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發展&教養分享0-3歲 (25)

是以聽(音樂)~ 說(故事)~ 動(律動或活動)~ 玩(音樂遊戲)為設計,
讓幼童在活潑的氛圍中吸收故事精神, 欣賞音樂節奏,
透過遊戲活動肢體而達到心靈和智能的成長。

*上課內容:
1.運用繪本 + CD+ KEYBOARD串聯搭配遊戲的進行方式
2.採用達克羅茲的音樂論法營造情境式和遊戲式的學習
3.故事和音樂結合 啟發美育思想 開展孩童想像力 培養專注力


*上課時間:12月2日開始每週四上午11:00~12:00
*上課地點:桃園oyako教室 (桃市中央街40號2樓)
*上課費用:1,000元/一期5堂課(上課用教材CD另購:250元)
*上課名額:滿8名才開課/年紀3歲~4歲

*歡迎第一堂試上優惠費用:200元(平時試上:250元)
*請自備孩子飲水及一套乾淨衣服。

師資簡介: 黃瑞玫老師
YAMAHA鋼琴老師
MIDI音樂製作.創作.Keyboard教學
市立圖書館會稽分館故事解說員
統領文化教室:故事音樂遊戲班老師
2009創作發行”讓我看見你臉龐的微笑”音樂專輯
(正在信誼遊戲書房台北 林口店出售)


報名方式: 桃園oyako自組【故事音樂遊戲班】
http://www.babyhome.com.tw/bb/203818(留悄話報名喔!)
聯絡人:桃園oyako溫小姐0919997227
1.MaMa&baby:
2.baby年齡:
3.電話:

聽故事玩音樂遊戲第二回上課內容:
*第一單元 花婆婆
繪 本~ 花婆婆 音 樂~ 散播美麗的使者
遊 戲~ 聲音壁畫 音符走秀 音符步道 記憶考驗
目 標~ 透過圖畫 散步和走路了解音符變化

*第二單元 夜鶯
繪 本~ 夜鶯 音 樂~ 星空下的歌后
遊 戲~ 以大吃小 誰在唱歌 跳跳樂 回家
目 標~ 練習聽力和專注力 辨別音符長短速度

*第三單元 綠色大鐘
繪 本~ 綠色大鐘 音 樂~綠色大鐘
遊 戲~ 毛巾拔河 旋轉鐘 鑼聲若響 運送小湯圓 目 標~ 活動肢體 辨別節奏快慢強弱

*第四單元 夏夜的螢火蟲
繪 本~ 夏夜的螢火蟲 音 樂~森林裡的小燈籠
遊 戲~ 雙人演奏會 舀豆子 雙胞胎湯匙 平衡樂趣
目 標~ 集中孩子注意力 依節奏作平衡感練習

*第五單元 善良的雪人
繪 本~ 善良的雪人 音 樂~ 冬天的吉祥物
遊 戲~ 金雞獨立 無聲木頭人 樂團指揮 動感表演
目 標~ 培養專注力 平衡感 肢體節奏協調

目前報名:
1.承佑
2.洋洋
3.祺祺
4.珮彤
5.秉瑞(補2~3堂課)
6.雙胞胎哥哥
7.雙胞胎妹妹
8.

提醒媽咪:
12/2日(四)上午11:00~12:00【故事音樂遊戲班】上課囉!
歡迎媽咪和寶貝一起來學習!
地點:中央街40號2樓
桃園oyako:yuuyuu媽咪/0919997227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摘自2009.5 學前教育雜誌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已經開始熟悉爸爸媽媽的聲音,直到出生後,他聽得越來越仔細,並從大人有趣的「慈母語」中,提高了學說話的動力。

 

9個月大的翔翔,開始ㄅㄚㄅㄚㄅㄚ……ㄇㄚㄇㄚㄇㄚ……的「說話」了。當然,媽咪知道那並不是真的說話,但每回翔翔這麼叫時,媽咪總是興奮地說:「哇,翔翔叫拔拔耶」,「來了來了,麻麻在這邊喔。」不知不覺,這樣來回幾次,翔翔似乎就真的叫出了「爸爸、媽媽」;同時還多了「ㄋㄚㄋㄚ-ㄉㄚㄉㄚ一ㄍㄚㄍㄚ一」各種有趣的發音呢。

 

寶寶的語言發展從聆聽開始

早在媽媽肚子裡,寶寶就很習慣聆聽爸媽說話的聲音,爸媽說話的節奏、抑揚頓挫,對寶寶來說是不陌生的;即使是剛出生的新生兒,也會很自然地注意到爸媽說話的聲音。

23個月大,寶寶便開始嘰嘰咕咕加入大人的交談,當周遭的人說話時,他也許會不甘寂寞的咕咕嚷嚷說些大人聽不懂的話。這個時候,寶寶當然還不會說話,但是他正在學習如何製造各種不同的聲音,並且在嘗試的過程當中,慢慢體會到聲音是溝通的一種方式。

 

5個月大,牙牙學語愛模仿

漸漸地,56個月大左右的寶寶所製造出來的聲音種類越來越多,節奏越來越清楚,但不常聽到的怪聲音則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發出屬於自己母語中經常使用的聲音。接著,寶寶慢慢地能夠清楚發出一些韻母加上聲母的音,例如「ㄅㄚ一ㄅㄚ一ㄉㄚ一ㄉㄚ一」等,這便是所謂的「牙牙學語」。他會特別注意我們爸媽常使用的語言中所含的音調模式,並且開始模仿。

等到接近1歲時,你會發現,寶寶開始發出像是ㄅㄚㄅ一、ㄇㄚㄇ一這種不是疊字重複的詞,又加上手勢、表惰,便不難猜出寶寶想要表達的意思。這也表示,他開始要正式進入語言溝通的世界。這時,寶寶會努力的學習控制自己的嘴形、唇齒、呼吸、咬字發音,創造很多聲音,雖然是沒有意義的,但卻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過程。

 

寶寶開口,先說最熟悉的事

大約是在10個月到1歲左右,寶寶會說出他的第一個字彙,通常說的都是他最熟悉的人、物品或是經驗,像是爸爸、媽媽、自己的小名和狗狗、草草等。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很願意說或隨時都會說或玩具等。大部分是在特殊情境之下,寶寶才會開口,例如:看到很喜歡的書。而這時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更不代表發展比較慢,因為每個孩子語言使用和學習的早晚,差異是很大的。

 

說慈母語,能引起寶寶注意

有趣的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和寶寶對話時,都會不經意的調整自己說話的方式。用很誇張、緩慢、重複的短句、聲音變高變低,加上節奏,像是「寶貝,你看,這是車車耶,是爸爸的車車喔。寶貝要不要坐車車啊?對啊,坐車車喔。來吧寶貝,來坐車車。」聽起來有些累贅而反覆,但對寶寶來說真的很有趣。這便是「慈母式語言」或一般人常說的「兒語」。曾經有實驗發現,即使才剛出生幾小時的新生兒,都會比較喜歡慈母式語言呢。2個月大的嬰兒,就會對慈母式語言給予較高的注意力。

「慈母語」在嬰兒學習語言的歷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我們用「慈母語」說話時,傾向尾音升高、音調變化比較多,語調上揚,甚至就像唱歌一樣,而且,我們會很自然地不斷喊著寶寶的名字、用問句加上手勢動作、身體的碰觸,很容易就吸引寶寶的注意,還能逗他開心。

 

回應+遊戲,幫助寶寶學說話

說「慈母語」並不是要教導寶寶使用正確的詞彙和文法,主要是用來促進親子間的溝通與雙向的了解;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依據孩子的反應、他的表達理解能力,隨時調整說話的方式,透過親密且趣味的互動,鼓勵寶寶作語言的實驗,提高寶寶學說話的意願。以下是爸媽可以做的事:

Ÿ        延伸寶寶發出的聲音

在寶寶咿咿啊啊試著和我們說話時,可不要錯過這個和寶寶遊戲中學習的好機會喔,能夠積極回應寶寶所發出的任何聲音,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

當寶寶發出「啊~」時,我們可學著他說「啊~」,他說「咿~時,我們模仿他說「咿~」,然後再稍微改變一點點變成「咿~啊~」,延伸他所發出的聲音,讓寶寶更進一步模仿自己所聽到的聲音、不斷改進自己的發音,並觀察爸媽的反應,這是爸媽和小寶寶之間最好的親子密碼。

Ÿ        完整說出寶寶想說的話

更大一些,寶寶懂得的語彙多了些,他的溝通意願會增強,發出的聲音也會代表某些他的想法。這時,可以多多回答寶寶、延伸他的意思。例如,寶寶指著碗說「ㄉㄚ一.ㄉㄚ」,我們可以接著說,「妳想要ㄉㄚ一.ㄉㄚ,吃稀飯是不是啊?ㄉㄚ一.ㄉㄚ,稀飯軟軟的、香香的,很好吃,對不對啊?」

Ÿ        開始玩命名遊戲

對語彙意義的理解,大約從8個月大會開始有明顯的進展,他會指認、更會嘗試自己說出單音、單字。這時,請開始和寶寶玩些命名遊戲。例如,寶寶指著奶瓶說「ㄋㄚㄋㄚ」時,我們可以說「ㄋㄟㄋㄟ,奶~瓶~」,寶寶拿著小鴨說「ㄧㄚㄧㄚ」時,我們可以說「ㄧㄚㄧㄚ,小鴨,黃色的小鴨子」。換句話說,就是慢慢地把正確精準的詞彙告訴寶寶,並鼓勵他模仿。

Ÿ        說故事、唱歌謠

說故事、唱歌謠,是引領孩子進入語言世界很棒的方法喔。別以為寶寶年紀小,聽不懂、不會唱,其實,這些都會一點一滴累積在寶貝的小腦袋瓜兒裡。充滿旋律韻味、聲調起伏的故事對話、兒歌念謠,蘊含語言的美,也能夠延伸出變化多端的互動方式,讓寶寶從中體會語言的趣味。

 

耐心等待,用心欣賞

在寶寶語言學習的過程,最重要的是,爸媽一定要隨時提醒自己,要耐心等待。可幽默的心,靜靜地聽,猜猜寶寶可愛的咕嚕聲透露著甚麼訊息?用輕鬆的態度慢慢地交談,不須急著糾正他的發音,而是讓他感覺自己溝通成功。相信寶寶在爸媽的鼓勵與欣賞之下,會對自己說話的能力,越來越有信心喔!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教學研究所教授)

娃娃問媽媽兒童是問題很孩嗎?

媽媽澄清:「『很多有兩種意思喔!一個是指問很個是指做很人頭痛的孩,你想要間的是哪種呢?娃娃時之間愣住,歪著想媽媽說的話

娃娃是個常問問題的小孩;但她的問題也讓人頭痛有時她被戲稱為「問題兒童」,所以引發她對問題兒童」這個名稱的好奇

 

從孩子問問題,看出他想學什麼

般說來問題多的孩子在家裡或在教室通都不太被肯定一是話多,另個原因是大人通不太看重幼兒問問題甚至懷疑他們能問出什麼問題但是研究指出幼兒問的問題反應出他的認知與情緒、他的知識、以及他想要和需要的資訊孩子透過題所獲得的答案是最直接的知識成長這與成人教而得到的知識是不同的換句話說成人教導的不定是幼兒想要的幼兒所問的才是他想學習的

般幼兒間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

1 想了解事實例如:哪裡?那是什麼?誰的杯子?

2 想獲解釋例如:為什麼他哭了?為什麼不行去......

3 想要進步澄清例如:前面例子的「問題兒童是題很多的小孩嗎?

 

沒得到答案,孩子會追根究底

研究者還發現,當幼兒發現他所問的問題沒有被回答,他會持續且持續的再問,這表示他真的想知道答案。還好多數成人願意回答幼兒的問話不但回答,有時還會增加些資訊例如當孩子問長頸鹿吃什麼的大人除了回答吃樹葉」若能同步提醒子觀察長頸鹿脖子長就是因為要搆到樹上的樹枝....,.兒因此也習得更多的知識;所以說問問題是幼兒學習最直接的管道

 

孩子發問的內容由具體到抽象

2歲以前幼兒多數問「事實性的問題」;2歲半開會問「解釋性的問題5歲左右「解釋性的問題」大約佔所有問題的30%,5歲之後比較會出現「澄清式的問於幼兒問的內容包萬象,由命、外表、屬性、量、功能、所有、位置等等,到類化(如:這毛蟲也會變蝴蝶嗎?)與心智理論問題(揣測別人的意圖如:吃助餐時會問: 「你很餓嗎?」)年齡越問越廣

從研究結果肯定:問問題可以顯示出幼兒認知的成長。國研究問旬的發展依序是: Where What Who How Why When; 這其中以Where What Who 所問較具象How Why When 則漸趨抽象孩子想知表面、體的現象因此問題偏命名(叫什麼)屬性(什麼做的)年紀稍大時的問題是較抽象的功能(做麼用的)和心智狀況(為什麼這樣)

 

聽出孩子問題背後的真正用意

成長兒的問題也會變得不單純他所提出的問題不層面孩子問媽媽.:「為麼你喝我倒的牛奶?媽媽說「為麼不可以?小氣!或是「為什麼不可以?我買的。」孩子會臉不滿過問題這杯沒想媽媽先有牛是我的」的張,讓他感到氣餒

再舉個例孩子到破了的杯子問「誰打破的?緊接問:什麼打破?後他可能真想知的是媽媽會麼處打破杯子的人?這時爸媽學習聽出題背後的才能做的回應讓孩子於進步發問和討論而不是了你的回答後敢再提出問題讓他減少學習的機會

 

從孩子問的問題裡,可以看出他多少什麼建議爸媽把握孩子間問題的時機,認真回應並與孩子討論,孩子的收和成長將會超乎你的想像

 

請你這樣做

l          為了引導幼兒思考,請在孩子問:「這是什麼?」這一類的問題後,不妨問他:「你看到什麼?是什麼做成的?有其他材料可以代替嗎?」或是問他:「你覺得它像什麼?它可以作什麼?」讓孩子抽取既有知識來類比。

l          若孩子問的是解釋性的問題,如:為什麼是這樣?請試著不要直接回答,而改問:「你覺得呢?」聽聽他的想法並與他討論他所提出的看法。透過討論可以深化孩子的認識與理解。

摘自2009.4學前教育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柯寶絢  學前雜誌2009.5

爸媽只要平日多跟孩子說話、唱念兒歌、玩玩手指謠,同時也帶著他閱讀,就能幫助孩子認識新詞暈、學習新語句、練習問問題。

當孩子漸漸熟練之後,不但勇於開口、樂於表達,還能學習說出漂亮的語句。

 

小乖110個月了,還不開口說話。雖然玩遊戲時,小乖可以和媽媽有不錯的互動,但每次教他練習說話,小乖就鬧脾氣。縱使媽媽查過醫學百科全書和網路資料,證明開口說話的時間早晚跟日後的智力無閥,但媽媽還是不免憂心...........

 

許多爸媽對孩子遲遲不說話總是很著急,事實上,只要孩子聽得見、有溝通意願、語言理解能力沒問題,通常爸媽不需要過度擔心。孩子之所以不願意開口說話,除了發音構造還不夠成熟,有時是因為爸媽照顧的太周到,孩子一哭或隨手一比,需求就立刻獲得滿足,使得孩子缺少練習表達的機會。另一種可能是孩子還沒掌握語言的技巧,以至於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尤其平日使用雙語以上的家庭,有時孩子因為對語言的轉換不夠熟悉,就比較容易出現不願開口的現象。

 

開金口時間,個別差異大

每個孩子開金口的時間差異性很大,有的9個多月就會喊「媽媽,有的23歲才開始說話,但一講就是完整的一句,讓為他擔心好幾個月的爸媽感動到無法形容自己的喜悅。不過,這些情況比例較少,大部分的孩子在1歲半之前就能說出第一個字,只是礙於發音不夠清楚,有時爸媽以為孩子只是牙牙學語,沒發現他已經說出有意義的字。另一個狀況是:爸媽其實聽到了,驚喜之餘要求孩子再講一遍,但孩子卻未必照做,所以爸媽不確定孩子是否已會說。

隨著孩子年紀愈來愈大,若他依舊不願意開口,爸媽的焦慮程度也愈來愈高。這時建議爸媽可以稍微留心觀察:用一般音量跟孩子說話,看他是否聽得見?平常想出門玩、想吃餅乾時,會不會拉著大人的手、比著標的物咿咿呀呀?和孩子遊戲時,請他將手邊剛滾出去的球拾回,孩子是否有反應?如果孩子能夠表現出適當的溝通意圖和理解能力,而且聽力沒明顯問題,爸媽就可以稍微放寬心。只要平常多帶孩子做口腔運動,譬如:玩吹泡泡、舔冰淇淋或者練習咀嚼食物來活絡口部肌,就能促進口腔動作的靈活度,幫助孩子發音構造早日成熟。

 

從常用的名詞、動詞開始學

讓孩子主動開口的第一個字,通常是他最熟悉的人、物,如爸爸媽媽或者最喜歡有玩具。對於1歲孩子而言,具體的人、物對他而言比較容易理解,所以初學的幾個詞通常以名詞為優先。至於常用的動詞,如:抱抱,孩子也學得很快,但是形容詞就比較慢了。這個時期是「指物命名」的階段,可以多利用圖畫書或兒歌讓孩子熟悉生活中常見的語詞,並且與生活中的實際物品對照學習,例如:車子、衣服、電話等。

 

字彙足夠,開始組合運用

當累積的字彙逐漸增多達100~l50個,表示孩子將要進入「句子」的時代了。由於學會的字以名詞居多,孩子的第一句話也多是兩個名詞組合而成,如「媽媽水」,意恩是口渴了,希望媽媽倒杯水給他。

由於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已經有很明顯的個別差異,所以孵出第一句話的時間更是從1歲半到2歲半都有可能;不過,孩子的句子未必符合文法,這時爸媽可以幫他說出完整的語旬,一方面回應孩子,一方面讓他模仿學習,例如問孩子:「你想告訴媽媽『我要喝水』?

 

廣泛閱讀,增加優美詞彙

透過閱讀、聽故事來學習「表達」,是從嬰兒期開始就應該持續做的事;當寶寶的話語逐漸變多以後,爸主馬更需要隨著孩子的年齡提供多樣化的故事題材,一旦孩子耳濡目染學習書中的詞彙和語旬,他的表達和理解自然會更加多元、豐富。到了3歲,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某天走在樹蔭下、雙腳踩著落葉時,小魚散步􀂻 (信誼)裡那句:「跟著落葉走, 『喳、喳、喳、喳』,聽起來就像吃餅乾的聲音。」就這麼自然地從孩子嘴巴裡溜了出來。

當孩子的詞彙比較豐富了,爸媽平日和孩子說話時也請多用一些形容詞,並增加和孩子對話的長度,譬如:「前面有一隻紅色的貴賓狗,看起來很像我們家阿丹。」而不只是:「那裡有一隻狗。牠是紅貴賓,跟阿丹很像。」兩種說法雖然意思一樣,但簡單的直述句顯然比較平淡。

 

學說話,孩子需要有成就感

孩子會說話以後,仍然需要依賴生活中的實際演練,讓他充分使用語言、表達自己。但有時孩子生性害羞,或者發現別人總是聽不懂,會讓他怯於開口,所以爸媽要運用一點小技巧來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以下提供3個方法給爸媽參考:

1.以孩子會的發音,順勢而教

當孩子開口喊「爸爸」,表示他有能力發出「ㄅㄚ」的音,這時可以多教他一些相似音的詞彙,比方用「叭叭」代表車子,或指著洋娃娃喊「芭比」,孩子學得愈快就愈有開口的自信。

2.孩子比手劃腳峙,別立刻滿足他

成天和孩子相處的爸媽,當孩子指著門往外一比,不用多想也知道他要出去玩,但請爸媽適度裝傻:「我不知道你想做什麼耶,請你用講的。」如果孩子真的說不出來,給他一點協助:「跟著媽媽說『出去玩.!』我帶你去公園喔。」讓孩子漸漸脫離比手劃腳階段。

3.臭乳呆別著急,理解重於發音

由於這階段孩子的發音構造還在持續發展中,爸媽不用太刻意要求他字正腔圓,有時一再指正發音,反而讓孩子畏於開口。請先求「有」再求「好」,豎起耳朵仔細聽,給孩子適度的回應,先讓孩子覺得他講的話「有用」、能夠被暸解,之後再慢慢教導正確發音。通常只要滿3歲,有一半以上的話能被其他大人理解就行了。

想改善孩子的「臭乳呆」,爸媽先要注意自己發音的正確性,還可以請孩子看著爸媽的唇舌,讓他明白發某個音時舌頭擺放的位置,並讓他照照鏡子看自己的舌頭。有時也可以握著孩子的小手摸著自己的鼻骨,然後發出ㄢ、ㄥ的音,讓孩子感受麻麻的,瞭解發這些音時該用到這些部位。爸媽會發現,只要孩子多講對一個音,與別人溝通的能力就大增,自然更樂於開口說話囉。*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童心園教學研究中心撰

每當看到家裡的故事書和玩具,被孩子弄得亂成一團,請他收拾三催四請講不動,身為家長的您,是否常因此而火冒三丈,心想:到底該怎麼培養孩子收拾玩具的習慣?

其實,收拾玩具對於孩子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是一個養成生活良好習慣的好機會,但是大人的角色不是在一旁催促,或者一邊收拾,一邊嘮叨,而是應該提供一個適合孩子且讓他樂意收拾的方法,如此一來,不僅維繫親子間的良好關係,也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把握以下幾個重點,相信教養幼兒收拾玩具一事,對於您而言,應該就不成問題了!

  • 提供適合收拾的分類情境:

以玩具的性質、顏色、大小或種類,找出最適合孩子分類的方式,讓他收拾得輕鬆、自然,也達到認知學習的效果。

例如,坊間有許多抽屜式的整理箱,您可以將玩具分類放入,並在抽屜外標示玩具名稱,這樣不僅可讓孩子識字,也方便孩子整理。

  • 讓收拾變成一件好玩的遊戲:

每次收拾玩具時,用不同的方法以輕鬆玩遊戲的方式完成,比如說:把玩具餵給大嘴巴的收拾箱,或是挖土機要把玩具清乾淨……,如此孩子 在收拾時,也會更有效益。 

  • 養成固定收拾的習慣:

只要是收拾玩具,不管孩子耍賴,或是逃避,一定要有所堅持,就算是孩子累了,至少要讓他收拾部分的玩具,或者牽著他的手收拾二、三件玩具,否則一旦讓孩子養成習慣,日後收拾玩具就成了您的工作,也會造成孩子在其他時候的耍賴行為。  

  • 事前的提醒與約定:

當快接近睡覺或吃飯時間時,早一點告知孩子,讓孩子心理有所準備,而當時間真的到了,一定要遵守約定請孩子收拾,最好不要讓 他有其他藉口,否則下次的提醒與約定就無效了。

  • 當孩子收拾完畢,別忘了予以鼓勵:

不管孩子是主動收拾或是依照指令收拾玩具,請記得要給予口頭鼓勵或擁抱喔!

提供這些教養孩子收拾的方法,希望您與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收拾時光。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張瀞文 出處:親子天下

   1至3歲學步期,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全世界兩、三歲孩子的父母,都深為家中那個「天使和惡魔的化身」而困惑苦惱!學步兒「難纏」,是因為身心面臨了重大的發展。父母有哪些事一定要知道?又可以怎麼做,幫助孩子順利跨越這段從嬰兒轉為兒童的過渡期? 

  一歲的妮妮很喜歡將桌上的東西統統掃到地上。爸爸好言相勸無效,有次發火打了她,她當下哇哇大哭,隔天依舊以此為樂。 
  兩歲的小米想喝飲料,媽媽拿柳橙汁時他大哭大鬧,他說的飲料是多多,不是柳橙汁。媽媽好不容易弄清楚了,給他多多,他又氣得打翻,因為杯子不對!媽媽每天在這些戰爭中精疲力竭。 
   好幾次,奶奶帶著三歲的如如,開心去超市買東西。到了門口,她突然就耍起脾氣來,既不進店裡,也不回家,什麼都不要,任憑奶奶好話說盡,結局總是大哭一場。 
  西方「恐怖的兩歲」、東方「三歲小孩,貓狗都嫌」的「名言」,在有小孩的家庭流傳。短短幾個字的確安慰了父母,因為那代表了,或許全世界兩、三歲孩子的父母,都深為家中那個「天使和惡魔的化身」而困惑苦惱! 
  這個小人兒,常常讓你前一秒氣得快要爆炸,轉瞬間,卻因為他笑著奔向你給的擁抱,完全融化,棄械投降。搞不懂這個又哭又笑、大吵大鬧的小孩,怎麼如此的麻煩、難懂,卻又如此的可愛。 
父母又愛又恨的學步兒 
發展心理學稱一到三歲的孩子為「學步兒」。短短兩年間,孩子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分辨人我好惡,嘗試許多生命第一次的體驗:嫉妒、憤怒……。 
  有人稱學步期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常被拿來與青少年相提並論;學步期是嬰兒轉為兒童的過渡期,就像兒童轉為成人必須經歷青少年期一樣。 
  人生中不可能再有一個時光,在如此短暫的時間中身心面臨遽變,孩子面對的「成長壓力」,其實不亞於成人的生活壓力。這的確是個了不起的階段。
 
學步兒之所以「難纏」,是因為身心正面臨父母可能不知道的發展。

發展特徵一:感受並學習處理更多的情緒

研究發現,一歲半到兩歲的學步兒會開始試著去控制令他們苦惱的人或物。他們也會透過和同伴說話或玩玩具等策略,因應需要等待點心或禮物的挫折。 
小人兒的心中,每天都有好幾種情緒在作怪:恐懼、害羞、嫉妒等。很多情緒都是孩子第一次經驗到,他必須面對並處理這些情緒,對他來說是人生的大課題。 
  根據約翰‧洛斯門(John Rosemond)在《兩歲小霸王》書中的說法,兩歲孩子的智能總是比體能發展得快,所以孩子可能已經知道事情的解決方式,卻無法付諸行動實現。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也解釋,兩歲孩子已經有很多想法,但是語言能力卻還不夠成熟,無法順利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會讓他們挫折及生氣。 
父母可以這樣做: 
父母可能因為孩子「很難搞」而苦惱,其實孩子也不好過。他絕非「故意」做對,只是處於身心遽變的不穩定狀態;他最壞的時候,正是最需要父母幫忙的時刻。父母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幫助他。 
1.抒解他的情緒:台北市三民托兒所所長李慧娟認為,情緒化是幼兒的本質,這是他一生對光線、色彩及線條最敏銳的階段,所有他接收的都會反映在情緒上,有時也不知道原因,加上語言能力有限,很難表達其中細膩感知。對於孩子的情緒,先不要問理由,而是接受他:「你心情不好喔!」 
2.教他更好的情緒表達方式:孩子有情緒時,不要壓抑,鼓勵他用語言表達挫折和憤怒。如果他的語言技巧還不純熟,試著幫他說,幫他重組句子,或用完整的語句重述心情:「沒辦法完成拼圖,讓你很生氣,對不對?」 
面對正在發脾氣的學步兒,冷靜但堅定的和他說話可以幫助他消氣。你對待他的方式,就是他學習如何處理情緒的對象。 
3.建議他另外的解決之道:學步兒其實已經有察覺情緒的初步能力,出現令人沮喪的刺激時,他會試著轉移注意力,或試圖控制。引導他說出感覺,並轉移注意力到比較舒服的情緒上,像是:「媽媽現在不在,不過等她回來,我們就可以一起讀故事書了。」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認為,一到三歲是人格發展成「活潑自動」或「羞愧懷疑」的關鍵。這個階段兒童必須學習「自主」──吃飯、穿衣、大小便等。若無法獨立自主,孩子可能會轉而感覺羞愧、懷疑自我能力。 
突然學會走路、說話,讓孩子的探索疆界更為廣大。為了追求獨立自主,他可能有一些危險動作:堅持自己過馬路、自己喝熱湯、拿剪刀剪紙等。 
孩子想知道這東西是什麼?可以做什麼用?能夠打破嗎?透過接觸把事情弄清楚,是個停不下來的小探險家。這些探險幫助他建立自主能力,分辨人我,了解自我地位。 
父母可以這樣做: 
凡事堅持自己來,是孩子發展個性的宣示,透過這個過程,他成為有自己思想的人。 
1.給他無障礙探索環境:將家中危險物品盤點清楚,如清潔劑、藥品、刀子等,或是珍貴的物品,如水晶、名貴陶瓷等,收到孩子拿不到的高處或放入有安全栓的廚櫃中。同時將孩子可以探索、觸摸、試驗的東西拿下來,放在他可以隨手拿到的地方。在他高度可及處留下一個「寶寶的櫃子」裝他的玩具和物品,讓他可以盡情翻箱倒櫃。 
  洛斯門在《兩歲小霸王》一書提醒,孩子大約兩歲半左右會有分辦是非的能力,這時候父母可以慢慢將一些物品歸位,並且向孩子介紹,讓他摸一摸、聞一聞,充分滿足好奇心,再放回原位。並且教孩子分辨哪些是可以玩的玩具、哪些不能亂拿。 
2.教孩子如何安全探索:這時候的孩子樂於學習,尤其是與生活有關的一切事物。 
孩子想自己吃飯時,準備易拿握、不易摔壞的碗和湯匙給他練習,並忍受孩子練習吃飯時滿地食物、滿嘴飯粒、滿手油膩膩的情況。孩子想玩水時,與其禁止,不如開放一個小小空間讓他知道在哪裡玩、怎麼玩。孩子想幫忙家事時,拿安全的刀子讓他幫忙切香蕉,分配個碗讓他洗。 
3.引導他達成目標:好的引導需要清晰的步驟。若父母希望孩子進到家裡就去浴室洗手,就必須帶著他做,並且一個一個步驟講解。「把袖子拉起來,水龍頭打開,雙手沖濕,壓一次泡泡,手心手背搓搓搓,把泡泡沖乾淨,手擦乾。」更重要的是,把任何的引導和生活教育都當成遊戲,帶著孩子做,並且樂在其中。

發展特徵三:變得更為倚賴

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會出現另一個極端:更倚賴。在嬰兒時期膽大包天的孩子,可能突然變得黏人、膽小,怕陌生人、怕分離、怕黑或打雷。 
  因為探索讓他知道世界比想像中更複雜,他不了解自己能力的極限,甚至會感到不安全,轉而更倚賴照顧者。這是學習獨立的過程。 
  另外一個可能是,他的想像力(抽象思考)開始發展。所以報紙發出窸窣的聲音,會讓他覺得報紙變成活的東西,或可能做出可怕的事。 
父母可以這樣做: 
對於孩子的倚賴,洛斯門建議: 
1.允許孩子黏你:為了學習獨立,孩子必須先接受、處理他的不安全感,父母能夠給予安慰是最好的。足夠的安全感使他有信心探索世界。讓他黏你,將來他就不會那麼黏;在他需要時抱抱他,最後他就不會那麼需要人抱。 
2.讓孩子相信你有能力保護他:孩子害怕時,不要問他為什麼,因為他說不清楚;但也不要輕視他的恐懼。先接受他的心情:「我知道你覺得黑黑的很可怕。」或認同他的感覺:「我小時候也怕黑喔!」 
接著運用使他害怕的想像力趕走恐懼。請他想像有個超人叫「嚕嚕」,害怕的時候叫嚕嚕的名字,嚕嚕就會進房間把妖怪趕走。 
3.穩定的生活作息:《聽,寶寶在說話》一書指出,幼兒強烈獨立慾望的初兆之一是恪守規則。兩歲孩子會嚴格遵守從觀察學得的某些規則:何時該做什麼事?什麼東西該放在哪裡?可預期的生活節奏,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

發展特徵四:公然挑戰父母,愛說「不要!」

學步期的孩子愛說「不」,因為孩子突然發現,這個簡單的字竟然可以拒絕大人的指示。弘光科技大學講師李淑如解釋,在小孩心中,大人世界原來是絕對權威的,當他敢挑戰、敢嘗試碰撞原來很權威的大人世界,正是「成長」的宣示。 
  孩子的反抗行為(例如:一直將桌上的物品往下丟、做所有你告訴他「不行」的事、替他穿衣或餵他吃飯時猛搖頭說「我不要」等),都是在測試限度(你的耐心限度、你的規則限度,以及他影響及改變環境的能力限度)。孩子正積極按自己的極限處理事情,看看事情不是原來的樣子,會是什麼樣子? 
父母可以這樣做: 
父母會感到困惑:原先那個快樂、可人的孩子,怎麼變得如此難纏、固執、為所欲為?面對公然挑戰父母權力的學步兒,你可以這樣做: 
1.欣賞他的勇敢:你的孩子又「長大」了,而且很勇敢!如果你發現自己真的很難「欣賞」,不妨採用《幼教老師的教養魔法》書中的建議:每一天的結束前,寫下十件今天孩子做得很棒的事。這有助於你更正面看待孩子的作為。 
2.故意投降:《聽,寶寶在說話》一書建議,處理學步兒煩人的不適當要求,最好的方式是故意投降,讓他發現要求並不適當。例如他堅持夏天穿最喜歡的毛背心,就讓他穿,讓他體驗不舒服的感覺,自動把背心脫掉。 
3.轉移注意力:有立即危險的情境,就不適合讓孩子做決定,應該將他抱起並限制其行動。最好的方式是轉移他對眼前事物的注意力,到新的、有趣的事情上。 
4.堅持他該有的常規:不論你覺得他是如何霸道、難纏,都必須維持他應該遵守的常規。任何讓步都會使他覺得越界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已經講清楚規定,孩子還不為所動,不妨使用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Kast-Zahn)在《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書中的建議,使用「壞掉的唱片」這一招:重複幾遍孩子應該做的事,不要理會他的反對。讓他知道,你體諒他、接受他,但只有你才是掌控局勢的人。 
5.好的身教:可喜的是,和「宣示獨立」一起出現的是「社會參照」的運用增加;孩子在決定自己要如何面對新刺激時,會先看爸媽的反應。例如在路上遇到一隻大狗,孩子會先觀察父親的臉,才決定他要怕狗呢,還是趨前去摸摸狗。孩子表面上處處與你作對,其實一言一行都模仿你。面對又哭又笑、情緒起落大的學步兒,「身教」勝過更多的教育理念。

發展特徵五: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學步兒以為別人所想、所見、所感覺的,「理應」跟他一樣,無法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經常遇到的例子是:玩捉迷藏時,他把頭埋進棉被而露出整個屁股,卻喜孜孜以為自己躲得很好。或把最喜歡的海綿寶寶送給你,以為他喜歡的東西,全世界也都喜歡。 
正因如此,當他無法我行我素時,就會尖叫、生氣、踢、咬、打人。 
  但是「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狀態,也會隨著成長改變。洛斯門舉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說明,孩子三歲時,對父母有「全能迷思」,相信父母無所不能、無所不知。這個時期,也是孩子從「自我中心」過渡到「父母中心」的關鍵時刻。 
父母可以這樣做: 
這時期,父母有個「艱鉅」的任務:既要接受他以為自己是宇宙中心的心情,又要溫和堅定的讓他知道,他並不是宇宙的中心。 
1.和孩子建立好關係:在他不搗亂時給予更多關注。他有危險動作時,盡量用「你可以……」取代「不可以……」。另外,還要練就一身轉移注意力的功夫。孩子開始「盧」時,找到更吸引他的事物。盡量讓局勢掌控在你手上,這樣也會讓孩子有安全感,順利過渡到「父母中心」。 
2.固定的「媽媽時間」:洛斯門建議,每天早上和下午各撥出三十分鐘給孩子,告訴他這是「媽媽時間」,和他一起玩、看書,同時將定時器撥到三十分鐘。告訴孩子,鈴響的時候,你就必須回去工作。一開始,孩子或許會抗議,但如果你的態度堅定且持續,他很快就會適應。 
3.夫妻間要多注意彼此:孩子會以為自己是世界的心中,是因為在生活中,他總是家裡的中心、眾人的焦點。父母必須少注意孩子一點,多關心彼此一些,先做好夫妻、才做好父母。試著交辦孩子一件專屬的家事,讓他為家裡做些貢獻。 
用「體諒」取代「耐心」 
當父母需要耐心嗎?這是肯定的。如果能夠了解孩子的發展和特質,你就不會期待兩歲的孩子願意分享、三歲的孩子控制脾氣。減少不切實際的期待,可以過著挫折比較少的日子。 
 
更高的境界是,父母可以真的理解孩子的不同,以體諒取代耐心。 
 
發展心理學博士周育如提醒,人類的發展並不是像小豬變大豬、小牛變大牛這樣的「連續發展」;比較像是毛毛蟲變蝴蝶、蝌蚪變青蛙這樣的「階段發展」。毛毛蟲的樣態、食物、生活方式,甚至對世界的理解(如果毛毛蟲可以表達的話),與蝴蝶是那麼的不同。孩子並不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大人,成長不是「量」而是「質」的改變。這是一種本質上的差異,不僅僅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有了體諒,還不足以讓你當個篤定的父母。身邊的人總是好意的提供教養法則──尤其當孩子處於情緒風雲變色的學步期。有人認為不可任孩子為所欲為,得好好管教;有人認為「孩子懂什麼,大一點再教」才是對的;有人說「打就對了」;也有人說,打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李淑如認為,面對那麼多好意的建議,關鍵是「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幼教老師的教養魔法一書】建議父母,花幾分鐘為自己建立「教養白皮書」,思考「你對孩子抱持的期望」「你會如何描述身為父母的自己」。白皮書不需要其他人認可,只是藉此讓你在教養孩子時有「自己的主張」。書中強調,父母所使用的方法,不應該和本性與價值觀有太大不同。 
  就算你對所有教養建議執行無誤,孩子還是可能出狀況。所有學步兒的父母(或者所有的父母),都要很有彈性和幽默感,對孩子帶來的讓人驚奇的混亂,一笑置之。 
  父母不妨為家中那個好奇、樂於探索、堅持自我、勇敢挑戰的學步兒拍拍手,他正在經歷人生最快速而混亂的成長,卻樂此不疲。也為身為學步兒父母的自己鼓鼓掌,因為你正在做世上最難為的工作,卻絲毫沒有退縮,並認真思索如何給你的學步兒更多的理解和愛。             

   

                                                             本文章摘自~親子天下網站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洪蘭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模仿是孩子的本性

實驗顯示,當孩子眼睛看到一個動作時,他大腦裡管這個動作的地方就活化起來了,根本不需要特意叫他學,模仿是孩子的本性。例如有一個研究是把遊戲室內所有的玩具都準備兩套,然後讓兩個很小還不會說話的孩子進去玩,實驗者發現當一個孩子拿出一頂帽子來戴時,另一個也從他的玩具堆中找出帽子來戴;當一個孩子把太陽眼鏡戴上時,另一個也戴起太陽眼鏡;當一個孩子拿起傘來玩時,另一個也去玩傘。他們其實大可以自己隨意玩,玩具多的很,但是小孩子聚在一起就會互相模仿。我們常看到孩子在玩時是:你要玩汽車,我也要玩汽車,旁邊有卡車就是不要,兩人得玩一樣的,因為他喜歡跟別人一樣。

這喜歡跟別人一樣是有演化上的原因,它是族群認同,同一族的人都說同樣的語言、穿同樣式的衣服、跳同樣的舞,最後形成文化。 

模仿也能讓人產生好感

模仿的另一個功能是使別人對你有好感,容易交到朋友。有個實驗是請受試者從一堆相片中挑出某些實驗者要的圖片,當他在挑時,旁邊也有另外一個人在挑,只不過那是個假的受試者,是研究生假裝的。挑完後,實驗者要求兩位受試者輪流說出他挑這張圖的理由。

在整個過程中,假的受試者不停的模仿真的受試者自發性的動作:他摸頭髮,他也摸頭髮;他換個姿勢坐,他也換個姿勢坐。最後,實驗者請他們填一張問卷,其中有一項是實驗流程順利嗎?你喜歡另一個受試者(即假的那一位)嗎?結果發現模仿會讓人增加喜好感。人喜歡被人模仿,也喜歡模仿他人。 

喜歡模仿的人同理心強

科學家還發現模仿和同理心有很高的相關,越喜歡模仿人的人,他的同理心分數越高,因為透過模仿能知道別人的感覺,知道別人的感覺才能產生同理心。這個模仿可以是手(動作)或口(語言),其實手跟口很相通,當你去捏初生嬰兒的手掌時,他的口會張開,口和手在演化上屬於同一個功能的系統,嬰兒想要吸大拇指時,常常手還未送到嘴巴去吸,口就已經張的大大的了。孩子透過模仿學會了解別人行為背後的意圖,這是我們在社會上生存很重要的一個能力,實驗者發現猴子和人類天生就有推測別人意圖的能力,但需要透過模仿的媒介去啟動。 
 
 
 

語言學習和模仿關係密切

模仿在語言學習上更重要,有個實驗是請受試者大聲念一序列的音節,以及聽別人念同樣的音節,同時用核磁共振掃瞄他的大腦,結果看見運動皮質區跟發音有關的部位有活化起來,表示自己說和聽別人說在大腦中都是同樣的部位在負責。當受試者在聽別人說話時,用一種新的儀器「跨顱磁刺激」(TMS)(這是一種銅線圈,放在受試者頭上,當電流通過時會產生磁場,使那個地方像被電擊一樣,暫時失去功能),電擊受試者運動皮質區的部位,這時受試者聽音節的能力就大大受損了,所以模仿跟語言的學習很有關。

有一種「Moebius Syndrome」的病人,他們是先天性無法移動臉上的肌肉,結果發現他們有溝通障礙,因為不能動臉上肌肉,就無法模仿表情,就無法了解別人臉部表情的意思。這些實驗都讓我們看到模仿在孩子社會認知、人際關係、語言學習、同理心等種種人類認知最重要的功能上都扮演了關鍵性角色。 

表裡如一,做孩子的好榜樣

模仿是演化來幫助我們適應外界生活、存活下來的一種本能。知道了模仿的重要性後,父母怎麼可以表裡不一,說一套做一套呢?父母給孩子再多的紅包,買再多新的衣服都不及給他一個好榜樣,讓他正直的成長,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來的重要。 
 

                                                    資料來源:學前教育32009168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友伴關係的分齡發展概況表

年齡

重點說明

7個月~未滿1歲

Ÿ        通常對其他罔齡嬰孩互不理睬,偶爾產生好奇心,會嘗試看一看、摸一摸對方,但是彼此之間並沒有對等的回應。

1歲~末滿2歲

Ÿ        行為開始產生互動的意義,例如對其他幼兒笑、發聲音、試圖叫對方名字、或者拿玩具給對方、跟對方要玩具。

Ÿ        一方能引起另外一方的注意及回應。

2歲~末滿3歲

Ÿ        對與朋友互動的興趣明顯增強,開始會模仿玩伴的行為,也會嘗試加入別人的遊戲。

Ÿ        受限於語言能力的表達,加上自我中心的特性,會出現爭奪、打人或推人的行為。

3歲~末滿4歲

Ÿ        與玩伴之間更加親近,關心對方的感受,能初步共同分享與遊戲,但仍常有衝突發生。

Ÿ        對不同的遊戲或活動,可能選擇不同的朋友作伴。

4歲~末滿5歲

Ÿ        會積極地加入友伴的活動,常常把「朋友」這個字眼掛在口上。

Ÿ        開始對身邊的友伴產生認同感,常常帶東西與朋友分享,或是別人擁有的東西自己也想耍。

Ÿ        喜歡玩合作性遊戲,也懂得邀請朋友玩:己可形成比較持久性的友誼。

5歲~末滿6歲

Ÿ        遊戲中出現更精密的組織與角色分工,能扮演各自的角色並互相合作。

Ÿ        和同年齡的孩子相處愉快,較易服從大孩子的話:也喜歡討好別人,以獲得肯定。

 

/陳幸伶

「遊戲」不僅是學齡前孩子每日學習與成長的重心,和其他孩子「一起遊戲」也是小小孩最主要的「社交活動」。但是,當小小孩與同齡的小朋友初次相遇時,想要兩個孩子相親相愛地一起玩卻並不容易。通常兩個小人兒若不是像「路人」般各玩各的,就是又哭又叫地上演一場「搶玩真大戰」,經常讓一旁的大人們感到不解。究竟,幼兒要幾歲才能玩在一起?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小小孩發展交友的能力呢?

從遊戲行為解讀小小社交家

研究幼兒遊戲行為著名的學者派頓(Mildred Parten),曾以幼兒社會化的角度歸納出幼兒遊戲的方式共有:「不參與」、「旁觀者」、「單獨遊戲」、「平行遊戲」、「聯合遊戲」、「合作遊戲」等6種型式(見下表);前3項屬於「非社會性遊戲」,後3項較偏向「社會性遊戲」。

然而,孩子展現各類遊戲行為的時間並不是絕對的。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經常會綜合運用不同的遊

戲型態,所以會有重複交替的遊戲行為產生。爸媽可以觀察看看,你家孩子遊戲時,最常出現的是哪些行為,如果大多是「社會性遊戲」,這表示孩子已具備較多的社交能力。

一般來說,幼兒表現出來的遊戲方式通常會漸漸由「簡單」邁向「複雜」,由「單獨」走向「團體」,並由「自我中心」的遊戲發展至「與他人合作」的遊戲。這些遊戲行為主要隨著幼兒在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概況,以及與其他幼兒互動經驗的多寡而改變。當幼兒與其他孩子的正向互動經驗愈多,「社會性遊戲」的能力通常也就相對愈高。

想培養3歲前幼兒的社交能力,爸媽真正的教養重點不會在於教會孩子複雜的「社交技巧」,而是要暸解孩子的發展特色,用適當的方法引導他參與遊戲,在生活中為孩子多製造與其他小朋友相遇的機會,孩子才能在與他人共處時,能自然而然地融入。

 

幼兒遊戲行為說明表

 

遊戲行為

出現年齡

說明

非社會性遊戲

不參與行為

2歲以下

幼兒並沒有參與遊戲,只是有時基於一時的興趣而去注意其他人的遊戲。

旁觀者行為

2歲~3歲半

幼兒會將大部分時間用來觀看其他幼兒的遊j戳,時常會跟鄰近的孩子說話或提供建議,但本身不參與遊戲。

單獨遊戲

2歲~3歲半

幼兒只獨自玩自己的玩具,他玩的玩具和鄰近幼兒所玩的玩具不罔,也和其他人所進行的活動毫無關係。

社會性遊戲

平行遊戲

2歲半~3歲半

幼兒會在一起玩相似的玩具,但主要仍舊是自己玩自己的,也不想去影響周遭其他幼兒的活動。他只是在其他孩子身遺玩,而不是一起玩。

聯合遊戲

3歲半~4歲半

這時期的幼兒會開始和其他人一起玩,但僅是共同遊!戳,彼此間的活動毫無組織與分工可言。

合作遊戲

4歲半以後

幼兒的遊戲型式開始有明顯的組織和分工出現:成員之間必須遵守團體規範,屬於為了達成團體目標而進行的遊戲類型。

 

為小小孩提供交朋友的機會

要讓小小孩認識新朋友,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帶孩子到住家附近的公園、遊樂場去玩或是參加親子課程;另外,最好能為孩子安排「固定友伴」的定期聚會活動,這對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到公園或遊戲場找玩伴

像公園或遊戲場這類吸引孩子的地方,不僅能讓幼兒盡情地跑跳、遊戲,更能讓你家的孩子和不同個性、年齡層的孩子有機會相遇。雖然隨機和短暫的玩伴,比較無法讓孩子建立長期的友伴關係,卻是孩子認識朋友很好的開始,除了讓孩子有機會學習和其他孩子和平共處於同樣的空間,爸媽也可以透過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狀況,了解他對陌生事物的反應,以及當孩子想跟其他小朋友玩時,能不能表達清楚。

參加親子課程交朋友

坊間有一些針對小小孩設計的親子課程,是替孩子找朋友的好地方。以信誼針對1.5-2歲、2-3歲幼兒所設的小太陽親子教室為例,親子除了透過有趣的遊戲學會互動技巧,特別設計的課程進行方式,更能擴展小小孩的人際關係。

比如以有趣的方式和同學打招呼的練習、讓孩子逐一成為目光焦點的特別點名方式、方便親子們進行觀察和互動的圈圈圈坐形式、及讓孩子用勾勾手或擊掌方式和小朋友說再見的道別儀式等,在老師的引導和爸媽的陪伴下,小小孩可以在一個溫暖而安全的環境中,觀察並與其他孩子練習互動,踏出交朋友的第一步。

通常,在連續十周的課程後,爸媽多能從中找到教養理念相近或投綠的親子,上完課後再相約互訪,延伸成為定期一起家庭出遊的好朋友。

為孩子安排定期的交友聚會

爸媽也可以和幾個住在附近且較熟悉的親朋好友,為孩子定期安排聚會,讓孩子可以和固定孩子定期相處、玩在一起。

聚會時,建議爸媽可依節慶或任意主題(生日、萬聖節或扮演動物),挪出家中的空間,規劃出靜態區與動態區。動態區可以準備一些玩具車、球、樂器等玩具,靜態區可以準備一些畫畫用的材料或間畫書,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自己玩、也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除了室內活動,親子團也可以趁著好天氣一起出遊,如此一來,相處在同一個空間裡的孩子,會透過觀察別的孩子怎麼玩或是開始想要表達一起玩,也能看見與學習不同孩子所展現的多樣能力,自然會慢慢地產生一些良性互動。

在遊戲中練習社交技巧

當孩子們在同一個空間內一起玩玩具時,自然就會應用到分享、輪流和排隊等社交技巧,如果在遊戲中還能搭配禮貌友善的語言、面帶微笑,就能讓孩子贏得更多友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爸媽可以如何協助孩子作社交練習吧:

教孩子學習社交語言

孩子一起遊戲時,其實是一連串的溝通歷程。而口語表達和肢體語言,則是讓人際關係開展的重要媒介。1~3 歲期間,正是孩子口語能力發展迅速的階段,爸媽若想為孩子儲備基本的社交能力,就須掌握孩子發展社會性語言的時機點。

爸媽平日如果能將「請」、「謝謝」、「對不起」等常用的禮貌話語和對應的態度在生活中實踐,並時時留意孩子的表達狀況,孩子會較容易學得;當孩子具備基本的禮貌性用語,它會成為孩子間的潤滑劑,讓互動過程更平和。

另外,建議你可以教孩子主動表達善意,嘗試跟小朋友說:「我可以和你們一起玩嗎?」並且提醒孩子說話時面帶微笑。通常,害羞的孩子會需要爸媽幫助孩子多練習;如果當下被拒絕了,記得要安慰孩子說:「哥哥現在很想自己玩,沒關係,我們先玩別的,待會再來問他。」以減低孩子的挫折感。

讓孩子學會輪流和等待

3歲以前的幼兒,仍在自我中心時期,看到想玩的東西,通常無法等待。因此,要讓孩子忍住想立刻玩的欲望,願意耐心看著別人先玩,並同理別人在玩時被打擾會感到難過的心情,這些社交技巧都必須透過爸媽從旁一再的提醒和持續的練習。

比如當初次見面的孩子一起玩溜滑梯時,爸媽可以站在滑梯口旁幫忙界定遊戲規則、維持秩序,告訴孩子們溜滑梯只有一個,所以要大家輪流才行;再請孩子們先排好隊,照順序一個一個溜下去。

由於23歲的孩子社交技巧還在初起步,玩時仍不免發生強佔或爭先恐後的狀況,爸媽千萬不要苛責孩子;而當孩子表現出願意與人分享或輪流、等待時,也別忘了讚美他,因為這表示他的社交能力正在慢慢地萌芽。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社交技巧的基礎之一,也是多數孩子的天性,但仍須依賴後天的鼓勵,來增強孩子願意展現同理心的動機。尤其,當孩子在遊戲時,難免會有一些身體的擦撞發生。

這時候,除了先讓孩子們練習互說「對不起」降低火藥味,如果孩子痛得哭了起來,爸媽也可以安慰他說:「你一定很痛,我幫你『惜惜』」然後適時提醒孩子:「被你撞到的小朋友,是不是也很痛呢?我們也幫他『惜惜』吧」。透過這樣的經驗,孩子將慢慢學會同理別人的感受,社交能力也會更進一步。

共讀圖畫書,認識交朋友的美好

當爸媽要和小小孩溝通「好朋友」的概念、以及好朋友該如何相處時,圖畫書是另一個好幫手。透過圖畫書故事中的人物互動,將把基本的社交概念帶入孩子心中,讓小小孩對交朋友充滿期待與好感!快一起和孩子共讀以下的推薦書吧!

讀《我的朋友} ,和好朋友一起快樂學習

好朋友是什麼呢?誰可以做我的朋友呢?五味太郎透過充滿童趣和明亮色彩的圖像、配上朗朗上口的文字告訴小小孩:生活中的萬物都可以成為好朋友喔。

爸媽可讓家中的小小孩,隨著故事中小女孩的「好朋友學習之旅」,跟著小貓昧、小狗、馬兒、蝴蝶、螞蟻、書本、同學等,快樂地一起學習走、爬、跳、睡、聞花香、在大地上探險、學讀書和玩耍等,讓孩子知道,好朋友就是可以和孩子一起開心的玩、幫助他成長的好伙伴。另外,活潑輕快的重複短句,特別適合家中正在學習語言的2-3歲幼兒呢。

讀《吉利和古拉) ,和好朋友一起快樂分享和分工

好朋友之間,當然要「有福共享、有難同當」!而《吉利和古拉》就是一本很適合和孩子溝通這個概念,並在家中或聚會裡和一群孩子共讀的圖畫書。

你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看兩隻小田鼠如何同心協力,一塊兒傷腦筋、想點子努力把巨蛋扛回家、或是一塊兒搬工具到森林裡分工做超級蛋糕。孩子在故事中將會感覺到,和好朋友一起做事和分享的快樂。

當最後那鬆軟可口的金黃色蛋糕烤好了,露出胖嘟嘟的大臉兒時,不只森林裡的動物都聞香而來,共讀的孩子們通常也會發出驚呼聲。但古利和古拉這對「超級好朋友」和「最佳工作拍檔」可是一點也不小器,大方邀請所有動物共享一場蛋糕盛宴,讓大家擁有了一段散發著友誼香氣的美好時光。讀完故事,在下次吃點心時,你也可以讓孩子學學古利和古拉,開始練習「分享」給身邊的小玩伴喔。

 

摘自2009.4.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振州 專家諮詢/陳若琳|兒童與家庭學系 副教授兼系主任

掛在嘴邊呢?或者老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請先別著急,這唱反謂的行為,雖然讓父母苦惱,但這行為實意昧著的成長又邁入了另一個嶄新的階段

媽叫瑩瑩不要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她就偏偏要跳,跳愈勁;或者叫她在椅子上坐好、準吃晚,她就故意跑得遠遠的,還說要去芭比娃娃吃左右而言他的反調」舉止背後,其是在間接地告訴爸媽經開始有自」!

丹麥的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son E.)認為,孩子大約在13歲之間,進入自主、羞懷疑說話、走、吃西、穿衣為來展我能我想自主為認知及自我意識將會有多自己主張果孩子在這個時期不能利的發展轉而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或退影響到日發展。

說話和學步啟發了孩子的自我

當父母要孩子孩子卻西其實露著「我能爸媽身邊自由隨時媽身邊息;也是有能完全仰賴照顧者係中逐漸分化出並且開始踏獨立第一步

研究發現孩子能力從2歲開始突飛猛進未來1年內, 彙跟溝力將進步2時的3左右所以有機孩子就會展現「我表達」的能力,甚至藉提出己的主張來挑戰大人們的權,測試爸媽規範的底限哪?以及自己可以做什麼不能什麼

唱反調是孩子凸顯自我的表現

孩子1歲半真正瞭解意思因為還沒完全脫離自我心的傾向,很難跟說道反調只是種表現自己的自然反應罷了。時的孩子並不調時候理解爸媽的要求有時他知道爸但其實更想別的個時期的孩子往往站在己的角度來看待任何事情所以唱調自然不過的現

當孩操控大小的能力愈來精熟時那種自己可以隨意支配身體各部位的意識,就會更加在運多行為上孩子的自我概念;所以孩子到了2歲半,「唱反調的頻率會愈來愈高,也會有更多「足以宣稱我已經長大了的行動,來區兒時期跟爸媽密不可分的關係此藉由說出「不要」和「我偏要」的話,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企圖跳脫照顧者約強調我已經不再是小嬰兒了

當孩子唱反調時的應對建議

l          覺察孩子的身心狀況

當孩子肚子餓、疲倦、生病不舒服,或者因身處在一個陌生環境而感到缺乏安全感時,孩子可能會有反抗的行為,所以有時候孩子的反抗只是在反應他的不適與不安,此時不妨先釐清孩子的需求。

l          忽視孩子刻意引起注意的行為

如果孩子只是想藉由鬧彆扭、說「不要」,或是表現出與要求相反的行為,來吸引爸媽的注意時,爸媽可以先表現出不為所動的模樣,只要孩子得不到回應,就會因此覺得無趣而顧意配合,父母可於事後跟孩子討論並教導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l          同理孩子的行為,用輕鬆的態度因應

2 、3歲的孩子雖然老愛用反抗的手段來表現自己的主張,但他們的心腸可是相當柔軟的,所以當孩子故意唱反調時,爸媽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試著用孩的語來緩和親情境例如:孩子不想吃飯時,照顧者站在孩立場同理原因然後找出能增進孩子進食意願的方式,像是加孩子材,或是改變方式等鼓勵孩子用餐。透過柔性的

l          多用肯定描述,代替否定命令句

到的「最早絕對都來人們的口中,所以當孩子不要那也請先想想你對孩-「……請盡量用「我喜歡你……來取代「你可以…….的句著墨在孩如何非不做的情上慢慢走」,你不要跑」這些命令式的語句

l          給孩子有限的選擇

小小了好玩而反抗其實他要的不過是一種「決在我」的形式所以當孩子繼續玩而不願去洗時,請溫但堅定地問他「你要現在洗澡?是5分鐘後洗?他收心的時間同時也把交給了他不過3以下的小小有限最好要給他超過2選項

l          和而堅定的態度

不容妥協的事情父母應該自己的原則,溫和的訴孩他的唱反調行為是理的並與孩子為的對錯以及處理對的行得鼓錯的行為則需改進是父母的立場不夠孩子達無理的要求子將無法分辨行為對與錯習慣跟媽討價還價了孩子搶的玩真時爸媽就應用堅定的口吻告訴他「小傑的玩具被搶走了好難過請你」,或者說「我們應先問問小傑可不可以借你部小車?孩子道搶玩具是不對以及重別的重要

請適當接納孩子的唱反調

們都知道青少年會經歷叛逆期其實人生第一個最早的叛逆期」,其實1歲半~3歲之間,此時是孩子邁向獨個體的必經之途當孩子著自己做選擇下決定時就是奠定責任感的要關鍵;必須試著體會自己所下的決將帶麼後然後從錯誤裡學會修正它、在成功的例中舉一所以面對孩子漸漸發展我概爸媽不妨在安全無虞前提下,允許孩探索;並讓孩子在滿足的心理需求後還能回媽的懷裡撒嬌要正向待並妥善回應幼兒期這小小的叛逆信孩子一定能健康成長

 

本文摘自2009.6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黃美湄、蔡振州

絕招1 認識孩子的情緒發展持色

心理家發現腦的額葉在情緒控角中佔了重要的但額葉的功能必等到20歲時才所以孩子反應須隨著年紀增長,才能慢趨於穩定;孩子會從毫不掩飾直接表達情緒變成懂得保留心的感或透過形式間接表達

情緒發展的速度遠比語言發展來得快

能力跟情緒有關連孩子2,已能進一厭惡苦惱、生等複雜的情緒不過礙於語言發展上的限時候他雖開始能用簡單句子和對話,但終究辦法說」出心裡的所以當需求不被滿足,難的感覺又無法說出時,只好藉由一些來表達某以前不曾有過的感覺這當然也包括發脾

孩子行為來表現情除了象徵著發展上向前跨出7一大步,成個有獨特情感、思想的人兒之外;更表示需要爸媽的協助瞭解己心裡的感如何用適表達

小小孩常為了生理需求和安全感鬧脾氣

還不的小很自然會用哭來表現自的飢餓、疲勞痛、病;時期最常碰到的心理挫來源生理安全是否被滿足所以鬧時,別急著制止先搞清楚孩子為麼哭吧!許他尿需要換個尿布、要人抱下、需要人他說說

即使到了3孩子鬧脾氣多半為身體不舒服、7 、餓了、想做的事情被制止爸媽第一就是平日應多察孩子需要敏感度在孩子需求產生時,夠及回應才不會拖到孩子反應出強烈情緒後理起來更困難

隨著紀增長也漸漸開始自信恥、寂失望等心理哭鬧的原

因也就比較複雜論年齡多大感興物被剝奪時就連大人感到不自在

況對於緒認與掌握還在摸索階段的孩子。6歲以下的幼兒情緒

是合情合理的應該要做的處理情緒後隱含需求,而不是制止情緒

自我意識的表現意昧著孩子逐漸長大了

般人的印象裡只覺得青少年階段是表達反抗的典型時期,但其命中「反抗期」的階段概就落在12歲半之從孩子簡單的語言表達學習走路開始的自我識就逐漸產生了這時候孩子會透許多來反映自己的情緒並區隔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像是表達自己歡」或要、不要」。所以當孩子開始我不要、邊時,他並不是刻意唱反調而是在練習感覺說出來,也自己擁有「掌控周遭的成就感

如果爸媽能夠先理解孩子情緒的所以就可理解不是「天使」要故磨娘精」,是孩在成長的路上已經開始認知到自己是獨實了看著孩子正一步步長大麼令人欣!

絕招2 引導孩子學習適當地表達情結

要做到適當的表情緒要具備尊重自我的能力,但每個人因為氣跟個性的不同達情緒時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而小小孩由於情緒控的能力還不夠成熟當複雜的情緒出現需要爸媽的協助;透過生活,就是最好的練習會。

支持孩子擁有他自己需要的發洩管道

孩子遇到挫折時總是哭哭哭累了覺醒來又彷彿什麼都沒發生孩子真只是為「遺忘」嗎?其實,當人面對挫折時,身體裡的防衛機很自地把壓力釋放出來,孩子最常見的發洩方法」,難過時就哭反而不容易囤積壓力

所以當孩子下次大哭時爸媽不要先有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念頭,也不要用再哭就把你怎麼樣的威脅來制止哭鬧;假如無法釐清背後原因孩子的情緒激昂爸媽不妨讓他盡情地把心裡的「圾」傾倒出然後溫柔地陪伴他等心情稍微平靜再來進行溝通讓孩子知道爸媽懂的需要。

讓孩子知道表達情緒有更好的方法

是孩子很常見情緒4歲的傑在園裡他小朋友遊戲時,心被撞倒了沖沖罵了對方句「討厭鬼媽媽見了,訴他不可以說,就夠了嗎?孩子所要「我很生」,所以應該讓孩子明白與其發洩不如直接說出我很生情,然後怎麼決情緒例如告訴對方我知道是故但你還應該跟我聲對當孩子把欲求同時,也情緒

孩子就會懂得生定要跟打罵結在可以用說的也可以把麼生屈找出來被誤會了,只顧著生氣,誤會還是存在如把話說清楚;被人撞倒原諒的不小絕對暴力相向更好。當在教孩子不因為生孩子對爸媽是不是也曾因氣而動手打要切記不可說一套

小心不當的情緒表達在無形中被增強

1歲左的孩子就已夠學習著釐例如,剛學步孩子倒了, 哇哇大哭;媽媽抱起孩子安慰還作了桌子兩下樣的動卻可能孩子不當的

跌倒時覺好痛媽媽給的應該是讓孩感受媽知他很勇敢然被絆但媽媽依舊會陪在身旁而非用回去」來轉移注意為孩子媽媽這的動作裡,可能到的是「手或力是種發洩情緒的好方法」;是媽媽安慰孩的初

爸媽堅守原則,孩子才能自我約束

爸媽也把持住教增強孩子情緒例如強強想吃但因為就快吃晚餐了被媽媽拒絕;不放的強強開始大哭大鬧若一次兩次強強都因而吃到餅乾放聲大哭就能如願的連結自然會被增強因此媽平日必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子才到自我約束,不情緒手段來當判籌碼

絕招3 給孩子時間轉化他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來烈的壓制恐怕對孩子的身心傷害但若置之不理,子的反彈可能發不可收久之連爸媽都會對養失信心;進也退也不行,人傷腦那麼碰硬跟「策略的忽視」媽們能做些什麼?試試用來轉!

要先理解孩子的情緒怎麼來

或分享的情境裡孩子緊愛的不願割捨並不很自私;的行是學齡孩子發展自我很天經表現不過對於4 5歲的孩子形成自我概念的如果有爸媽細心引導,已夠開始實踐同理心,也能會分享的樂

以安安在小表弟面前積極捍衛這是我的小恐龍為例因為安安認為小恐龍是爸爸給我的」、也是「我愛的玩具」,所以除了我」之外不准其人玩它那種被別使用就等同被侵犯就代有可能被失去的5安安用來凸顯我是我、你是」,甚至是我的就是我的的想法時,真直接表現當小表弟玩安安安安拒的而知

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調整情緒

媽媽除了要諒解安的自我意識,更重要的是扮演「引的角色順著孩子這股不容侵犯」情緒支配玩的心情轉化成你可以負責主導整場遊戲衷辦法例如問孩子你要不要訴小表弟這隻恐龍麼名字」,不必著分享實體」,而是從分你的知道開始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房、建的信任感

然後在不牴孩子心裡的支配欲求況下邀請重玩具安安透過教導形式,朝雙贏近。譬導安安表弟介小恐身體」:長長脖子是方便的葉色的皮膚,是野間最好保護色等等。接著再試著讓安安拿著摸恐龍長長的及粗糙

尊重孩子的自我去經分辜的樂趣,從「分知道」到碰觸」,或者玩具玩」的程中把界打開就是種情緒轉化的歷程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去等孩子能慢邁開心房

善待孩子的情緒,為未來打基礎

許多媽媽談的時候孩子時,自己也但事後常常;時候,只要爸媽能在情緒被牽引出來之孩子緒控本來就還沒成熟父母的對待與家庭教育對孩子發展其重至少孩子的情緒時,態度會柔多。

當有了體諒的心孩子的想會有尊重孩子發展、覺察親子情緒步地解讀孩子情緒、示範適切的情緒表達然後導孩健康的情緒轉此一來子從小有良好情緒經驗,才有餘力好的解決問方法生活自然更正向而積極也可日後自我管理及待人處世打下好的

貼心小提醒:別為孩子貼上「情緒障礙」標籤

許多時候子看的使性子總被誤認為是「情緒障礙」礙,指長期情為反應顯異常影響了生活;而且這礙並非由智等因

障礙類型包括精神性疾病情感性疾畏懼性性疾病、注意力缺陷以及續性緒或行為問所困專業障礙詞隱含的病徵般人要來得嚴重,並不是單描述人有情緒困擾而

師面氣、分離比較緒比較不定的,在或對待緒障礙」這個名給孩貼了標孩子似需輔也應尋求專業的兒童心智科診斷行認定

 

摘自2009.3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寶絢

媽從24開始為如廁訓練短短1個月訓練到白天可以不包尿豈料過易又突然尿褲子,而且一天尿3~4經學會?孩彿又baby 了呢

長輩常以的字眼容孩子指的就是孩子的行時而進步但又偶爾退步的狀其實管是生理或心理能力,孩子應該電梯有時停頓在某些樓層但前進向不不過某些內、素還會讓孩子的行為小小凸槌經學會像自己穿衣吃飯、上廁所等突然又退回寶寶階段變得依賴、不肯自已動手就稱為「退化行為」

退化反應常表現在自理能力和情緒上

爸媽並未識到孩的退只是覺得最近以下列舉出孩子或或少都經歷過常見

生活自理方面的退化

l         原本大、小便會大人能自行如廁又突然尿或弄髒褲子。

l         早已學會自己吃飯、穿卻突我不J '要大幫忙勉強動手又棄餐具改成以爪神功抓著吃

l         已有不錯的腳程出門卻鬧要大抱、想,不願自己走

情緒表達方面的退化

l         早就能以句子或簡彙清楚表自己的想卻突像個不說話的一樣以哭鬧來表達

l         已戒除許久的吸指、咬東西出現還搶小寶的奶

揪出讓行為退化的壓力和挫折,克服它!

摒除疾等生理因退行為通常尾隨著情感挫折和生活環境改變造成壓力於孩年紀小,使大人眼中微不足道改變小孩來說壓力源遭逢其來困境」,'他們只好讓自己回復小寶階段被大人來獲得安全

n         老二誕生時,記得讓老大也得到足夠的關愛

對於原本千寵愛在的寶貝小傢伙的出竟然如此輕易眾人關注、剝奪原屬於,實太令人難了!好的孩子除了以退行為建立心理上安全感有時會模仿寶寶來吸大人注意:是不是只要像爸媽

怎料到忙得焦頭爛額的爸頭看見老大竟然又尿濕褲子非但不會疼,可還會責備老大。其實爸媽只要轉個念頭:寶貝這麼是想得大人的愛;解孩子柔軟平日請盡量撥空老大趁小寶寶著時多抱抱告訴他:「媽媽還是很愛喔!」他:「今幫忙拿妹妹的尿覺得哥哥!」然後像往常一樣洗澡、在懷讀幾本童書孩子受情感便能平衡

n         孩子初入學或媽媽上班去,都需要耐心安撫

大部分3歲左右孩子要面對的是入學壓力不論是長聲、育或者爸媽自入學對孩子就是從般家庭走入團體生活孩子必須學習紀律、事嘗試著自己動手加上渾然環境入學時,孩子常會出現鬧、生活自理退等各種惱人行為

3歲孩子多半自理能力已較好一旦出現退行為對之下較明顯,也容易讓大人更需要爸爸媽更多耐心讓孩子有足夠的保孩子必縮短適應時間

孩子入學對全媽媽而言代表著再度進入時機面對著媽媽不再是自己,甚至天工忙、回如以耐心十足經處在壓力鍋來說無異是火。建議媽媽等孩較為適幼兒園活後再去工將有於孩子退行為的改善。

n         家中面臨重大改變時,要顧及孩子的安定感

有些爸媽將孩子託遠方長輩照雇員在孩子稍微大一點時才著手將他從親友長輩接回身邊;但是對孩子來說即使和爸媽有感情,他原本要依附的對象畢竟是照顧他的突然要孩離開他信任的、遷移到另陌生環境居住是很難接受如果孩子原本的主者有議最好一同搬過來住孩子對環境較適、跟爸媽建較穩定的生活默之後再跟孩子再見

當家中爸媽失病或也是孩使孩子未必聽得懂爭吵的內人生病的面的緊繃和語調裡的不友善看在眼裡、聽進心有時候孩子甚至為是為自己不乖爸媽架、生病足無措之際難免容易做出反常的行

n         爸媽留意自己的管教態度,給孩子適應時間

當孩子逐漸長大出愈能力時爸媽的期待自然會提高以前孩子自己吃飯時即使吃得一團得到誇讚」,但時日漸中有了小寶寶爸媽將孩子自吃飯而且要吃「乾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再三強調長大了就不能像小娃娃這時由於爸媽的態度不自覺地隨著孩子的成改變子可時還不能理解:怎麼以前爸爸媽媽常獎我現在卻老是糾正我?建議媽仍應留意自己要求孩時的語教導孩子時語氣要放溫樣孩子才很快回到不過是要避免讓孩子誤為爸媽是因自己哭耍賴

然孩的退為百百種媽若能用耐心對待孩子學習觀子的反,同時努力經營一個安定溫就是給子最好的「愛的保證」,有了這份保孩子出現退化行為的機相對也減少了。

摘自2009.3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彭信禎(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講師)

11個月大的小樹,最近坐在高腳椅上吃飯時,總喜歡把湯匙往地上丟,還不斷探頭看,媽味撿起湯匙,洗乾淨交到他手中,小樹看了看媽味,又鬆開手,一來一往之間,媽咪的耐性快被磨光了,小樹卻顯得樂此不疲。

相信許多爸爸媽媽對於寶寶這種在日常生活中層出不窮的「亂丟東西」戲碼,雖然會覺得有點啼笑皆非,卻又不免感到生氣和幾許無奈!因為寶寶丟東西的行為,總是讓一個好不容易才收拾整齊、乾淨的家,在轉瞬間又像被炮彈襲擊過的戰場!似乎永無止盡般,爸爸媽媽們都要跟在寶寶的身後重複進行「收拾」的動作。每每疲累的躺在沙發上時,還真是不解:為什麼寶寶會這麼喜歡「丟東西」?在他們的小腦袋瓜裡怎麼能想出這麼多的把戲和活動?幾乎家裡所看得到的東西都可以丟,難道他們整天玩這樣的遊戲都不會累嗎?

寶寶先以反射動作自應外界刺激

表面上看來,「寶寶愛丟東西」的確是件惱人的事,不過這也顯示出寶寶動作能力的重要發展。在認識寶寶「丟」的動作之前,爸媽必須先了解寶寶更早具備的反射動作,因為這些動作對於後來各階段的動作發展任務(如拿取物品)真有相當重要的準備意義。

剛剛出生的寶寶,就會藉由各種不同的反射動作來回應環境中的刺激。以我們最熟悉、也最為重要的「吸吹反射」(當我們將手指放在寶寶的嘴邊,他們會轉頭並出現吸吹的反應。)來說,就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大約3個月左右,寶寶的反射動作會逐漸消失,包括當成人把手指頭放在寶寶的手掌,而他們會緊緊握住成人手指頭的「抓握反射」、及前述的「吸吭反射」等。然而反射動作的消失,也正意謂著寶寶將會出現一些「自主性」的動作。像是看著自己的手不停的動來動去,或進行開合的遊戲等,這些都是他們非常喜愛重複進行的活動。

從「抓握到「丟東西」,代表能力在進步

5~6 個月大的寶寶動作已進展到可以把手往外伸出,並用雙手抓取東西,在這之前,多數寶寶因為還沒有手眼協調的能力,而無法準確碰到玩真。但有的寶寶在56個月大卻已經可以運用整個手掌拿東西,甚至只用一隻手也辦得到。

6~9 個月大的寶寶懂得使用手臂和手腕,可以將東西拉近自己的身旁,同時也運用手掌的抓握動作以及使用整個手把東西握住。除此之外,寶寶更以多樣化的方式展現已發展的能力。包括:仔細觀察物品,並將它從一手傳到另一手;或用食指碰觸物品,及從地上撿起物品後,以觸覺和視覺去把玩、探索;甚至也有可能出現有節奏的敲敲打打活動。在這個階段,寶寶有能力抓握,也暗示著他們即將有能力藉由抓住欄杆而學習站立。

9~12 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把積木放進盒裡再拿出來」,類似這樣的活動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如果寶寶把東西或玩真往下丟,他會尋找東西掉落在何處,並注意看著東西有沒有變化,這時成人若撿起來再遞給他,寶寶又會立刻再將物品往下丟......。每重複一次「丟」的動作,代表著寶寶對物體又有一次新的認識和學習。

適當的活動空間,讓寶寶的需要被滿足

透過認識寶寶的動作發展,爸爸媽媽就可以比較了解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重複不斷出現的活動和遊戲,其實真有一定發展的目的和意義。只是當面對寶寶正在丟東西的時候,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他順利的發展動作能力呢?

首先,要給寶寶一個適當的活動空間,任由他在這個空間範圍內練習「丟」的動作。爸媽既然已經允許寶寶在預定的空間裡活動,請記得不要在他盡情「丟」之後還氣他亂丟東西,或忙著幫他收拾囉。

l         透過丟接遊戲,累積對物品特徵的理解

你可以軟布或沙包在特定的間和地寶寶面對面玩近距離丟接的遊戲例如:寶寶互相將球丟方的或往上丟輕輕丟在身上。這些玩法不但能培養寶寶力和間方向的能力幫助寶寶累積對物品特徵的理解,例如:知道布球皮球起;知道匙掉落會發出聲但沙包落是沒有聲

果爸媽提供寶寶的環境讓孩子安全地探並陪著起玩這類型的遊戲寶寶不只動作能力可以成熟漸漸也就能哪些西才可以丟著玩的

l         重複練習,寶寶能抓穩物品並丟得準

寶寶有時候似乎只根小指就能吸住物但他並非東西都握得穩所以候看東西其實可能是抓握能力還不夠好,心鬆脫的。建議爸媽多提同材品讓寶寶抓握包括其兵球、線球球等各種小木和日常用品

除了練抓握,「得準是需要學習你可以先用範如何將物品丟入中,當寶寶成功入時刻給讚許並繼續個物些活動不僅能滿足寶寶想要丟東西的同時也促進大動作的發展手眼的協調助他使用不同的力道運作手些能力都將來的學習礎呢!

 

摘自2009.3學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撰文/黃薇潔】

寶寶開始懂得會說「NO」其實是一種成長過程,但是許多親子間的摩擦也會在此時相繼發生,該如何平和的面對寶寶反抗、拒絕的情形,爸比媽咪擁有正面的能量於是顯得格外重要。幫助寶寶培養人格的獨立、自主性,以及建立正確的自我存在感,第一個反抗期是相當重要的時刻,爸比媽咪可得耐心、小心應對喔!

寶寶的第一個反抗期

出現時間

通常在2歲左右會出現反抗期,但是1.5歲~3歲之間皆有可能出現。

為什麼會有反抗期

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表示,每一個寶寶都具有與生俱來的獨特性格,在遇到反抗期時其個性的鮮明度將會更為突出。原本很容易相處、不固執的寶寶會因為他的堅持或情緒無法獲得化解而使得反抗期表現更為明顯,時間也會比較長。

雖然每位寶寶都會遇到情緒發展的階段,但並不是每位寶寶都會出現反抗期的表現,某些情緒掌控能力較佳的寶寶就不容易被察覺他的反抗期。

心理諮商師李韋蓉並進一步指出,寶寶在反抗期時的心態、反應轉變,都會讓他們更深刻的感受自我存在,也能學習「不」字的用法,同時也瞭解「拒絕」的權力,他們便能夠對於自我權力有好的感覺並奠定信心的基礎,反之,若他們在學習的過程受挫,可能就會對自我的感覺不佳,造成往後較為自卑、不願表達的性格。

反抗期寶寶的特徵

李韋蓉心理諮商師指出7點正值反抗期的寶寶可能會出現的特徵:

1.喜歡獨立完成某件事情。

2.開始設立自我規則。

3.固執。

4.較難受約束。

5.與他人爭吵次數增加。

6.坐不住(心情浮躁)。

7.(嚴重時)出現具有破壞性與攻擊行為,例如會去拍打他人、搶奪物品等。

雖然看起來,經歷反抗期的寶寶好像不甚討喜,但是其實這些行為、情緒的背後都代表這是寶寶發展獨立意識的信號,因此他們會喜歡依照自己的喜好、意志行事。此外,寶寶也將因為他們的整體官能接觸了許多種物品、環境、他人的情緒…等。而更有能力去接觸各類事物,使得他們學習的速度更快也更為成熟。

反抗期會消失嗎?

寶寶的反抗期也是他們展現獨立意識的開端,往後仍舊會持續地潛伏在腦部,影響情緒、個性的表現。因此陳永綺醫師指出,當寶寶出現反抗期之後,問題便不在於反抗期是否會消失,而在於寶寶將來情緒表現的強弱。

耐心面對寶寶的不忍耐!不妥協!

家長們應在寶寶出現反抗期之前便先為雙方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而非等到反抗期出現了才開始遇到狀況得想辦法逐一擊破。陳永綺醫師與李韋蓉心理師皆認為除了平時便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外,家長也應把握原則並拿捏分際。

當寶寶開始有較無法忍耐、不願妥協的情況時,家長應避免直接予以責難或處罰,除了因為過於嚴格的管教方式會讓親子關係較緊繃外,父母的情緒也會容易失控,不論是對親子雙方或是整個家庭環境的正面幫助都很有限。建議家長應從旁觀察寶寶的堅持或需要的部分,假如寶寶是因為衣服的顏色、想要吃零食等原因,家長便可以照當時的情形或是家中的規範來調整,若是無傷大雅的小小堅持,家長可以順從寶寶的想法也無妨;當寶寶的堅持太過無理或是純粹情緒發洩,家長則可運用玩具、遊戲等方式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專家小叮嚀 爸比媽咪應保持正向態度卻非過於樂觀

在初次面對寶寶的拒絕、反抗時,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是少見的情形,而且「船到橋頭自然直」,過陣子情況就會好轉。對此,李韋蓉心理諮商師表示,家長應清楚正面思考與樂觀的差別,若是單純樂觀的認為,寶寶現在的反抗表現能夠自然而然的回歸以往,忽略寶寶的需求需要被看見與照顧,親子關係、寶寶的心理狀態較難改變。

但正向思考的態度則應能夠對於寶寶不論好壞的表現都有預期,並且準備接受各種可能,這些持正向態度的家長也將對於寶寶的教養、教育更為有信心,因為有了預期,調整了自我心態,家長也更有能力去面對未來在親子關係上可能出現的狀況。

幫助寶寶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

寶寶在1歲~3歲之間會藉由肢體、感官的碰觸來瞭解世界,但是探索的過程卻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危險性,該如何幫助寶寶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且能讓寶寶不致暴露在危險中。對此,陳永綺醫師表示,家長應該要隨時注意家中的危險物品,譬如尖銳的刀器、易碎物品、桌(椅)角、清潔劑等,都應放在寶寶不易取得的地方仔細收好,盡量讓寶寶待在妳的視線範圍之內。

李韋蓉心理諮商師並表示,寶寶在成長的階段喜歡探索、學習,如果家長總是制止,即使寶寶因為擔心讓家長不喜歡而停止摸索,卻也同時限制了寶寶的發展。建議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做的不是限制,而是從旁協助、輔導的姿態,告知寶寶過程中可能會受的傷害,別害怕寶寶受傷,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論是得或失,都非常可貴。

獨立與依賴的拿捏

家長必須建立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的觀念,陳永綺醫師表示,家長應多觀察寶寶,了解孩子的需要,用柔軟的身段去抱他,給寶寶安全感和依靠,讓寶寶從小就能獲得滿溢的愛及溫暖,他們也將從中獲得更多的能力去學習接觸外界。此外,家長運用肢體、語言以及情緒等方式表達對寶寶的情感,寶寶也都能夠藉此學習到父母親的處事態度、表達情緒的方式,因此寶寶的反抗期不單單只是情緒問題的展現,同時也是親子間學習如何溝通以及調整相處模式的好時機。

為避免寶寶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太過自由、放縱而造成他人困擾時,家長也需適時地用堅決的態度予以制止。

專家小叮嚀 爸比媽咪應注意自己的情緒掌控,避免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

暫時的付出耐心也許不難,但是面對教養寶寶這種必須長時間付出耐心的情況,可就不是這麼容易了。李韋蓉心理諮商師表示,「要有耐心!」這樣的話總很容易就能聽到,但是當遇到寶寶(尤其是反抗期寶寶),持續性的耐心可就相當彌足珍貴。

建議家長在情緒不佳的時候,避免對寶寶出現情緒性的言語或行為,即使有時候只是家長小小聲的碎碎念,寶寶也都會聽進去呢!所以在寶寶面前說出的每句話都要小心,多一點正面少一些負面,因為情緒性話語很多都會讓寶寶認為家長是直接否定了他的能力!

                                           本文章摘自2008年11月號385期嬰兒與母親雜誌

                                                 (諮詢/小兒科主任醫師 陳永綺、心理諮商師 李韋蓉)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父母總埋怨「孩子什麼事都不自己做,老要父母幫忙」,這些父母是否想過,自己是否曾幫助孩子做了太多,已讓他養成依賴心理,反正一切都有父母做好,何必還要自己來。

常聽父母抱怨孩子「這也不做,那也不做,連個簡單的家事都不會」,但是換個角度想,孩子為何不願自己做而想依賴父母,背後最大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可能需要想想,從小是否有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讓他養成好習慣。

個案一 不練習走‧自然走不好

男孩冬冬一歲多了,照理說,正是愛自己走來走去的年紀,但是總不見他想要自己走,只要外出,走個幾步,就吵著要父母抱;如果不抱,要求他自己走,冬冬就又哭又鬧的。看著別家小男孩活蹦亂跳的,愛子心切的父母不禁懷疑冬冬的腳是不是有問題,而帶他至醫院求診,經過檢查,並無任何健康問題。後來輾轉介紹至心智科就醫,經了解父母的帶養方式,原來問題出在父母的態度!

愛乾淨的父母不想孩子把自己弄得髒髒的,加上怕他累,總習慣從小把冬冬抱在身上,明明是該練習走路的時候,冬冬卻像小無尾熊一樣掛在父母身上。一直抱著冬冬的父母,也有累的時候,希望冬冬自己下來走幾步時,他卻走不了幾步就喊累,而吵著要抱抱,稍有不順,哭鬧戲碼立刻登場,讓父母煩心不已。

提供機會‧能力自然出現

由於冬冬缺少練習走路的機會,下肢的張力與耐力明顯不足,熟練度也不夠,所以,只要走幾步就會累,而希望父母抱他,當父母不抱,自然鬧起脾氣。其實以一歲多的年紀來說,不僅會自己走路,也會扶著上樓梯,還會脫衣服、拉下褲子、甚至可以幫忙收拾自己的小玩具……,很多事都可在其能力範圍內,但前提是,父母有從小提供機會讓他自己做,如果父母事事代勞,那麼,即使是正常應有能力,一切也會變得「好難」而無法自己做了。  
所謂「自理能力」就是只靠自己即能完成的事項,如果不能靠一己之力完成,就不要奢望孩子以後能夠獨立自主。就像走路一樣,愈多練習,愈能走得穩、走得快,耐力、肌力、平衡感與協調性都從中反覆練習而來。有的孩子到了三、四歲,走不好,走不久,多源於學步期的的練習不夠,愈不熟練,愈不想自己走;不想自己走,跟著
少了探索的學習機會;進而影響了認知能力與經驗發展;經驗的缺乏就沒有足夠的語彙奠定語言發展基礎;語言能力不足,即無法做好溝通……一路影響下來,恐怕不是當初因為怕孩子累,而一直抱著的父母,所能想像的結果吧 

個案二 經驗不足‧哭鬧逃避

寧寧兩歲半了,卻彷彿什麼都不會,在家要她收拾玩具,她不做,父母念了幾句,沒想到她用哭鬧不休回應。當她進幼兒園後,老師屢屢向父母反應,寧寧的表現跟其他孩子明顯不同,東西拿不牢、走路走不穩、對老師說的話好像有聽沒有懂,因而懷疑她是否發展遲緩,建議家長帶至心智科評估。

經過評估,寧寧並無病理性的發展遲緩問題,一切都是經驗不足所致!為何經驗不足,跟冬冬一樣,寧寧的問題也是因父母過度代勞而造成。父母幾乎不讓寧寧自己動手做事,長久缺乏經驗的結果,讓寧寧的能力明顯落後,各個軸向都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演變成只知道用哭鬧逃避父母的要求。

幫太多‧害了孩子

的確,父母若不能意識到幫孩子做太多,其實是害了孩子的道理,那麼,孩子將是父母一生的負擔。自理能力不足的孩子,通常其他心智發展也不會太好,因為這是環環相扣的發展循環。  
 
很多孩子在兩歲多時,被父母埋怨「愈來愈不好帶」,主要原因即在於自主行為能力不多,沒辦法面對父母的要求時,即易出現哭鬧行為。其實一歲多的孩子就有能力做不少的事情,兩歲多的孩子則能在品質上有更好的表現,
就在不斷練習中,磨出了精細度與熟練度、培養了問題解決能力、能力慢慢內化成習慣、認知能力隨之增強、責任感亦在無形中養成,就更具行為規範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在家不需父母動輒叨叨念念,在外面則可順利融入團體生活並遵守生活規範,基本上,無需師長過分擔心!

趕時間‧無暇等待

只可惜現在的生活型態對孩子自理能力養成形成莫大的阻礙!其一,父母沒有太多時間等孩子慢慢發展能力,每當孩子想練習時,父母一聲「快一點」,給孩子帶來壓力,根本沒辦法慢慢做完,少了練習,少了鼓勵,孩子原本熱切想要學習的欲望,常常會被一聲「快一點」壓抑,就變得愈來愈不想做了。  
延長等待的時間,看孩子如何用他的方式做,才是父母應有的態度!因此,父母要學的是「提早做準備」,能力不是在要用時才來練習,練習需要時間,所以,平常就要練習以累積經驗。如果真的趕時間,也只是站在協助立場,主力仍是孩子。以收玩具為例,父母可主動提醒孩子「把玩具收一收」,當孩子有收拾的動作時,父母再藉「我們來比賽」,順勢「幫忙」,既可加快速度,仍能訓練孩子自己收玩具。 

怕哭鬧‧盡力滿足

其二,則是隔代教養的祖父母或外傭、保母做了太多,為了讓孩子不哭鬧,因此,竭盡所能的做,一旦孩子的需求被滿足了,就不懂什麼是「要求」,又該要求什麼,當然,每每面對父母或老師的要求時,也不會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更不必說會照做了,這樣自會被貼上「不遵守行為規範」的標籤。團體生活中,最重紀律規範,不能遵守的孩子又如何能適應團體生活呢?  
對於兩歲多的孩子,若是家庭無法提供足夠練習機會,不妨送去幼兒園,藉由同儕力量加速學習速度,但家庭最好能與園所同步配合教養方式,避免發生「在學校是天使,在家是霸王」的雙面人表現。  
 
一歲多的孩子一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處理自己的事,這些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就是點點滴滴增加孩子的基本能力,但父母往往輕忽基本能力養成的重要,只會要求孩子有好的學業成績,卻忘了萬一成了「生活上的低能兒」,只怕父母這輩子永遠也卸不下照顧孩子的重擔!  
 
 
 
 
 
 
 

  •  
    •  
      •  
        •  
          •  
            •  
              •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吳貞瑩  
                  ~
                  原文刊載於20091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歲半的永永很喜歡出門玩,成天拉著門把吵著要出去。但每次出門,媽媽總是捏一把冷汗,因為除了得拎著大包小包充當「苦力」,一講到回家,永永就賴在地上又哭又鬧,令媽媽覺得帶小孩出門真是吃力不討好。

有了孩子之後,爸媽最怕寶貝出門在外臨時有狀況,因此許多人休閒時寧願和孩子待在家裡。其實,如果爸媽能在出門前做好功課,並了解安撫孩子的訣竅,帶孩子出門並沒有想像中的難。

出門前,做好計畫遵守3原則

1~3歲的孩子,對於能動手操作、活動筋骨的地方,比較感興趣,所以出門地點的選擇,當然以具備遊戲場的較為理想。不過,出門前有3件事要先想好:

1.累積孩子的腳力,由近而遠

出門地點應由近到遠、時間由短到長、場所由方便的城市漸至偏遠地區,逐步累積孩子出門的經驗以及腳力。爸媽平日帶孩子去大賣場、親子館、百貨公司等地方都可以累積出門經驗,而且這些地方用餐、如廁都便利、又有玩耍的地方,可以藉機觀察孩子出門在外可能會有的需要,或者容易出現的狀況,譬如:孩子玩得太high,不小心錯過進食和睡眠時間,後來身體疲累就鬧起脾氣來……。

2.時間要寬鬆,要有替代方案

帶小小孩出門,行程千萬不要排太緊,才有足夠時間和力氣應變。由於出門不確定事項很多,例如:原先打算去動物園,但中途下雨……;而孩子的突發狀況也不少,例如:為了減少行李沒有帶推車,孩子卻突然吵著要人抱,該如何是好?所以爸媽腦袋裡最好存一些備案,才不會掃興。比方當孩子不想走時,坐下來吃個東西、休息一下,狀況其實很容易就解決了。

3.預告玩什麼,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規畫好行程後,請和孩子一起「討論」。這階段的孩子雖然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連到底要玩什麼都搞不清楚,但爸媽可以跟孩子形容外出會發生的事,像是:「我們明天搭捷運,要去看小螃蟹和彈塗魚。我們帶鏟子和水桶去玩泥土,玩到太陽下山就回家!」一方面建立孩子對出門玩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孩子合作的意願,萬一孩子玩到不肯回家,就可以提醒他:「天黑了!我們說好太陽下山就回家的。小螃蟹也要休息了,下次我們再來找牠玩。」

準備出門用品時,除了讓孩子選擇一兩件他喜歡的東西,爸媽不妨再多帶一些孩子喜歡的小書、畫圖的紙筆、小點心或小玩具。一旦孩子在外鬧情緒,這些祕密武器可就派上用場了。

此外,從出門到回家之間,有一些常見現象要處理,例如寶寶太累而哭鬧、吵著買東西、不肯回家等等,爸媽該怎麼面對呢?爸媽平日要練就以下5個方法:

.寶寶愛睏鬧情緒,用抱抱來安撫

.訂下規矩,爸媽冷靜不妥協

.慢慢商量,增強孩子的克制力

.轉移注意,引開彆拗的情緒

.回家前,給孩子緩衝時間

有了事前的準備和靈機應變的安撫法則,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累積,相信爸媽帶孩子出門就可以越來越輕鬆自在。趁著秋高氣爽,快和你的寶貝計畫出遊、快樂同行吧!

※資料來源:《學前教育雜誌》2008年9月號—兒童發展專欄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常生活裡,父母如何加強幼兒的信心, 提升他們在外的人際關係呢?作者:yoyo

 

最重要的是,父母與幼兒要有良好的關係, 因為幼兒的第一層人際關係是與父母建立的, 這也是他們最在乎的關係。親子關係穩定, 孩子才有信心及能量發展與其他幼兒的關係。在這過程, 父母可以做什麼?

 

l. 多一分身教,少一分打罵: 相信許多父母一定常發現幼兒會模仿大人的言行,不趁此機會, 讓孩子學習如何適當表達情緒及想法?否則,我們自己打罵小孩, 卻要求孩子不可以打罵別人,這不是很矛盾嗎?

 

2. 多一分詢問,少一分指示:培養幼兒的表達及思考能力, 讓別人瞭解他們的需求,適度的讓幼兒學習做選擇。 例如問他要玩什麼遊戲?穿哪一件衣服?要吃哪一種水果? 要挑什麼顏色等等。

 

3. 多一分解釋,少一分命令:讓幼兒學習瞭解別人的想法, 所以當需要幼兒配合我們的想法去做事時,盡量先讓他們瞭解原因。

 

4. 多一分引導,少一分指責:當幼兒有不適當行為時, 先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幫助他們學習說出自己的困難, 然後引導幼兒學習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及掌控感。 例如當幼兒打人時,家長可以先瞭解發生什麼事, 幫助他學習說出當時的心情及想法。然後想想生氣時可以怎麼辦, 才不會讓自己及別人倒楣。

 

5. 多一分自然結果,少一分處罰:當幼兒不小心闖禍時, 讓他體驗事情產生的自然結果。例如孩子打翻水杯時, 考量他的收拾能力,讓他適度的學習如何善後。

 

6. 多一分激勵,少一分干預:鼓勵幼兒從做中學,從失敗中學, 一方面接受失敗的過程,另方面累積成功的經驗。

 

7. 多一分主動關懷,少一分被動拒絕:主動關懷幼兒的感覺, 多給肢體上的接觸,或盡量撥時間陪他玩。

 

幼兒從個人慢慢發展與他人的良好關係,需要一些能力, 也需要時間。有時他們的表現或許不是那麼令爸媽滿意, 但是家庭的人際關係是幼兒發展人際關係的基礎, 相信有爸媽的陪伴與關懷,孩子將會逐漸產生對自己及他人的信心, 並懂得如何跟別人相處。

                            本文章摘自 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 時間:2007-07-31 10:41http://www.babyhome.com.tw/ mboard.php?op=d&sID=1314664& bid=2&r=6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夠自在地獨處,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從小可以發展的,只要爸媽懂得引領孩子、欣賞孩子,當他自己玩得正起勁或專心看書、做事時,不任意干擾,孩子就比較能發展出獨自玩的能力

從小祈出生之後,媽媽一直都是親手照顧,平常雖然也要忙家務,可是媽媽總是以孩子為優先,花了很多時間和小祈一起看圖畫故事、一起玩玩具,也常帶他出門到公園玩耍或參加親子課程。最近,媽媽發現小祈有時候自己似乎一個人也能玩得很投入,媽媽心想:是因為小祈長大了嗎?好像不一定要媽媽陪著玩了呢!
      自己玩,就好像脫離襁褓改由雙腿自行走路一樣,是孩子邁向獨立的過程。孩子在自行摸索的過程,用眼睛去觀察、以腦袋解決問題、雙手並用嘗試各種可能性,不但可以玩出智慧,更同步獲得成就感。可是當父母的,心情總是不時在過與不及之中來回擺盪。雖然心知肚明孩子正在發展必備的能力,但也不免自我懷疑:老是一個人玩,會不會太可憐了?其實就跟大人一樣,孩子雖然平日需要社交生活,但能夠自在地與自己單獨相處,也是一種能力、一種享受。爸媽只要記得:當孩子對手邊玩具研究得正起勁時,不要突兀地去干擾,自然有助於孩子發展獨玩的能力。


發展獨玩能力關鍵:不干擾
      大部分時候,爸媽並不會任意打擾孩子,但有些干擾是不經意的。比方說,看到孩子自己玩得很好,爸媽於是趁機偷閒欣賞電視影片或者聆聽音樂,但突然冒出的聲響卻打斷了孩子專注力,於是原本自己玩得好好的孩子,又自動賴回爸媽身邊、要求陪伴。這情況尤其容晏雲生在天生氣質注意力分散度高、堅持度低的孩子身上。
      雖然鼓勵對於激勵孩字有相當正面的影響,但有時候也會淪為干擾因素。看著孩子乖巧地自己玩、或者玩出新把戲,爸媽內心欣慰溢於言表,一句稱讀很容易便脫口而出。但這對專心沈醉於獨玩的孩子而言,卻同樣是個打斷他思緒和樂趣的干擾,甚至還會養成孩子追求外在掌聲的習慣。所以,請爸媽暫時忍耐,等孩子玩完以後,再告訴他:「你剛才好棒,自己玩得很久。」或者「我發現你會畫圓圈圈囉,畫得很好呢!」


協助孩子體會獨玩的樂趣
      當孩子有過獨自玩的成就感,的確可以增強自己玩的動機,但是,在他體會獨自玩的樂趣之前﹒還是需要爸媽協助創造自已玩的正向體驗。
*建立「我能自己玩」的樂趣和信心
      面對新玩具,爸媽可以先讓孩子摸索一番,看能玩出什麼把戲。如果孩子始終沒發現「機關」,爸媽再動手玩給孩子看。玩的方式不用像指導手冊一樣,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明確地玩到孩子鐵定學會再放手,反倒可以先快手快腳地扭動按鍵讓音樂流洩、展示成果,然後再讓孩子嘗試一次。當孩子聽見樂音,就會隱約瞭解剛剛爸媽手指停留處就是關鍵,接著便使出他各種看家本領:按、壓、撥、轉……等「手段」,終於開心地發現:同轉的就對了!類似的成功經驗,將會建立孩子「我可以自己玩」的信心。
      至於孩子已經熟悉的舊玩具,爸媽可以誓試跟著孩子一起玩出新玩法,譬如偶爾拿孩子的布偶來演出孩子喜歡的故事角色。雖然故事聽老了、玩偶玩膩了,可是當已經被認定是某個角色的玩偶搖身一變成為另一個故事的主角,將同時為爸媽和孩子創造新的體驗。演完一遍之後再來個角色大風吹,又可以玩很久。

*陪玩一段,適時發揮觀察角色
      和孩子玩玩具時,一旦孩子被勾起興趣、專注力被移轉到玩具,爸媽可暫時退居觀察角色,讓張子自己多方嘗試。一方面瞭解孩子現有的能力:為什麼玩不出來?「結」打在哪裡?當孩子求助時,只要給個關鍵提示,他就能做得很好。另一方面也可悄悄計算:孩子能自己玩多長一段時間?當孩子開始自己玩時,爸媽也可以把握時間看看自己的書、做點自己的事。
      當然,孩子一發現爸媽在「偷懶」,一定會過來要求陪玩。這時可以說:「你剛剛自己玩得很好啊!再玩一下,等我把這段看完。」或者再構思出另一種玩法,重新引起孩子對玩具的興致,自然能延長他自己玩的時間。
*創造獨自玩的機會
      爸媽可以從孩子出生起,便適時創造孩子自己玩的時機,比方在他的床頭放置懸吊玩具,當孩子睜眼醒來看到眼前的玩具,如果不是肚子很餓、身體極度不適,或許會自己玩一陣子。2歲之前的孩子通常還有點黏大人,要孩子自己一個人獨自在某個房間自己玩耍,並不容易。當爸媽有要事在身時,可以跟孩子說明:「媽媽等一下要煮飯,請你自己玩,好嗎?」

 

為孩子挑選適合獨玩的玩具
      當你要讓1歲以下的孩子練習自己玩的時候,記得先為孩子挑選「比較好玩」的玩真,讓孩子坐在看得見媽媽的地方玩耍,還在建築安全感的他才能玩得安心、玩得久一點。所謂「好玩」的玩具,指的是比孩子現有能力難一點、玩法比較多元的玩真,例如形狀盒,孩子不但可以把它當成積木堆高高,也可滿足「拿出來、放進去」的樂趣,除此之外,還能進階學習形狀分類。等滿2歲後,孩子多半能自由選擇喜歡的玩真,不想玩了,他便會自動更換。另外,扮家家酒,也是培養孩子獨玩能力的最佳遊戲之一;不僅能幫助孩子整理與重視自己的生活經驗,透過多種角色的創意扮演,孩子的語言也會進步不少。
      有時候爸媽也需要適度「示弱」。比方真的很累、感冒身體不舒服時,就不要逞強。誠實地告訴孩子:「媽媽好累喔,你自己玩一下,讓媽媽休息。」吃藥時請孩子當個貼心小幫手,讓他「具體」感受媽媽真的很虛弱,孩子也會學著成熟,安靜地自己玩、自己看書。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同理心和獨立性日益發展,孩子便愈能享受獨自玩的樂趣,也留給彼此更多的空間。

本文摘自學前雜誌2009.2月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世界接軌的好奇寶寶     摘自《學前教育》91年9月號

 

兒童發展0-6歲--初生~1歲

嬰兒期寶寶常會變換手腳、臉部表情或扭動姿勢與外界溝通,這些看似簡單且合理的行動,就是寶寶創造出與外界接軌的溝通系統。要讓寶寶進行思考與實驗的過程,必須出現媒介物。

*六個月以前的寶寶,透過眼睛認識外界
 ,尤其新的東西,常會讓大腦變得活躍
 且注視較久,老是看一樣的東西,會讓
 他失去興趣。
*九個月左右的寶寶,模仿與記憶力更強
 ,可由大腦指揮運作,大量模仿成人面部表情,並透過肢體,好奇探索。
*約一歲的寶寶,大腦的理解力形成,懂得藉他人來完成事情,例如,他會指著拿不到的玩具,期待大人幫他拿來;
 若期待落空,他們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回應,可能展現衝突、哭,或露出憂傷的表情。
嬰兒從剛出生的懵懂未知,只有本能的反射動作與對刺激被動地反應,到大腦發展較為成熟後,主動實驗、嘗試和接觸新事物,就是創造力發展的開始。這個階段的寶寶對色彩和聲音敏感,你可以佈置亮眼的環境、變換家中擺設,在嬰兒床與活動地點放置圖卡,提供色彩鮮豔且難度不高,或有聲音的玩具,如彩色皮球、波浪鼓、播放音樂的玩具電話等。

..............................................................................................................................................................................................................................

1~3歲
從探索和嘗試中發展創意
文╱葉嘉青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一到三歲的學步兒會找尋需要和想要的東西,這些通常都具備有趣、色彩鮮豔,和經由操作會產生不同效果的特性 (如:不倒翁推了不會倒)。
寶寶正處於透過五感 (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動覺)、個人內在的感覺以及幻想,去了解事物的發展階段。對他來說,創意的過程包括發現和探索,而嘗試錯誤也是創意行為的一部分。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依照他自己的速度,和自動引導 (self-directed) 的方式進行活動,將有助創造力的發展。然而,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不同,需要父母從旁協助。

一、發掘孩子的興趣
父母可試著發現寶寶感興趣的事物為何,讓他獲得美好的經驗,降低挫折感,提昇參與意願。此外,這個時期的寶寶也會受到同儕的影響,可以安排讓寶寶和友伴一起遊戲,也能提昇孩子的動機。
二、提供富變化和挑戰性的活動
創意活動的內容最好多點變化,考慮的方向也不要限於活動內容為何,也該考慮活動進行的情形如何。針對寶寶愛冒險和接受挑戰的特性,父母可以特意預告:「下一個活動你不一定會,但是可以試試看,很好玩喔!」
三、讓寶寶感受努力所得的回饋
活動末了,父母應該利用增強作用,讓他感到下次還願意再做這樣的活動。增強物可以是父母的微笑、一句讚美的話、活動目標的達成…等。
.................................................................................................................................................................................................................................

3~6歲
好奇與想像發揮創造力
四歲的愷愷畫了一張主題為「上學」的畫作,他覺得每天走路去學校又慢又累,於是畫中給自己和媽媽各創造一對翅膀,用飛的上學。

研究顯示,幼兒從兩歲起,就從經驗中學習,並使用語言和想像的遊戲,重複學到的經驗;到了六歲,想像力增加到最高點,之後就逐漸下降,所以學齡前是幼兒創造力發展的黃金時期。

創造力發展的4點建議~
重視孩子的疑問:千萬別因為回答不完的問題而不耐煩,孩子的好奇心可是創造力不可缺少的要件。但是回答問題時要有技巧,不要每次都直接告訴他答案,應該引導他思考,並給他時間。
提供民主的環境:增加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尊重他,減少對他的控制,不要什麼事都幫他做決定,最好問問他的意見,也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想法。
為他選擇一個具創意的老師:三到六歲幼兒多半已陸續進入幼兒園就讀,老師的教學與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請為他挑選一個有敏銳觀察力、心思細密,並有多元包容心的老師。
少看電視,多親近大自然:心理學家認為,電視不利於孩子自己在腦中製造圖像的能力,而動植物包含了複雜的科學技術和設計作品的基本模式,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導師。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心有安全感,才不需要其他人的時時陪伴;能獨立的孩子,才更有辦法讓他自行入睡。想要讓孩子自己乖乖入睡嗎?不論年紀多小,都能在充分的準備下開始調教囉!

一、先穩定孩子的內心世界
1.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內心有安全感,才不需要其他人的時時陪伴。
2.訓練孩子能「獨立」:能獨立的孩子,才更有辦法讓他自行入睡。

二、具體做法:
1.管教者想睡就自己去睡,當作孩子的良好示範,這樣你就能跟孩子說明,大家想睡時就會自己去睡,不需要別人陪啊!在每次孩子想睡覺,又不肯去睡覺的時候,就跟他講一次;請記得語氣和緩、面帶微笑,這不是在指責孩子。
2.偶爾可以陪孩子睡在他的床上,等孩子睡著後請移駕回自己的床。等待孩子第二天睡醒請開心的告訴他:「哇!你像爸爸媽媽小時候一樣,可以自己睡了耶!你好棒喔!」
3.注重耐心的溝通。每次孩子想睡覺,都用溫柔有耐心的語氣跟他說:「你自己試試看先去睡覺,我忙完就過去睡囉!」或者是:「自己睡也很有趣耶!」
4.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或獨立心尚未健全,就給孩子安撫布偶做為輔助。瓜瓜睡覺只要有他的狗布偶膏膏,就能自己睡囉!而且我會跟他說:「想睡覺啦?膏膏已經在床上等你了,你快去陪他睡覺吧!」不但能以布偶訓練孩子自己睡覺,還能給孩子責任感:嗯!要去陪娃娃睡覺了!

如果以上做法還是覺得不夠,建議生兩個孩子來互相陪伴睡覺,初期孩子尚未有很大的安全感和獨立心時,還是需要點外在陪伴,就更快能夠自己就寢囉!

★教養小提醒
1.先穩定孩子的內心世界,再開始訓練自行就寢。
2.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或獨立心尚未健全,就給孩子安撫布偶做為輔助。


※久周文化出版/《教養可以這麼輕鬆》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2&subid=1&cid=667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林攸餘王瀞儀

一開始孩子會因為玩具不是自己獨有而願意分享,一個常常會分享自己手上無所有權玩具的孩子,慢慢能開始分享自己所獨佔的玩具。三歲前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要求三歲前的孩子將玩具分享給其他人,無異是難上加難!雖然也有少部分的孩子願意分享,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卻不願意。

 

現在我要教大家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喔!無論孩子幾歲大,無論有沒有脫離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就讓孩子願意分享玩具的妙招!大家要趁早來實行。

 

1.玩具無所有權制度:所有新玩具買回來的時候就告訴孩子:「這不是買給你的,這是我要放在家裡面讓大家一起玩的。」明明家裡就只有一個孩子,不是給他玩是要給誰玩?如果你今後「有可能」讓其他人也玩這個玩具,剛開始就別讓孩子以為:這玩具就是我的!

 

2.無所有權玩具,誰先拿到誰先玩,不能硬搶:在快樂中心的大部分玩具和書籍,都是實施無所有權制度。當有孩子相中瓜瓜手上的玩具,我們會分辨這玩具是不是專屬物,如果不是,瓜瓜通常都會樂意換人玩;如果屬於瓜瓜的玩具,問一次後不肯出借,我們絕對不會繼續請他分享給別人。勉強孩子割捨掉屬於自己的東西,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負面思考:爸媽不愛我只愛別人,連我的玩具都要給別人!如果不是屬於瓜瓜的玩具,其他人也應該要尊重正在玩的人,絕對不能硬搶。

 

3.無所有權玩具,必須尊重先玩的人,想玩請排隊或請對方出借:很多家長來快樂中心都對瓜瓜感到抱歉,覺得所有的玩具都是瓜瓜的,自己的孩子卻亂搶。遇到無所有權玩具,我會和對方父母明說:「不!這玩具不是瓜瓜的。是你家寶貝先玩,如果瓜瓜要玩必須先徵求同意。」有時瓜瓜選擇去問對方是否能拿走這玩具,對方不願意瓜瓜便作罷;有時瓜瓜根本不會問,就跑去玩其他玩具,他是看對方父母的態度來決定。

 

4.讓孩子習慣只擁有少數玩具:還是要有一些玩具必須讓孩子完整擁有,這些玩具通常具有意義性,如「生日禮物、獎勵品、乾媽贈送」等等,藉此順便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有些東西並不會被別人隨意剝奪。

安全感可以藉由玩具來獲得,但是不要變成培養安全感的唯一手段;全部藉由物質建立起的安全感,粗淺而易碎。

倘若所有的東西都不專屬於孩子,那我們將無從知道,由何時何地開始,孩子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孩子的安全感,又被建立多少?兩種玩具都要在放在孩子生活的環境中,讓他習慣於同樣都是可以玩的東西、都是爸媽買的,但有些屬於自己,有些卻是大家共同分享。

 

5.由玩具歸屬,慢慢進展到樂於分享:一開始孩子會因為玩具不是自己獨有而願意分享,一個常常會分享自己手上無所有權玩具的孩子,慢慢能開始分享自己所獨佔的玩具。

 

「越有安全感的孩子越是充滿愛,越充滿愛的孩子才越懂得分享」,一味勉強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時,倒不如積極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以此方法做為引導,讓孩子學習與人分享的想法和做法就沒問題啦!

教養小提醒

1.勉強孩子割捨掉屬於自己的東西,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負面思考。

2.安全感可以藉由玩具來獲得,但是不要變成培養安全感的唯一手段;全部藉由物質建立起的安全感,粗淺而易碎。

 

 

 

 

久周文化出版/《教養可以這麼輕鬆》

摘自baby home(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2&subid=1&cid=560)

 

 

kp63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