,那是不可能的。」許文耀說,何不把挫折當成一尊佛菩薩,當成上天在提點你:「喂,老兄,停下來想想看吧,是不是你的作法、看法,你的心境、意圈,擺錯了重心。」

跌倒,就是因為重心不穗,或是重心歪了,才會跌倒。如何能夠在跌倒後再站起來,及避免跌倒,自然就是「調整重心」了。

邱文仁日嘗過這樣的滋味,雖然從小成績優秀,但只因為沒有達到父母和自己(往往也是受父母影響)的預期:「第一名」就得考上「第一志願」,'因而飽嚐挫敗感。也正因如此,她後來一直避免和小學、中學時期的同學聯絡,直到今年初,她終於參加了和這些同窗們的聚會,重新面對這群昔日的「競爭者」(今日也多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她發現到,以前的自己,「一直在跟聰明才智比我高的人競爭,而且我一定要贏!其實,是我執著的事情不對,設定的目標不對嘛。」如今她很高興,自己能和這些老同學「舒服」的相處在一起。

「不在『單一價值觀』去競爭,我的人生也變得比較舒服。」邱文仁說。

「第一名」、「一定要贏」,似乎是人成長過程中很容易造成「跌倒」的單一價值觀。而父母適當的引導,可以幫助孩子跳脫勝敗迷思,一生受用。

尹萍的兒子高中畢業那年,與他最好的朋友競爭全校第一名,兩人相差在纖微之間,由於這牽涉到申請世界頂尖大學的成功機率,她感覺到兒子有點焦躁,得失心大到近乎咄咄逼人。

於是,她找兒子坐下來談,勸他不要這麼急功近利,放輕鬆,做自己比較重要,全校第一名是很好聽的名銜,但是不值得用一段友誼,用違反自己本性的方式來換取,友好而平心靜氣的競爭才有意思,「申請學校的事,我們盡力就是。」

兒子聽進去,馬上改變心態。最後,他和好朋友並列第一,為校史上首次。她兒子申請到耶魯大學,好友也得到英國劍橋大學獎學金,友誼至今維繫。

「當然,後來他又遭遇多次挫折,而我只能透過email 去了解,去關心。在一次重大挫折之後,他寫信給我說『別擔心,我會想出辦法來的。我不是每次都想出辦法來了嗎? 』這話很讓我安慰。」尹萍說,她並不是成功的媽媽,和大多數做母親的一樣,是邊打仗邊受訓。

成敗無關「丟人」

她通常是這麼「邊打仗邊受訓」的:當孩子有疑難,她就聽他說,孩子邊說也是邊整理思緒,聽完了她只表示同情,不出主意;孩子若問她意見,她先反問「你打算怎麼辦?」孩子若再間,她才給意見。「我會告訴他我的觀察。我會強調他的優點,但是也指出何處犯錯。」,而且讓孩子知道「他成功,我為他高興;他失敗,卻絕對不會丟我的人。」

沒錯,失敗或跌倒,並不是「丟人的事」。它就是一項考驗,考驗你有沒有找到對的重心,考驗你有沒有再站起來,繼續往前走的本事。

況且,跌倒也可能成為「好事」。

「你人生中重大的挫敗是什麼?」、「你如何度過工作上的低潮?」諸如此類的,是在社會求職時,不論職位高低,都可能被問到的問題。邱文仁指出,甚至有的主管會在面試時直接製造「挫折」給你,看你如何接招,如何化解逆境。想想看,這時候,是不是跌倒「經驗豐富」的人,越可能順利過關啊。

而且,這是避免不了的課題,就要學著越磨越亮。「不會因為你越來越有名,或你的職位越來越高,挫折就會減少。重要的是,你看待挫折的態度。」這是邱文仁的經驗談。

「當孩子跌倒時,往往也在考驗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跌倒。」看過許多親子相處的醫師許添盛說。

也許,當孩子跌倒,就從和他們分享「跌倒的故事」開始。譬如,陪孩子去聽一場演唱會,買他最愛的唱會CD一起聽,讓他知道,光芒四射的明星也會「跌倒」,像周杰倫,是真的跌在眾人面前,像張惠妹,成名前曾在歌唱比賽的「五度五關」門前挫敗,再捲土重來,像蔡依林,初成名時就因合約糾紛而被冷凍,後來鹹魚翻身,大紅大紫,手握金曲獎感謝那些支持與「不看好」她的人,而且,她至今依然一直很努力......

 

小男孩跌倒的機智

那天,是生活律動課的期末呈現,孩子們蹦蹦跳跳的出來了,迎向四周的目光和掌聲。突然,有個小身子「不見了」,'咦,怎麼回事?是跌倒了嗎?

大人探頭一瞧,是跌倒了,但,不用擔心,那個小男孩是在地板上,已經順勢化身為一隻毛毛蟲,好可愛的蠕動著。

男孩在眾人面前跌倒了,他沒有哭,沒有鬧,沒有害羞的立刻退場躲起來,而是健健康康的,展現他對跌倒的「解讀」,既然在地上了,那就舞出毛毛蟲的樣子。毛毛蟲長大了,還會變成漂亮的蝴蝶啊。

「沒有標準答案,自在展現自己」的「生活律動」精神,被這個機智的小男孩,淋漓表達了。

 

當舞者跌倒時

舞者,大概是最「懂得」跌倒的族群之一。

有時候,跌倒就是「演出」的一部份,如何跌得漂亮、跌得不受傷,平常得多練習。譬如,力道要拿捏好,要懂得用身體較厚的部位去滑、去跌、去「圓」整個動作,而不是傻傻的去撞地板。

當然,舞者也因此練出了不錯的身手。話說有天,一名舞蹈系女學生騎機車在路上,突然意識到她已失去重心,快要跌倒了,就在那電光一瞬間,她先把機車拋開,然後,做個漂亮的翻滾!真是怎麼樣也要「跌」得很漂亮,讓路旁的學妹全部看得傻眼。

那,如果跌倒是發生在舞台上,怎麼辦呢?高手還是有辦法把跌倒變成「表演」的一部份。

像吳義芳某次跳雲門「水月」,寬大的褲管因舞台上的水溼而絆到了,同樣的,在意識到自己將傾跌之際,他順勢一滑,自然的滾了一圈再爬起來。

台下的觀眾看不出,只有回到後台時,「內行」的夥伴們笑指說「喔,剛才跌倒了厚。」

 

本文摘自雲門2007.8律動生活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