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芷麗北市醫學中心精神科高芷麗感覺統合潛能開發學苑執行長

媽媽懷小棟時,覺得胎動特別強,認為兒子將來會是運動場上的健將。然而,後來發現小棟出生後的幾個重要的動作發展里程碑,雖然時間上都超前,但動的品質卻不太好。譬如,學走路時,10個月他就唐突地跨步,但踉踉蹌蹌得讓父母嚇出一身冷汗,從此跟得緊,以防出意外。從小給他玩具,幾乎玩不了多久,就被摔壞或弄壞了。

3歲大時,媽媽帶他出門,的,小棟總是橫衝直撞,媽媽需要緊緊牽著他的手扮演煞車的角色。好幾次媽媽稍微放鬆一點,不是小棟跌倒傷到自己,就是撞到別人弄出亂子,讓媽媽很難專心辦事。

爸爸不相信動作如閃電般的兒子動作會不協調,認為是太太沒有善盡角色。媽媽啞巴吃黃蓮,跟主觀過強的先生總是有理說不清,但還是衷心希望知道問題出在哪兒。

 

從小棟的案例可知,孩子動的量與質的質未必成正相關,重點在於孩子所作的運動、活動對提升動作品質是否有幫助。所以,爸媽應仔細觀察孩子都是怎麼動的,檢查是不是在影響動作品質的「動覺發展」出了問題。那麼,動覺(又稱本體覺)是怎麼一回事呢?

動覺讓人能掌握精確的動作

動覺的感受器在關節附近的肌肉和肌腱組織內,這些感受器能感知肌肉在伸展或收縮的狀態,了解各個關節角度的變化,並且轉化為神經衝動,快速傳達到脊腦,再往上送達大腦頂葉而產生動覺。透過動覺,才能掌握身體在靜態或動態下的位置與姿勢,於運動/活動的過程不斷作微調,儘量作出滿意的表現。

觀察孩子動得如何,並及早警覺

仔細觀察孩子的發展,是父母的樂趣所在,更是為人父母的天職。爸媽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狀況,表示孩子的動覺發展可能有障礙,要提早找出對策(註:每個年齡的發展內涵,請參考感覺統合上篇:發現大腦 part5:分齡發展評量)

n          懷孕期:胎動很少又微弱或胎動過強都應注意。正常的話,29~36週大之間胎動應明顯,尤其在媽媽進食後、聽到輕快的歌曲等時刻。

n          嬰兒期:O~2 歲階段請留意

Ÿ        睡得過多,動得很少。

Ÿ        頸部無力、很晚翻身、爬得很少、很晚才會走路。

Ÿ        爬得太快卻常踉蹌撞到下巴。

n          幼兒期:2歲以後請留意

Ÿ        頸無力,常跌倒、碰傷。

Ÿ        動作笨拙、緩慢,常被絆倒。

Ÿ        走樓梯時倚賴扶手。

Ÿ        玩丟接球、踢球有困難。

Ÿ        攀爬架子,騎三輪車學得很慢。

引導孩子動得對,讓動覺敏銳、動作敏捷

引導孩子做對運動/活動,再反覆練習,就有助於增加動覺的敏銳,並且能即時修正動作,使反應更協調、靈活。不同年齡也有簡單的促進方法,建議爸媽多運用:

n          胎兒期,媽媽要多聽音樂及撫摸肚子

懷孕5個月以後,媽媽要多聽簡單、輕快的胎教音樂,適度地活動、撫摸或輕拍肚皮,使胎兒的神經傳導更加順暢,讓胎兒在子宮內活潑地動,強化動覺敏銳度。

n          1歲前,隨著趴、坐、爬、站增強動覺

在日常生活中,爸媽要注意寶寶動作能力的進展,並運用適當的方法來照顧他。

l  O~2個月的嬰兒:不要老是橫著抱軟軟的新生兒,每天要花些時間把小寶寶豎直著抱,但手要護著他的後腦。因為頸部承載頭的重量,能加強頸椎動覺,有助頸部肌肉張力發展。

l  2個月大起,只要嬰兒健康,就可以開始讓他俯臥睡覺。如果實在擔心突發「嬰兒碎死症」,請在小寶寶清醒時多提供俯趴的機會,如此寶寶才能在抬頭、轉頭之際,強化胸椎動覺,為翻身作準備。

l  3個月大起,可開始幫寶寶做體操:伸展或彎曲四肢的各處關節-肩、肘、腕、掌、指,及髖、膝、踝、趾等,還可擠壓關節,提供多元的動覺。(註:可參考《嬰兒運動》,信誼出版。)

l  4個月大起不要老是把寶寶在懷中,限制他翻的機會即使寶寶還不,可以從轉動他的頭或帶動他的腿來引發翻,提供全身脊動覺豐富的動覺。

l  5個月大起,經常將寶寶抱在懷中坐著玩以大人身體及手臂支撐嬰兒的背部挺直,提供腰椎動覺。

l  6個月大,嬰兒學爬期,用抱枕或父母的腿,幫助孩子腹部撐起,用四個支點(雙掌、)載重,提供豐富腕關節及膝關節的動覺

l  8個月大起,,嬰兒學站前,讓他的手著東西由坐轉為站站慢供腿部髖膝關節的動覺有助站得

n          1歲後,隨著動作元素依序發展

子的動作發展素:肌力、平衡、協調、力、韻律、敏捷依序前進只要引導他在每個階段按部就班動得對就能達到動敏捷

l  靜態的姿勢或活動時的是巧勁也就是肌肉張力從小讓孩子體態挺拔後腦部的動覺中樞就會下意識調整坐姿,無需大人在旁時時提醒要抬頭、挺胸、縮小腹

l  走路、練平衡時,千要因怕他摔跤而過度保護孩子為摔倒的經能讓孩子動覺更敏銳動作也學爸媽只度地跟在孩子的的危險最低

l  教導子學新動作前醒他仔細觀察養成觀以後學什都快學得不順責罵、取笑他或乾脆為他代勞要能反覆程中孩的動覺他的動品質,多練習就會更協調。

l  幼兒的爆發力超過大人,但耐力不如大人,所以帶孩子外出時,爸媽要記得,孩子腿短、跨步小,大人應配合孩子的步伐,孩子才不會走幾步後就挫折地放棄,一邊走一邊唱歌,輕鬆愉快就能走得久一點

此外,在嬰兒期,透過節拍鮮明的音樂,能培養孩子的節奏感,他會搖晃身體、點頭拍手。7個月大以後,寶寶就可手握玩具或打擊樂器,以腕關節的活動打拍子。2、3歲以後,幼兒會手手指比出1、2、3等數量,就可輕鬆用手指關節按琴鍵、玩小鋼琴了。這也是動覺發展的一環。

通常爸爸媽媽只知要求孩子動作要快、要準,卻不知肌力、平衡、協調、力、韻律、敏捷等6個動作元素,需按部就班打好基礎。在此之前,爸媽要配合孩子的步調活動,等基礎打好,自然動作反應就快了。這時,爸媽準備開始追著孩子跑,想要他動作慢些,還很困擾呢!

 

 

 

本文摘自2009.6學前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