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柯華葳 出處:親子天下

閱讀從識字開始,
熟悉和喜歡字是讀書的第一步,
如何讓看圖不看字的孩子轉移焦點,
培養出文字的聯結能力?


當孩子開始上小學,「識字」是所有學科的基礎。閱讀,則是讓孩子熟悉字、喜歡字,甚而了解字與詞、文章與結構最好的方式。

開始讀故事

讀書時請逐字讀出每一個字。


一開始閱讀時,小朋友可能看圖不看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當你唸到「小魚說,……」他很可能指著圖中的魚,這時請微笑點點頭,繼續你讀字的動作。


●當孩子可以讀更多字時,不妨大家輪流讀。他讀他認得的字,你讀他不認得的字。若他讀錯,重複那個字即可,不急著糾正說,「錯了。」此時他需要的是所有的鼓勵。


●當孩子可以自己閱讀時,請放手讓他讀,你在一旁聽(需要一些耐心是真的)。當他唸錯字,唸顛倒,請注意看他怎麼自己糾正。這是學新字的途徑。


●雖我們看中的是閱讀文字,但有的繪本圖畫很精緻,不妨在讀完一本書後提醒一下,「這素描好細心」、「這色彩用的很亮麗」等。有的讀物則藏了一些趣味在圖中,分享圖的意義也是閱讀的一種收穫。


這時要培養的能力有:


●字的概念。包括字與圖是不同的表徵、字與語音的對應、字與標點符號或是其他符號的不同。


●一字一音的概念。


●了解字的功能包括體會字是思考、概念的表徵。


●故事體的概念。知道故事有背景、主角、因果、順序等。


一、字與圖不一樣


剛開始唸書,媽媽讀了一段後, 可以試問,「小老鼠在哪裡?」孩子會指圖畫中的小老鼠。媽媽不妨以手指指出「小老鼠」三個字,讓孩子體會還有一種符號可以表示「小老鼠」。


二、一字一音的對應


說話時是一連串的語音,閱讀時,孩子要學一字一音的對應。剛開始識字,字形是認字的依據,孩子可能看到字就唸出。如看到「黃」字唸「黃色」。看到「車」字唸「汽車」。


此時媽媽只要說,那是黃色的「黃」、汽車的「車」就可以了。中國字中有許多同音字,唯有透過閱讀,由上下文體會到字音相同但是字形與意思不同。當讀到同音字如希「望」,孩子說「旺旺」仙貝,媽媽要張紙,特別寫下「希『望』」和「旺旺」給孩子看。


三、字的功能


字的功能在記錄、保留訊息,表徵思考。當孩子可以說故事時,不論長短甚至片段,聽似不連貫,父母不妨記錄他的故事。第二天,把所記錄的拿起來讀。如此做,可以幫助他了解字的功能在記錄訊息、思考,以便傳遞。


四、培養故事體概念


「從前從前,在一座山上(背景),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主角)。晚上要睡覺時,小和尚要老和尚說故事(情節開始),……。」


故事是由背景、主角、情節組成的。一個故事可以有多個情節。每一個情節中依故事複雜程度有因果、主角反應(包括情緒)等等。小孩多聽故事就有故事體的概念,自己說故事時也呈現故事體中應有的成分。研究指出有故事體概念,閱讀時就容易掌握故事大意。
讀完故事後,若大家還有時間和興趣,媽媽可以試著問:(一)故事裡有誰(主角)?(二)故事在說什麼?目的在檢視孩子理解多少。


媽媽亦不妨做些論述或評論,如,「這故事好感人。」媽媽的論述有示範、教導的功能,小朋友可以接母親的話繼續討論,表示自己的看法。

引用:http://210.201.139.226:8080/web/docDetail.do?docId=1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